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直排式放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23723发布日期:2023-06-29 13:09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直排式放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锅炉放渣,特别涉及一种锅炉直排式放渣装置。


背景技术:

1、锅炉放渣是锅炉的末端流程,过热注气锅炉的放渣通常采用直排式,从排渣口直接排出渣料,落入放在排渣口底部的手推车内,然后人工推送手推车将渣料倒入渣库中,在锅炉排渣过程中,需要多次排渣才可以将锅炉内渣料排放完,因此需要人工多次推动手推车进行来回推送,在来回推送期间,锅炉内的放渣不及时,会导致锅炉不能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直排式放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直排式放渣装置,包括,

3、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放料口;

4、所述锅炉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倾倒机构,所述倾倒机构的底端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端设置有渣库,所述倾倒机构包括装载组件和抬升组件;

5、所述装载组件包括放渣箱、箱盖和卡扣件,所述箱盖设置在放渣箱的一侧;

6、所述抬升组件包括底座、液压杆、铰接座、卡块和固定块,所述液压杆设置在底座的顶端,所述铰接座设置在卡块的底端。

7、优选的,所述锅炉本体的底端与放料口的顶端贯通固定连接,所述放料口的外壁套设有阀门,所述锅炉本体的外壁套设有第一支架。

8、优选的,所述传送带内部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传送带的顶端与底座的底端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与液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输出端的顶端与铰接座的底部铰接,所述铰接座的顶端和卡块的底端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卡块与滑槽卡接,所述固定块的顶端与放渣箱的底端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底座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顶部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转动件,两个所述第一转动件的顶端分别与放渣箱的底端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放渣箱顶部的一侧与箱盖顶部铰接,所述箱盖的底端与卡扣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扣件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本实用新型利用锅炉本体、倾倒机构、传送带和渣库的设计,通过锅炉本体的放料口将内部的渣料排至放渣箱内,然后通过传送带将放渣箱输送至传送带靠近渣库的一端,通过液压杆输出端的延伸,抬升放渣箱的一端,从而倾倒放渣箱内部的废渣至渣库内,避免了锅炉放渣不及时,导致锅炉不能正常运行,同时减少了人员劳动力的消耗,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流程,降低后期运行和维护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锅炉直排式放渣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直排式放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1)的底端与放料口的顶端贯通固定连接,所述放料口的外壁套设有阀门,所述锅炉本体(1)的外壁套设有第一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直排式放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3)内部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传送带(3)的顶端与底座(9)的底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直排式放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顶端的一侧与液压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10)输出端的顶端与铰接座(11)的底部铰接,所述铰接座(11)的顶端和卡块(12)的底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直排式放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3)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卡块(12)与滑槽卡接,所述固定块(13)的顶端与放渣箱(2)的底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直排式放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件(8),所述第二转动件(8)顶部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转动件(7),两个所述第一转动件(7)的顶端分别与放渣箱(2)的底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直排式放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渣箱(2)顶部的一侧与箱盖(5)顶部铰接,所述箱盖(5)的底端与卡扣件(6)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扣件(6)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直排式放渣装置,包括锅炉本体,锅炉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放料口,锅炉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倾倒机构,倾倒机构的底端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的一端设置有渣库,倾倒机构包括装载组件和抬升组件;本技术利用锅炉本体、倾倒机构、传送带和渣库的设计,通过锅炉本体的放料口将内部的渣料排至放渣箱内,然后通过传送带将放渣箱输送至传送带靠近渣库的一端,通过液压杆输出端的延伸,抬升放渣箱的一端,从而倾倒放渣箱内部的废渣至渣库内,避免了锅炉放渣不及时,导致锅炉不能正常运行,同时减少了人员劳动力的消耗,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流程,降低后期运行和维护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克拉玛依宇信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