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煤给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07091发布日期:2023-11-30 05:20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煤给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锅炉给煤,具体为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煤给煤结构。


背景技术:

1、因我国煤炭资源品种复杂,以劣质煤居多,循环流化床锅炉因其煤种适应性强,同时具有节能、环保、高效等特点,但由于其设计、运行、管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运行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燃料煤外溢是其中之一,这个问题严重困扰设备运行人员。

2、传统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方式为从锅炉后给煤,即通过两条皮带输送机将位于锅炉前侧两个煤仓中的燃料煤输送至锅炉后侧的螺旋给煤机,然后再经过下煤管与返料灰混合后经过锅炉后侧进入炉腔,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皮带输送机以及螺旋给煤机为开放式结构,故会存在燃料煤外溢现象,造成锅炉现场环境卫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传统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煤给煤方式存在燃料煤外溢的问题,故提供了一种改进后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煤给煤结构。

2、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煤给煤结构,包括锅炉、至少一个煤仓,每个煤仓出口下部均配设有一个位于锅炉前侧的封闭式给煤机,每个煤仓的出料口与对应的封闭式给煤机的进料口通过给煤管密封连通,每个封闭式给煤机的出料口处均设有y型溜管,每个y型溜管的总管端口与对应的封闭式给煤机的出料口密封连通,每个y型溜管的两个分管端口分别密封连通有均穿过锅炉前侧通往锅炉炉腔的两个落煤溜管(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溜管为倾斜布置,故本申请中的y型溜管、落煤溜管均为倾斜布置)。

4、原理说明:将传统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煤给煤结构中除保留返料灰管道外(这时返料灰与燃料煤各自独立进入炉腔进行燃烧,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返料灰与燃料煤没有必要非要混合后再进入炉腔,返料灰进入炉腔只是为了回收利用返料灰)皮带输送机、螺旋给煤机全部拆除、下煤管管口封堵,燃料煤给煤采用从锅炉前给煤且实现给煤过程全封闭即燃料煤由煤仓进入封闭式给煤机然后经y型溜管、落煤溜管后进入锅炉炉腔进行燃烧,整个给煤过程全封闭不存在扬尘现象,消除环保隐患,有效改善现场工作环境。

5、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给煤结构设计,实现了给煤结构的全封闭,在满足生产运行的同时,解决了燃料煤外溢现象,有效消除环保隐患,同时改善了锅炉现场环境卫生;2)有效减小锅炉炉腔负压,降低锅炉炉腔内受热面磨损,延长锅炉连续运行时间,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稳定运行打下基础工作;3)减小锅炉炉腔内负压的同时降低了烟气流速,延长燃料在炉腔内停留时间,使得燃料燃烧更充分,减少锅炉热损失。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煤给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1)、至少一个煤仓(2),每个煤仓(2)出口下部均配设有一个位于锅炉(1)前侧的封闭式给煤机(3),每个煤仓(2)的出料口与对应的封闭式给煤机(3)的进料口通过给煤管(7)密封连通,每个封闭式给煤机(3)的出料口处均设有y型溜管(4),每个y型溜管(4)的总管端口与对应的封闭式给煤机(3)的出料口密封连通,每个y型溜管(4)的两个分管端口分别密封连通有均穿过锅炉(1)前侧通往锅炉(1)炉腔(6)的两个落煤溜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煤给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落煤溜管(5)的出口端均配设有播煤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煤给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封闭式给煤机(3)均配设有密封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煤给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煤仓(2)出口均设置有给煤入口插板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煤给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封闭式给煤机(3)的出料口均设置有给煤出口插板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煤给煤结构,其特征在于,煤仓(2)为两个,封闭式给煤机(3)为两个,y型溜管(4)为两个,落煤溜管(5)为四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锅炉给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煤给煤结构。为了解决传统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煤给煤方式存在燃料煤外溢的问题,故提供了一种改进后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煤给煤结构,包括锅炉、至少一个煤仓,每个煤仓出口下部均配设有一个位于锅炉前侧的封闭式给煤机,每个封闭式给煤机的出料口处均设有Y型溜管,每个Y型溜管的总管端口与对应的封闭式给煤机的出料口密封连通,每个Y型溜管的两个分管端口分别密封连通有均穿过锅炉前侧通往锅炉炉腔的两个落煤溜管。通过本技术的给煤结构设计,实现了给煤结构的全封闭,在满足生产运行的同时,解决了燃料煤外溢现象,改善了锅炉现场环境卫生。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进,牛海兵,高文君,张宁波,安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天源山西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