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置膛油水套管“六效”节能锅炉及倍效发电通用“平台”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514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置膛油水套管“六效”节能锅炉及倍效发电通用“平台”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置膛油水套管六效节能锅炉及倍效发电通用“平台”技术,尤其是具有环置炉膛环膛桥,煤塔直肠渡渣,干热半干热胆系和水裂解全效余热转移“平台”,油水套管双工质、尾烟余热产汽和汽轮机尾汽入炉助燃和自燃的油、汽、水管阀泵罐箱管网系统,供热、发电、纯净水(或海水淡化)兼得并六效节能的有机热载体无垢碍蒸汽锅炉的电站倍效发电的通用“平台”辅炉系技术。
目前,公知的有机热载体(包括一般各类锅、窑炉)的燃煤(油、气)设备都是在一定炉膛空间前提下的室燃炉,其无法实现水裂解自燃助燃并无法通过省煤器技术实现汽轮机尾汽等余热的能量大部或全部地从低温热源区向高温热源区超效率转移的物理化学过程,造成了现行一次能源利用率普遍低下(尤其二次能源的转化率效更低)的全球性浪费,严重地制约着我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并形成了激化矛盾和战争威胁的“瓶颈”,迫使人类大量奢耗和开采地下矿物能源,加剧地球大气的污染,诸如电价高、供热的质差本大、纯净水成本高和城市直饮水工程造价昂贵之势,海水淡化无法满足沿海城市和岛屿的工农业生产生活需要。当今,最值得推崇的节能技术是热电联产锅炉,仅仅是基于生活用“低能量密度”热采暖市场与“高能量密度”热发电设备近距离综合配套的电站冷却形式的不同并通过市场需求加以利用的“余热回收”性技术,并没有绝对节能的贡献和余热转移能够提高供电效率的创新,因为汽轮机的热效率还是25-30%,锅炉亦没有丝毫提高热效率,长期运行周期中的软化水成本和结垢问题并没有丝毫排除和解决。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本上改变目前全球性生产生活用一次能源利用率低燃烧设备复杂效率低下的局面,统一二次能源用热用功廉价到低于现行一次能源耗费成本以下的节能降耗超效环保的水准以上,同时实现中、小电站联网而大大减轻现行电网调峰与线耗的压力与浪费,实现“西部大开发”企事业单位乃至家庭的用热设备一律采用本发明,实现所有与现行热电厂、电站、核电站的倍效余热转移“平台”技术应用的二次能源转换效率与锅炉热效率接近的绝对节能50-70%。与此同时,实现无泵无耗热锅炉给水、无偿获取大量纯净水(海水淡化),为实现无垢碍蒸汽锅炉并为我国居民高质量地(全二次能源化)生活用电、用热、用水、制冷和热电水三产六效节能作出新贡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把有机热载体的油水套管的外套管内闭合通行循环SD热传导油液,液间闭合入穿水汽管道(或若干根细径管、自上而上或自下而上渐次粗径管并行)的内套管。内、外套管同步盘旋密组匝间准封闭而层层成筒并曲折导引上(下)、下(上)火力并热传导的方、圆、椭形体(或在卧式的常规导油炉内的导油管内置入内套管而同步出入炉膛旋盘为受热壁层,又分别分行于炉外各自的管泵箱罐阀网)的类如常规导油炉的结构特征。