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7173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器的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的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空调器是一种对室内环境进行致冷/致热或者净化空气以维持室内舒适环境的家用电器。
因此,空调器的内部设置有吸入室内空气后进行热交换或者净化之后,再次排放到室内的送风装置、致冷/致热装置和/或空气净化装置。
图12为已有的空调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已有的空调器的送风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2和图13所示,已有的空调器包括机壳1、前面板16、送风风扇8、风扇罩10、热交换器12和压缩机(图中未示出);所述的机壳1前面开口;所述的前面板16设置在机壳1开口的前面,前面板16上形成有构成室内空气流动通道的吸气口2和排气口4;所述的送风风扇8设置在吸气口2的内侧,用来强制吸入室内空气和排出热交换后的空气;所述的风扇罩10设置在所述的机壳1,其内部内设置有送风风扇8,风扇罩10上形成有从吸气口1到排气口4的通道11;所述的热交换器12包括蒸发器12a和冷凝器12b;其作用是使在送风风扇8的强制作用下流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所述的压缩机将冷媒压缩后供应给热交换器12。
下面对上述已有的空调器的工作过程加以说明首先,接通空调器电源后,所述的送风风扇8开始启动,室内空气通过吸气口2被强制吸如并流经热交换器12被加热或者被冷却,然后通过排气口4排向室内空间。
以此同时,在压缩机被压缩成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在流经室外侧的热交换器12a时,与室内侧的送风风扇8强制送出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并提供给热交换器12,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
但是,上述已有的空调器的送风装置中的风扇罩的空气通道只向机壳的一侧设置,因此无法根据用户的需要向两侧或者上侧输出热交换后的空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已有的空调器的送风装置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以从侧面以及上面等各个方向输出热交换后的空气并可以实现风扇罩部件共用化的空调器的送风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空调器的送风装置包括电机、送风风扇、孔板、风扇罩和遮蔽部件;所述的送风风扇与电机的机轴相连接,用来强制吸入和排出室内空气;所述的孔板设置在送风风扇的背面,用来吸入空气;所述的风扇罩与孔板的前面相结合,其内部形成有容纳送风风扇的空间;风扇罩的某一侧面上形成有第1开口孔和第1截止部件,并在与所述的第1开口孔和口第1截止部件的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第2开口孔和第2截止部件;所述的遮蔽部件用来遮蔽形成在风扇罩的某一侧面上的开口孔。
所述的风扇罩包括某一侧面上的第1开口孔和第1截止构件以及以送风风扇为中心转动180度,在相对的侧面设置的第2开口孔和第2截止构件。
所述的遮蔽部件遮蔽形成在风扇罩的某一侧面上的开口孔。
所述的风扇罩利用遮蔽部件可以形成从一侧输出空气的结构。
所述的风扇罩利用遮蔽部件可以形成从两侧输出空气的结构。
所述的风扇罩利用遮蔽部件可以形成从上面输出空气的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有用来遮蔽风扇罩的某一侧面形成的开口孔的遮蔽装置,因此可根据空调器的种类,生产出各种不同送风方式的送风装置,提高了产品花色品种。
所述的风扇罩包括某一侧面上的第1开口孔和第1截止构件以及以送风风扇为中心转动180度,在相对的侧面设置的第2开口孔和第2截止构件,从而确保了更大的输出面积,可以提高送风量。
由于送风装置的风扇罩和遮蔽部件形成不同的组合,因此可以方便地制造出向各种不同的空气输出方向的送风装置。


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送风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送风装置的风扇罩和遮蔽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送风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送风装置实施例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送风装置实施例1的送风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送风装置实施例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送风装置实施例2的送风