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取暖面板和地板取暖地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305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板取暖面板和地板取暖地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地板取暖地面施工中使用的地板取暖面板,特别是涉及在面板本体内装有电气加热器的电气式地板取暖面板。
背景技术
图9的(a)、(b)和图10的(a)、(b)表示木搁栅法用的地板取暖面板,即敷设在贴于木搁栅上的衬垫贴合板等地板底层材料上的地板取暖面板。如图所示,该地板取暖面板50具有长方形的面板本体51;装在面板本体51内的具有本身温度控制特性的面状发热体54。与面状发热体54连接的二根电源线55和一根接地线56,以沿短边方向横截面板本体51的方式进行配置,同时,插接件57、58分别与该电源线55和接地线56的两端部连接。
面板本体51由在背面形成加热器收存凹部52a的面板基材52、和将面状发热体54保持在收存于收存凹部52a中的状态的由MDF(中密度纤维板)形成的二块背板53a、53b构成。背板53a、53b,以分别覆盖除了电源线55和接地线56的横截部分以外的面状发热体54的发热区域的方式,嵌入固定于在面板基材52中形成的比加热器收存凹部52a大一圈的嵌合凹部52b中。
然而,如上所述,就该地板取暖面板50来说,由于收存在面板基材52的加热器收存凹部52a中的面状发热体54,仅利用嵌入在面板基材52的嵌合凹部52b中的由MDF构成的薄的背板53a、53b保持在面板基材52内,所以面状发热体54的热容易从面板本体51的背面放出,又由于将该地板取暖面板50直接敷设在衬垫贴合板等地板底层材料上,所以不能高效率地加热面板本体51的表面,不能进行取暖效率良好的地板取暖地面施工。
因此,在用地板取暖面板50进行地板取暖地面施工的情况下,会存在下述这样的问题不直接将地板取暖面板50敷设在由衬垫贴合板等构成的地板底层材料上,而是如图11的(a)、(b)所示那样,必须在将绝热性片材61敷设在地板底层材料60上之后再敷设地板取暖面板50,这样就不能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制作出地板取暖地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地板取暖面板,可以不在地板底层材料上敷设绝热性片材等绝热材料,而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进行地板取暖地面施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地板取暖面板,它具有在背面形成加热器收存凹部的面板基材;收存在上述加热器收存凹部中的电加热器;在上述电加热器收存在上述加热器收存凹部中的状态下、封闭上述加热器收存凹部的背板,其中上述背板由绝热材料制成。上述背板,不限于完全封闭加热器收存凹部,残留一部分而大致封闭加热器收存凹部也可以。
在如上构成的地板取暖面板中,由于封闭面板基材的加热器收存凹部的背板,由绝热材料制成,因此可防止热从收存在加热器收存凹部中的电加热器向面板基材的背面放出,可以高效率地加热面板基材的表面。
因此,在使用该地板取暖面板进行地板取暖地面施工的情况下,不需要象现有的地板取暖面板那样另外将绝热性片材等绝热材料敷设在由衬垫贴合板等构成的地板底层材料上,而是直接敷设在地板底层材料上,因此可以高效率地进行地板取暖地面的施工,同时降低施工成本。
另外,在使用这种地板取暖面板进行地板取暖地面施工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由于可以将地板取暖面板直接敷设在由衬垫贴合板等构成的地板底层材料上,因此与必须在地板底层材料上敷设绝热性片材的现有的地板取暖面板的情况相比,可以将地板取暖地面的最终高度降低绝热性片材厚度那种程度的大小。
而且,由于绝热材料一般重量较轻,因此与用MDF等木质材料形成背板的现有的地板取暖面板相比,整个面板的重量减轻。
另外,在直接敷设在混凝土板上的情况下,如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地板取暖面板那样,若在上述加热器收存凹部被上述背板封闭的状态下设置贴在上述面板基材背面上的缓冲材料,并预先在上述面板基材和上述背板的背面形成多个槽,则不会象将片状的发热体直接贴在面板基材的背面上的地板取暖面板那样,发热体阻碍为了提高面板基材的挠曲性而在面板基材背面形成的槽部分的变形,利用在面板基材和背板的背面形成的多个槽,可以可靠地降低加热器收存凹部被背板封闭的面板基材的刚性,因此,作为整个地板取暖面板,隔音效果很好。
特别是,如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地板取暖面板那样,将上述背板和上述电加热器预先固定,当将带背板的电加热器收存在面板基材的加热器收存凹部中时,通过将电加热器或背板与面板基材固定,可以同时进行电加热器的收存作业和背板的安装作业,因此可以高效率的制造地板取暖面板。


图1的(a)为表示本发明的地板取暖面板的一个实施方式、(b)为表示该地板取暖面板的背面图。
图2的(a)为表示上述地板取暖面板的面板基材的背面图、(b)为表示上述地板取暖面板的面状发热体的平面图、(c)为表示固定在上述面状发热体的背面的背板的背面图。
图3的(a)为沿着图1(a)的X-X线的剖面图、(b)为沿着图1(a)的Y-Y线的剖面图、(c)为沿着图1(a)的Z-Z线的剖面图。
图4为表示将上述地板取暖面板的可动侧插接件收存在可动侧结构收存凹部中的状态的端面图。