唯是炉膛采用加旋悬置适宜匝间距的5-16根并行盘旋向下(上)的油水套管系统的环膛桥、桥与炉膛或分膛之圆、椭(方)的油水套管盘体筒组“胆壁”,再以耐火异型砖或耐火混凝材料顺而辅构斜旋环膛桥的掖下桥道,构成环膛行气(汽)燃烧的过桥系统(或者用孔眼大宽肋条圆沟膛桥砖砌成圆(方)干热煤塔水裂解炉;砌膛胆壁内周竖若干暗设输汽管束,束从底部输汽通道引升余热之汽初受过热逐吸热于胆壁及至煤塔顶部折下各环膛桥而由引风机负压行汽焰滞逆向继下水裂解氢氧成火,成火火流于底部的火焰通道径向锅炉炉膛合热力而去;常、低压锅炉造型,只是主膛周设或各分膛周设横斜直、弧干热环膛桥拱胆或水冷直、弧水管半干热环膛桥拱胆),环膛桥之内腔为通腔塔式结构,膛桥之外是油水套管旋盘组壁,壁内外上(下)、下(上)引烟去引风机之后烟囱的导火且受热的层层圆、椭(方)油水套管同步油、水(汽)循环的旋管组合“筒”状环隙套筒或隔热再套环腔组合炉体(常、低压锅炉则是在方、圆水冷拱膛之内壁各面递斜接旋置若干根横水管,管上托铺耐火材料形成条条环膛桥成环膛分而间设分膛环桥,各条桥道自上而下旋行逆火,行至拱膛下逆火口分左右对称膛外通上、上设拱外狭长烟道,顺而继上通合开膛拱外顶膛、膛内设有对流受热管束,再上通烟排出烟颈的单、复拱膛、膛又分若干分膛的立式单拱和卧式多拱的结构特征),组合炉体内的壁筒二至若干层(油、水套管盘旋组壁,壁间有隙通烟火,彼及外层之外设硅酸铝板筒(筒内组体的煤塔腔通于底座直肠相递自然渡渣的渣膛之上),筒于底(顶)外向周设开间烟口,口通复外环设的狭环腔,腔内置单(若干)管旋盘的水管组体,组体自下(上)通水产汽(或通风气至上)向炉膛内各环膛桥顶部供水裂解之汽源而独立供水产汽闭合而去;油水套管的内、外套管各自闭合分别由油水管公共出(入)、入(出)接头并通入外套管为油,内套管里的是水,继而终端顶左侧分出油、水(汽)各自独行其管道系的“油罐·油泵·管阀网·外套管”之油液闭合循环系统和“水源(或海水)竖锅筒·无泵无耗热给水装置·管道泵·内套管·积垢罐(海盐沉降箱)·汽轮机·热交换器(尾汽入炉管)·纯净水箱·管阀泵网系统”之水汽开路(或闭路循环)管阀网(在汽轮机的尾部设有馈炉环膛桥系的尾汽入炉管等,竖锅筒设有水位传感并联控接入本人发明的“无泵无耗热自动给水装置”);积垢罐为“圆筒·封头”结构,空腔内横置若干积垢板、网等错位阻设,阻隔汽轮机入汽口与入罐口或套罐入口于内、外套以等压空腔之中(含盐之汽入筒,筒膨胀曲折滞碰沉降排污而去后再由内罐入口经网碰并净化方去汽轮机入口)。这样,当油水套管的外套管内油液系统循环正常,则炉内便可满煤塔之膛加煤(在渣膛内点火),运行中随而产生煤气(由环膛桥内燃烧并产热,热直传腔中燃料使之分层为直肠渡渣不断推进条件下自上而下稳定的干馏层、挥发分释放层、碳分气化水裂解层、氧化层、亚燃层、成渣层),煤气随遇顶上配匹鼓风而来的预热空气即燃,愈燃愈烈,当使套管内油液工质温度达到450℃左右时内套管内供水,水直流有速(或自上而下沿渐扩径管道),速去半途内套管则预调达到汽水相伴的350℃,使得既去汽携水引旋离心合力拉膜,膜附管内壁而过热性急速汽化(或者内套管等径设计而另加设管道扩径汽化罐),其间未经软化处理的水中硬物质(也包括海盐等)则夹行于速去之汽中,只能在积垢罐内失去被裹携的惯力势能而沉积、排污出局,净化之汽继去汽轮机,机先以25-30%的常规热效率启动性发电,待其尾汽一支或全部去炉膛(一支经热交换器产汽再馈炉膛而另产纯净水之同时余热产汽)或全部经热交换器水源供新水产汽去炉膛(而副产纯净水),膛必受引风机系统负压引带下(自上而下)受启炉火流之热,热吸于煤塔环膛桥,桥温受抑保持和拉大干馏、气化两层段,比及再下温升900℃的氧化层则大部汽分子处在临裂解状态,继之以单位汽体完全裂解并氢氧成火后,则能量贡献的表征为“汽轮机排汽潜热之余热总值+氢氧成火的效热总值-减亏临表明前吸热总值”,依据目前的物理学界权威理论H20裂解前所吸收热量总值与其氢氧成火的放热总值绝对值正相等,则本发明则谨以此解题,这单位汽体完全裂解并氢氧成火后的能量入炉膛放热总值之算术运算结果是“=汽轮机尾汽排汽潜热之余热总值”!