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8682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向室内放出水束进行壁面和窗帘等除臭的空调机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的空调机,不仅执行制冷和制暖,还带有除去浮游尘埃和变应原、除臭、抗菌等的各种功能,以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然而,作为这种手段,基本上是采用了在空气吸入口处设置各种过滤器类进行过滤或者吸附的方式,一旦这些过滤器类的污损加重,会增加通风阻力,不仅增加制冷制暖时的能量消耗,而且,若不及时地进行清扫、维护,则尘埃和臭气堆积在过滤器中,反而存在着相反效果的可能性。
在采用上述方式进行除臭时,室内空气中的臭气部分能比较快地被除去,但不能彻底除去附着于室内壁面和窗帘等上的臭气部分,存在着室内残留着臭气的问题。
对此,例如发明了一种具有除臭杀菌性气体供给装置的空调装置类的产品,该除臭杀菌性气体供给装置如图23所示,通过将除臭杀菌性气体适量混合于从空调装置类内部吹出的冷暖空气中,可防止恶臭和细菌·霉类等的发生以及扩散(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许公开公报2001-314492)。
该传统例如图23所示,这种空调装置类具有除臭杀菌性气体供给装置110,该除臭杀菌性气体供给装置110配设在空气流通路的局部中,包括药剂容器112;对该药剂容器112能发挥气化促进作用的气化促进部114。作为适用的药剂,例如有甲醛、甲酚等,特别是稳定化二氧化氯,杀菌除臭性优良,使用时安全性高。
上述除臭杀菌性气体供给装置110,最好配设于空调装置类的空气取入口1与热交换器(冷暖空气形成部)2之间的空气流通路中。
采用这种结构,依靠气化促进部114的气化促进作用,从收纳于药剂容器112的稳定化二氧化氯中以适量逐渐使二氧化氯缺化,由此得到的二氧化氯气体,以适量混合于各种方式的来自冷热源和加热源的进行了热交换的泠风和暖风内,依次通过空调设备的内部、通道等,从空调机等的吹出口向空调对象空间即室内进行吹出。
这样,混合有除臭杀菌性气体的冷暖空气向室内吹出,能将室内环境维持于清洁且安全的状态。
但是,上述传统的结构中,作为除臭杀菌性的气体,考虑的是使用二氧化氯等的化学物质,特别是在多数使用于家庭用的场合,一旦放出量的管理不充分,则很难说能确保完全的安全性,存在放出物质本身具有臭气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传统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安全性高、具有可将附着于室内的壁面和窗帘等上的臭气部分彻底除去功能的空调机。
为了解决上述传统的问题,本发明的空调机包括热交换器;送风机;从吸入口通过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送风机至吹出口的送风回路,设置有通过放电使水形成束、并向空气中放出的水束发生装置。
由此,由于除臭效果高的水束与空调机的吹出风一起向室内扩散,可将附着于室内的壁面和窗帘等上的臭气部分彻底除去,并且,因放出成分是水,故可确保高安全性。
又,成为束的水,从设于空调机的室内机内的水箱进行供给,通过将水箱制成装卸式,可提供简单地向水箱供水的空调机。
又,利用在空调机的热交换器中结露的水,由水束发生装置发生束,不需要定期补给水,可提供具有维护保养性优良的除臭功能的空调机。
又,设置将室外的空气中含有的水分抽出的水生成装置,利用由该水生成装置所抽出的水,由水束发生装置发生束,不需要定期补给水,并且,可在不被所述空调机运动模式所左右的情况下进行稳定的供水,故可提供具有维护保养性和安全性优良的除臭功能的空调机。
又,本发明的空调机包括热交换器;送风机;从吸入口通过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送风机至吹出口的送风回路;具有冷却面和设有散热叶片的散热面的佩尔蒂元件,设置有通过放电而形成束、向空气中放出的水束发生装置。由于除臭效果高的水束与空调机的吹出风一起向室内扩散,可将附着于室内的壁面和窗帘等上的臭气部分彻底除去,并且,因放出成分是水,故可确保高安全性。
又,将具有佩尔蒂元件的水束发生装置配设于送风回路的吹出口内。可将水束与空调机的吹出风一起高效率地向室内扩散。
又,只将佩尔蒂元件的散热叶片配设于送风回路的吹出口内,将冷却面配设于吹出口的外面,制暖时,吹出口的高温风不会碰上冷却面,能高效率地使冷却面的温度下降而得到结露水。
又,将开口部设置于送风回路吹出口的水束发生装置的下游侧,形成有利用吹出口内部的阴压、通过所述佩尔蒂元件冷却面和所述开口部至所述吹出口内的送风路,制暖时,吹出口的高温风不会碰上冷却面,能高效率地使冷却面的温度下降而得到结露水,并且,不用设置新的风扇等,水束与空调机的吹出风一起向室内广泛扩散。
又,将水束发生装置配设在吹出口的侧壁上,对于吹出口的主流,成为了大的通风阻力,不会发生制冷、制暖时的性能下降的现象。
又,将水束发生装置配设在吹出口的下部壁上,可将散热叶片远离送风机,以抑制噪音上升。
又,将水束发生装置配设在吹出口的上部壁上,因可将冷却面置于热交换器的上游侧,故即使制暖时,冷却面温度低,碰上风速高的风,能增加结露量。