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送风装置实施例3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送风装置实施例3的送风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送风装置实施例4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送风装置实施例4的送风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已有的空调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已有的空调器的送风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50电机52送风风扇54孔板56风扇罩58开口孔 59截止部件60遮蔽部件70机壳70a空气吸气口 70b排气口74送风装置72热交换器96a蒸发器 96b冷凝器98压缩机 132导流结构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送风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送风装置的风扇罩和遮蔽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送风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空调器的送风装置包括电机50、送风风扇52、孔板54、风扇罩56和遮蔽部件60;所述的送风风扇52与电机50的机轴相连接,用来强制吸入和排出室内空气;所述的孔板54设置在送风风扇52的背面,用来吸入空气;所述的风扇罩56与孔板54的前面相结合,其内部形成有容纳送风风扇54的空间;所述的遮蔽部件60用来遮蔽形成在风扇罩56的某一侧面上的开口孔58。
所述的电机50设置在孔板54的后面,并由电机安装部51固定;所述的送风风扇54与电机54相连接,可在电机54的驱动下旋转。
为了使流经热交换器并除湿后的空气流入孔板54和风扇罩56的内部空间,所述的孔板54上形成有吸入孔54a,并在与风扇罩56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可以与风扇罩56相结合的螺旋型导向结构(图中未示出)。
所述的风扇罩56的正面的左上端和右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截止部件59;并设置有用来将空气导向与截止部件59对应的开口孔58的侧壁57a;所述的风扇罩56紧贴在孔板54的螺旋型导向结构上之后,为了将室内空气输出到外部,风扇罩56的两侧面上分别形成有开口孔58。
所述的遮蔽部件60安装在所述的开口孔58的一侧,其遮蔽开口孔58时,使空气输出方向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形成可以向一侧、两侧和/或上侧输出空气的送风装置结构。
就是说,通过所述的遮蔽部件60的拆装,即可利用一个风扇罩56提供一个向一侧、两侧和/或上侧输出空气的送风装置。
实施例1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送风装置实施例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送风装置实施例1的送风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一侧—窗式)包括机壳70、压缩机72、冷凝器74、蒸发器76、导管78、送风装置80和导流结构82;所述的机壳70上形成有吸气口70a和排气口70b;所述的压缩机72设置在机壳70的内部;所述的冷凝器74设置在机壳70内部空间的后部,向室外侧排出冷凝水;所述的蒸发器76设置在机壳70内部空间的前部,吸收被吸入空气中的热量,使其变成冷气;所述的导管78将压缩机72、冷凝器74和蒸发器76相连通;所述的送风装置80将蒸发器76周围的空气吸入至室内侧,并向室内排出,将冷凝器74周围的空气排向室外;所述的导流结构82设置在送风装置80的外侧面上,形成冷凝器74周围的冷气排向室内的通道,其一侧末端分别设置有排气口。
为了向室内侧输出蒸发器76周围的空气,所述的送风装置80包括电机84、室内送风风扇86a、室外送风风扇86b、孔板88和风扇罩90;所述的电机84设置在机壳70内部;所述的室内、室外送风风扇86a、86b分别设置在电机84的两侧;所述的的孔板88设置在送风风扇86的前方,孔板88形成有用来引导室内空气的孔;所述的风扇罩90与孔板88的背面相结合,其内部形成有容纳送风风扇86的空间,风扇罩90上安装有用来遮蔽送风风扇86两侧形成的开口孔83中的一侧的遮蔽部件92。
图5所示的送风装置80与图3所示的送风装置的形状相同,插入到所述的风扇罩90中,即可过程向所需方向输出空气的送风装置80。
下面对本实施例空调器的送风装置的工作过程加以说明空调器被启动后,通过机壳70上的吸气口70a吸入室内空气,冷凝器74周围的空气被加热的同时蒸发器76周围的空气被冷却,为了将冷凝器74周围被加热的空气和蒸发器76周围被冷却的空气分别输出到室外和室内,所述的电机84开始旋转;电机84带动送风风扇86也开始旋转,从而将冷凝器74周围被加热的空气输出到室外,同时通过孔板88的吸入孔吸入室内空气;与此同时,蒸发器76周围被冷却的空气则在形成在风扇罩90一侧的开口孔83的引导下,流经导流结构82之后,通过排气口70b输出到室内。