图5为表示在上述地板取暖面板中使用的增强板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使用上述地板取暖面板的地板取暖地面的施工方法的剖面图。
图7为表示使用上述地板取暖面板的地板取暖地面的平面图。
图8的(a)为表示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地板取暖面板的剖面图、(b)为表示该地板取暖面板的分解剖面图。
图9的(a)为表示现有的地板取暖面板的平面图、(b)为表示该地板取暖面板的背面图。
图10的(a)为表示上述地板取暖面板的部分剖面图、(b)为表示上述地板取暖面板的部分分解剖面图。
图11的(a)、(b)为表示使用上述地板取暖面板的地板取暖地面的施工方法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1地板取暖面板,10面板本体,11面板基材,14a固定侧插接件收存凹部,14b可动侧插接件收存凹部,16背板,16a槽,17增强板,20面状发热体,31a电源线,31b接地线,32a固定侧插接件,32b可动侧插接件,40缓冲材料。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地板取暖面板1由长方形的面板本体10、内置于面板本体10内的具有本身温度控制特性的面状发热体20、在与面状发热体20连接的状态下沿其短边方向横截面板本体10的电源线31a和接地线31b、和分别与电源线31a及接地线31b的两端连接的固定侧插接件32a、可动侧插接件32b构成。
如图1的(a)、(b)和图2的(a)所示,上述面板本体10由在表面上贴合有突板等表面装饰材料(没有示出)的由三合板或五合板等木质板构成的面板基材11;及,嵌入在面板基材11背面形成的嵌合凹部11a中的由聚氨酯发泡片材等绝热材料形成的背板16;所构成。在面板基材11的表面上,以一定间隔形成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三条模拟槽12a,同时,在任意位置形成沿短边方向延伸的多个模拟槽12b。
如图1的(a)、(b)和图3的(a)所示,在面板基材11的端面上形成用于实际结合的凸部13a或凹部13b,在面板基材11的背面,形成用于将面状发热体20收存于嵌合凹部11a内侧的加热器收存凹部11b。
另外,如图2的(a)所示,在面板基材11的背面形成用于分别将上述固定侧插接件32a和可动侧插接件32b收存于其长边部分上的固定侧插接件收存凹部14a和可动侧插接件收存凹部14b,同时,在横截电源线31a和接地线31b的部分上,形成连接两个插接件收存凹部14a、14b的浅的连接槽15。如图1的(a)、(b)和图3的(c)所示,固定侧插接件32a以收存在固定侧插接件收存凹部14a内的状态进行固定设置,而可动侧插接件32b则收存在可动侧插接件收存凹部14b内,可以从面板基材11中拉出。
如图2的(a)和图3的(b)、(c)所示,在可从面板基材11中拉出地收存可动侧插接件32b的可动侧插接件收存凹部14b的上面,固定着门型的增强板17,由该增强板17完全地覆盖可动侧插接件收存凹部14b的上面。该增强板17由经过氧化铝膜处理法加工(完成绝缘处理)的铝形成,如图5所示,它由覆盖可动侧插接件收存凹部14b的上面的本体部17a、和从本体部17a的两侧边缘垂下的垂下部17b、17c构成。
就可动侧插接件收存凹部14b来说,由于必须在使电源线31a和接地线31b的一部分弯曲的状态下与插接件32b一起收存,因此,如图2的(a)、图3的(c)所示,与固定侧插接件收存凹部14a相比,可动侧插接件收存凹部14b的宽度和深度较大。
如图2的(b)中的点划线所示。上述面状发热体20的发热部分21分成二部分,固定侧插接件32a和可动侧插接件32b分别与分成二部分的发热部分21间的非发热部分连接的电源线31a和接地线31b,在预先连接的状态下配置。再者,在将由铝箔等构成的热传导性好的均热片(图中没有示出)预先贴在表面上的状态下,用合成树脂薄膜层压在该面状发热体20上。
如图2的(c)和图3的(a)、(b)所示,在该面状发热体20的背面,一体地形成由聚氨酯发泡体制成的背板16,在该背板16上埋设电源线31a和接地线31b。
这样,当将与背板16一体成型的面状发热体20收存于在面板基材11的背面形成的加热器收存凹部11b中时,背板16嵌入形成于面板基材11的嵌合凹部11a中,收存在加热器收存凹部11b中的面状发热体20,通过粘接剂,粘接固定在加热器收存凹部11b的上面。
以上这样构成的地板取暖面板10,由于用聚氨酯发泡片材等绝热材料形成封闭面板基材11的加热器收存凹部11b的背板16,所以可防止热从收存于加热器收存凹部11b中的面状发热体20向着面板基材11的背面放出,因此可以高效率地加热面板基材的表面。
因此,如图6所示,在使用地板取暖面板1进行地板取暖地面施工的情况下,由于可以直接将地板取暖面板1敷设在由衬垫贴合板等构成的地板底层材料B上,因此,不需要象现有的地板取暖面板那样另外将绝热性片材等绝热材料敷设在地板底层材料上,这样,在高效率地进行地板取暖地面施工的同时,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图7表示使用收存覆盖面板本体10近乎整个面的面状发热体20的全面加热器面板1a、和收存覆盖面板本体10近乎半个面的面状发热体20的半面加热器面板1b的地板取暖地面的一个例子。该图中的网状显示部分表示面状发热体20的加热区域。
另外,在使用地板取暖面板1进行地板取暖地面施工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由于不需要在地板底层材料B上另外敷设绝热性片材,所以可以得到将地板取暖地面最终高度降低绝热性片材厚度这种程度的效果。
另外,该地板取暖面板1,由于一般是由重量轻的绝热材料形成背板16,所以与用MDF等木质材料形成背板的现有的地板取暖面板相比,背板16的重量较小,可以使整个地板取暖面板1轻量化。
