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换热的多孔介质燃烧器

文档序号:37145094发布日期:2024-02-26 16:5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换热的多孔介质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燃烧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换热的多孔介质燃烧器。


背景技术:

1、多孔介质燃烧是一种在燃烧器中加入多孔介质的燃烧方式。加入多孔介质的燃烧器由于对流,导热和辐射三种换热方式的存在,使燃烧区域温度趋于均匀,保持较平稳的温度梯度。在燃烧稳定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容积热强度。与自由燃烧相比,多孔介质燃烧具有燃烧速率高、燃烧稳定性好、负荷调节范围大、容积热强度大、燃烧器体积小、燃气适应性好、烟气中污染物排放低、燃烧极限变宽、可燃用热值很低的燃气等优点。

2、由于多孔介质燃烧具有燃烧速率高、燃烧稳定性好等优良效果,申请人将多孔介质燃烧的方式应用在家用燃烧器中(例如燃气燃烧器)。由于多孔介质应用在家用燃烧器中,燃烧区域在燃烧时的温度通常达到一千摄氏度以上,会将热量向燃烧器的燃烧区域附近的其它零部件进行热传导,导致燃烧器的燃烧区域附近的其它零部件因被热传导而升温,导致燃烧器的其它岁零部件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换热的多孔介质燃烧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换热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包括:

3、鼓风机,其抽风口与燃气管道连接,

4、壳体,其包括上壳以及与所述上壳连接的下壳,所述上壳内部形成有燃烧腔室,所述下壳固定安装在所述鼓风机的送风口处,所述下壳内部形成有与所述燃烧腔室连通的混合腔室,所述下壳内部与所述鼓风机的送风口连通,且所述鼓风机的送风口连通于所述混合腔室;

5、多孔介质体,其设于所述燃烧腔室中;

6、换热管,其缠绕在所述上壳外周,并与所述上壳面接触,其二者接触处采用焊接。

7、优选的,所述下壳的横截面在朝向所述鼓风机的送风口方向上逐渐减小。

8、优选的,所述多孔介质体呈波浪形或平板状。

9、优选的,所述多孔介质包括层叠布置的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所述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上均形成孔隙。

10、优选的,还包括贴合在所述上壳内周壁上的隔热棉,在所述隔热棉上开设有容置所述多孔介质体的台阶。

11、优选的,还包括点火器,所述点火器穿设过所述上壳与所述隔热棉,并位于所述多孔介质体上方;且或,

12、所述多孔介质燃烧器还包括供气装置,所述供气装置用于提供燃烧气体。

13、优选的,还包括若干设于所述上壳上的换热黄铜管和用于连接所述换热黄铜管的u形管接头,若干所述换热黄铜管呈上、下两排交错布置,若干所述换热黄铜管的端部均位于所述上壳外侧,所述u形管接头连接上排一所述换热黄铜管和下排一所述换热黄铜管;

14、其中,任意一所述换热黄铜管通过连接管连接于所述换热管。

15、优选的,所述换热管采用黄铜材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7、通过在上壳外周缠绕有换热管,可以将上壳内部的燃烧腔室的燃烧热量进行吸热,以将热量进行换热降温,避免燃烧腔室中的热量以热辐射或热接触等方式传导给燃烧器的其它零部件。

18、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换热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换热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的横截面在朝向所述鼓风机的送风口方向上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换热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体呈波浪形或平板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换热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包括层叠布置的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所述第一介质与第二介质上均形成孔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换热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贴合在所述上壳内周壁上的隔热棉,在所述隔热棉上开设有容置所述多孔介质体的台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换热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点火器,所述点火器穿设过所述上壳与所述隔热棉,并位于所述多孔介质体上方;且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换热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设于所述上壳上的换热黄铜管和用于连接所述换热黄铜管的u形管接头,若干所述换热黄铜管呈上、下两排交错布置,若干所述换热黄铜管的端部均位于所述上壳外侧,所述u形管接头连接上排一所述换热黄铜管和下排一所述换热黄铜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换热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采用黄铜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的具有换热的多孔介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鼓风机,其抽风口与燃气管道连接,壳体,其包括上壳以及与所述上壳连接的下壳,所述上壳内部形成有燃烧腔室,所述下壳固定安装在所述鼓风机的送风口处,所述下壳内部形成有与所述燃烧腔室连通的混合腔室,所述下壳内部与所述鼓风机的送风口连通,且所述鼓风机的送风口连通于所述混合腔室;多孔介质体,其设于所述燃烧腔室中;换热管,其缠绕在所述上壳外周,并与所述上壳面接触,其二者接触处采用焊接。本技术具有换热的特点,避免燃烧腔室中的热量以热辐射或热接触等方式传导给燃烧器的其它零部件。

技术研发人员:伍建桦,卢伟健,丁敏,施敏,傅科为,邹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顺德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816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