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分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52639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气灶分火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燃气灶燃烧器,具体涉及一种柱状燃烧器的分火器。
背景技术
发明人林庆森在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燃气灶燃烧器的混气导管组合件》(专利号200420046476.0)中公开的混气导管组合件的结构,包括混气导管、分火盖支撑体、分火盖,分火盖和其下方的承插套管与一侧的分火盖支承体构成一个整体的分火帽,分火帽的承插套管套在混气导管的上端;发明人林庆森在实用新型专利《分火器》(专利号200420053606.3)中公开的用于燃气灶柱状燃烧器的分火器,包括环状支撑座,支撑座的外缘局部与分火盖支撑体相连,分火盖支撑体与分火盖相连,混气导管顶端穿过环状支撑座的中心孔部分插入分火盖的中空腔体内,分火盖与支撑座之间由于分火盖支撑体的存在形成扁状出气口。
上述技术方案均涉及柱状燃烧器,其结构可分为两个部分,即混气导管和与其上端口连接在一起的燃气灶分火器(或称分火帽)。这种燃气灶分火器是由底座(如承插套管或环状支撑座)、分火盖支撑体和分火盖组成并切连接成一体,具有通向周边的扁状出气口,在使用燃气灶时火焰向周边喷出,与助燃空气的混合充分,因此一氧化碳气体排放量低,热效率高。
但是,这种燃气灶分火器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分火盖的上方存有火焰空白区,影响了对炊具的加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燃气灶分火器,它弥补了分火盖上方的火焰空白区,出气口的分布更加合理。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燃气灶分火器,由底座、分火盖支撑体和分火盖组成并切连接成一体,底座与分火盖之间具有扁状出气口,底座中心设有用于与混气导管上端口连接的插孔,其特点是,在分火盖上设置有出气口。
设置在分火盖上的出气口是一个通孔或数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或弧形通口或管形通口。
设置在分火盖上的出气口是均匀分布的数个通孔,并且每个通孔的轴心线均向上延伸至分火盖中心线上的同一点。
在分火盖顶部的中间或偏离分火盖中心的一侧设置有顶柱。
在分火盖顶部的中间加工有十字花形的通口,在通口的中间固定有向上伸出的顶柱,在分火盖顶部形成围绕顶柱的四个出气口。
底座的周边是向上或斜上方伸出的环形边,底座环形边的内径大于分火盖的平面尺寸,在底座环形边和分火盖对应面之间是向上或斜上方的扁状出气口。
底座的周边是向上伸出的环形边,分火盖的周边均匀设置数个爪形分火盖支撑体,分火盖通过爪形分火盖支撑体卡在底座环形边的内侧。
爪形分火盖支撑体中的一个具有设定的扇面角度。
底座采用扇形平面,分火盖的形状与底座的形状上下对应,分火盖的一条直线边通过分火盖支撑体与底座的一条直线边固定连接在一起。
在底座中心插孔的边缘上有一个向内突出的定位爪,沿轴向进入混气导管上端口处的定位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分火盖上设置出气口,在燃气灶工作时,十分有效的弥补了分火盖上方的火焰空白区,外层火焰与分火盖上方的火焰相邻接,分火器的火焰分布更为合理,燃气灶热效率可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提高5%~10%。
在分火盖上出气口的形状和设置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既满足了燃烧性能的需要,又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在分火盖上设置顶柱,用来限定分火盖与炊具底面之间的距离,可保证燃气灶产生的热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带有顶柱的燃气灶分火器特别适用于可以升降的混气导管上,使炊具底面始终与燃气灶分火器保持最佳受热距离。
底座和混气导管采用定位爪和定位口配合定位,使得底座和混气导管不能相对转动,适用于数个燃气灶分火器在燃气灶燃烧器中均匀布置,有利于火焰分布的控制和稳定。
各实施例中的零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装配灵活方便,有利于组织批量生产。