又,将水束发生装置配设在吹出口的上部壁上,只将散热叶片配设于热交换器的上游侧,冷却面配设于吹出口内,即使制暖时,温度低的风不会碰上散热叶片,可高效率散热,故冷却面的温度下降,不仅能使结露量增多,而且水束与空调机的吹出风一起向室内广泛扩散。
又,本发明的空调机包括热交换器;送风机;从吸入口通过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送风机至吹出口的送风回路;具有佩尔蒂元件、通过放电使冷却面上的结露水形成束并向空气中放出的水束发生装置。将该水束发生装置配设于所述送风回路的吹出口附近。通过将所述冷却面配设于比所述散热叶片更靠近吹出口,可使除臭效果高的水束与空调机的吹出风一起向室内扩散,不仅能将附着于室内的壁面和窗帘等上的臭气部分彻底除去,而且,因放出成分是水,故能确保高安全性。
又,设置从冷却面通向所述送风回路的吹出口的通风路,将所述散热叶片配设成不面向所述通风路,制暖时,吹出口的高温风不会碰上散热叶片,能高效率地使冷却面的温度下降而得到结露水。
又,在散热叶片上安装着冷却风扇,能高效率地使冷却面的温度下降而得到结露水。
又,将水束发生装置配设于吹出口的侧壁或侧壁附近,对于吹出口的主流,成为了大的通风阻力,不会发生制冷、制暖的性能下降的现象。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空调机的效果是安全性高,具有可将附着于室内的壁面和窗帘等上的臭气部分彻底除去功能。
又,本发明的空调机包括热交换器;送风机;从吸入口通过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送风机至吹出口的送风回路;通过放电使水形成束、并向空气中放出的水束发生装置。通过使除臭效果高的水束与空调机的吹出风一起向室内扩散,能将附着于室内的壁面和窗帘等上的臭气部分彻底除去,故也能广泛适用于将具有除臭以外效果的成分向室内放出的空调机,可应用于产业领域。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空调机室内机的纵剖视图。
图2为从正面看到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吹出口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水束发生装置的放大立体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除臭效果的图表。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纵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的空调机室内机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的空调机室内机的纵剖视图。
图8为从正面看到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的吹出口的主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的水束发生装置的放大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5中的空调机室内机的纵剖视图。
图11为从正面看到本发明的实施例5中的吹出口的主视图。
图1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6中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纵剖面图。
图13为从正面看到本发明的实施例6中的吹出口的主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7中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纵剖视图。
图15为从正面看到本发明的实施例7中的吹出口的主视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8中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纵剖视图。
图17为从正面看到本发明的实施例8中的吹出口的主视图。
图1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9中的空调机室内机的纵剖视图。
图19为从正面看到本发明的实施例9中的吹出口的主视图。
图2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9中的水束发生装置的放大立体图。
图2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0中的空调机室内机的纵剖视图。
图22为从正面看到本发明的实施例10中的吹出口的主视图。
图23表示传统的空调机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例。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本实施例,(实施例1)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空调机室内机的纵剖视图,图2为从正面看到吹出口的主视图,图3为已安装的水束发生装置的放大立体图,图4为表示水束的除臭效果的图表。
