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54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除湿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除湿机,包括壳体及安装于该壳体内的蒸发器、冷凝器与风机,该壳体上对应风机设有出风口,该壳体靠近蒸发器位置设有第一入风口,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设有间隙,该间隙与壳体相对的侧板上设有第二入风口,该第一入风口、蒸发器、间隙、冷凝器、风机、出风口形成第一风流通道,该第二入风口、间隙、冷凝器、风机、出风口形成第二风流通道,该第一入风口处旋转安装有用于打开与关闭该第一入风口的第一导风板,该第二入风口处旋转安装有用于打开与关闭该第二入风口的第二导风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设置第二入风口,降低了蒸发器内部的压力,进而降低冷凝器内部的压力,有效缓解高压,减少起火的安全隐患。
【专利说明】除湿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湿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空气的湿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具备除湿的功能的电器应运而生。在一些特殊的场地,比如底下车库,由于常年湿度比较大,为了防止在车库中的物品锈化,必须控制车库中的湿度。当采用除湿机除去车库中空气的水蒸气时,但是当车库中的温度上升或者电压不稳定时,除湿机的系统压力会上升,导致压缩机电流的上升,压缩机长时间运行在高负荷下很容易导致压缩机堵转以及烧毁,压缩机电线也会由于电流过高而导致端子打火以及电源线电流高单位时间无法排除热量而导致电源线烧毁,带来起火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除湿机容易产生高压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湿机,包括壳体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蒸发器、冷凝器与风机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冷凝器设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靠近蒸发器位置设有第一入风口,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与壳体相对的侧板上设有第二入风口,所述第一入风口、蒸发器、间隙、冷凝器、风机、出风口形成第一风流通道,所述第二入风口、间隙、冷凝器、风机、出风口形成第二风流通道,所述第一入风口内旋转安装有用于打开与关闭所述第一入风口的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二入风口内旋转安装有用于打开与关闭所述第二入风口的第二导风板。
[0005]优选地,所述间隙与壳体相对的侧板的内壁上设有挡板,所述蒸发器安装于所述挡板远离所述冷凝器的一侧,所述第二入风口于所述挡板靠近所述冷凝器的一侧设置于所述侧板上。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入风口位于所述蒸发器的入风面,所述间隙位于所述蒸发器的出风面与所述冷凝器之间。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第一侧面上设有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一转轴,相对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上设有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面上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转轴枢接于所述第一入风口的侧壁,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于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以实现所述第一入风口的打开与关闭。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导风板的第三侧面上设有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三侧面的第二转轴,相对第三侧面的第四侧面上设有垂直连接于所述第四侧面上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转轴枢接于所述第二入风口的侧壁,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于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二步进电机驱动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以实现所述第二入风口的打开与关闭。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为圆柱,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正棱柱;所述第二转轴为圆柱,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正棱柱。
[0010]优选地,所述除湿机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步进电机与所述第二步进电机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
[0011]优选地,所述除湿机还包括用于监测冷凝器温度的温度传监测设备,所述温度传监测设备为温度传感器。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入风口处设有第一限位部,当所述第一入风口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导风板抵靠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上。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入风口处设有第二限位部,当所述第二入风口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导风板抵靠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上。
[0014]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通过在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设置第二入风口,当除湿机内部产生高压时,第二入风口打开,空气由第二入风口进入除湿机内部,并与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后由出风口排出,无空气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降低了蒸发器内部的压力,进而降低冷凝器内部的压力,有效缓解高压,减少除湿机起火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除湿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湿机第一入风口打开且第二入风口关闭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除湿机第一入风口关闭且第二入风口打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除湿机第一导风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除湿机第二导风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7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湿机,参照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除湿机包括壳体100及安装于所述壳体100内的蒸发器200、冷凝器300及风机400,所述壳体100上对应所述风机400设有出风口 162,所述壳体100靠近蒸发器200位置设有第一入风口 122,蒸发器200与冷凝器300之间设有间隙203,所述间隙203与壳体100相对的侧板160上设有第二入风口 164,所述第一入风口 122、蒸发器200、间隙203、冷凝器300、风机400、出风口 162形成第一风流通道,所述第二入风口 164、间隙203、冷凝器300、风机400、出风口162形成第二风流通道,所述第一入风口 122内旋转安装有用于打开与关闭所述第一入风口 122的第一导风板124,所述第二入风口 164内旋转安装有用于打开与关闭所述第二入风口 164的第二导风板166。