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600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湿机,尤其涉及支撑着吸附部件和吸附壳体的吸附框架 上连接有加热器组件和热气导向部等多个部件的除湿机。
背景技术
图l是现有技术除湿机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所示,现有技术的除湿机包括压縮冷媒的压縮机l;使被所述压 縮机l压縮的冷媒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冷媒进行冷凝的冷凝器2;对 所述冷凝器2冷凝的冷媒进行膨胀的膨胀机构(未图示);使被所述膨胀机 构膨胀的冷媒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冷媒进行蒸发的蒸发器3;协助所 述冷凝器2以及蒸发器3进行热交换的送风扇4;设置容纳有所述装置l、 2、
3、 4的壳体5。
所述壳体5由前面壳体5a、后面壳体5b、支撑壳体5c构成,空气通过形 成在所述后面壳体5b的吸入口6流入,并流经所述蒸发器3以及冷凝器2,且 经过所述送风扇4后,向所述前面壳体5a的排出口7排出。
所述送风扇4,由向圆周方向排放空气的叶轮4a和,抱住所述叶轮4a而 形成空气流动方向的风扇外壳4b和,使所述叶轮4a旋转的送风电机4c构成。
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除湿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液态的冷媒在蒸发器3里蒸发,从而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所述 冷媒的蒸发使蒸发器3的温度降低,因此由于所述送风扇4的作用而流经所 述蒸发器3的空气的温度也随之下降。
随所述蒸发器3周围温度的降低,含在空气中的水分以露水状态凝结到 蒸发器3的表面而滴落到下侧,经过上述过程所产生的冷凝水被储藏到可推 拉地安装在壳体5下部的接水桶8内。
但是,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现有技术的除湿机,通过如压縮机1等装 置来形成的冷媒循环系统,通过利用了冷媒的制冷热空调器以附加的形式 来实现除湿功能,这样不仅除湿效率不高,而且由于制冷热空调器部件的 缘故,体积和重量会增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能够持 续吸附空气中水分的吸附部件,而该吸附部件被吸附框架所支撑的除湿机。
本发明的另外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吸附在吸附部件上的水分蒸发的 加热器组件以及热气导向部安装在吸附框架上的除湿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除湿机,
包括有本体;设置在本体的内部,并将本体的内部空间前后划分的隔板;
其中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一侧,使内部的循环空气与外部的空气之间进行 热交换的热交换器;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隔板的前面侧,以低速旋转的同 时吸附空气中水分的吸附组件及使所述吸附组件固定安装到所述隔板一侧
的吸附框架;设置在所述隔板的另一侧还有使循环于所述热交换器内部的
循环空气强制流动的再生组件及对通过所述再生组件所流动的循环空气进 行加热的加热器组件;设置在所述吸附框架的一侧,对被所述加热器组件 加热而流经所述吸附框架的循环空气进行引导的热气导向部。
所述加热器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吸附框架的一侧面,所述热气导向部 设置在所述吸附框架的另外一侧面。
所述热气导向部一体形成在所述吸附框架的一面上。
所述吸附组件包括有通过吸附而去除空气中水分的吸附部件及固定支 撑所述吸附部件的吸附壳体。
所述热气导向部的端部还设置有密封所述吸附框架与所述吸附部件之 间的缝隙的密封部件。
所述加热器组件的表面设置有通过检测温度来控制供给于所述加热器 组件的电源的第l防过热装置。
所述第l防过热装置是由双金属片构成的自动调温装置。
所述热气导向部,具有通过检测流经所述热气导向部的循环空气的温
度来控制供给于所述加热器组件之加热器的电源的第2防过热装置。