仅此以来,便相当于由锅炉热效率(假若是90%)下经汽轮机25%的热效率后的余热(约相当于68.5%的锅炉出力热)被炉膛燃汽的“平台”(为了方便解题)给全部转移到锅炉炉膛内,由于炉膛燃烧参数值假定没有变化(只是“汽燃+一次余热”之高能量密度等于燃煤的高能量密度产热,代替了68.5%的煤在燃烧),而汽轮机却依然以25%的热效率发电(相当于单位时间内节煤68.5%却发电相等于原炉耗用100%的煤碳所发电的电量),以此类推,本发明实际节能的余热“平台”效率为多次余热的(n-1)次方“平台”性节约煤碳,只是与其相继单位的尾汽入炉膛裂解转移余热过程的现实所遮掩(不必计算)——我们可以肯定,100%完成了汽轮机发电之余热从低温热源区向锅炉炉膛内的高温热源区无偿转移的物理化学疑难被突破,可以毫无疑问地向全球宣告——,凡具备本发明方案要素的常规汽轮机尾汽进入环膛桥之煤塔内的环置炉膛都能够实现完全的余热向环置炉膛之陪炉内的转移,继之陪炉所产火力再与原电站锅炉的炉膛通火并相应地减少原来的耗煤量(至少可以节能50%左右)……与汽轮机尾汽入膛水裂解同理,本发明有机热载体锅炉比照常规技术下热效率只是60%左右的水平,而排烟温度约为400-500℃左右,则毫无疑问地提高锅炉热效率(尾烟产汽入炉膛水裂解“平台”效应)到85-95%的水平。至此,本发明有机热载体锅炉的可以实现锅炉节能20%左右,结合汽轮机尾汽余热移转的水裂解“平台”效应其发电效率可接近85-90%而勿庸置疑,也正是因为这种奇迹的出现,我们可以把所有运行的生产生活用的大、中、小燃煤设备全部换代为本发明全效发电锅炉系统,而各种现行热电厂用锅炉等等都将借以本发明倍效发电通用陪炉水裂解余热转移“平台”技术,实现提高汽轮机热效率与锅炉热效率接近的节能50-70%的目的。
关于无垢碍的再效节能,由于本发明的水源为自然水源而无须任何物理或化学的软化处理,因而在运行中水的硬物质只能被积垢罐“回收”,使蒸汽得以净化并在热交换器等回收余热行为的冷凝下副产纯净水,同时,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工业锅炉因结垢问题带来的长期运行热效率降低及其安全隐患,减除了软化设备及运行成本负担,以及定期除垢等复杂地疑难问题,相对节能15-20%;由于本发明的水裂解助燃洁净燃煤,实现了烟、尘、硫(优于同类炉)、氮(曾试验性实测NOx排放24mg/Nm3)一体化超效环保,相对现行中、小锅炉节煤15%左右;无泵无耗热蒸汽锅炉自动给水,是采用了本人发明的《“活塞浮球阀·等压罐”无泵无耗热蒸汽锅炉自动补水装置》或《工业锅炉无泵无耗热给水装置及自动控制系统》、《多级活塞阀罐箱管网无泵无耗热锅炉自动给水装置》,其原理是用等压罐或罐组的带压与常压注储劳逸间断给水或行程互补而持续给水的等压罐内与锅炉内蒸汽间断接力,对应启闭汽、水(或水、汽)的等体积换位,所推注入罐之汽体并借以罐体位势(或管道泵微小扬程压头)充水给锅炉,而水去罐空,空却为蒸汽所据,据之汽随而敞口打开充入预热水箱,箱受热而罐内无压便又借位势(或微压头管道泵)充水注储入罐……周而复始,往复接力不断。