当除湿机处于停机状态时,所述第一入风口 122与所述第二入风口 164均处于关闭状态,有效防止粉尘等进入除湿机内部。当除湿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入风口 122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二入风口 164均处于关闭状态(如图2所示),空气在第一风流通道内流动,具体地,在风机400的作用下,空气由第一入风口 122进入除湿机内部,通过蒸发器200时进行热交换,空气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后析出,再与冷凝器300进行热交换,空气温度升高,并由出风口 162排出,进而实现对空气的除湿。而随着除湿机工作时间的增加,冷循环系统内的压力越来越大,形成高压,这时,所述第一入风口 122关闭,所述第二入风口 164打开(如图3所示),空气在第二风流通道内流动,具体地,所述空气由第二入风口 164进入除湿机内部,由于第二入风口 164设于所述间隙与壳体相对应的侧板上,即蒸发器200与冷凝器300之间的侧壁上,在风机400的作用下,空气不与所述蒸发器200进行热交换,而直接与冷凝器300进行热交换后,由出风口 162排出。由于第一入风口 164处于关闭状态,且由第二入风口 164进入除湿机内部的空气不与所述蒸发器200进行热交换,则蒸发器200无热交换发生,进而使得冷循环系统中的压力降低,有效避免了高压的产生,减少了起火的安全隐患。
[0025]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0包括面板120、与所述面板120相对设置的背板140及设于所述面板120与所述背板140之间的数个侧板160 ;所述蒸发器200设于靠近所述面板120的位置,所述风机400设于靠近所述背板140的位置,所述冷凝器300设于所述蒸发器200与所述风机400之间;所述第一入风口 122对应所述蒸发器200的入风面设于所述面板120上,所述第一导风板124旋转安装于所述第一入风口 122的侧壁上;所述间隙203位于所述蒸发器200的出风面与所述冷凝器300之间;所述第二入风口 164位于数个所述侧板160中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160上,且对应蒸发器200与冷凝器300之间的间隙203设置;所述第二导风板166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入风口 164的侧壁上;所述出风口162对应所述冷凝器设于所述壳体100上。
[0026]进一步地,所述间隙203与壳体100相对的侧板160的内壁上设有挡板168,所述蒸发器200安装于所述述挡板168远离所述冷凝器400的一侧,所述第二入风口 164位于所述间隙203与壳体100相对的侧板160。所述第二入风口 164、挡板168、间隙203、冷凝器300、风机400、出风口 162形成第二风流通道。所述挡板168的设置,进一步保证由第二入风口 164进入除湿机内部的空气不与所述蒸发器200进行热交换。
[0027]进一步地,参照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除湿机第一导风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板124的第一侧面上设有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上的第一转轴123,相对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上设有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面上的第一连接部125,所述第一转轴123枢接于所述第一入风口 122的侧壁,所述第一连接部125固定连接于第一步进电机(未图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导风板124转动,以实现所述第一入风口 122的打开与关闭。
[0029]具体地,所述第一转轴为123圆柱,所述第一入风口 122的第一侧壁上对应所述第一转轴123设有第一轴孔(未图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固定安装于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接部125为正棱柱,所述第一步进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连接部125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导风板124转动,以实现所述第一入风口 122的打开与关闭。
[0030]进一步地,参照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除湿机第二导风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风板166的第三侧面上设有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三侧面上的第二转轴165,相对第三侧面的第四侧面上设有垂直连接于所述第四侧面上的第二连接部167,所述第二转轴枢接于所述第二入风口 164的侧壁,所述第二连接部167固定连接于第二步进电机(未图示),所述第二步进电机驱动所述第二导风板166转动,以实现所述第二入风口 164的打开与关闭。
[0032]具体地,所述第二转轴165为圆柱,所述第二入风口 164的第三侧壁上对应所述第二转轴165设有第二轴孔(未图示),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固定安装于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的第四侧壁上,所述第二连接部167为正棱柱,所述第二步进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连接部167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导风板166转动,以实现所述第二入风口 164的打开与关闭。
[0033]进一步地,参照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入风口 122处设有第一限位部121,当所述第一入风口 122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导风板124抵靠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21上。所述第一限位部121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导风板124关闭所述第一入风口 122的程度,避免所述第一导风板124转向所述第一入风口 122的内侧,而导致第一入风口 122不能有效关闭的状况发生。
[0034]进一步地,参照图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入风口 164处设有第二限位部169,当所述第二入风口 164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导风板166抵靠于所述第二限位部169上。所述第二限位部169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导风板166关闭所述第二入风口 164的程度,避免所述第二导风板166转向所述第二入风口 164的内侧,而导致第二入风口 164不能有效关闭的状况发生。