图1是实施例之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分火盖的仰视图。
图4是图1中分火盖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底座的俯视图。
图6是实施例之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之三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之四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分火盖的一个俯视图。
图10是实施例之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之六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之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分火盖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14是图12中分火盖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15是实施例之八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之九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之十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俯视图。
图19是实施例之十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0是实施例之十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22是图20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1混气导管 2底座 3分火盖支撑体 4出气口 5顶柱 6定位槽7分火盖 8定位爪 9分火盖 10定位口 11出气口 12出气口 13底座14分火盖 15分火盖支撑体 16出气口 17分火盖支撑体 18出气口19分火盖 20出气口 21底座 22分火盖 23分火盖支撑体 24底座25分火盖 26分火盖支撑体 27出气口 28出气口 29底座 30出气口31顶柱 32分火盖支撑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燃气灶分火器由底座2、分火盖支撑体3和分火盖7组成。其中,底座2为平面园环形,在底座2中心有圆形插孔,其直径与混气导管1上端口相匹配,在与插孔同心的外侧突出一段弧形插槽,在插孔的边缘上有一个向内突出的定位爪8。分火盖7是一个开口向下的园盖,园盖的周边是环形边。分火盖7环形边中的一段向下延伸做为分火盖支撑体3,分火盖支撑体3的尾端插入底座2的弧形插槽里,通过铆固或焊接,使分火盖7、分火盖支撑体3和底座2依次连接成一体,并在底座2上面和分火盖7环形边下边缘之间形成通向周边的扁状出气口。在分火盖7顶部的中间加工有十字花形的通口,在通口的中间铆固有向上伸出的顶柱5,顶柱5为球顶圆锥体,从而在分火盖7顶部形成了围绕顶柱的四个出气口4。混气导管1的上端口管壁外面加工有台肩,还在管壁上加工有纵向的槽形定位口6。混气导管1的上端口穿过底座2的插孔进入分火盖7的空腔内,用台肩轴向定位。底座2插孔内的定位爪8则沿轴向进入混气导管1上端口处的定位口6内,使分火器与混气导管1不能相对转动。底座2的直径等于或稍大于分火盖7的直径,如0至5毫米,当底座2的直径稍大于分火盖的直径时,可避免火焰向下方偏斜。在分火盖7顶部的中间加工十字花形的通口是为了适应冲压工艺的需要,使冲孔模具有一定的强度。与其技术效果等同的方案如在分火盖7顶部的中心加工有顶柱5的安装孔,在安装孔周围均匀设置数个通孔,但是这种方案在加工时的工艺性稍差。
如图6所示的燃气灶分火器,与图1所示燃气灶分火器的不同点是分火盖9是一块圆形平板,分火盖支撑体3是独立的一段弧形板,通过焊接、铆固等连接方式,将分火盖9、分火盖支撑体3和底座2连接成一体,混气导管1的上端口插入底座2的插孔内,与底座2上平面持平,槽形定位口10的纵向长度与底座2上的定位爪8的厚度相当。其余技术特征均与图1实施例相同。
如图7所示的燃气灶分火器,与图1所示燃气灶分火器的不同点是在分火盖7顶部的中间,没有设置向上伸出的顶柱5,而是在该位置设置了一个通孔11或数个均匀分布的通孔作为出气口。其余技术特征均与图1实施例相同。
如图8所示的燃气灶分火器,与图6所示燃气灶分火器的不同点是在分火盖9顶部的中间,没有设置向上伸出的顶柱5,而是在该位置设置了一个通孔11或数个均匀分布的通孔作为出气口。其余技术特征均与图6实施例相同。