现行热电厂或热电联产的锅炉,采用本发明的倍效发电通用“平台”,可采用余热产汽(或直接汽轮机尾汽入陪炉),汽入经横式干热环膛桥螺旋速汽并油、气助燃内趁入百孔喷火相对闭合腔组成燃汽烟火道系统(或者采用适当量级和数量的煤塔陪炉水裂解干热系统乃至于热汽烟火道系统并联),联通汽轮机尾汽入陪炉,所生烟火通与原锅炉调配正常出力比例为电站热效率倍效增益系统。适用于液体或气体燃料的煤塔陪炉须适腔趁入内衬百孔喷火相对闭合腔(碳化硅等材料)作为燃油燃气室即可,偏远地区也可以适当增加煤塔陪炉数量而燃用秸杆、树叶、木屑等;适用于沿海城市、岛屿及其航海船泊等海水淡化,本发明设计有发动机(或冷却系预热的)扩径排气管内适置四至若干根横(竖)向错叠绞匝递旋并盘的油水套管和加强多层套积垢箱系统。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实现了以油水套管和环膛桥结构之煤塔水裂解助燃煤(油、气)的洁净化能源设备为中心的六效节能(并超效环保)的成果目的;以油液吸收环膛桥内热力并传导给直流之水产出350-400℃的高能量密度的蒸汽、汽推汽轮机发电之外,实现了无垢碍蒸汽锅炉的设计,“一效”相对节能15-20%;汽轮机尾汽或余热产汽入炉膛水裂解“平台”效应,把汽轮机热效率提高到与锅炉热效率接近的水平,“二效”相对节能50-70%;由于有机热载体锅炉的排烟温度高达450-500℃,本发明通过“平台”等效应将其降至150℃左右的水平,“三效”相对节能20-25%;实现了无泵无耗热的蒸汽锅炉自动给水,“四效”相对同类泵给水节电90-100%;实现了纯净水无偿副产品化,相对现行获取纯净水设备,“五效”相对节电节支99%;实现了洁净燃煤,煤的燃烧率超过96%(指中、小锅炉),相对同类,“六效”节能15-20%。如此以来,本发明不仅从总热效率的锅炉燃煤每度节能40%,又从水裂解“平台”效应等角度倍效发电,尤其重要的是把我国乃至全球生活、生产的全部用热一并提高到比目前现行锅炉一次能源成本更低的二次能源水准之上,从此全球每年用于发电的一次能源(包括核电)将节省50%。从而有效地遏制和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和矿物能源的开采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局剖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上视图。
图3,是第一个实施例用于大、中型热电厂余热产汽水裂解陪炉发电系统线路图。
图4,是第一个实施例用于常规大型有机热载体锅炉余热产汽水裂解陪炉系统线路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煤、油、气助燃环膛桥塔式水裂解干热陪炉“平台”结构炉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油、气助燃环膛桥横式水裂解干热陪炉“平台”结构(系统线路)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环膛桥洁净燃煤结构的常压锅炉半剖主视图。
图8,是图7I-I半剖上视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环膛桥洁净燃煤民用生活锅炉半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发动机废气余热海水淡化、纯净水排气余热排气管炉系统。
图中1.油水套管或水冷壁、管(简油水套管);2.油液体吸热托桥油水套(斜水)管(简托桥管);3.耐火扩膛旋行环道炉膛燃烧(大孔肋条接旋异型耐火砖)过火桥(简环膛桥);4.诸桥共旋煤塔直肠渡渣内膛或百孔喷火相对闭合干型助燃塔(简煤塔或百火塔);5.有机热载体循油外套管(简外套管);6.逆、正直流水(空间)蒸汽内渐粗(细)套管(简内套管);7.单(复)行直流逆、正水余热产汽递粗(细)旋盘管(简旋盘水管);8.内套管(束)穿板焊接闭合集口共入(出)水直流管接头(简集水入头);9.油、水隔管壁共出(入)分行两出接头(简油水共出接头);10.