[0035]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除湿机还包括控制系统(未图示)及用于监测冷凝器300温度的温度传监测设备(未图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与所述第二步进电机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温度传监测设备通信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优选地,所述温度传监测设备为温度传感器。
[0036]具体地,在系统处于高压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入风口 122关闭,同时控制所述第二入风口 164打开,本实施例中是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冷凝器300,当监测到的冷凝器300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值时判定系统处于高压情况,也可以通过人为判定系统是否处于高压情况,所述空气由第二入风口 164进入除湿机内部,由于第二入风口 164设于所述蒸发器200与冷凝器300之间的侧壁上,在风机400的作用下,空气不与所述蒸发器200进行热交换,而直接与冷凝器300进行热交换后,由出风口 162排出。由于第一入风口 164处于关闭状态,且由第二入风口 164进入除湿机内部的空气不与所述蒸发器200进行热交换,则蒸发器200无热交换发生,蒸发器200内部压力降低,进而使得冷凝器300的内部压力降低,冷凝器300的温度降低。当冷凝器300的温度至预设温度值以下时,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入风口 122打开,同时控制所述第二入风口 164关闭,除湿机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进一步地,在检测到温度超过预设值时也可以通过设置控制按钮在按压控制按钮之后控制第一入风口和第二入风口的打开和关闭,具体的通过控制方法不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点所在,在此不再累述。
[003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通过在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设置第二入风口,当除湿机内部产生高压时,第二入风口打开,空气由第二入风口进入除湿机内部,并与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后由出风口排出,无空气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降低了蒸发器内部的压力,进而降低冷凝器内部的压力,有效缓解高压,减少除湿机起火的安全隐患。
[003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除湿机,包括壳体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蒸发器、冷凝器与风机,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风机设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靠近蒸发器位置设有第一入风口,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与壳体相对的侧板上设有第二入风口,所述第一入风口、蒸发器、间隙、冷凝器、风机、出风口形成第一风流通道,所述第二入风口、间隙、冷凝器、风机、出风口形成第二风流通道,所述第一入风口内旋转安装有用于打开与关闭所述第一入风口的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二入风口内旋转安装有用于打开与关闭所述第二入风口的第二导风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与壳体相对的侧板的内壁上设有挡板,所述蒸发器安装于所述挡板远离所述冷凝器的一侧,所述第二入风口设置于所述间隙与壳体相对的侧板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风口位于所述蒸发器的入风面,所述间隙位于所述蒸发器的出风面与所述冷凝器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第一侧面上设有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一转轴,相对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上设有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面上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转轴枢接于所述第一入风口的侧壁,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于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以实现所述第一入风口的打开与关闭。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第三侧面上设有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三侧面的第二转轴,相对第三侧面的第四侧面上设有垂直连接于所述第四侧面上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转轴枢接于所述第二入风口的侧壁,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于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二步进电机驱动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以实现所述第二入风口的打开与关闭。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为圆柱,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正棱柱;所述第二转轴为圆柱,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正棱柱。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步进电机与所述第二步进电机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还包括用于监测冷凝器温度的温度传监测设备,所述温度传监测设备为温度传感器。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风口处设有第一限位部,当所述第一入风口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导风板抵靠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上。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风口处设有第二限位部,当所述第二入风口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导风板抵靠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上。
【文档编号】F24F1-02GK204285650SQ201420627609
【发明者】陈城彬, 张先雄, 王少华, 张新伟 [申请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