实施例2
图6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送风装置实施例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送风装置实施例2的送风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两侧—窗式)包括机壳100、压缩机102、冷凝器104、蒸发器106、导管108、送风装置110和导流结构112;所述的机壳100上形成有吸气口100a和排气100b;所述的压缩机102设置在机壳100的内部;所述的的冷凝器104设置在机壳100内部空间的后部,向室外侧排出冷凝水;所述的蒸发器106设置在机壳100内部空间的前部,吸收被吸入的空气中的热量,将其变成冷气;所述的的导管108将压缩机102、冷凝器104和蒸发器106相连通;所述的送风装置110将蒸发器106周围的空气吸入至室内侧,并向室内侧输出;同时将冷凝器104周围的空气输出到室外;所述的导流结构112设置在送风装置110的外侧面上,形成将冷凝器104周围的冷气输出到室内的输出通道。
为了向室内侧输出蒸发器106周围的空气,所述的送风装置110包括电机114、电机114、室内送风风扇116a、室外送风风扇116b、孔板118和风扇罩120;所述的电机114设置在机壳100内部;所述的室内、室外送风风扇116a、116b分别设置在电机114的两侧;所述的孔板118设置在送风风扇106的前方,孔板118上形成有用来引导室内空气的孔;所述的风扇罩120与孔板118的背面相结合,其内部形成有容纳送风风扇86的空间。
图7所示的送风装置110与图3所示的送风装置的形状相同,提供在没有设置遮蔽部件的状态下,可以向两侧输出空气的空调器的送风装置。
所述的压缩机102将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输送给冷凝器104,所述的冷凝器104使高温高压气态冷媒冷凝为高温高压液态冷媒,并利用毛细管108a对高温高压液态冷媒进行膨胀减压,所述的蒸发器106使经过毛细管108a减压的冷媒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其变成低温低压气态冷媒。
所述的冷凝器104在冷凝高温高压气态冷媒的过程中,向冷凝器104周围释放热量,而蒸发器106将冷媒变成低温低压状态时,向蒸发器106周围释放冷气;所述的电机114带动室内、室外送风风扇116a、116b分别将冷凝器104和蒸发器106周围的空气输出到机壳100外部。
下面对本实施例空调器的送风装置的工作过程加以说明空调器被启动后,冷凝器104周围的空气被加热,同时蒸发器106周围的空气被冷却;为了将上述被加热的空气和被冷却的空气分别输出到室外和室内,电机114开始运行,电机114带动送风风扇106也开始旋转,将冷凝器104周围的被加热的空气输出到室外侧,同时通过孔板108的吸入孔吸入室内空气,被吸入的室内空气由设置在风扇罩120两侧的输出孔120a引导,流经导流结构1122之后,通过机壳100两侧的排气口100b输出到室内。
实施例3图8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送风装置实施例3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送风装置实施例3的送风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上面—台式)包括机壳130、热交换器132和送风装置150;所述的机壳130上形成有吸气口130a和排气口130b;所述的热交换器132设置在机壳100内部空间的后部,与所吸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所示的送风装置150向空调器内部吸入室内空气,并将热交换器104周围的冷空气输出到室内。
所述的送风装置150包括电机140、送风风扇142、孔板144、遮蔽部件146和风扇罩148;所述的送风风扇142与电机140的机轴相连接;所述的孔板144设置在送风风扇142的背面,旋转时吸入空气;所述的风扇罩148与孔板144的前面板相结合,内部形成有容纳送风风扇144的空间;所述的遮蔽部件146封堵在送风风扇144的周围,其下部形成有开口孔148a。
图9所示的送风装置与图3所示的送风装置的形状相同,是一种将图3所示的送风装置的一侧封闭形成的新型的可以向上输出空气的空调器的送风装置。
下面对本实施例空调器的送风装置的工作过程加以说明首先,送风装置150启动后,室内空气通过机壳130上的吸气130a流入机壳130,流经热交换器132进行热交换器之后,向机壳130内部空间的上部流动。
在此过程中,经过热交换后的室内空气通过孔板144,并在设置在孔板144前面的送风风扇142的作用下,通过上面开放而下侧利用遮蔽部件146封闭的风扇罩148从上面输出。
如上所述,只需简单地利用一下遮蔽部件86,即可从上面排气口130b输出冷气或者热气,对用户所希望的地方进行有效地致冷/致热。
