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5523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暖器,尤其是一种用于床上取暖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种用床上取暖的电热毯由电热丝、毯体、开关组成,不安全易漏电、易折电热丝,且不能清洗;另一种暖风器由风机、发热丝、壳体构成,利用风机将准空气抽进再由发热丝加热吹出热风,需对整个房间加热,浪费能源,不适用于床上取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取暖器,它不仅能直接对床上的床垫加热,而且,恒温、用电安全,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取暖器包括电热丝、风机、壳体,其特殊之处在于在壳体内有一风机腔室,风机腔与发热腔室相通,在发热腔室内安装电热丝,发热室通过一干肤器弹簧管与散热器联接,发热丝、风机相连的电气控制装置连接;在壳体的底部或侧部有栅栏状进风孔,风机腔室与壳体内腔连通。
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散热器是一空心管。
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散热器由中空的长方体散热体,散热板座构成,长方体散热体在其宽高面上具有开口,长方体散热体的一开口与散热板座对接,长方体散热体内,有若干个平行于长高面且相互平行的支撑板。
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电气控制装置包括一位于散热器内的热敏电阻、双金属片温控器、热熔断器、调温开关;双金属片温控器、热熔断器安装在发热腔室内。
本实用新型取暖器,壳体内有风机腔室、发热腔室、电热丝,风机腔室与发热腔室相相通,发热室通干肤器弹簧管与散热器连接,散热器可安装在床垫与棉被形成的空间;散热器内有一热敏电阻,发热腔室内热熔断器、双金属片温控器与电气控制装置连接,故能直接对床上的床垫加热,而且,恒温、用电安全,使用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取暖器包括电热丝7、风机4、壳体1,在壳体1内有一风机腔室2,风机腔2与发热腔室6相通,在发热腔室6内安装电热丝7,发热腔室6通过一干肤器弹簧管8与散热器联接,发热丝7、风机4与电气控制装置5连接;在壳体1的底部或侧部有栅栏状进风孔13,风机腔室2与壳体1内腔连通。
如图1、图3所示,所述的散热器由中空的长方体散热体11,散热体座14构成,长方体散热体11的两端,在其宽高面上具有开口15,长方体散热体11的一开口15与散热板座14对接,长方体散热体11内,有若干个平行于长高面且相互平行的支撑板16,散热体座14与干肤器弹簧管8连接;支撑板16上有一热敏电阻12,热敏电阻12通导线9与电气控制装置5连接。
如图2所示,空心管10一端与干肤器弹簧管8连接,另一端开口。
所述的电气控制装置5包括一位于支撑器内的热敏电阻12、双金属片温控器、热熔断器、调温开关(图中未示出);双金属片温控器、热熔断器安装在发热腔室6内。
本实用新型取暖器的散热器安放在床垫下,利用床垫与棉被形成的空间进行储热取暖,风机4将产生的热风通过干肤器弹簧管8再传至散热器。当温度达到设定值,热敏电阻12将产生电信号至电气控制装置5,再控制风机4及发热丝7停止工作,当温度低至设定值热敏电阻12又产生电信号控制风机4和发热丝7工作这样周而复始;在发热腔6内装有双金属片温控器和热熔断器(图中未示出)又确保取暖的安全。
权利要求1.一种取暖器包括电热丝、风机、壳体,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有一风机腔室,风机腔与发热腔室相通,在发热腔室内安装电热丝,发热室通过一干肤器弹簧管与散热器联接,发热丝、风机相连的电气控制装置连接;在壳体的底部或侧部有栅栏状进风孔,风机腔室与壳体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是一空心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器由中空的长方体散热体,散热板座构成,长方体散热体在其宽高面上具有开口,长方体散热体的一开口与散热板座对接,长方体散热体内,有若干个平行于长高面且相互平行的支撑板。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气控制装置包括一位于散热器内的热敏电阻、双金属片温控器、热熔断器、调温开关;双金属片温控器、热熔断器安装在发热腔室内。
专利摘要一种取暖器其特殊之处在于在壳体内有一风机腔室,风机腔与发热腔室相通,在发热腔室内安装电热丝,发热室通过一干肤器弹簧管与散热器联接,发热丝、风机相连的电气控制装置连接;在壳体上有栅栏状进风孔,风机腔室与壳体内腔连通;所述的电气控制装置包括一位于散热器内的热敏电阻、双金属片温控器、热熔断器、调温开关;双金属片温控器、热熔断器安装在发热腔室内;散热器可安装在床垫与棉被形成的空间;故能直接对床上的床垫加热,而且,恒温、用电安全,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F24D13/02GK2723875SQ200420083468
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31日
发明者邓持亮 申请人:邓持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