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螺旋式尾气余热回收结构的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7797发布日期:2023-10-28 18:3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带螺旋式尾气余热回收结构的锅炉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黄磷生产,具体为一种带螺旋式尾气余热回收结构的锅炉。


背景技术:

1、黄磷是磷的一种同素异形体,黄磷可以用来制造普通火柴,军事上用来制造烟幕弹,黄磷的生产需要在锅炉内部进行。

2、公开号为cn20892003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机磷生产新型节能减排锅炉,包括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所述第一炉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和法兰固定安装有第二炉体,所述第一炉体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源总开关,且第一炉体的前表面靠近电源总开关的下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第一炉体的前表面靠近电源总开关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压力显示器。

3、虽然该锅炉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安全机构和压力监测元件,可以实时对锅炉内,储水腔体内部的压力值进行有效监测;另外,该生产有机磷的锅炉分为两段,不为一体式锅炉,在锅炉的安装以及运输上提升可一定的便携性,节省了占用空间,并且降低了锅炉的运输费用,但是在黄磷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尾气,该锅炉没有设置对尾气的余热进行回收的结构,会造成热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螺旋式尾气余热回收结构的锅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黄磷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尾气,上述锅炉没有设置对尾气的余热进行回收的结构,会造成热量的浪费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带螺旋式尾气余热回收结构的锅炉,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设有顶部呈开口设置的炉体,所述炉体顶面上设有与其尺寸相适配的炉盖,所述炉盖顶面上固定有两个吊耳,所述底板上方设有位于炉体右侧的换热筒,还包括:

4、回收机构,设置在换热筒内部,用于对炉体产生的尾气的热量进行回收,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固定在炉体右侧表面且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气管、固定在换热筒内顶面上且形状呈螺旋状的换热管、固定在换热管外壁上且与其内部相连通的通气管,所述进气管贯穿换热筒的左侧外壁并与换热管相连通,所述通气管贯穿换热筒的右侧外壁并延伸至换热筒外部,所述换热管与换热筒内壁之间固定有两个固定板。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回收机构还包括固定套设在通气管外壁靠近右端处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通气管内部相连通,所述出气管内部靠近右端处安装有风机。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炉体与底板之间固定有若干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支撑腿,所述换热筒与底板之间固定有若干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支撑柱。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换热筒顶面上固定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进水漏斗,所述换热筒底端固定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外壁上安装有阀门。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板上方设有若干个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在炉盖圆周外壁上的上固定块、固定在炉体外壁上且与同侧上固定块位置相对应的下固定块,所述下固定块顶面上设有插槽,所述上固定块底端固定有与同侧下固定块顶面插槽滑动插接的插条。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换热筒底端呈四周向中间凹陷的结构,且凹陷的程度为17-30°。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气管与炉体、换热筒接触的部位均设有密封圈,所述换热筒与进水漏斗、出水管以及通气管接触的部位均设有密封圈,所述换热管与进气管、通气管接触的部位也均设有密封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换热筒可以盛放需要加热的水,将外部气体收集装置的收集管与出气管紧密套接,通过回收机构与换热筒的配合使用可以对炉体产生的尾气的余热进行回收,从而起到了节约资源的效果;

13、2、本实用新型中底板上方设有若干个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在炉盖圆周外壁上的上固定块、固定在炉体外壁上且与同侧上固定块位置相对应的下固定块,下固定块顶面上设有插槽,上固定块底端固定有与同侧下固定块顶面插槽滑动插接的插条,设置若干个导向机构可以对炉盖的安装进行导向,也可以使炉盖与炉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技术特征:

1.一种带螺旋式尾气余热回收结构的锅炉,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方设有顶部呈开口设置的炉体(2),所述炉体(2)顶面上设有与其尺寸相适配的炉盖(3),所述炉盖(3)顶面上固定有两个吊耳(4),所述底板(1)上方设有位于炉体(2)右侧的换热筒(5),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螺旋式尾气余热回收结构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机构(6)还包括固定套设在通气管(64)外壁靠近右端处的出气管(65),所述出气管(65)与通气管(64)内部相连通,所述出气管(65)内部靠近右端处安装有风机(6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螺旋式尾气余热回收结构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2)与底板(1)之间固定有若干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支撑腿(20),所述换热筒(5)与底板(1)之间固定有若干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支撑柱(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螺旋式尾气余热回收结构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筒(5)顶面上固定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进水漏斗(51),所述换热筒(5)底端固定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出水管(52),所述出水管(52)外壁上安装有阀门(5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螺旋式尾气余热回收结构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方设有若干个导向机构(7),所述导向机构(7)包括固定在炉盖(3)圆周外壁上的上固定块(71)、固定在炉体(2)外壁上且与同侧上固定块(71)位置相对应的下固定块(72),所述下固定块(72)顶面上设有插槽,所述上固定块(71)底端固定有与同侧下固定块(72)顶面插槽滑动插接的插条(7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螺旋式尾气余热回收结构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筒(5)底端呈四周向中间凹陷的结构,且凹陷的程度为17-3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螺旋式尾气余热回收结构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61)与炉体(2)、换热筒(5)接触的部位均设有密封圈,所述换热筒(5)与进水漏斗(51)、出水管(52)以及通气管(64)接触的部位均设有密封圈,所述换热管(62)与进气管(61)、通气管(64)接触的部位也均设有密封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黄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螺旋式尾气余热回收结构的锅炉,包括底板,底板上方设有顶部呈开口设置的炉体,炉体顶面上设有与其尺寸相适配的炉盖,炉盖顶面上固定有两个吊耳,底板上方设有位于炉体右侧的换热筒,还包括:回收机构,设置在换热筒内部,用于对炉体产生的尾气的热量进行回收,回收机构包括固定在炉体右侧表面且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气管、固定在换热筒内顶面上且形状呈螺旋状的换热管。本技术通过设置换热筒可以盛放需要加热的水,将外部气体收集装置的收集管与出气管紧密套接,通过回收机构与换热筒的配合使用可以对炉体产生的尾气的余热进行回收,从而起到了节约资源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明,李正杨,徐忠育,黄兴章,普杰华,朱昔江,邱正达,李正格,熊自德,石文云,杨磊,付宏,陶国保,项建武,陆西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屏边黄磷厂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