集油出(入)头;11.集水出(入)头;12.汽火递进逆火口火道流(简逆火道);13.单行上升火流、道(简上升火道);14.自来水源;15.余热烟流(腔道);16.烟囱接口;17.各层旋盘油水管“集束穿出与集束口”横(竖)引头(简横引头);18.油水共入(分行)油集管束口,口中穿水管,管集束外入(出)接头(简油水共入接头);19.集油入(出)头;20.耐火环腔底座;21.直肠通上渣膛,干热(腔)壁(简渣膛);22.除渣炉门;23.匀速或间歇活动渣篦(简渣篦);24.水源;25.水源管线;26.“多级活塞浮球阀·等压罐管阀罐网”的无(微)泵无(微)耗热位势自动给水(简位势给水系);27余热产汽汽水热交换器(简热交换器).;28.位势给水管阀网系(简给水管);29.水位传感系;30.水位传感指示装置;31.锅筒(竖);32.排气阀;33.汽空间返汽等压管线(简等压管);34.尾汽冷凝纯水管线(简纯水管);35.纯水箱、池;36.微水头助推高温管道泵(简微头泵);37.送水泵;38.下行火道;39.间隔硅酸铝保温环板筒(简隔板);40.准绝热保温刚性外体的锅炉、窑炉、干热陪炉“平台”(简外体或锅炉);41.油循环系统;42.向炉膛敞口出汽线(简出汽线);43.回油线;44.油热交换器;45.动力蒸汽输送管线(简动力线);46.汽轮机尾排、抽汽返炉膛敞口管线(简返炉汽线);47.常规引风机;48.烟囱;49.汽轮机余热产汽返炉线(简余热产汽线);50.直排汽截止阀;51.水裂解混火流移来火道线(简火道线);52.空气预热器;53.水源转借阀;54.次级旋盘油水套管层(简次级层);55.初级旋盘油水套管膛壁层筒(简初级层);56.托环膛桥间隔平行旋油水套管环膛层(简托桥层);57.油、气燃烧膛腔百火孔口喷火耐火相对闭合干热室(简喷火室);58.横式环膛桥水裂解干热陪炉“平台”并火延输余热转移通道(简“平台”通道);59.煤、秸杆、粹叶木屑加料塔口(简煤塔口);60.余热产汽入炉环布干热竖向过热通道(简汽环道);61.砖彻缝;62.环口周置膛式砖、桥、渣行趁局火逆汽逆火道(简火道);63.底座式入汽、输火、渡渣、篦排等常规技术处理系统(简火、渣、排系统);64.砖砌局入汽过热环继烟道(简入汽道);65.出水口;66.内胆;67.横水管束;68.深膛累煤水冷拱;69.炉表体;70.炉门;71.观察门;72.曲式仰(俯)倍隙水冷炉排(简倍隙排);73.手操渣膛;74.前后对称炉门加煤口(简煤门口);75.间环膛桥横水管(简间桥);76.回水口;77.排污口;78.墙壁;79.浴喷、水头;80.自限温限沸茶、浴用热交换卫生水质箱(简茶浴箱);81.供水阀;82.铜管(束)盘体;83.加水备用、敞口器;84.温度计;85.茶水龙头;86.灰渣坑;87.海水潜送泵;88.海水水源;89.发动机扩径排气延筒端法兰(简法兰);90.保温物;91.油水套管发动机余热(或油水套管绕缸壁冷却)尾气能量净水器(简余热净水器);92.火膛桥掖下阔腔旋道(简桥道);a.单(套)罐筒膨汽(上排废气、下排污盐)积垢(盐)罐(简积垢罐);b.积垢(盐)内罐;c.积垢折板(网);d.净汽喇叭出罐汽轮机入汽口(简汽轮入口);e.类垢原汽入罐口(简入罐口);f.套罐入口线;g.;罐腔;h.汽轮机;i.排垢阀。
