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模组以及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61825发布日期:2024-04-18 11:26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烧模组以及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特别涉及一种燃烧模组以及换热器。


背景技术:

1、在现有的技术中,换热器包括器本体和燃烧模组,器本体设有换热腔以及与换热腔连通的敞口,燃烧模组包括盖本体以及分设于盖本体两侧的输气管和燃烧头,盖本体连接于器本体以将上述敞口封闭,且将燃烧头置于换热腔,其中,经输气管输送的燃气能够到达燃烧头燃烧,以能够提高换热腔内的温度,但是,上述燃气在燃烧头燃烧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热量传递至盖本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燃烧模组,能够减少热量传递至盖本体。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该燃烧模组的换热器。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燃烧模组,包括盖本体、输气管、封盖件以及燃烧头,所述盖本体的底侧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具有朝下设置的第一开口。所述输气管设于所述盖本体的顶侧,所述输气管的管腔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封盖件设于所述盖本体的底侧,所述封盖件封闭所述第一开口以将所述腔室封闭成气腔,所述封盖件设有通气孔,所述燃烧头设于所述盖本体的底侧,所述燃烧头位于所述封盖件的下方,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气腔和所述燃烧头的内腔。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燃烧模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燃气在燃烧头燃烧的过程中,气腔的设置其能够隔绝部分热量的传递,因此,能够减少热量传递至盖本体。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本体设有位于所述气腔的第一隔板件,所述第一隔板件将所述气腔分隔成呈螺旋状的通道,所述通道的进口与所述输气管的管腔连通,所述通道的出口与所述通气孔连通。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本体设有部分位于所述通道的连接柱,所述封盖件和所述燃烧头依次套设于所述连接柱。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柱位于所述通道的部分设有导流面。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燃烧头的内腔设有第二隔板件,所述第二隔板件将所述燃烧头的内腔分隔成内外设置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的腔壁设有与所述第二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腔的腔壁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腔具有朝上设置的第二开口,所述通气孔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封盖件的底侧设有中空的延伸筒,所述延伸筒的内腔为所述通气孔,所述延伸筒插设于所述第二开口。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燃烧头套设有隔热垫,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位于所述隔热垫的下方。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本体设有点火针,所述点火针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外侧。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腔室的腔壁设有抵接台,所述封盖件嵌设于所述第一开口,且所述封盖件与所述抵接台抵接。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燃烧模组。

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减少热量传递至盖本体。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燃烧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模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烧模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烧模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模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燃烧模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燃烧模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燃烧模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模组,其特征在于:

10.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燃烧模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烧模组以及换热器,其中,一种燃烧模组包括盖本体、输气管、封盖件以及燃烧头,盖本体的底侧设有腔室,腔室具有朝下设置的第一开口。输气管设于盖本体的顶侧,输气管的管腔与腔室连通,封盖件设于盖本体的底侧,封盖件封闭第一开口以将腔室封闭成气腔,封盖件设有通气孔,燃烧头设于盖本体的底侧,燃烧头位于封盖件的下方,通气孔连通气腔和燃烧头的内腔。通过上述结构,燃气在燃烧头燃烧的过程中,气腔的设置其能够隔绝部分热量的传递,因此,能够减少热量传递至盖本体。

技术研发人员:邓承杰,余培,谢威,何津棠,林济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诺普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1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