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0039发布日期:2023-11-22 19:5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厨具,具体涉及一种能方便调节风门的燃气灶。


背景技术:

1、市场上现有的灶具燃烧器多为大气式燃烧器,需要事先预混部分一次空气,这就需要风门开口大小调节装置来调节所需预混一次空气的量。目前最为普遍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转动调风板,通过调风板的前后移动来改变一次空气吸入口的有效流通面积,从而调节一次空气的吸入量;这种形式的调风板当调风板抵到引射管时还继续往引射管方向旋,会造成调风板卡死,不容易往回旋;第二种是调风板固定在引射管上,可旋转,靠改变调风板自身开口与一次空气吸入口的重合程度来改变一次空气吸入量;这种形式的调风板往往因为引射管与调风板接触面粗糙,弹簧受力等因素造成调节体验不佳。如一专利号为zl201420837557.6(授权公告号为cn20446031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将活动风门片通过铆钉和弧形槽紧密贴合限位,从而不会发生因误操作导致风门开度随意变化,但不正确的调风板位置如风门太小会导致一次空气不足,从而产生火焰长、黄火等不良燃烧工况,燃烧质量差,有害气体产生增多,危害使用者健康;风门太大吸入过多一次空气使得燃烧热效率下降,造成能源浪费。为此,为了使用户能够根据燃烧工况调节调风板以满足不同的气源和使用状况,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方便调节调风板的燃气灶。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燃气灶,包括有灶具面板,所述灶具面板的中央开设有供燃烧器至少局部露出的中央孔,所述燃烧器连接有用于引射燃气和一次空气的引射管,所述引射管的入气口端上设置有调风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将所述燃烧器包围的罩体,所述罩体为由上层罩和下层罩构成的双层结构,所述上层罩和下层罩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下层罩在对应调风板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口,对应地,所述灶具面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二开口。

3、为了向被罩体包围的燃烧器补充二次空气,优选地,所述下层罩的底壁至少有三处具有凹凸结构而形成沿周向分布的支脚,相邻支脚之间形成二次进风通道。

4、由于罩体是通过支脚搁置在灶具面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开设在其中一个支脚上。为此通过支脚上开设第一开口能直接对接至灶具面板上的第二开口,并且二者之间的密闭性更强。

5、为了方便供喷嘴向引射管的入气口端喷入燃气,优选地,所述引射管的入气口端上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供喷嘴的喷口朝向的第三开口,对应地,所述调风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开口相适配的第四开口。通过转动调风板而实现第四开口和第三开口之间的开口大小的改变,能够根据燃烧工况调节调风板以满足不同的气源和使用状况。

6、为了实现调风板的连接,优选地,所述调风板包括有板体,所述板体的中央具有能连接在喷嘴座上的通孔,所述板体能相对喷嘴座沿周向转动。

7、为了用户能方便转动调风板,优选地,所述调风板的板体上设置有能方便其转动的拨片。

8、为了简化整体的燃烧器和引射管的结构,优选地,所述引射管和所述燃烧器一体设置,所述燃烧器包括有基座,所述基座上成型有对应引射管的引射腔,所述燃烧器与所述引射腔相流体连通。

9、为了实现燃烧器对锅底的均匀燃烧,优选地,所述燃烧器包括有位于中央的内燃气室以及位于内燃气室外围的外燃气室,对应地,所述基座的引射腔包括有用于连通所述内燃气室的内引射腔以及用于连通外燃气室的外引射腔。

10、进一步地,所述罩体的顶部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锅支脚。通过锅支脚能使罩体更好地支承锅具,

11、为了使罩体能更好地聚集烟气而聚集烟气的热量,优选地,所述下层罩沿着各个锅支脚之下向内凹陷有一圈拢烟腔。该拢烟腔能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燃烧器外围设置有罩体能提高整体的燃烧效率;2、通过直接拿掉罩体以暴露第二开口,方便用户能够直接根据燃烧工况而调节调风板;3、罩体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相连通并对应着引射管的入气口端,则可以使引射管吸入的一次空气为经过罩体预热后的一次空气,则也可以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气灶,包括有灶具面板(1),所述灶具面板(1)的中央开设有供燃烧器(2)至少局部露出的中央孔(11),所述燃烧器(2)连接有用于引射燃气和一次空气的引射管(3),所述引射管(3)的入气口端上设置有调风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将所述燃烧器(2)包围的罩体(5),所述罩体(5)为由上层罩(51)和下层罩(52)构成的双层结构,所述上层罩(51)和下层罩(52)之间形成有空腔(531),所述下层罩(52)在对应调风板(4)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口(54),对应地,所述灶具面板(1)上开设有与第一开口(54)连通的第二开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罩(52)的底壁至少有三处具有凹凸结构而形成沿周向分布的支脚(53),相邻支脚(53)之间形成二次进风通道(5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54)开设在其中一个支脚(5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管(3)的入气口端上固定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上开设有供喷嘴的喷口朝向的第三开口(61),对应地,所述调风板(4)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开口(61)相适配的第四开口(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风板(4)包括有板体,所述板体的中央具有能连接在喷嘴座(7)上的通孔(42),所述板体能相对喷嘴座(7)沿周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风板(4)的板体上设置有能方便其转动的拨片(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管(3)和所述燃烧器(2)一体设置,所述燃烧器(2)包括有基座(21),所述基座(21)上成型有对应引射管(3)的引射腔,所述燃烧器(2)与所述引射腔相流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2)包括有位于中央的内燃气室(22)以及位于内燃气室(22)外围的外燃气室(23),对应地,所述基座(21)的引射腔包括有用于连通所述内燃气室(22)的内引射腔(24)以及用于连通外燃气室(23)的外引射腔(2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5)的顶部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锅支脚(53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罩(52)沿着各个锅支脚(530)之下向内凹陷有一圈拢烟腔(5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气灶,包括有灶具面板,灶具面板的中央开设有供燃烧器至少局部露出的中央孔,燃烧器连接有用于引射燃气和一次空气的引射管,引射管的入气口端上设置有调风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将燃烧器包围的罩体,罩体为由上层罩和下层罩构成的双层结构,上层罩和下层罩之间形成有空腔,下层罩在对应调风板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口,对应地,灶具面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二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直接拿掉罩体以暴露第二开口,方便用户能够直接根据燃烧工况而调节调风板,罩体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相连通并对应着引射管的入气口端,则可以使引射管吸入的一次空气为经过罩体预热后的一次空气。

技术研发人员:王楠楠,徐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