在图1中,以油水套管托桥层56环膛桥3构成若干条自上而下的平行旋盘并与煤塔腔之煤局成对应条狭火旋膛的环膛桥道92的旋盘体为中心,中心趁局于初级层55,筒层55外环设上升火道13之外复旋盘次级层54筒,层54外侧环设下行火道38,道38外设环筒式间隔板39,层55与板39之底下缘处设若干无短路相通的两环腔汽火递进汽12的若干火道62之群口;板39外环腔设余热烟道15置水旋盘管7并设外体40的各油水套管均由内、外套管(6、5)成套并总汇集于两端油水共入接头18和油水共出接头9,头18分向外设外体40之外的右下侧外的集水入头8而上引水接锅筒31,继入接头18通旋于内各层55、54、56至体40外的左上侧的头9下的集水头11,头18下始接油入头19通至头9上的集油出头10,管7底向下引入送自来水源14充水的送水泵37通至上折通炉内环膛桥3逆下曲折通向烟囱接口16之煤塔4口顶开,开于机械累煤的油、水、余热汽,汽轮机尾汽之有机各司其功职的管阀网接积垢罐a、b,入罐口e经积垢(排出)折板c去汽轮入口d,终归去纯水线34,线34上设有热交换器27的汽轮机H系经炉内通来水源24之位势给水系26补水(设有微势泵36)的有机热载体循环介导传热的六效节能锅炉。
在图2中,以煤塔4腔筒为中心环旋五条托桥层56旋盘托环膛桥3,桥3旋桥道92与初级层55的油水套管1盘筒合壁成胆筒,筒外环设上升火道13,道13外置次级层54的油水套管1盘筒,筒外环设下行火道38,再外置环周隔板39。继外设余热烟道15,道15内置水旋盘水管7之盘体,最外层设准绝热保温外体40。
在图3中,自锅炉40过动力线45入汽轮机H,机H尾通纯水线34,线34一经热交换器27,器27产汽经余热产汽线49与线34二线并联通去各“平台”炉40,炉40并出火力合火道线51入电站锅炉40而去,去产二次高压蒸汽转移一次蒸汽发电余热为二次蒸汽,三次蒸汽等叠其动力推动汽轮机发电。而废气均由引风机47引入烟囟48而出。
在图4中,常规高温排烟锅(窑)炉40尾部烟道设余热产汽锅炉40,炉40产汽过出汽线42分一线入“平台”锅炉40(二线去用热单位)内水裂解转移余热产生高压蒸汽,汽经积垢罐a入汽轮机H(发电),机H尾汽过空气预热器52后一分线尾汽返入“平台”锅炉40、二分线尾汽去热交换器27,器27引来水源24过给水管28之水产汽入“平台”锅炉40炉膛;经各热交换器27而冷凝的纯净如归纯净水箱、池35,池35设排水阀和水源转借阀53。
在图5中,全干热砌环递环膛桥3上下平行旋制若干,桥3下设有备用趁行油水套管1半管的桥道92的半圆沟,环砌竖向中腔煤塔4(塔中腔或备设油、气喷火室57,室57与环膛桥3共局桥道92),塔4底部设火、渣、排系统63,系统63设有火道62和入汽道64。
在图6中,横卧式“平台”通道58内正中设喷火室57,室57内左端燃油,火均布于左端道58的环膛桥内,汽轮机H尾汽经热交换器27产汽过余热产汽线49入道58的左端螺旋推进向右逐与室57所喷之火绞行水裂解氢氧成火后入锅炉40,炉40所产高压蒸汽入汽轮机H发电,机H尾汽或直接通向道58,构成汽轮机尾汽水全裂解余热全效转移的发电闭合系。
在图7中,锅炉40设孪式累煤深膛水冷拱68,拱内除炉门70顶部开口外唯深局煤塔腔而倒扣式向下方形分膛间桥75结构,结构总扣口于底翻逆来火流设中、左、右三条倒置上升火道13,扣口下设在渣膛73内有倍隙曲排72并对应煤塔4腔顶部和膛73中部前后对称设各设上下两个炉门70、22,门70相通腔,腔内环膛桥3为水冷管1托桥管2旋构阔掖桥道92群趁于拱壁内侧,侧旋为方形煤塔4腔,腔内设分腔,腔内亦顺构桥3随下,膛73下是渣篦23,,拱68之上为对流管束烟道,道共聚烟于烟囟接口16的水空间6内外的方形内胆66和炉表体常压锅炉结构。
在图8中,炉顶上顶中心设烟囱接口16,前后对称均设四炉门70、22,而累煤深膛水冷拱膛68则为方形主、间环膛桥3、75的若干桥道92顺旋平行向下,中分四只煤塔4腔向下,膛68又为孪式且与胆66外局有中、左、右三个上升火道13而向上。