所述第2防过热装置包括有所述热气导向部的检测温度大于设定温度 时处于断开状态,而小于设定温度时处于接通状态的温度盘(H2');当所述 热气导向部的检测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会永久断开,从而切断供给于所述 加热器组件的电源的温度保险丝。
本发明的效果是如上所述的除湿机,具有能够通过吸附而去除包含 在外部空气中水分的吸附部件,而对流经该吸附部件的循环空气进行加热 的加热器组件安装在吸附框架上,可以通过吸附持续地去除空气中含有的 水分,同时根据内、外部空气之间的温度差,使空气中的水分被冷凝而排 出,因此相比现有技术的制冷热循环系统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除湿。另外, 本发明没有采用如同现有技术的冷媒、压縮机等大重量的部件(材料),而 采用了加热器组件等附着安装在吸附框架的结构。从而能够制造出相比现 有技术小型轻量的除湿机。具有除湿效率高、重量轻的特点。


图l是现有技术除湿机的分解立体图2是本发明除湿机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3a是图2所示除湿机的分解立体图3b是在反方向观察图2所示除湿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内部结构的前方立体图5是本发明买施例内部结构的后方立体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本体机壳与上面板的分解立体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内侧热交换器的后方立体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隔板结构的立体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吸附电机组件的立体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隔板上安装有吸附电机组件和内侧热交换器的 状态立体图lla和图ll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吸附框架上安装有热气导向部和加热 器组件的前后方立体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侧方热交换器的立体图13a是图12所示侧方热交换器的分解立体图13b是在其他方向观察图12所示侧方热交换器的分解立体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外部空气流动状态的空气流动示意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隔板后侧空气流动状态的空气流动示意图16是在图3a中循环空气流动路径的状态示意图; 图17是在图3b中循环空气流动路径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
100.本体110.本体壳体
120.上面板122.排出口
124.间隔凸起130.隔板
132.后方凹陷部134.中央贯通口
136.电机支撑部138.吸附电机容纳部
MO-加热器容纳部142.加热器导向部MS.送风导向部148'.圆形导向部
148〃.上方导向部150.本体底座
152.排水盘容纳部154.侧方插入孔
156.前方插入孔158.内侧插入孔
160.再生组件170.加热器组件
ISO-吸附组件182.吸附部件
is^吸附壳体190.吸附框架
192.热气导向部200.内侧热交换器
210.前方热交换器220.侧方热交换器
222.第l热交换器224.第2热交换器
226.第3热交换器230.挡板
240.送风电机246.送风扇
250.排水盘330.上端连接部
332.下端连接部340.连接凸起
