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火折子电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85055发布日期:2023-11-18 02:43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火折子电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点火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火折子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点火设备主要包括气体打火机、液体打火机和电子打火机。气体打火机使用丁烷气为有毒气体,吸入过多可引起中毒、或泄露引起火灾;液体燃料打火机体型笨重、液体燃料泄露容易腐蚀衣物和皮肤,容易引起火灾;现有的大部分电子打火机需要手动操作使电热丝发热,电路结构繁琐,pcb电路结构面积大,使用时笨重、不防风。而且电子打火机直接短接供电,时间久的话会出现触点老化,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集成火折子电路结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火折子电路结构,包括集成电路芯片u1、指示灯led、气流传感器mt、发热丝l1、电容c1、电容c2、电池bat和usb充电器,所述电池bat负极接地,所述电池bat正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芯片u1,所述气流传感器mt的一端接地,所述气流传感器mt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芯片u1,所述指示灯led的正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芯片u1,所述指示灯led的负极接地,所述发热丝l1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芯片u1,所述发热丝l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池bat正极,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usb充电器连接所述集成电路芯片u1,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芯片u1,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usb充电器。

3、所述集成电路芯片u1芯片型号为xc618,包括逻辑控制电路、led指示灯驱动电路、at驱动模块、充电控制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所述逻辑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led指示灯驱动电路、所述at驱动模块、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和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相连,所述led指示灯驱动电路与所述指示灯led相连,所述at驱动模块与所述发热丝l1相连,所述充电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池bat相连,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气流传感器mt相连。

4、所述集成电路芯片u1还包括过流保护模块、过温保护模块和短路保护模块,所述过流保护模块、所述过温保护模块和所述短路保护模块均连接所述at驱动模块。

5、所述集成电路芯片u1还包括欠压保护模块,所述充电控制模块通过所述欠压保护模块与所述逻辑控制电路。

6、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一种集成火折子电路结构,通过集成电路芯片加少量的电子元器件(led指示灯、气流传感器mt、发热丝l1)即可实现点火功能,省掉了充电管理芯片、mcu、三极管等元件,可极大节约成本及规避一些排除故障已知问题,减少复杂的排查故障流程。本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智能、寿命长、pcb电路面积小等优势。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火折子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电路芯片u1、指示灯led、气流传感器mt、发热丝l1、电容c1、电容c2、电池bat和usb充电器,所述电池bat负极接地,所述电池bat正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芯片u1,所述气流传感器mt的一端接地,所述气流传感器mt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芯片u1,所述指示灯led的正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芯片u1,所述指示灯led的负极接地,所述发热丝l1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芯片u1,所述发热丝l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池bat正极,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usb充电器连接所述集成电路芯片u1,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芯片u1,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usb充电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火折子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芯片u1芯片型号为xc618,包括逻辑控制电路、led指示灯驱动电路、at驱动模块、充电控制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所述逻辑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led指示灯驱动电路、所述at驱动模块、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和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相连,所述led指示灯驱动电路与所述指示灯led相连,所述at驱动模块与所述发热丝l1相连,所述充电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池bat相连,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气流传感器mt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火折子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芯片u1还包括过流保护模块、过温保护模块和短路保护模块,所述过流保护模块、所述过温保护模块和所述短路保护模块均连接所述at驱动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火折子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芯片u1还包括欠压保护模块,所述充电控制模块通过所述欠压保护模块与所述逻辑控制电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火折子电路结构,包括集成电路芯片U1、指示灯LED、气流传感器MT、发热丝L1、电容C1、电容C2、电池BAT和USB充电器。一种集成火折子电路结构,通过集成电路芯片加少量的电子元器件(LED指示灯、气流传感器MT、发热丝L1)即可实现点火功能,省掉了充电管理芯片、MCU、三极管等元件,可极大节约成本及规避一些排除故障已知问题,减少复杂的排查故障流程。本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智能、寿命长、PCB电路面积小等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矽杰微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