实施例4图10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送风装置实施例4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送风装置实施例4的送风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0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两侧—除湿器)包括机壳160、底盘161、送风装置162、热交换器168、压缩机170、排水托盘172、冷凝水收集桶174、挡板176和前面板178;所述的机壳160的前面和底面分别开口,后面板上形成有吸气口160a;所述的底盘161设置在机壳160本体的底部;所述的送风装置162设置在机壳160内部空间的上部,用来使室内空气强制循环,并将其引导至外部;所述的热交换器168设置在送风装置162与空气吸气160a之间,包括蒸发器164和冷凝器166,用来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所述的压缩机170用来压缩冷媒,并使其在蒸发器164和冷凝器166内循环;所述的排水托盘172设置在热交换器168的下面,用来收集从热交换器168上滴落的冷凝水;所述的冷凝水收集桶174用来收集从排水托盘172上流下来的冷凝水;所述的挡板176将机壳170内部空间的下部分隔为压缩机170安装区域和冷凝水收集桶174容纳区域;所述的前面板178与机壳160的正面相结合,其侧面形成有排气口(图中未示出),正面上部设置有控制部178a。
所述的送风装置162包括电机180、送风风扇182、孔板184和风扇罩190;所述的送风风扇182与电机180的机轴相连接;所述的孔板184设置在送风风扇182与热交换器168之间,用来吸入空气;所述的风扇罩190与孔板184的前面板相结合,其内部形成有用来容纳送风风扇182的空间,两侧面分别形成有可以输出空气的输出孔190a。
图11所示的送风装置162与图3所示的送风装置的形状相同,提供一种在没有设置遮蔽部件的状态下,可以向两侧输出空气的除湿器送风装置。
下面对本实施例空调器的送风装置的工作过程加以说明使用者通过控制器178a启动除湿器时,送风风扇182开始旋转,室内空气流入除湿器,同时压缩机170启动,为了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冷媒在压缩机170、冷凝器164、毛细管(图中未示出)和蒸发器166之间循环。
被吸入到除湿器内部的室内空气流经蒸发器166时,与蒸发器166内的冷媒进行热交换,使蒸发器166内的冷媒蒸发。
经过热交换被除湿后的室内空气流经孔板184,并在风扇罩190内的送风风扇182的作用下,经过形成在风扇罩190侧面的空气输出孔190a,被引导至与输出孔190a对应的前面板178的侧面上部,并通过前面板178的两侧面上部形成的排气口向外输出。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器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50)、送风风扇(52)、孔板(54)、风扇罩(56)和遮蔽部件(60);所述的送风风扇(52)与电机(50)的机轴相连接,用来强制吸入和排出室内空气;所述的孔板(54)设置在送风风扇(52)的背面,用来吸入空气;所述的风扇罩(56)与孔板(54)的前面相结合,其内部形成有容纳送风风扇(54)的空间;风扇罩(56)的某一侧面上形成有第1开口孔和第1截止部件,并在与所述的第1开口孔和第1截止部件的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第2开口孔和第2截止部件;所述的遮蔽部件(60)用来遮蔽形成在风扇罩(56)的某一侧面上的开口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罩(56)包括某一侧面上的第1开口孔和第1截止构件以及以送风风扇为中心转动180度,在相对的侧面设置的第2开口孔和第2截止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蔽部件(60)遮蔽形成在风扇罩(56)的某一侧面上的开口孔(5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罩(56)利用遮蔽部件(60)可以形成从一侧输出空气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罩(56)利用遮蔽部件(60)可以形成从两侧输出空气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罩(56)利用遮蔽部件(60)可以形成从上面输出空气的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送风装置,包括电机、送风风扇、孔板、风扇罩和遮蔽部件;所述的送风风扇与电机的机轴相连接;所述的孔板设置在送风风扇的背面;所述的风扇罩与孔板的前面相结合,其内部形成有容纳送风风扇的空间;风扇罩的某一侧面上形成有第1开口孔和第1截止部件,并在与所述的第1开口孔和第1截止部件的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第2开口孔和第2截止部件;所述的遮蔽部件用来遮蔽形成在风扇罩的某一侧面上的开口孔。有益效果是可以提高送风量;风扇罩和遮蔽部件形成不同组合,可以方便地制造出向各种不同的空气输出方向的送风装置。
文档编号F24F1/02GK1888611SQ20051001423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30日
发明者张镇赫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