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燃气供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4011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家用燃气供暖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住宅的热水供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使用燃气的住宅热水供暖装置。
背景技术
家用供暖炉中有使用煤作为加热源的,也有采用燃气的,由于燃煤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且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不清洁不安全,因而已逐渐被淘汰,现在的家庭普遍使用燃气供暖炉,但现有的燃气供暖炉其炉内胆不能够充分吸收燃气燃烧时产生的热能,另外,炉内胆内腔中的水直接通过炉内胆侧壁上的开口与供暖系统连通,造成冷热水不能充分混和,降低了供暖的效率,升温较慢且浪费燃气,还有的燃气供暖炉没有进气排气系统,造成燃气燃烧不充分,在紧闭的室内使用还容易产生缺氧甚至一氧化碳中毒的事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充分吸收燃气的燃烧热能、使炉内冷热水充分混和且不会污染空气的家用燃气供暖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家用燃气供暖炉,包括炉外壳、炉内胆以及位于炉外壳和炉内胆之间的保温层,所述炉内胆底部外壁与炉外壳下部围成一燃气燃烧室,该燃气燃烧室底部放置燃气炉,所述炉内胆的内腔设有出水口和入水口,所述炉内胆的内腔与连接出水口和入水口的供暖管道构成水循环系统;本实用新型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将所述炉内胆的底部做成凹凸相间的形状,大大增加了炉底壁的吸热面积,这样当燃气炉加热炉内胆的底壁时,其燃烧热能可被炉内胆的凹凸底壁更充分地吸收,使炉内的水快速升温,提高了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家用燃气供暖炉还包括一回水管,该回水管经入水口深入炉内胆的内腔,回水管在与炉内胆底部每一个凹槽相对的位置处均开有通孔,循环水从回水管下部的多个通孔流入炉内胆底部各个凹槽中且被加热,再经炉内胆上部壁腔从出水口流至炉内胆外的供暖管道。该回水管的设置使得炉内的冷热水能快速充分混和,提高了供暖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家用燃气供暖炉还设有与燃气燃烧室和室外空气连通的进气排气系统,该进气排气系统包括废气排气管道、新鲜空气进气通道以及位于排气管道出口处的强排装置。
所述排气管道下部为多个分支管,该多个分支管与炉内胆底部的燃气燃烧室连通,所有分支管均汇集到一直径较大、且经外壳顶部排气口通往室外的废气集中管。
所述保温层与外壳之间的空隙形成所述新鲜空气进气通道,一通往室外的进气管道经外壳顶部的进气口与新鲜空气进气通道连通,所述新鲜空气进气通道底部与燃气燃烧室连通。
新鲜空气由进气管道经外壳顶部的进气口、新鲜空气进气通道进入燃气燃烧室,燃气炉燃烧产生的废气由炉内胆底壁上开设的多个通孔进入分支管并汇集到废气集中管被排气管道出口处的强排装置强行排出室外。这样该供暖炉对室内的空气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家用燃气供暖炉因炉内胆增加了受热面积,能充分吸收热能,且炉内的冷热水充分混和,因而供暖炉燃烧时比现有的供暖炉提升温度快10-15%左右,也就是说能节约能源10-15%,提高了热效率,另外该供暖炉设有进气排气系统,不会因缺氧、燃烧不充分而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事件,且不会污染环境,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家用供暖炉。


图1为所述炉内胆2底部的平面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家用燃气供暖炉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的A-A剖面图;图4为图1中的B-B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家用燃气供暖炉包括炉外壳1、用于贮存并加热水的炉内胆2、以及位于炉外壳1和炉内胆2之间的保温层3,所述炉内胆2底部外壁与炉外壳1下部围成一燃气燃烧室8,该燃气燃烧室8底部放置一红外燃气炉4,炉内胆2的内腔22侧壁上下部分别设有出水口5和入水口6,该内腔22与连接出水口5和入水口6的供暖管道构成水循环系统。本实用新型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炉内胆2的底部呈凹凸相间的形状,大大增加了炉底壁的吸热面积,这样当燃气炉4加热炉内胆2的底壁时,其燃烧热能可被炉内胆的凹凸底壁更充分地吸收,使供暖管道内循环回炉内胆2的低温度的水快速升温,提高了供暖炉的热效率。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在炉内胆2底壁上横向排列有多条纵向凹槽21,炉内胆2底部四周边还设置有比中部更深的凹槽211,一直下探至炉底,与炉内胆2中部的外底壁一起围成所述燃气燃烧室8的上部空间。当然炉底也可做成其他可增大炉底面积的凹凸形状。所述红外燃气炉4可采用目前市面上现有的燃气炉。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家用燃气供暖炉还包括一横向设置的回水管61,该回水管61经入水口6深入炉内胆2的内腔22,回水管61在与炉内胆2底部每一个凹槽21相对的位置处均开有通孔611,循环水从回水管61下部的多个通孔611流入炉内胆2底部各个凹槽21中被加热,再经炉内胆2上部壁腔从出水口5流至炉内胆2外的供暖管道。该回水管6的设置使得炉内的冷热水快速充分混和,提高了供暖的效率。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家用燃气供暖炉还设有与燃气燃烧室8和室外空气连通的进气排气系统,该进气排气系统包括废气排气管道71、新鲜空气进气通道72以及位于排气管道71出口处的强排装置73。