图1、图2中,具有从吸入口1通过热交换器2、送风机3到达吹出口4的送风回路,在吹出口4的内部固定着水束发生装置5。又,在室内机内部,设置有向水束发生装置5供给水的软管6a、流量控制阀7以及装取自如的水箱8。
图3中,在水束发生装置5中配设电极9a、9b,设置有与用于向下部的电极9a供给水的软管6a连通的供给孔10。
对于上述结构的的空调机室内机,下面说明其动作及作用。
向水箱8补给的水,通过软管6a以由流量控制阀7设定的适当流量从设于水束发生装置5的供给孔10向电极9a部供给。
此时,若向电极9a、9b附加高电压,则引起放电,放出直径约18nm的细微的水的粒子(束),与吹出风一起可向室内广泛扩散。
该水束的反应性高,具有作用于臭气部分而分解成无臭部分的能力,该效果可见图4。图中,表示的是在窗帘材料上附上了香烟的气味、2小时之后采用官能试验(6级臭气表示法)对有无水束放出的臭气减衰差异评价的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与自然减衰的场合相比,水束放出的场合具有明显的臭气强度减小的效果。
(实施例2)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空调机室内机的纵剖面图。
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了与实施例1的说明重复的水束发生装置5的结构、除臭效果及其机械装置的说明。
图5中,在热交换器2的下部设有盛水容器11a,通过流量控制阀7由软管6a与水束发生装置5连接。
对于上述结构的的空调机室内机,下面说明其动作及作用。
由于在热交换器2的下部设置了盛水容器11a,故制冷运转时,热交换器2上结露的水滴经表面传递而滴下,积存在盛水容器11a中。并且,积存的水通过软管6a和流量控制阀7向水束发生装置5的电极9a供给。
由此,可获得省去定期补给水的麻烦。
(实施例3)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的空调机室内机的结构图,表示室内机的纵剖面及其从正面看到的室外机。
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了与实施例1、2重复的说明。
图6中,在室外机15上,设置有配设于热交换器12下部的盛水容器11b和泵13,由软管6c将盛水容器11b与泵13的吸引口连接。又,将软管6b的一方与泵13的吐出口连接,另一方配设在设于室内机14的盛水容器11a的上方。
对于上述结构的空调机室的内机,下面说明其动作及作用。
制暖运转时,在室外机15的热交换器12上生成结露水,滴下而积存于盛水容器11b中。积存于盛水容器11b的水由泵13搬送到室外机15的盛水容器11a。
本实施例中,实施例2的室内机热交换器的结露水,只有在向水束发生装置5供给的水显得有点不足的场合才成为有效的手段,一年中可将一定量的水供给于水束发生装置5。
(实施例4)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纵剖视图,图8为从正面看到吹出口的主视图,图9为已安装的水束发生装置的放大立体图。
图7、图8中,具有从吸入口1通过热交换器2、送风机3吹出口4的送风回路,在吹出口4的内部固定着水束发生装置25。
图9中,在水束发生装置25中设有佩尔蒂元件26,固定着与该冷却面侧27接合的冷却面28、与散热面侧29接合的散热叶片30。又,在冷却面上及其上部设有电极31a、31b,向该两电极间附加高电压。
又,设置有控制板,用于对通过水束发生装置25的冷却面28的风量进行节流,使冷却面28的温度下降。
对于上述结构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下面说明其动作及作用。
向佩尔蒂元件26通电时,其两面会产生温度差。该场合,若适当地设计好由与冷却面侧27接合的冷却面28所形成的冷却量以及来自与散热面侧29接合的散热叶片30的散热量,则可在冷却面28及其上面的电极31a上产生结露。
此时,若向电极31a、31b附加高电压,则引起放电,放出直径约18nm的细微的水的粒子(束),与吹出风一起可向室内广泛扩散。
该水束的反应性高,具有作用于臭气部分而分解成无臭气部分的能力,该效果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5中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纵剖视图,图11为从正面看到吹出口的主视图。
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了与实施例4的说明重复的水束发生装置25的结构、除臭效果及其机械装置的说明。
图10、图11中,只有散热叶片30配设于送风回路的吹出口4内,冷却面28配设在吹出口4的外面。又,水束发生装置25固定在吹出口4的下部壁上,在水束发生装置25位置的下游侧,设置有开口33以及将水流导向该处的引导板34。
对于上述结构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下面说明其动作及作用。
由于制暖时吹出口4内的空气温度高,一方通常下降到了绝对湿度以下,故将冷却面28置于吹出口4内时,不容易使冷却面28的温度降至露点以下。然而,本发明中,通过将冷却面28置于吹出口4的外面,空气温度低,并且,因处于送风路之外,风速也慢,故冷却面28容易结露。