在图9中,以煤塔4腔为中心,中心之周布水冷管1层托旋递的环膛桥3的环膛桥炉膛结构,结构于深膛累煤水冷拱68之内,拱68倒扣口式两外侧各留上升火道13而于两端内通水在内胆66之端板之炉表体69之内的水冷壁,其拱68,内胆66,体69均为半圆柱封头结构式局成相应的拱68水冷壁,胆66外水冷壁两壁局成胆内于拱68底口胆外翻上过火的入烟囱接口16并在体69之封头顶上另设加无串污水茶浴箱80,箱80内设铜管盘体82的常压民用炉。
在图10中,在余热净水器91内套叠四根油水套管1,各于右侧设接油水共入接头18,左侧设接油水共出接头9,其余除海水水源88外全等相似于图1的器91外之管网阀泵结构的发动机尾气排气管余热海水淡化水,纯净水产出排气余热炉系统。
权利要求
1.一种环置膛油水套管六效节能锅炉及倍效发电通用“平台”技术,是以常规有机热载体锅炉受热面布置和构形等为基本特征,即螺旋盘管类如外套管(5)组筒而层层导引烟火流终由烟囱接口(16)排出。其具体特征是以纵向塔形的煤塔或百火塔(4)竖直肠渡渣通膛腔为结构中心,中心是由托桥层(56)、环膛桥(3)、环膛桥道(92)与初级层(55)筒旋盘组合成“倒扣”逆行火圆(方)通腔,层(55)筒外环设上升火道(13)、顺以向外以次环设次级层(54)筒、下行火道(38)、间隔板(39)、余热烟道囱(15),道(15)内置的水旋盘管(7)、外体(40);中心下座于耐火环腔底座(20)、渣膛、(21)、渣篦(23)之上,中心膛腔向上直通开顶部煤塔口(59);体(40)右(左)侧下(上)部设油水套管(1)各层(56、55、54)顺并的油水共入接头(18)、体(40)左(右)侧上(下)部设油水共出接头(9);头(18)的上集水入头(8)直接体(40)外的锅筒(31)、下集油入头(19)外接油循环系统(41);头(9)的上集油出头(10)接系统(41),下集水出头(11)外接经动力线(45)过积垢罐(a)入汽轮机(H),机(H)尾接返炉汽线(46)与炉内水旋盘管(7)同入环膛桥(3)的顶部;机(H)尾汽纯水管(34)串过若干热交换器(27)、纯净水池(35)、器(27)产汽或通接线(46)的有机热载体六效节能锅炉(和倍效发电水裂解干热陪炉“平台”设备)及主要管网罐筒箱阀器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效发电通用“平台”技术,其具体特征是由煤、油、气助燃环膛桥塔式或横式水裂解干热陪炉“平台”(40)结构与汽轮机(H)尾汽返炉汽线(46)管网构成,其干热陪炉“平台”(40)是由大孔肋条接旋异型耐火砖(3)竖向上环砌或横向左右环砌构成煤塔(4)腔内周旋环膛桥(3)并备有喷火室(57)或“平台”通道(58)的由煤塔口(59)机械添加煤、秸杆、木屑等燃料或在室(57)内供油、气助燃的水裂解余热转移的所产火焰经火道(62)或通道(58)送入电站锅炉从而成倍减少锅炉燃煤量或采用水冷陪炉“平台”(40)产生高压蒸汽直入汽轮机(H)复入尾汽返炉汽线(46)在原电站锅炉(40)之外另设置等功率发电机(H)的倍效发电通用“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置膛油水套管六效节能锅炉,其具体特征是油水套管(1)是由外套管(5)之内置入内套管(6)旋盘为托桥层(56)、初级层(55)、次级层(54),并由油水共出接头(9)和油水共入接头(18)联接锅筒(31)、积垢罐(a)等水汽管网和油循环系统管网而实现锅炉热效率全效供汽轮机(H)70%热效率发电并副产纯净水的超效节能环保的能源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置膛油水套管“六效”节能锅炉,其具体特征是由托桥管(2)与环膛桥(3)绕煤塔(4)腔壁或由大孔肋条接旋异型耐火砖(3)砌构而成掖下阔腔桥道(92)的若干条桥(3)并旋逆引火流