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焦的新型燃煤锅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4722发布日期:2023-11-22 15:0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焦的新型燃煤锅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燃煤锅炉,具体为一种便于清焦的新型燃煤锅炉结构。


背景技术:

1、当前大型燃煤锅炉底部基本为v字形,当锅炉燃烧灰熔点较低的煤种时,锅炉顶部焦块掉落至v字型冷灰斗处容易形成牢固板结焦块,而设置在锅炉底部的挤压装置上的挤压头存在工作盲区,这时一般需要人工清焦。人工清焦耗时耗力,除此之外,每年因为清焦造成人员受伤的案例不计其数。而且传统的挤压装置一般在水平方向上挤压焦块,故在挤压过程中,位于挤压头上的焦块可能搭在挤压头上,从而导致挤压焦块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焦的新型燃煤锅炉结构,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清焦的新型燃煤锅炉结构,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下侧设置有冷灰斗,所述冷灰斗上端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固定于所述炉体下端面上,所述炉体左右两侧端面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挤压装置,每个所述挤压装置内均动力连接有挤压杆,每个所述挤压杆下端面均固定有挤压头。

3、每个所述挤压装置外周上均固定有两个上下对称的固定座,左右两侧的所述固定座分别固定于所述炉体左右两侧端面上。

4、每个所述挤压装置下端均固定有支撑块,每个支撑块均固定于所述台阶上端面上。

5、所述冷灰斗内设有清焦腔,每个所述挤压杆均贯穿所述台阶,每个所述挤压杆与所述台阶均滑动配合。

6、四个所述挤压头均位于所述清焦腔内,通过所述挤压装置的伸缩,能够推动对应侧的所述挤压头向下运动,从而对焦块进行挤压。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传统锅炉底部冷灰斗形状由v字形改为冷灰斗与炉体相组合,挤压装置沿炉体侧面的方向安装在其外周上,使得挤压头的挤压方向能够沿清焦腔内壁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挤压头能够将掉落至清焦腔内的焦块向下推动挤压,从而代替人工清焦,既节省了人力,也规避了风险,同时在挤压头能够收纳至台阶下侧,从而能够减少焦块在挤压头上积聚。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清焦的新型燃煤锅炉结构,包括炉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0)下侧设置有冷灰斗(13),所述冷灰斗(13)上端设置有台阶(12),所述台阶(12)固定于所述炉体(10)下端面上,所述炉体(10)左右两侧端面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挤压装置(11),每个所述挤压装置(11)内均动力连接有挤压杆(18),每个所述挤压杆(18)下端面均固定有挤压头(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焦的新型燃煤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挤压装置(11)外周上均固定有两个上下对称的固定座(15),左右两侧的所述固定座(15)分别固定于所述炉体(10)左右两侧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焦的新型燃煤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挤压装置(11)下端均固定有支撑块(14),每个支撑块(14)均固定于所述台阶(12)上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焦的新型燃煤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灰斗(13)内设有清焦腔(16),每个所述挤压杆(18)均贯穿所述台阶(12),每个所述挤压杆(18)与所述台阶(12)均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焦的新型燃煤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挤压头(17)均位于所述清焦腔(16)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焦的新型燃煤锅炉结构,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炉体下侧设置有冷灰斗,冷灰斗上端设置有台阶,台阶固定于炉体下端面上,炉体左右两侧端面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挤压装置,每个挤压装置内均动力连接有挤压杆,每个挤压杆下端面均固定有挤压头。本技术将传统锅炉底部冷灰斗形状由v字形改为冷灰斗与炉体相组合,挤压装置沿炉体侧面的方向安装在其外周上,使得挤压头的挤压方向能够沿清焦腔内壁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挤压头能够将掉落至清焦腔内的焦块向下推动挤压,从而代替人工清焦,既节省了人力,也规避了风险,同时在挤压头能够收纳至台阶下侧,从而能够减少焦块在挤压头上积聚。

技术研发人员:孔维镇,余雪琴,唐亮,刘理强,杨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孔维镇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