342.凸起连接管 HI.第l防过热装置 H2.第2防过热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使用过程或动作过程加以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除湿机的实施例做出详细说明。 图2是本发明除湿机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图3a和图3b分别是本发明除 湿机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a是在与图2相同的方向观察除湿机时的分解立 体图,图3b是在图2的后侧(相反侧)观察除湿机时的分解立体图,图4和 图5分别是本体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本体壳体与上面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内侧热交换器的后方立体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除湿机包括内部安装有为了进行除湿的主要部 件的本体100;设置在所述本体100的下侧的水桶300以及支撑台310等。
所述本体100的外观,由上下部开放的箱体形状的本体壳体110和安装 在所述本体壳体110上侧的上面板120而确定。
所述本体壳体110形成所述本体100的前、后、左、右的外观,它由形 成前面外观的前面板112、形成后面外观的后面板114、形成右侧面外观的 右侧面板116和形成左侧面外观的左侧面板118等构成。
所述前面板112、后面板114、左侧面板118以及右侧面板116应当一体 形成。所述前面板112、后面板114、左侧面板118以及右侧面板116—体形 成后,所述本体壳体110上下开放。如上所述上下开放的本体壳体IIO,其 下侧被将要后述的本体底座150屏蔽,在上侧安装有所述上面板120。
所述上面板120形成所述本体100的上面外观,它的设置位置相隔所述 本体壳体110的上端一定距离。所述本体壳体110的上端与上面板120之间的 缝隙构成排放空气的排出口122。
所述上面板120的边缘与所述本体壳体110的上端部相间隔一定距离而 设置,如图所示,所述上面板120的边缘与所述前面板112、后面板114、左 侧面板118以及右侧面板116之间形成一定缝隙,所述各面板之间的缝隙构 成排放除湿后空气的排出口122。
以下,为了说明的便利,本发明对从除湿机的外部流入到内部之后, 被除湿而再次排放到外部(室内空间)的空气简称"空气"。对循环于将要 后述的多个热交换器200、 210、 220和再生组件160以及加热器组件170等的
空气简称"循环空气",以此加以区别。
所述上面板120与所述本体壳体110之间具有使上面板120和本体壳体 110相间隔的间隔凸起124,所述间隔凸起124具有一定的高度,并支撑所述 上面板120,从而使所述上面板120保持从所述本体壳体110的上端相间隔一 定距离的状态。
所述间隔凸起124从所述本体壳体110的上端向上侧凸出而形成,所述
间隔凸起124形成在所述本体壳体110各边角的部位,且具有细环棒的形状。
即,它分别形成在四边形形状所述本体壳体iio上端的四个角上。所述上面
板120的底面四个角上,形成有与所述间隔凸起124的上端相对应的凸起槽 126,从而插入连接所述间隔凸起124。
所述本体壳体110的一侧面(右侧面)形成有吸入口128,所述右侧面 板l 16上形成有多个吸入口 128。所述吸入口 128是所述本体壳体1 IO外部(一 般来讲,建筑物的室内空间)的空气流入到本体壳体110内部的通路,如图 所示,它形成有多个,且应当具有左右方向较长的狭缝形状。
所述吸入口128,可以具有如图所示左右方向较长的形状,也可以具有 上下方向较长的形状。所述吸入口128如图所示贯通形成在所述右侧面板 116上,也可以形成单独的吸入格栅而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右侧面板116上。
所述本体100具有前后划分其内部空间的隔板130,在所述本体壳体IIO 的内部设置有隔板130,从而前后划分其内部的空间。所述隔板130具有多 次弯折的形状,如图所示,从上方观察时呈"_T"形状而划分前后空间。
沿左右方向形成的隔板130的右侧端,向后侧垂直弯折而延长后形成后 方延长面130a,而所述后方延长面130a的后端,再次向右侧垂直弯折后形 成右侧延长面130b。所述右侧延长面130b的右侧端,再次以一定角度向后 侧弯曲而形成延长的倾斜端部130c。
所述倾斜端部130c与所述右侧延长面130b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锐 角,并分别与所述本体壳体110的右侧面板116的后端以及后面板114的右侧 端相接触。进而,所述的倾斜端部130c,能够容易将通过所述右侧面板116 的吸入口 128流入的外部空气的全部引向所述隔板130的前方。
所述隔板130相同或小于所述本体壳体110的高度。所述隔板130的上端 与所述上面板120之间形成有一定的缝隙,使所述隔板130的上端与所述上 面板120相间隔的原因是,为了使除湿后的空气从所述隔板130的后侧移动 到上方后,通过所述隔板130与上面板120之间的缝隙再移动到隔板130的前 方。除湿后的空气也可以通过所述上面板120与前面板112之间的缝隙被排 出到外部。