于竖延煤塔(4)内由煤、油、气助燃水裂解以全部回收锅炉发电系统余热以超效节能的环置炉膛技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置膛油水套管“六效”节能锅炉,其具体特征是由外套管(5)内油介热给内套管(6)直流锅筒(31)之水产生高压蒸汽出力经积垢罐(a)各积垢折板(c)、入罐口(e)、套罐入口线(f)、积垢内罐(b)系统净化汽轮机(H)发电,而尾汽经热交换器(27)冷却后副产纯净水入纯净水池(35)的无垢碍蒸汽锅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置膛油水套管“六效”节能锅炉,其具体特征是由深膛累煤水冷拱(68)单复结构内有环膛桥(3)、间桥(75)之环置炉膛逆向引火燃烧复经拱(68)之两侧外的上升火道(13),继经横水管束(67)排出烟囱接口(16),而于拱(68)的汽火递进逆火口火流(12)之下部设有倍隙排(72)的方型常压生活锅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环置膛油水套管“六效”节能锅炉,其具体特征是在余热净水器(91)内套叠四至若干根油水套管(1),各于右(左)侧设油水共入接头(18),左(右)侧设接油水共出接头(9)的外设油、水管阀泵筒罐网路的发动机排气管(或由油水套管绕行为气缸冷却系)的余热海水淡化排气余热炉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倍效发电通用“平台”技术,其具体特征是若干干热陪炉“平台”(40)串、并联由电厂汽轮机(H)尾汽返炉汽线(46)通入余热蒸汽,汽过煤塔(4)逆下水裂解氢氧成火,经火道(62)通入电站锅炉(40)或通入热交换器(27)受热设备,产生高压蒸汽或另设汽轮机(H)等凡使用水裂解干热陪炉“平台”(40)而实现“余热的低能量密度的低温热源区向高压蒸汽的高能量密度的高温热源区转移”的所有能源(发电)设备倍效技术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置膛油水套管“六效”节能锅炉及倍效发电通用“平台”技术,其具体特征是具有油水套管(1)中外套管(5)行油液循环而内套管(6)行直流水产生蒸汽动力或热力实现无垢碍和纯净水,海水淡化的所有生产生活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置膛油水套管“六效”节能锅炉及倍效发电通用“平台”技术,其具体特征是具有油水套管(1)、水冷斜管(1)作为托桥管(2)与耐火混凝材料等构成环膛桥(3)或以砖砌构筑成煤塔(4)特征具有环膛桥桥道(92)燃烧性能的所有环置炉膛的炉膛结构。
全文摘要
一种环置膛油水套管“六效”节能锅炉及倍效发电通用“平台”技术,尤其是设有环置炉膛、环膛桥构成逆旋火桥道的煤塔洁净燃煤水裂解燃烧系统,同时以油水套管构成托桥层、初级层、次级层盘管筒,筒间为上升火道、逆火道的油水两循环的有机热载体无垢碍蒸汽锅炉、水裂解干热陪炉“平台”。本发明不仅实现“六效”节能,更为全球热电厂的倍效发电作出贡献,是目前唯一能够通过燃烧技术创新把发电的效率提高到接近锅炉热效率水平和目标的技术,更为全球生活生产的耗电成本降低到比目前一次能源。成本还要低提供技术可能。
文档编号F24H8/00GK1456850SQ0312036
公开日2003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7日
发明者管理 申请人:管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