特别是,该地板取暖面板1,由于其背板16是预先贴在面状发热体20的背面的,所以当将面状发热体20收存在面板基材11的加热器收存凹部11b中时,通过使面状发热体20与面板基材11的加热器收存凹部11b粘结固定,可以同时进行面状发热体20的收存作业和背板16的安装作业,因此可以有效率地制造地板取暖面板1。
再者,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由聚氨酯发泡体制成的背板16与面状发热体20的背面作成一体,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由聚氨酯发泡片材等绝热材料形成的背板贴附在面状发热体的背面。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电源线和接地线的横截部分,需要预先以分开规定间隔的方式贴住分割为两块的背板。另外,不需要预先将由绝热材料形成的背板贴在面状发热体的背面,而是在将面状发热体收存在面板基材的加热器收存凹部中之后,将背板嵌入地粘接固定在面板基材的嵌合凹部中也可以。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具有本身温度控制特性的面状发热体20作为电加热器,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线加热器。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在沿着规定的加热器图案布线的状态下,将线加热器粘接固定在背板16的表面。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是面板本体10为长方形的地板取暖面板,当然,本发明的地板取暖面板不限于这种形状,面板本体为雁行形状的地板取暖面板也可适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铝制增强板17,但也可以使用由铝以外的金属或合成树脂制成的增强板,也可以省略垂下部17b、17c。但是,通过设置垂下部17b、17c当然可提高增强板17的强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由聚氨酯发泡体形成的背板16,但不限于此,若具有强度和绝热性,也可以利用例如发泡苯乙烯、聚乙烯发泡体等各种发泡树脂形成背板。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敷设在衬垫贴合板等地板底层材料上的地板取暖面板1,但不限于此,例如,如图8的(a)、(b)所示,在直接敷设在混凝土板上的情况下,若在将缓冲材料40贴在加热器收存凹部11b被背板16封闭的面板基材11的背面上的同时,预先在面板基材11和背板16的背面形成多个槽16a,则不会象将片状的发热体直接贴在面板基材的背面上的地板取暖面板那样,发热体阻碍为了提高面板基材的挠曲性而在面板基材的背面上形成的槽部分的变形,利用在面板基材11和背板16的背面形成的多个槽16a,可以可靠地降低加热器收存凹部11b被背板16封闭的面板本体10的刚性,因此,作为整个地板取暖面板,隔音效果很好。在图8的(a)、(b)中只表示了形成于背板16的槽16a,但实际上,以与形成于背板16的各槽16a相对应的方式,在面板基材11的背板16的外侧部分上也可形成多个槽。
权利要求
1.一种地板取暖面板,它具有在背面形成加热器收存凹部的面板基材;收存在所述加热器收存凹部中的电加热器;和在将所述电加热器收存在所述加热器收存凹部中的状态下、封闭所述加热器收存凹部的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由绝热材料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取暖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在由所述背板封闭所述加热器收存凹部的状态下、贴在所述面板基材背面的缓冲材料,在所述面板基材和所述背板的背面形成多个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板取暖面板,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背板和所述电加热器预先固定住。
4.一种敷设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地板取暖面板所形成的地板取暖地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板取暖面板,不需将绝热性片材等绝热材料敷设在地板底层材料上,可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进行地板取暖地面施工。该地板取暖面板具有由面板基材(11)和用聚氨酯发泡等绝热材料制成的背板(16)构成的面板本体(10);内置于该面板本体(10)内的面状发热体(20);在与该面状发热体(20)连接的状态下、横截面板本体(10)的电源线(31a)和接地线(31b);分别与该电源线(31a)和接地线(31b)的端部连接的固定侧插接件(32a)和可动侧插接件(32b)。背板(16)预先与面状发热体(20)的背面形成一体。另外,在面板基材(11)上形成收存固定侧插接件(32a)的固定侧插接件收存凹部(14a)、和可以从面板本体(10)中拉出地收存可动侧插接件(32b)的可动侧插接件收存凹部(14b)。
文档编号F24D13/02GK1590671SQ0315662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5日
发明者小池浩敬 申请人:永大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