在所述隔板130形成有一定大小的后方凹陷部132,所述隔板130的中央 附近向后方凹陷后形成后方凹陷部132,并在此设置有将要后述的加热器组 件170、送风扇246以及内侧热交换器200等部件。
所述后方凹陷部132的中央部以前后贯通而形成中央贯通口134,所述 中央贯通口 134是所述隔板130前方的空气移动到后方的通路。
所述中央贯通口 134的中央部形成有电机支撑部136,所述电机支撑部 136是安装将要后述的送风电机240、送风扇246等以及安装加热器组件170 的--端的位置。
所述电机支撑部136形成在所述中央贯通口134的中央部,且在所述的
电机支撑部136上以放射形状形成有多个(4个)支撑导向部136'而支撑所述 电机支撑部136,所述电机支撑部136与所述隔板130是一体形成。
在所述电机支撑部136的一侧还形成有吸附电机容纳部138,如图所示, 在所述中央贯通口134的左侧上半部,形成有圆筒形状的吸附电机容纳部 138。
所述装电机容纳部138是容纳安装将要后述的电机组件176的位置,如 图所示,具有前方开口的圆筒形状。所述装电机容纳部138与所述后方凹陷 部132—体形成,并大致位于所述隔板130的中央部位。
所述后方凹陷部132上具有加热器容纳部140,所述加热器容纳部140是 容纳安装将要后述的加热器组件170的部位,其形成在所述后方凹陷部132 的左侧。在所述加热器容纳部14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从所述后方凹陷部132 的前面向前方分别凸出形成有支撑着将要后述的加热器组件170的上端部 以及下端部的加热器导向部142。
在所述加热器容纳部140的上侧还形成有再生容纳部144,所述隔板130 的加热器导向部142的上侧形成一定的空间而构成再生容纳部144,而在该 再生容纳部144上容纳设置有将要后述的再生组件160。
所述隔板130向前方开口形成有空气流出口146,所述空气流出口146是 排放循环空气的地方,其形成在所述隔板130的后方凹陷部132的右侧下端 部,通过所述空气流出口146排放到前方的循环空气会流入到将要后述的内 侧热交换器200的内部。
在所述隔板130的右侧部分凸出形成有空气流入口146',如图所示,在 所述隔板130的右侧下端部,向右侧方凸出形成有圆筒形状的空气流入口 146'。所述空气流入口146'是,引导从将要后述的侧方热交换器220的内部排 出的循环空气流入到隔板130的内部的部位。
所述空气流入口146'与空气流出口146相互连通,通过所述空气流入口 146'流入到所述隔板130内部的循环空气通过所述空气流出口146再次被 排出。
所述隔板130的后面形成有送风导向部148,所述送风导向部148引导被 将要后述的送风扇246强制输送的空气的流动,将送风扇246向圆周方向排 放的空气引向左侧上方。所述送风扇246从所述隔板130的后面向后侧凸出 而形成,并与所述隔板130—体形成。
所述送风导向部148由抱住所述送风扇246外侧的圆形导向部148'和向 所述圆形导向部148'的上侧倾斜延长而形成的上方导向部148"等构成。
所述圆形导向部148'是对所述送风扇246向圆周方向排放的空气进行一 次性引导的部分,所述上方导向部148〃是将被所述圆形导向部148'引导而移 动到左侧方的空气再次引向上方的部分。
所述隔板130的下端设置有本体底座150。所述本体底座150以四边形平
板形状构成,它形成所述本体ioo的下部外观的同时起到支撑包括所述隔板
130在内的多数部件的作用。
在所述本体底座150上形成有排水盘容纳部152,在所述本体底座150的 右侧端附近形成有向上方凸出的排水盘容纳部152,而在该排水盘容纳部 152的下侧容纳有将要后述的排水盘250。
所述排水盘容纳部152以上下贯通形成有多个插入孔154、 156、 158, 所述多个插入孔154、 156、 158是分别插入安装形成于将要后述的多个热交 换器200、 210、 220下端部的多个引水口206、 216、 222'、 224'、 226'的地方。
所述排水盘容纳部152的右侧上面形成有侧方插入孔154,所述侧方插 入孔154是分别插入安装将要后述的侧方热交换器220之侧方引水口222'、 224'、 226'的地方,从它的右侧开始依次贯通形成有第l插入孔154a、第2插 入孔154b、第3插入孔154c。在所述第l插入孔154a、第2插入孔154b、第3 插入孔154c上,分别插入安装将要后述的第1引水口222'、第2引水口224'、 第3引水口226'。