如图9所示,在分火盖7或9上设置的出气口还可以是在分火盖中心的弧形通口12,这种弧形通口12接近环形,未闭合处起连接作用。顶柱5的位置还可以是在偏离分火盖中心的一侧。采用这种弧形通口,在不加大通口断面的的情况下,可在分火盖7或9有限的面积上尽量开出较大面积的出气口,从而降低气体流速,有利于助燃空气的混入,避免产生离焰。弧形通口12本身是连续的,而不是象数个通孔那样是断续的,有利于冲压加工。
如图10所示的燃气灶分火器,与图7所示燃气灶分火器的区别是底座13的周边是向上伸出的环形边,底座13环形边的内径大于分火盖7环形边的直径(即分火盖7的平面尺寸),从而在底座13环形边内面和分火盖7环形边外面之间形成向上的扁状出气口。这种结构使火焰朝向上方。
如图11所示的燃气灶分火器,与图8所示燃气灶分火器的区别是底座13的周边是向上伸出的环形边,底座13环形边的内径大于分火盖9的直径(即分火盖的平面尺寸),从而在底座13环形边内面和分火盖9圆周面之间形成向上的扁状出气口。这种结构使火焰朝向上方。
如图12至图14所示,与图8所示燃气灶分火器的不同点是底座13的周边是向上伸出的环形边,分火盖14的周边均匀设置数个爪形分火盖支撑体15,分火盖14通过爪形分火盖支撑体15卡在底座13环形边的内侧。爪形分火盖支撑体15的数量可以是3至6个中的任意一个,图12和图13中为4个,图14中为3个。数个爪形分火盖支撑体中的一个分火盖支撑体17还可以扩大至一定的扇面角度(如30度、60度、90度等),见图14,通过分火盖支撑体17的遮挡作用,控制火焰的扇面角度为设定的数值。在分火盖14顶部的中间铆固向上伸出的顶柱5,顶柱5周围的分火盖上均匀分布有数个出气孔16,如4个。在分火盖14上设置的出气口还可以是在分火盖14中心的弧形通口18。分火盖14上也可以不设置顶柱5。在混气导管1和底座13之间没有定位结构。其余技术特征均与图8实施例相同。
如图15所示的燃气灶分火器,与图7所示燃气灶分火器的不同点是分火盖19上的出气口是均匀分布的数个通孔20,并且每个通孔的轴心线均向上延伸至分火盖19中心线上的同一点,这种结构使火焰向中心汇聚。其余技术特征均与图7实施例相同。
如图16所示的燃气灶分火器,与图8所示燃气灶分火器的不同点是底座21的周边是向斜上方伸出的环形边,分火盖22的周边对应设置有向斜上方伸出的环形边,底座21的环形边的直径大于分火盖22的环形边的直径,底座21的环形边和分火盖22的环形边之间形成通向周边斜上方的扁状出气口,底座21和分火盖22在环形边处通过一段或数段分火盖支撑体23连接为一体。在分火盖22的环形边上均匀设置有数个出气孔20,并且每个出气孔的轴心线均向上延伸至分火盖中心线上的同一点,这种结构使火焰向中心汇聚。其余技术特征均与图8实施例相同。
如图17和图18所示的燃气灶分火器,其底座、分火盖支撑体和分火盖的形状均与前面已经叙述的实施例不同。其中,底座24采用扇形平面,中心处设置与混气导管上端口匹配的插孔,在插孔的边缘上有一个向内突出的定位爪8。分火盖25的形状与底座24的形状上下对应,分火盖25的平面尺寸与底座24的平面尺寸相等。分火盖25扇形的周边有向下延伸的闭合的条形边,分火盖25的一条直线边向下延伸作为分火盖支撑体26,与底座24的一条直线边固定连接在一起。混气导管1的上端口的管壁上加工有台肩,还在管壁上加工有纵向的槽形定位口6。混气导管1的上端口插入底座24的插孔内并且向上伸出一段,用台肩轴向定位。底座24插孔内的定位爪8则沿轴向进入混气导管1上端口处的定位口6内,使分火器与混气导管不能相对转动。本实施例中分火盖也可以是一个扇形平板,与底座的形状上下对应,扇形分火盖的一条直线边连接分火盖支撑体,向下与底座的一条直线边固定连接在一起。
如图19所示,有四个如图17和图18所示的燃气灶分火器在燃气灶燃烧器中均匀布置。燃气灶分火器的数量不限于4个,也可以是2个、3个、5个或6个。分火盖上设置的出气口可以是通孔,也可以是其它的形状,如一段弧形的通口28。
如图20、图21、图22所示的燃气灶分火器,底座29为平面园环形,在底座29中心有圆形插孔,底座的一侧有一段向上折起的边缘,形成一段弧形板作为分火盖支撑体32,与分火盖支撑体32相连继续向上延伸出的一段弧形板作为顶柱31。分火盖7是一个开口向下的园盖,园盖的周边是环形边,在分火盖支撑体上段与分火盖支撑体32连为一体,如焊接在一起,并且在底座29上平面和分火盖7环形边下边缘之间形成通向周边的扁形出气口。从分火盖7的中心孔向下插入一段园管作为出气口30,园管的下端插入混气导管的入口内,园管的上端搭接在分火盖7上。图中的搭接是将园管的上口扩成喇叭口,使园管吊在分火盖7上。如用其它连接方式将园管固定在分火盖7上,其使用效果相同。采用这种管形通口结构的出气口,可以消除在气体流量较小时产生的回火现象。
底座29一侧的分火盖支撑体32和与分火盖支撑体相连继续向上延伸出的顶柱31也可以是平板,所述弧形板和平板以及其它异形结构均可起到分火盖支撑体和顶柱的作用。
