一种稳流旋火火盖及炉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64855发布日期:2023-04-26 17:57阅读:42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属于炉灶,具体涉及一种稳流旋火火盖及炉灶。


背景技术:

1、在以中餐为主的我国,酒店、食堂以及中央厨房均配备有烹制中餐的商用燃气炉灶。现有的商用燃气灶主要由炉膛和燃烧器构成。燃烧器包括火盖、进风管和进气管,空气和燃气分别通过进风管和进气管进入混合管预混后,在炉膛和火盖围成的燃烧室中进行燃烧,燃烧的火焰对放置在炉膛上的炊具加热。这种结构较为简单,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因而被广泛采用。

2、目前的火盖通常采用正喷或者侧喷燃烧方式。正喷燃烧方式为从火盖的顶部喷出空气与燃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燃烧后直接加热炊具,此种方式结构简单,但炊具中溢出的汤汁容易糊住火盖上的喷气孔,造成出气不畅,甚至浇灭正在燃烧的火焰。而侧喷燃烧方式则是将喷气孔开设在火盖的侧壁上,在火圈的约束下形成上窜的火焰加热炊具,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920915301.5所述,此种方式能够避免炊具中溢出的汤汁落在喷气孔上,并且燃烧效果好于正喷方式,故有侧喷方式逐渐代替正喷方式之势。

3、不论是上述的正喷还是侧喷,燃烧的火焰高度呈高低间隔的跳动状,不够稳定,使得火焰发出“噗噗…噗”的声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流旋火火盖及炉灶,能够使得分流筒内的气流分两路进入第二预混腔,在两路气流再次混合的同时,减低了气流压力,使得气流更加稳定。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稳流旋火火盖,包括筒状的外壳,外壳的上端封设有端板,外壳的侧壁上贯穿有弯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的底壁上连接有分流筒,分流筒位于外壳的内腔中,分流筒的内腔形成第一预混腔,分流筒与外壳间围成第二预混腔,分流筒的下端具有连通第一预混腔和第二预混腔的气流通道,分流筒的侧壁上开设通气孔,通气孔上设有导向齿。

3、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通气孔沿分流筒的周向分布构成通气孔组。

4、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组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通气孔组沿分流筒的轴向分布。

5、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筒与外壳同轴设置。

6、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两片以上相压接的分火片,分火片的顶壁或/和底壁上设有弯槽,弯槽与相邻分火片形成弯孔。

7、进一步的,外壳还包括垫片,垫片位于两相邻的分火片之间,分火片的弯槽与垫片形成旋流气道。

8、进一步的,所述分火片上设有定位块。

9、进一步的,所述端板的顶壁上设有凸块,凸块的周壁上具有棱角。

10、进一步的,所述凸块为直棱柱,直棱柱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稳流旋火炉灶,包括火盖,所述火盖为上述稳流旋火火盖。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由于外壳中增设了分流筒,分流筒的内腔形成第一预混腔,分流筒与外壳间围成第二预混腔,分流筒的下端具有连通第一预混腔和第二预混腔的气流通道,分流筒的侧壁上开设通气孔,通气孔上设有导向齿,可以使得进入的混合气体在端板的约束下撞击混合,混合后的气体一部分在导向齿的约束作用下旋流进通气孔形成旋流气流,另一部分则从气流通道中翻入第二预混腔中,与旋转气流再次混合,增强了混合气体的混合效果,同时旋流气流削弱了翻转气流的压力,分散了气流的集中度,增强了布气的均匀性,使得气流供应更加稳定。

14、2、由于通气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通气孔沿分流筒的周向分布构成通气孔组,能够在增强旋流效果的同时,再次增强布气的均匀性。

15、3、由于通气孔组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通气孔组沿分流筒的轴向分布,进一步增强布气的均匀性。

16、4、由于分流筒与外壳同轴设置,使得第二预混腔的径向空间均匀,避免气体在流通的过程中由空间侧张弛所带来的气流压缩与释放,利于增强混合气体分布的均匀性。

17、5、由于外壳中设置额两片以上相压接的分火片,分火片的顶壁或/和底壁上设有弯槽,弯槽与相邻分火片形成旋流气道,当然也可以增加垫片,使得弯槽与垫片形成旋流气道,气流在弯槽的约束下改变气流的方向而形成旋转气流,从而形成旋火。

18、6、由于分火片上设有定位块,可以固定分火片的安装位置,增强旋流气道分布的均匀性,再一次提高布气的均匀性,继而形成燃烧均匀的火焰。

19、7、由于端板的顶壁上设有凸块,凸块的周壁上具有棱角,可以作为火盖拆装过程中的把持部,便于工具的夹持操作,降低了火盖拆装的难度。

20、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采用分流筒实现了气流的分流,既利于气流的再次混合,又增强了布气的均匀性,利于形成稳定燃烧的火焰,便于在行业内推广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稳流旋火火盖,包括筒状的外壳,外壳的上端封设有端板,外壳的侧壁上贯穿有弯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的底壁上连接有分流筒,分流筒位于外壳的内腔中,分流筒的内腔为第一预混腔,分流筒与外壳间围成第二预混腔,分流筒的下端具有连通第一预混腔和第二预混腔的气流通道,分流筒的侧壁上开设通气孔,通气孔上设有导向齿。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流旋火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通气孔沿分流筒的周向分布构成通气孔组。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流旋火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组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通气孔组沿分流筒的轴向分布。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流旋火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筒与外壳同轴设置。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稳流旋火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两片以上相压接的分火片,分火片的顶壁或/和底壁上设有弯槽,弯槽与相邻分火片形成弯孔。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稳流旋火火盖,其特征在于:外壳还包括垫片,垫片位于两相邻的分火片之间,分火片的弯槽与垫片形成旋流气道。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稳流旋火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火片上设有定位块。

8.按照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稳流旋火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的顶壁上设有凸块,凸块的周壁上具有棱角。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稳流旋火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为直棱柱,直棱柱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

10.一种稳流旋火炉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盖,所述火盖为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稳流旋火火盖。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稳流旋火火盖及炉灶,属于炉灶技术领域,其包括筒状的外壳,外壳的上端封设有端板,外壳的侧壁上贯穿有弯孔,特征在于:所述端板的底壁上连接有分流筒,分流筒位于外壳的内腔中,分流筒的内腔形成第一预混腔,分流筒与外壳间围成第二预混腔,分流筒的下端具有连通第一预混腔和第二预混腔的气流通道,分流筒的侧壁上开设通气孔,通气孔上设有导向齿。此火盖可以使得混合气体在端板的约束下撞击混合,混合后的气体一部分在导向齿的约束作用下旋流进通气孔形成旋流,另一部分则从气流通道中翻入第二预混腔中,与旋流再次混合,增强了混合效果,同时旋流气流削弱了翻转气流的压力,增强了布气的均匀性,使得气流供应更加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宿元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爱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6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