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堵割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97831发布日期:2024-03-05 11:50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防堵割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割咀,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堵割咀。


背景技术:

1、气割是利用可燃气体和氧气混合燃烧产生高温,将金属预热到熔融状态,同时借助于高压切割氧气流的吹割而形成气割缝,从而达到金属被切割的目的。目前,市面上的割咀,通常是由割咀头和割咀体组压合而成,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2709113u所公开一种等压式乙炔割咀。但由于现有的割咀并未对切割端进行防护,进而在切割时,常常会因割渣进入割咀内部的流道内,而导致割咀内部的流道被割渣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市面上的割咀,通常是由割咀头和割咀体组压合而成,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2709113u所公开一种等压式乙炔割咀。但由于现有的割咀并未对切割端进行防护,进而在切割时,常常会因割渣进入割咀内部的流道内,而导致割咀内部的流道被割渣堵塞,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防堵割咀。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防堵割咀,包括割咀体,所述割咀体的内部开设有混合气体流道,所述混合气体流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割咀头,所述割咀头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割咀头的内部开设有氧气流道,所述割咀体的表面贴合设置有锥形筒,所述锥形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上表面与割咀体的底部接触,所述锥形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的内壁与割咀体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二圆环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割咀体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第二圆环的底部和锥形筒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割咀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内壁和凹槽的内壁均贴合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磁柱,所述弧形磁柱的内壁与割咀体的表面接触,所述弧形磁柱的底部与第二圆环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定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圆环,所述第三圆环的内壁与割咀体的表面接触。

4、优选的,所述第二圆环为铁环,所述弧形磁柱对第二圆环的吸力大于定位板、弧形磁柱和第三圆环的重力和。

5、优选的,所述卡块的横截面形状与凹槽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6、优选的,所述锥形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条形环,所述条形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锤击机构,所述锤击机构的左侧与锥形筒的右侧接触。

7、优选的,所述锤击机构包括锤击块,所述锤击块的左侧与锥形筒的右侧接触,所述锤击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横柱,所述锤击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右侧和支撑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空心块,所述空心块的内壁与横柱的表面接触。

8、优选的,所述锤击块的中心与防护网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锥形筒、第一圆环、连接环、第二圆环、凹槽、卡块、条形槽、定位板、弧形磁柱和第三圆环的配合,使防护网能固定在割咀体的底端上,并通过防护网使切割时产生的割渣不会进入混合气体流道和氧气流道内,从而使该防堵割咀在使用时,不会切割时产生的割渣进入混合气体流道和氧气流道内,而导致混合气体流道和氧气流道被割渣堵塞。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条形环、支撑板和锤击机构,其中,当使用者拉动并松开锤击机构上的横柱时,通过弹簧使锤击块能对锥形筒进行锤击,并通过锤击时振动的振动将防护网上吸附的割渣抖落,进而通过条形环、支撑板和锤击机构的配合,使使用者在清洁防护网上吸附的废渣时更加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防堵割咀,包括割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割咀体(1)的内部开设有混合气体流道(2),所述混合气体流道(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割咀头(3),所述割咀头(3)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4),所述割咀头(3)的内部开设有氧气流道(5),所述割咀体(1)的表面贴合设置有锥形筒(6),所述锥形筒(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网(7),所述防护网(7)的上表面与割咀体(1)的底部接触,所述锥形筒(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8),所述第一圆环(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9),所述连接柱(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环(10),所述第二圆环(10)的内壁与割咀体(1)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二圆环(10)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11),所述割咀体(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2),所述卡块(12)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第二圆环(10)的底部和锥形筒(6)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割咀体(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条形槽(13),所述条形槽(13)的内壁和凹槽(11)的内壁均贴合设置有定位板(14),所述定位板(14)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磁柱(15),所述弧形磁柱(15)的内壁与割咀体(1)的表面接触,所述弧形磁柱(15)的底部与第二圆环(10)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定位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圆环(16),所述第三圆环(16)的内壁与割咀体(1)的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堵割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环(10)为铁环,所述弧形磁柱(15)对第二圆环(10)的吸力大于定位板(14)、弧形磁柱(15)和第三圆环(16)的重力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堵割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2)的横截面形状与凹槽(11)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堵割咀,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筒(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条形环(17),所述条形环(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8),所述支撑板(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锤击机构(19),所述锤击机构(19)的左侧与锥形筒(6)的右侧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堵割咀,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击机构(19)包括锤击块(191),所述锤击块(191)的左侧与锥形筒(6)的右侧接触,所述锤击块(19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横柱(192),所述锤击块(19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93),所述弹簧(193)的右侧和支撑板(18)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空心块(194),所述空心块(194)的内壁与横柱(192)的表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堵割咀,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击块(191)的中心与防护网(7)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割咀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防堵割咀,包括割咀体,所述割咀体的内部开设有混合气体流道,所述混合气体流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割咀头,所述割咀头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割咀头的内部开设有氧气流道,所述割咀体的表面贴合设置有锥形筒,所述锥形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本技术通过锥形筒、第一圆环、连接环、第二圆环、凹槽、卡块、条形槽、定位板、弧形磁柱和第三圆环的配合,使防护网能固定在割咀体的底端上,并通过防护网使切割时产生的割渣不会进入混合气体流道和氧气流道内,从而使该防堵割咀在使用时,不会切割时产生的割渣进入混合气体流道和氧气流道内,而导致混合气体流道和氧气流道被割渣堵塞。

技术研发人员:童芬波,陈一,徐祖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隆兴焊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6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