又,由于吹出口4内的风速高,故静压成为了阴压,若设置开口33,则产生从外部向吹出口4的流动,利用该流动将湿气补给冷却面28,同时将放出的水束经由引导板34、开口33向吹出口4内引导,与吹出风一起向室内广泛扩散。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水束发生装置25固定于吹出口4的下部壁,使散热叶片30与送风机3之间产生距离,可抑制噪音上升。
(实施例6)图1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6中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纵剖面图,图13为从正面看到吹出口的主视图。
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了与实施例4、5的说明重复的说明。
图12、图13中,只有散热叶片30配设于送风回路的吹出口4内,冷却面28配设在吹出口4的外面。又,水束发生装置25固定在吹出口4的侧壁上,在水束发生装置25位置的下游侧,设置有开口33以及将水流导向该处的引导板34。
对于上述结构的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下面说明其动作及作用。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水束发生装置25固定于吹出口4的侧壁,散热叶片30处于吹出口的主流,具有大的通风阻力,不会发生制冷、制暖的性能下降的现象。
(实施例7)图1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7中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纵剖视图,图15为从正面看到吹出口的主视图。
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了与实施例4、5的说明重复的说明。
图14、图15中,只有散热叶片30配设于送风回路的吹出口4内,冷却面28配设在吹出口4外面的热交换器2的上游侧。又,水束发生装置25固定于吹出口4的上部壁。
对于上述结构的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下面说明其动作及作用。
本实施例中,由于将水束发生装置25配设于吹出口4的上部壁,可将冷却面28置于热交换器2的上游侧,故即使制暖时,冷却面温度低,碰上风速高的风可使结露量增多。
(实施例8)
图1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8中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纵剖视图,图17为从正面看到吹出口的主视图。
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了与实施例4、5、7的说明重复的说明。
图16、图17中,将水束发生装置25配设于吹出口4的上部壁,只有散热叶片30配设于热交换器2的上游侧,冷却面28配设在吹出口4内。
对于上述结构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下面说明其动作及作用。
本实施例中,即使制暖时,温度低的风碰上散热叶片30,能高效率散热,故冷却面28的温度下降,不仅能使结露量增多,而且,水束与空调机的吹出风一起向室内广泛扩散。
(实施例9)图1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9中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纵剖视图,图19为从正面看到吹出口的主视图,图20为已安装的水束发生装置的放大立体图。另外,图19(b)是图19(a)的右下部分放大的主视图。
图18、图19中,具有从吸入口1通过热交换器2、送风机3至吹出口4的送风回路,在吹出口4的出口部分的横向固定着水束发生装置25。
图20中,水束发生装置25中具有佩尔蒂元件26,固定着与该冷却面侧27接合的冷却面28、与散热面侧29接合的散热叶片30,并且,设置有与散热叶片30接合的冷却风扇32。又,在冷却面上及其上部设有电极31a、31b,向该两电极间附加高电压。
又,水束发生装置25的冷却面28侧,以比散热叶片30更靠近吹出口的姿势固定着。并且,本这实施例中,上部电极31b也不设置于吹出口下游部,不会直接碰上吹出气流。
对于上述结构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下面说明其动作及作用。
向佩尔蒂元件26通电时,其两面产生温度差。该场合,若适当设计好与冷却面侧27接合的冷却面28的冷却量、由与散热面侧29接合的散热叶片30和冷却风扇32所产生的散热量,则在冷却面28以及在其上面的电极31a上发生结露。
此时,若向电极31a、31b之间附加高电压,则会引起放电,放出直径约18nm的微细的水粒子(束),与流向电极附近的吹出风一起可向室内广泛扩散。
该水束反应性高,具有作用于臭气部分而分解成无臭部分的能力,其效果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1相同。
另外,对于冷却风扇32,既可如图18、图19所示设置成与水束发生装置25的轴向正交的流动状态,也可如图20所示设置成沿水束发生装置25的轴向流动的状态。又,冷却风扇32的气流方向正反均可。