所述侧方插入孔154的左侧贯通形成有前方插入孔156,所述前方插入 孔156是插入安装将要后述的前方热交换器210之前方引水口216的地方。
所述前方插入孔156的左侧还形成有内侧插入孔158,所述排水盘容纳 部152以阶梯状形成,其左侧相比右侧要相对低一些,而在该左侧相对低一 些的地方贯通形成有内侧插入孔158,所述内侧插入孔158是插入安装将要 后述的内侧热交换器200之内侧引水口206的地方。
所述隔板130的前面安装有再生组件160,容纳于所述隔板130上端附近 的所述再生容纳部144内,从前方安装再生组件160。
所述再生组件160被壳体抱住,虽然没有图示,但在所述再生组件160 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再生风扇和再生电机。所述再生组件160的前面形成有再 生流入口162,左侧形成有再生排出口164。
所述再生流入口162以与形成在将要后述的内侧热交换器200的内侧流 入口204相对应的圆形构成。所述再生排出口164从所述再生组件160向左侧 下方凸出延长而形成,且具有能够插入设置到将要后述的加热器流入口174 的四角柱外形。
所述隔板130的前面安装有扇形的加热器组件170,所述加热器组件170 对循环于将要后述的热交换器200、 210、 220内部的循环空气进行加热。在 所述加热器组件170的内部设置有接通外部的电源后能够散发出热量的加 热器(未图示),被所述加热器组件170加热的循环空气,供给到将要后述 的吸附部件182,从而蒸发掉吸附在吸附部件182上的水分。
所述加热器组件170的前面形成有如图所示的加热器排出口172,后面 形成有加热器流入口174。所述加热器排出口172是流经所述加热器组件170 的内部而被加热后的高温循环空气被排放到加热器组件170的前方的地方,
所述加热器流入口174是插入连接所述再生组件160之再生排出口164的地 方,所述加热器排出口172具有如图所示的扇形状。
所述加热器组件170的右侧端后侧安装有吸附电机组件176,所述吸附 电机组件176向将要后述的吸附组件180提供旋转动力,并容纳设置在所述 隔板130的吸附电机容纳部138内。
作为所述吸附电机组件176转动轴176'贯通所述加热器组件170的右侧 端后,向前方凸出而设置。在该吸附轴176'的前端,固定安装将要后述的吸 附组件180。
所述隔板130的前方设置有吸附组件180所述吸附组件180,由通过吸附 去除空气中水分的吸附部件182、固定支撑所述吸附部件182的吸附壳体184 等构成。
所述吸附部件182—般以纸基材料构成,如图所示,所述吸附部件182 整体上呈圆形状,而内部以蜂窝形状构成而前后贯通形成有多数个的通孔。
具体对所述吸附部件182来讲,将2层的纸基以蜂窝形状折叠而形成多 数的通孔,之后利用渗透性将吸附液浸到表面。由于在所述吸附部件182的 表面涂抹有容易吸附水分的吸附液,因此空气中的水分被吸附部件182吸附 而去除。
所述吸附壳体184由抱住所述圆形的吸附部件182之外部的边缘部184a 和,支撑所述吸附部件182的中央部的中央部184b、连接所述边缘部184a与 中央部184b的多个连接部184c等构成。
所述中央部184b固定连接有所述吸附电机组件176之吸附轴176'的前 端,通过所述吸附电机组件176的旋转力,所述的吸附部件182以及吸附壳 体184以一定的速度旋转。
所述吸附部件182和吸附壳体184通过吸附框架190固定安装在所述隔 板130上,所述吸附框架190在内部容纳着所述吸附部件182以及所述吸附壳 体184的状态下,通过螺钉等固定到所述隔板130的前面。
在所述吸附框架190的左侧部分形成有热气导向部192,所述热气导向 部192以与所述加热器组件170相对应的扇形构成,且从所述吸附框架190的 前面再向前方凸出而形成。
所述热气导向部192起到使流经所述加热器组件170的同时被加热的循 环空气流入到将要后述的前方热交换器210的作用,所述热气导向部192的 后方开口形成而使流经所述吸附框架190的循环空气流入到热气导向部192 的内部,且右侧和下端部也开口形成而将流入到所述热气导向部192内部的 被加热的循环空气引向将要后述的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前方流入口212。
所述热气导向部192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设置有密封部件194,在扇 形的所述热气导向部192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后面,设置有以橡胶等弹性材料 构成的密封部件194。
