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吸式富氧烧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4081发布日期:2023-12-14 06:20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吸式富氧烧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物料筛选预热,尤其涉及一种自吸式富氧烧嘴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钢铁、冶金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物料进行烘干或预热。对物料进行烘干可以避免含水物料入炉发生飞溅和爆炸事故,对保障生产安全有重要意义。对物料进行预热可以使常温物料达到更接近炉内冶炼温度,对提高生产效率和节能降耗有重要意义。富氧烧嘴因为其燃烧温度高、加热效率高的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

2、富氧烧嘴多采用燃气管、空气管和氧气管在烧嘴内混合后直接喷出燃烧的技术。现有富氧烧嘴一般有独立的燃气、空气和氧气管道。火焰的调节通过管道上各个阀门来调节,获得理想的燃烧效果燃气、空气和氧气阀门精确调节才能实现,调节性较差且调节较为麻烦。管道上阀门配置较为复杂,经济性较差。另外,空气需要鼓风机送入烧嘴,电耗高,能效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吸式富氧烧嘴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自吸式富氧烧嘴装置,包括:

4、由氧气管、燃气管及燃烧管由内而外构成三层套管结构,每层套管之间留有设定空隙;氧气管设置于燃气管内部中心;燃气管的前端为向内缩口结构,燃气进口位于燃气管的侧方;燃烧管设置于最外层,容纳燃气、氧气及空气于腔内燃烧;燃气管和燃烧管通过旋流片固定连接。

5、所述氧气管从燃气管的顶部穿入所述燃气管内部,所留缝隙封闭处理。

6、所述氧气管的末端连接氧气输入装置,前端穿入燃气管内部,前端略高于燃气管的前端出口。

7、所述燃气管的顶部密封,前端内向缩口,形成一个倒喇叭状的前端出口。

8、所述燃气进口设置在燃气管的侧面并能够内部联通,一端固定连接燃气管的侧壁,另一端连接燃气输入装置。

9、所述氧气管的外壁与燃气管的内壁无接触,二至之间形成一个环状通道供燃气通过。

10、所述旋流片为环状结构,设置在燃气管外壁与燃烧管内壁之间。

11、所述旋流片上设置有供空气通过并产生旋流空气的孔隙。

12、所述燃烧管为中空结构,在所述燃气管及氧气管的前端出口前方留有供燃气、氧气及空气燃烧的燃烧空间。

13、所述氧气管、燃气进口上均设置有调节气体流量的调节阀。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由氧气管、燃气管及燃烧管由内而外构成三层套管结构,每层套管之间留有设定空隙;氧气管设置于燃气管内部中心;燃气管的前端为向内缩口结构,燃气进口位于燃气管的侧方;燃烧管设置于最外层,容纳燃气、氧气及空气于腔内燃烧;燃气管和燃烧管通过旋流片固定连接。燃气和氧气管道独立设置,通过燃气和氧气气流的引射作用,将周围烧嘴周围空气自吸至烧嘴燃烧室中,燃气、氧气和空气在燃烧室中混合燃烧后喷出。火焰的调节通过调节燃气和中心氧气的大小来实现,避免氧含量过低影响燃烧效果,也避免氧含量过高造成燃烧管过热损坏设备。空气自吸进入烧嘴,结构简单,利于节能。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吸式富氧烧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富氧烧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管从燃气管的顶部穿入所述燃气管内部,所留缝隙封闭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富氧烧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管的末端连接氧气输入装置,前端穿入燃气管内部,前端略高于燃气管的前端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富氧烧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管的顶部密封,前端内向缩口,形成一个倒喇叭状的前端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富氧烧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进口设置在燃气管的侧面并能够内部联通,一端固定连接燃气管的侧壁,另一端连接燃气输入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富氧烧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管的外壁与燃气管的内壁无接触,二至之间形成一个环状通道供燃气通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富氧烧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片为环状结构,设置在燃气管外壁与燃烧管内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吸式富氧烧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片上设置有供空气通过并产生旋流空气的孔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富氧烧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管为中空结构,在所述燃气管及氧气管的前端出口前方留有供燃气、氧气及空气燃烧的燃烧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富氧烧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管、燃气进口上均设置有调节气体流量的调节阀。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吸式富氧烧嘴装置,由氧气管、燃气管及燃烧管由内而外构成三层套管结构,每层套管之间留有设定空隙;氧气管设置于燃气管内部中心;燃气管的前端为向内缩口结构,燃气进口位于燃气管的侧方;燃烧管设置于最外层,容纳燃气、氧气及空气于腔内燃烧;燃气管和燃烧管通过旋流片固定连接。燃气和氧气管道独立设置,通过燃气和氧气气流的引射作用,将周围烧嘴周围空气自吸至烧嘴燃烧室中,燃气、氧气和空气在燃烧室中混合燃烧后喷出。火焰的调节通过调节燃气和中心氧气的大小来实现,避免氧含量过低影响燃烧效果,也避免氧含量过高造成燃烧管过热损坏设备。空气自吸进入烧嘴,结构简单,利于节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辽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威猛振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