(实施例10)图2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0中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纵剖视图,图22为从正看到吹出口的主视图。另外,图22(b)是图22(a)的右下部分放大的主视图。
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了与实施例9的说明重复的水束发生装置25的结构、除臭效果及其机械装置的说明。
图21、图22中,水束发生装置25配设于送风回路的吹出口4的侧壁外部,在同一侧壁上设置开口39,开口39与水束发生装置25的冷却面28通过通风路34连通。
对于上述结构的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下面说明其动作及作用。
本实施例中,即使制暖时,温度低的风碰上散热叶片30,可高效率散热,故冷却面28的温度下降,不仅能使结露量增多,而且,可将发生的水束通过通风路34、开口39导入空调机吹出口4,与吹出风一起向室内广泛扩散。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机,包括热交换器(2);送风机(3);从吸入口(1)通过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送风机至吹出口(4)的送风回路,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通过放电而使水形成束、并向空气中放出的水束发生装置(5、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成为束的所述水,从设于空调机的室内机(14)内的水箱进行供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成为束的所述水,利用结露于所述热交换器(2)的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成为束的所述水,利用由将室外的空气中含有的水分抽出的水生成装置所抽出的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束发生装置上,具有冷却面(28)和设有散热叶片(30)的散热面(29)的佩尔蒂元件(26),成为束的所述水,利用结露于所述冷却面(28)的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将具有所述佩尔蒂元件(26)的所述水束发生装置(25)配设于所述送风回路的吹出口(4)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只将所述散热叶片(30)配设于所述吹出口(4)内,将所述冷却面(28)配设于所述吹出口(4)的外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将开口部(33)设置于所述吹出口(4)的所述水束发生装置(25)的下游侧,形成有利用吹出口(4)内部的阴压、通过所述冷却面(28)和所述开口部(33)至所述吹出口(4)内的送风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水束发生装置(25)配设在所述吹出口(4)的侧壁上。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水束发生装置(25)配设在所述吹出口(4)的下部壁上。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水束发生装置(25)配设在所述吹出口(4)的上部壁上。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水束发生装置(25)配设在所述吹出口(4)的上部壁上,只将所述散热叶片(30)配设于所述热交换器(2)的上游侧,所述冷却面(28)配设于所述吹出口(4)内。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水束发生装置(25)配设于所述吹出口(4)附近,同时所述冷却面(28)比所述散热叶片(30)更靠近吹出口(4)。
1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设置从所述冷却面(28)通向所述吹出口(4)的通风路,将所述散热叶片(30)配设成不面向所述通风路。
15.如权利要求12或14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叶片(30)上安装着冷却风扇(32)。
16.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水束发生装置(25)配设于所述吹出口(4)的侧壁或侧壁附近。
全文摘要
一种安全性高且可进行壁面和窗帘的除臭的空调机。在空调机中设置水束发生装置,通过使除臭效果高的水束与空调机的吹出风一起向室内扩散,可将附着于室内的壁面和窗帘等上的臭气部分除去。
文档编号F24F1/00GK1749655SQ20051010972
公开日2006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3日
发明者杉尾孝, 清水昭彦, 海老原正春, 井上雄二, 岩清水正胜, 清水真, 清水努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