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阻力调节装置及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39131发布日期:2024-05-20 11:06阅读:19来源:国知局
风道阻力调节装置及锅炉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燃煤锅炉,具体地,涉及一种风道阻力调节装置及锅炉。


背景技术:

1、在燃煤机组发电过程中,受到锅炉内风道的布置方式和送风机的布置位置的影响,进入锅炉前墙、后墙风箱的风道路径有很大差别,致使各回路阻力差距悬殊,需要通过风道改造以确保进入风箱的风量平衡,以用于保证锅炉内空气流动的合理性。

2、相关技术中,通过增加孔板以调节风道阻力,但固定式孔板安装后阻力不可调,无法根据使用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后续阻力调节,由此,将孔板设置为线性可移动或绕轴可转动的形式以进行阻力调节,但仍会出现阻力调节精度不足,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道阻力调节装置及锅炉,阻力调节的精度较高,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风道阻力调节装置,包括:

3、风道;

4、孔板组,所述孔板组的数量为多个且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每个所述孔板组均具有挡风区域和漏风区域,所述孔板组构造为能够改变所述挡风区域和所述漏风区域的比例;以及

5、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并与多个所述孔板组一一对应,所述调节机构与对应的所述孔板组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孔板组转动,或者,用于驱动所述孔板组平移以与相邻的所述孔板组至少部分重叠或分离,以能够改变所述挡风区域投影于所述风道的垂直于自身延伸方向的截面上的面积。

6、可选地,所述孔板组包括平行布置的至少两个孔板单体,每个所述孔板单体上均形成有多个通风孔,所述漏风区域为各个所述孔板单体的通风孔至少部分重合以使得气体穿过的区域,所述挡风区域为所述孔板组的除所述漏风区域之外的以止挡气体穿过的区域,至少一个所述孔板单体通过推拉机构能够平行于其余的所述孔板单体线性地移动,以能够改变所述漏风区域和所述挡风区域的比例。

7、可选地,所述孔板组包括用于安装所述至少两个孔板单体的安装架,所述推拉机构包括移动部和引导部,所述移动部连接于能够线性移动的所述孔板单体且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引导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以用于引导所述能够线性移动的所述孔板单体移动。

8、可选地,所述能够线性移动的所述孔板单体与相邻的所述孔板单体之间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连接于所述安装架。

9、可选地,所述安装架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同中心轴线布置且均可绕所述中心轴线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风道,所述第一转轴具有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转轴具有轴向延伸的第二通道,其中一个所述能够线性移动的所述孔板单体相连的所述移动部贯穿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通道延伸至所述风道之外,另一个所述能够线性移动的所述孔板单体相连的所述移动部贯穿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通道延伸至所述风道之外。

10、可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连接所述孔板组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孔板组绕平行于所述风道的截面的枢转轴线转动。

11、可选地,所述驱动部包括连接于所述孔板组的第一转轴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的手柄,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风道,所述手柄倾斜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为所述枢转轴线。

12、可选地,所述风道阻力调节装置包括测量部,以用于观测所述孔板组的旋转角度;

13、所述测量部包括环绕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布置的刻度结构,所述刻度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风道的刻度盘或者形成于所述风道的刻度线。

14、可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锁止部,所述锁止部包括固定销,所述固定销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风道和/或所述刻度结构。

15、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锅炉,包括上述的风道阻力调节装置。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通过调节机构驱动其中至少一个孔板组转动或平移以改变挡风区域投影于风道的垂直自身延伸方向的截面上的面积,以能够改变至少一个孔板组的用于止挡气体穿过的区域的面积,进而可以实现其中一个孔板组独立作用或多个孔板组配合作用以对风道内的阻力进行调节,同时,每一孔板组还能够改变自身挡风区域和漏风区域的比例,同样地可以改变自身止挡气体穿过的区域的面积,这样,通过上述的至少一种调节方式可以对风道内的阻力进行调节,并且在满足风道阻力调节需求的前提下,在每一孔板组独立可调,多个孔板组可以配合作用的基础上,风道内阻力调节的精度较高。

17、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风道阻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阻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组包括平行布置的至少两个孔板单体,每个所述孔板单体上均形成有多个通风孔,所述漏风区域为各个所述孔板单体的通风孔至少部分重合以使得气体穿过的区域,所述挡风区域为所述孔板组的除所述漏风区域之外的以止挡气体穿过的区域,至少一个所述孔板单体通过推拉机构能够平行于其余的所述孔板单体线性地移动,以能够改变所述漏风区域和所述挡风区域的比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阻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组包括用于安装所述至少两个孔板单体的安装架,所述推拉机构包括移动部和引导部,所述移动部连接于能够线性移动的所述孔板单体且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引导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以用于引导所述能够线性移动的所述孔板单体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阻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够线性移动的所述孔板单体与相邻的所述孔板单体之间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连接于所述安装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阻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同中心轴线布置且均可绕所述中心轴线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风道,所述第一转轴具有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转轴具有轴向延伸的第二通道,其中一个所述能够线性移动的所述孔板单体相连的所述移动部贯穿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通道延伸至所述风道之外,另一个所述能够线性移动的所述孔板单体相连的所述移动部贯穿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通道延伸至所述风道之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阻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连接所述孔板组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孔板组绕平行于所述风道的截面的枢转轴线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阻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连接于所述孔板组的第一转轴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的手柄,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风道,所述手柄倾斜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为所述枢转轴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道阻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阻力调节装置包括测量部,以用于观测所述孔板组的旋转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道阻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锁止部,所述锁止部包括固定销,所述固定销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风道和/或所述刻度结构。

10.一种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道阻力调节装置。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风道阻力调节装置及锅炉,该风道阻力调节装置包括风道、孔板组以及调节机构,所述孔板组的数量为多个且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每个所述孔板组均具有挡风区域和漏风区域,所述孔板组构造为能够改变所述挡风区域和所述漏风区域的比例;所述调节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并与多个所述孔板组一一对应,所述调节机构与对应的所述孔板组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孔板组转动,或者,用于驱动所述孔板组平移以与相邻的孔板组至少部分重叠或分离,以能够改变所述挡风区域投影于所述风道的垂直于自身延伸方向的截面上的面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任一孔板组独立作用或多个孔板组配合作用以改变用于止挡气体穿过的区域的面积,实现高精度地调节风道内的阻力。

技术研发人员:孔俊峰,刘同干,方永旭,刘宇谦,秦斌,朱子豪,万旭,郭小钢,周亚明,武学谦,范燕荣,相明辉,崔星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能源集团泰州发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