所述排气管道71下部为均布于炉内胆2内腔22的多个分支管711,该多个分支管711底部连接至炉内胆2底部凸面上开设的通孔处与炉内胆2下方的燃气燃烧室8连通,所有分支管711均汇集到一直径较大、且经外壳1顶部排气口11通往室外的废气集中管712。
所述保温层3与外壳1之间的空隙形成所述新鲜空气进气通道72,一通往室外的进气管道721经外壳1顶部的进气口12与新鲜空气进气通道72连通,所述新鲜空气进气通道72底部与燃气燃烧室8连通。
如图2所示,上述设于炉外的进气管道721套在所述废气集中管712外,废气集中管712内为废气通道,进气管道721与废气集中管712之间为新鲜空气通道。
新鲜空气由进气管道721经外壳1顶部的进气口12、新鲜空气进气通道72进入燃气燃烧室8,燃气炉4燃烧产生的废气由炉内胆2底壁上开设的多个通孔进入分支管711并汇集到废气集中管712被排气管道71出口处的强排装置73强行排出室外。这样该供暖炉对室内的空气不会造成任何影响,非常安全。
权利要求1.一种家用燃气供暖炉,包括炉外壳(1)、炉内胆(2)以及位于炉外壳(1)和炉内胆(2)之间的保温层(3),所述炉内胆(2)底部外壁与炉外壳(1)下部围成一燃气燃烧室(8),该燃气燃烧室(8)底部放置燃气炉(4),所述炉内胆(2)的内腔(22)设有出水口(5)和入水口(6),所述炉内胆(2)的内腔(22)与连接出水口(5)和入水口(6)的供暖管道构成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内胆(2)的底部呈凹凸相间的形状,燃气炉(4)加热炉内胆(2)凹凸相间的底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燃气供暖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回水管(61),该回水管(61)经入水口(6)深入炉内胆(2)的内腔(22),回水管(61)在与炉内胆(2)底部每一个凹槽(21)相对的位置处均开有通孔(611),循环水从回水管(61)下部的多个通孔(611)流入炉内胆(2)底部凹槽(21)被加热,再经炉内胆(2)上部壁腔从出水口(5)流至炉内胆(2)外的供暖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用燃气供暖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燃气燃烧室(8)连通的进气排气系统,该进气排气系统包括废气排气管道(71)、新鲜空气进气通道(72)以及位于排气管道(71)出口处的强排装置(73);所述排气管道(71)下部为多个分支管(711),该多个分支管(711)与炉内胆(2)下方的燃气燃烧室(8)连通,所有分支管(711)均汇集到一直径较大、且经外壳(1)顶部排气口(11)通往室外的废气集中管(712);所述保温层(3)与外壳(1)之间的空隙形成所述新鲜空气进气通道(72),一通往室外的进气管道(721)经外壳(1)顶部的进气口(12)与新鲜空气进气通道(72)连通,所述新鲜空气进气通道(72)底部与燃气燃烧室(8)连通;新鲜空气由进气管道(721)经外壳(1)顶部的进气口(12)、新鲜空气进气通道(72)进入燃气燃烧室(8),燃气炉(4)燃烧产生的废气由炉内胆(2)底壁上开设的多个通孔进入分支管(711)并汇集到废气集中管(712)被排气管道(71)出口处的强排装置(73)强行排出室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用燃气供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内胆(2)内腔(22)底部周边的凹槽(211)下探至炉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燃气供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炉(4)采用红外燃气炉。
专利摘要一种家用燃气供暖炉,包括炉外壳(1)、炉内胆(2)以及两者之间的保温层(3),炉内胆(2)外底壁与炉外壳(1)下部围成一内置燃气炉(4)的燃气燃烧室(8),炉内胆(2)内腔(22)设有出水口(5)和入水口(6)与供暖管道构成水循环系统;所述炉内胆(2)的底部呈凹凸相间的形状,燃气炉(4)加热炉内胆(2)凹凸相间的底壁。循环水经炉内胆(2)底部凹槽(21)被加热,再经炉内胆(2)上部壁腔从出水口(5)流至炉内胆(2)外的供暖管道。本实用新型的家用燃气供暖炉升温快且能节约能源约15%,对环境无污染,适用于家用的供暖系统。
文档编号F24H1/12GK2679578SQ20042004327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日
发明者彭陆广 申请人:彭陆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