分火盖还可以是一块圆形平板,与园环形底板形状对应。底座也可以采用扇形平面,分火盖的形状与底座的形状上下对应。
如果分火盖上不采用上述管形通口作为出气口的结构,则可在分火盖上均布数个直径小于2毫米的通孔,或者是弧形通口。
如同图19所示的一样,图1、图6、图7、图8、图15、图16所示的燃气灶分火器可以是数个,在燃气灶燃烧器中均匀布置。
图12所示的燃气灶分火器,当分火盖支撑体15采用图13所示结构时,可以用来单独组成燃气灶燃烧器,但分火盖支撑体15的数量不限于4个。
图12所示的燃气灶分火器,当分火盖支撑体17采用图14所示结构时,可以由数个燃气灶分火器组成燃气灶燃烧器,但应对混气导管1和底座13进行定位,使之不能相对转动,以保证各个燃气灶分火器相对位置的固定并将火焰分布保持在最佳位置。
图20、图21、图22所示的燃气灶分火器,可以用来单独组成燃气灶燃烧器,也可以由数个燃气灶分火器组成燃气灶燃烧器,但是也要对底座29和混气导管进行定位,使之不能相对转动。
混气导管和底座之间的定位方式也可以有其它选择,但其目的都是限制两者之间的相对转动。
权利要求1.一种燃气灶分火器,由底座、分火盖支撑体和分火盖组成并切连接成一体,底座与分火盖之间具有扁状出气口,底座中心设有用于与混气导管上端口连接的插孔,其特征在于在分火盖上设置有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分火盖上的出气口是一个通孔或数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或弧形通口或管形通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分火盖上的出气口是均匀分布的数个通孔,并且每个通孔的轴心线均向上延伸至分火盖中心线上的同一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分火器,其特征在于在分火盖顶部的中间或偏离分火盖中心的一侧设置有顶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分火器,其特征在于在分火盖顶部的中间加工有十字花形的通口,在通口的中间固定有向上伸出的顶柱,在分火盖顶部形成围绕顶柱的四个出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分火器,其特征在于底座的周边是向上或斜上方伸出的环形边,底座环形边的内径大于分火盖的平面尺寸,在底座环形边和分火盖对应面之间是向上或斜上方的扁状出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分火器,其特征在于底座的周边是向上伸出的环形边,分火盖的周边均匀设置数个爪形分火盖支撑体,分火盖通过爪形分火盖支撑体卡在底座环形边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灶分火器,其特征在于爪形分火盖支撑体中的一个具有设定的扇面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分火器,其特征在于底座采用扇形平面,分火盖的形状与底座的形状上下对应,分火盖的一条直线边通过分火盖支撑体与底座的一条直线边固定连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分火器,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中心插孔的边缘上有一个向内突出的定位爪,沿轴向进入混气导管上端口处的定位口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分火器,旨在解决在分火盖上方存有火焰空白区的问题。燃气灶分火器,由底座、分火盖支撑体和分火盖组成并连接成一体,底座与分火盖之间具有扁状出气口,底座中心设有与混气导管上端口连接的插孔,在分火盖上设置有出气口。设置在分火盖上的出气口是一个通孔或数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或弧形通口或管形通口。所述出气口是均匀分布的数个通孔,并且每个通孔的轴心线均向上延伸至分火盖中心线上的同一点。顶柱设置在分火盖顶部的中间或偏离分火盖中心的一侧。在底座中心插孔的边缘上有向内突出的定位爪,沿轴向进入混气导管上端口处的定位口内。分火器的火焰分布更为合理,燃气灶热效率可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提高5%~10%。
文档编号F24C3/08GK2809444SQ200520085568
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3日
发明者林庆森, 林泽洲, 林泽村 申请人:林泽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