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热水循环节能茶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1481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热水循环节能茶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加热饮用水的自动热水循环节能茶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以煤炭为燃料的常压开水茶炉,一般包括炉胆、锅壳和储水箱,由于其结构不尽合理,普遍存在着热效率较低的缺陷。并且由于炉胆与储水箱前后布置,使锅壳与储水箱内的水位于同一个水位上,当开水箱内的水用完后,锅壳内也无水,容易造成干烧,不符合安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有利于提高热效率、减少热量损失,并且安全可靠的自动热水循环节能茶炉。
该自动热水循环节能茶炉由炉胆、锅壳、温水箱和开水箱几部分组成,炉胆及其外围的锅壳位于整个装置的底部,温水箱和开水箱并排位于锅壳上方,总进水口在温水箱上,温水箱与锅壳之间通过管道连通,锅壳顶部与开水箱的底部连通,开水箱下部有开水出口,而与炉胆相通的烟道从温水箱中穿过,在炉胆顶部的锅壳内壁板上,有一个向炉胆内凹进的挡火槽,在该挡火槽一端的锅壳外壁板上可开有一个清洗口。此外,在开水箱和温水箱中部还可有一根横向连通管将它们连通,在横向连通管上安装有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由于整体采用上下结构,开水出口位于锅壳上方,使锅壳内始终有水,而不会干烧,满足了安全要求;二、凹向炉胆内的挡火槽的结构,一方面增加了锅壳的受热面积,提高了热效率,另一方面也减慢了烟气的流动,有利于烟气的热量被充分吸收;三、由于烟道从温水箱中穿过,使烟气的余热被进一步吸收,也提高了热效率;四、在挡火槽的端部开有清洗孔,可以方便地定期清理挡火槽内的水垢,不仅有利于提高热传导的效率,也有利于延长挡火槽的使用寿命。
五、当不向外供应开水时,开水可以通过开水箱与温水箱之间连接的横向连通管,向温水箱流动,实现单向热交换,可提高温水箱中的水温,以降低煤耗。


图1是本实用的整体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A剖面纵向展开图;图4是图2的B向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自动热水循环节能茶炉的炉胆1及其外围的锅壳2位于整个装置的底部,温水箱3和开水箱4并排位于锅壳2上方,总进水口在温水箱上,温水箱3与锅壳2之间通过管道5连通(如图4所示),锅壳2顶部与开水箱4的底部连通,开水箱下部有开水出口6,烟道7从温水箱中穿过。在炉胆顶部的锅壳内壁板上,有一个向炉胆内凹进的挡火槽8,在挡火槽一端的锅壳外壁板上还开有一个清洗口9,以便定期打开清洗口清理挡火槽内的水垢。在开水箱4和温水箱3中部还有一根横向连通管10将它们连通,在横向连通管10上安装有单向阀11,使开水能够由开水箱流向温水箱,实现单向循环。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热水循环节能茶炉,由炉胆、锅壳、温水箱和开水箱几部分组成,其特征是炉胆(1)及其外围的锅壳(2)位于整个装置的底部,温水箱(3)和开水箱(4)并排位于锅壳上方,总进水口在温水箱上,温水箱(3)与锅壳(2)之间通过管道(5)连通,锅壳(2)顶部与开水箱(4)的底部连通,开水箱下部有开水出口(6),而与炉胆相通的烟道(7)从温水箱中穿过,在炉胆顶部的锅壳内壁板上,有一个向炉胆内凹进的挡火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热水循环节能茶炉,其特征是在所述挡火槽(8)一端的锅壳外壁板上可开有一个清洗口(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热水循环节能茶炉,其特征是在开水箱(4)和温水箱(3)中部有一根横向连通管(10)将它们连通,在横向连通管上安装有单向阀(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加热饮用水的自动热水循环节能茶炉。它由炉胆、锅壳、温水箱和开水箱几部分组成,炉胆及其外围的锅壳位于整个装置的底部,温水箱和开水箱并排位于锅壳上方,总进水口在温水箱上,温水箱与锅壳之间通过管道连通,锅壳顶部与开水箱的底部连通,开水箱下部有开水出口,而与炉胆相通的烟道从温水箱中穿过,在炉胆顶部的锅壳内壁板上,有一个向炉胆内凹进的挡火槽。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热效率高,并且维护方便、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F24H1/28GK2569023SQ02263328
公开日2003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24日
发明者巫晓月 申请人:巫晓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