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件式可再生钢-水热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1110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件式可再生钢-水热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热管热交换装置。
目前常用钢-水热管换热器有两种型式。一利是由单支永久性密封热管元件构成的热管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的热管元件是通过在钢管内充装工作介质-水,并在建立真空后封焊实现永久性密封而制成。由于水与碳钢的不相容性,在制成热管之前,一般要对管内壁进行钝化处理,且工作介质-水中要加入缓蚀剂用来解决相容性问题。在钝化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酸、碱废液,污染环境。即使采用了钝化和加缓蚀剂的方法制成的热管,也会因各种原因而不同程度地产生氢气使热管失效,降低换热效果。另一种是单支可再生热管元件构成的热管换热器。这种可再生热管元件与上述热管元件不同之处在于这种可再生热管元件是采用阀门密封的。热管发生不相容问题时,可在现场对热管元件进行再生。但因一台热管换热器可能由数百乃至数千数万支热管构成,就如此大量的热管在现场进行再生操作工作量太大,用户难于接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单支热管换热器存在不足而提出的一种组件式可再生钢-水热管换热器。在制造这种热管换热器时可不进行钢管内壁的钝化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可降低制造成本。热管工作一段时间发生不相容使换热效果降低时,在不打开换热器箱体就能方便地在现场对热管组件进行再生,恢复热管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创造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现有的热管换热器的基础上采用金属板材和形材构成热管换热器的箱形外壳;在由热侧连箱、冷侧连箱、封头、数根换热管(管上可有密封定位环)、排气管和阀门组成的封闭内腔里建立真空,充入加缓蚀剂的热管工作介质一水构成的热管组件安装在箱形外壳内,组件上的阀门是露在箱外的;该热管组件上的换热面被分隔为蒸发段Le和冷凝段Lc;在每一热管组件的蒸发段和冷凝段之间用两块带有半圆形的卡板和两卡板之间的填料及密封定位环构成复合隔板对换热器热管组件实行支撑和对冷、热流体实行隔离,该隔板与热管组件蒸发段一侧的箱体构成热流体的流动通道,隔板与热管组件冷凝段一侧的箱体构成冷流体的流动通道。组件上翅片管轴线构成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α可在3-90度范围内。同一个热管组件中的冷侧一端安置在热侧一端的上方。热流体流过热侧通道使热管组件内的工作介质蒸发变为蒸汽而顺势流向其上方的冷凝段内,冷流体流过冷侧通道使热管组件内的工作介质凝结成液体,凝结液又依靠重力自动流回到蒸发段,工质实现自动循环,冷、热流体实现热量交换。在现场使用中,当热管性能下降需进行再生时,可以在箱体外打开或关闭热管组件上的阀门对其进行排气、充液、抽气、密封等再生手段,恢复热管性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一排数支翅片管制成—个热管组件,可大量减少阀门个数,且可将阀门露在箱体外。热管发生不相容而影响换热效果时,可不打开热管换热器箱体就能方便地在现场对热管组件进行再生,恢复热管性能,有效解决钢一水热管不相容的问题。使在现场再生操作工作量大幅度降低,易为用户所接受。
以下结合附图予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半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半圆卡板的局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管热组件的主半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热管热组件的左全剖视图。

图1-4中1-密封压盖 2-换热器箱形壳体3-冷侧半圆卡板 4-中间半圆卡板Ⅰ5-密封填料 6-中间半圆卡板Ⅱ7-热管组件 8-热侧半圆卡板9-阀门 10-非气管11-冷侧连箱 12-翅片管13-密封定位环 14-连箱封头15-热侧连箱 16-热管工作介质组件式可再生钢-水热管换热器设置换热器箱形壳体(2)和热管组件(7);箱体(2)的大小及数量根据热管组件(7)的大小和数量而定,组件的大小和数量根据流过换热器的流量和换热量的大小而定。换热器的箱体用金属板材和形材焊制而成;热管组件是由在热侧连箱(15)和冷侧连箱(11)之间焊接数根翅片管(12),连箱(15)、(11)上焊接连箱封头(14),冷侧连箱上焊接一根排气管(10),排气管(10)的另一端焊接一阀门(9)所形成的封闭内腔里建立真空,充入加缓蚀剂的工作介质一水(16)而构成的。数个热管组件(7)依次安装在换热器箱体(2)内,组件上的阀门露在箱体外;热管组件(7)上的翅片管被密封定位环(13)分隔为蒸发段Le和冷凝段Lc;在每一热管组件的蒸发段和冷凝段之间用两层带有半圆形的卡板(4)、(6)卡住翅片管管基和在该两层卡板之间填充密封填料(5)及封定位环(13)构成复合隔板对换热组件实行支撑和对冷、热流体实现隔离。隔板与热管组件蒸发段一侧的箱体构成热流体的流动通道,隔板与热管组件冷凝段一侧的箱体构成冷流体的流动通道。卡板(3)、(8)起作规则冷、热流体流道的作用。密封压盖(1)用于密封冷流体于箱体内。
权利要求1.一种组件式可再生钢-水热管换热器,包括箱形外壳,热管,热管中部的隔板;其特征在于由多根换热管分别与密封的热侧连箱和密封的冷侧连箱连通,该热管组件的冷侧连箱上装有阀门,构成热管组件,多个热管组件构成热管换热器,该换热器的中部装有复合隔板,该隔板与冷侧连箱所对应的箱形外壳之间的空间构成冷流体流动通道,该隔板与热侧连箱所对应的箱形外壳之间的空间构成热流体流动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式可再生钢-水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复合隔板是采用在热管组件与热管组件之间的二层半圆形卡板中填充密封填料而构成的。
专利摘要一种组件式可再生钢—水热管换热器,涉及热交换装置。由多根换热管分别与密封的热侧连箱和密封的冷侧连箱连通,该热管组件的冷侧连箱上装有阀门,构成热管组件,多个热管组件构成热管换热器,该换热器的中部装有复合隔板,该隔板把换热器分成冷、热流体流动通道。热管发生不相容而影响换热效果时,可通过打开、关闭热管换热器上的阀门能方便地在现场对热管组件进行再生,恢复热管性能,有效解决钢—水热管不相容的问题。使在现场再生操作工作量大幅度降低,易为用户所接受。
文档编号F28D15/02GK2334005SQ9822909
公开日1999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8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8日
发明者石程名 申请人:重庆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