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体燃烧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34030发布日期:2024-03-18 17:09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柱体燃烧室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燃烧与热解,涉及燃烧室,具体涉及到一种圆柱体燃烧室。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环保行业的高速发展,大量的生活垃圾热解、焚烧项目投入使用,然而在加料泄放过程中和引风机的驱动下炉膛内部容易产生飞灰,降低了热解气体和烟气的清洁度,后续烟气排放时为了满足排放要求需投入旋风除尘器,过滤网等设备加大了后续烟气处理设备的处理难度和初期投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圆柱体燃烧室,解决焚烧项目的热解气清洁度低、燃烧时飞灰高,易对周围环境带来污染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圆柱体燃烧室, 包括燃烧室和燃烧器,所述燃烧器设置在所述燃烧室的顶部;

4、所述燃烧室的外周设置夹壁层,所述夹壁层的底部设有助燃空气的进口,所述燃烧室的上部设有能够使助燃空气流动进入其内部的助燃空气孔;

5、穿过所述夹壁层在所述燃烧室的上部设置用于可燃气体进入的进气口,穿过所述夹壁层在所述燃烧室的下部设置用于烟气排出的排烟口,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设置出灰口。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燃烧室设置为上部圆柱体,下部锥体的结构,所述燃烧室锥体的下部与所述排烟口相接,且所述排烟口的外部设置引风机。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燃烧室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引风机转速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燃烧室内部的压力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引风机配合,控制在负压状态。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燃烧器设置在所述燃烧室圆柱体的顶部,所述出灰口设置在所述燃烧室锥体的底部。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燃烧室圆柱体上部的切面上,所述排烟口设置在所述燃烧室锥体下部的切面上。

1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柱体燃烧室,包括燃烧器、进气口、燃烧室、夹壁层、出灰口、排烟口、压力传感器,燃烧室为可燃气体燃烧的场所,可燃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燃烧室,燃烧室采用上部圆柱体下部锥体结构,可燃气体进入燃烧室后与助燃空气混合,燃烧器进行点火燃烧,燃烧后气流在外部引风机的驱动下,沿燃烧室旋转并产生离心力,离心力使得较重的颗粒物在燃烧室内壁沉积,积累在燃烧室底部,并通过出灰口排出,确保排烟口的烟气清洁,降低后续烟气处理系统的压力,且整个燃烧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另外,在整个过程中助燃空气经底部的进口进入夹壁层,从下往上经燃烧室顶部助燃空气孔进入燃烧室,夹壁层内空气与燃烧室内热烟气进行热交换,提高助燃空气温度降低能耗,同时,通过压力传感器的设置将燃烧室控制在负压状态,确保火焰及有毒烟气不外泄,减少周边环境的二次污染。



技术特征:

1.一种圆柱体燃烧室,用于可燃气体燃烧,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和燃烧器,所述燃烧器设置在所述燃烧室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体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设置为上部圆柱体,下部锥体的结构,所述燃烧室锥体的下部与所述排烟口相接,且所述排烟口的外部设置引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柱体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引风机转速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燃烧室内部的压力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引风机配合,控制在负压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柱体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设置在所述燃烧室圆柱体的顶部,所述出灰口设置在所述燃烧室锥体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圆柱体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燃烧室圆柱体上部的切面上,所述排烟口设置在所述燃烧室锥体下部的切面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圆柱体燃烧室,包括燃烧器、进气口、燃烧室、夹壁层、出灰口、排烟口,燃烧室为可燃气体燃烧的场所,可燃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燃烧室,燃烧室采用上部圆柱体下部锥体结构,可燃气体进入燃烧室后与助燃空气混合,燃烧器点火燃烧,燃烧后产生的灰烬在燃烧室内部沉积在底部,通过出灰口排出,确保排烟口的烟气清洁,降低烟气中飞灰的比例,降低后续烟气处理系统的压力,且整个燃烧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整个过程中助燃空气从下往上经夹壁层进入燃烧室,夹壁层空气与燃烧室内热烟气进行热交换,提高助燃空气温度降低能耗,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通过压力传感器与引风机将燃烧室控制在负压状态,确保火焰及有毒烟气不外泄。

技术研发人员:朱广志,秦海燕,郭喜平,肖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船绿洲环保(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8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