所述密封部件194起到密封所述吸附框架190与所述吸附部件182之间 的缝隙的作用,防止通过所述热气导向部192流动着的高温的循环空气泄露 于所述吸附框架190与吸附部件182之间的缝隙。
所述隔板130上还设置有内侧热交换器200,在所述隔板130之后方凹陷 部132的右侧部分,如图所示以上下方向设置有内侧热交换器200。所述内 侧热交换器200,能够使通过所述隔板130的中央贯通口134向后方流动着的 空气与内侧热交换器200之内部的循环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在该内侧热交 换器200上,以上下方向形成有多个能够使空气流通的狭缝形状的空气贯通 孔。
在所述内侧热交换器200的后面,分别形成有能够使空气出入的内侧流 入口202以及内侧流出口204。
所述内侧流入口202形成在所述内侧热交换器200的后面下端,而该内 侧流入口202连接在形成于所述隔板130的空气流出口146。所述内侧流入口 202具有与所述空气流出口 146相对应的大小,且引导通过所述空气流出口 146排放的循环空气流入到所述内侧热交换器200的内部。
所述内侧流出口204形成在所述内侧热交换器200的后面上端部,且引 导所述内侧热交换器200内部的循环空气通过所述再生组件160的再生流入 口162而流入。所述内侧流出口204和所述再生流入口162具有相互对应的大 小和形状,且由此相结合。
所述内侧热交换器200的下端还形成有内侧引水口206,在所述内侧热 交换器200的下端右侧(图7中为左侧)部,向下凸出形成有圆筒形状的内 侧引水口206。所述内侧引水口206的外径具有与所述排水盘容纳部152之 内侧插入孔158的外径相对应的大小,所述内侧引水口206插入安装在所述 内侧插入孔158上。
所述隔板130的前方还设置有前方热交换器210如图所示,所述前方热 交换器210设置在所述吸附框架190的前方,且抱住吸附框架190的右侧部 分,使流入到所述吸附组件180的外部空气流经所述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同 时进行热交换。
所述前方热交换器210其右侧端向后方弯折后,从上方观察时呈"」" 形状。在所述前方热交换器210上,形成有多个沿左右方向较长的狭缝形状 的空气贯通口。
所述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左侧端中央部向右侧凹陷一部分,而在该左侧 中央部贯通形成有前方流入口212。所述前方流入口212与所述热气导向部 192的右侧端以及下端部相对应。所述前方流入口212与所述吸附框架190之 热气导向部192的右侧端以及下端部相紧密连接,从而引导通过所述热气导 向部192流动着的被加热的循环空气流入到所述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内部。
所述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右侧面上端部形成有前方流出口214,所述前
方热交换器210的右侧端向后方弯曲而形成,而在该被弯曲部分的右侧面上
端部形成有圆形的前方流出口214。通过所述前方流出口214排出通过所述 前方流入口212流入到前方热交换器210内部的循环空气,通过所述前方流 出口214排出的空气会流入到将要后述的侧方热交换器220。
在所述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右侧下端,向下凸出形成有前方引水口216。 所述前方引水口216向下侧引导形成于所述前方热交换器210之内部的冷凝 水,它插入设置到所述排水盘容纳部152的前方插入孔156里,所述前方引 水口216的外径以与所述前方插入孔156的内径相对应的圆筒形状构成。
所述隔板130的前面右侧部分设置有侧方热交换器220,在所述隔板130 之后方延长面130a的右侧设置有侧方热交换器220,而该侧方热交换器220 位于所述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右侧。所述侧方热交换器220及前方热交换器 210使内、外部的空气相互进行热交换。
所述侧方热交换器220使通过所述右侧面板116的吸入口128流入的空 气一次性进行热交换,它以3个热交换器的结合而构成,所述侧方热交换器 220,由对齐直立而设置的第1热交换器222、第2热交换器224以及第3热交 换器226构成。
所述第1热交换器222是通过所述吸入口128流入的外部空气一次性接 触而进行热交换的地方,如图所示,它呈四边形形状,在左侧面下端后侧 形成有第l流出口222a。
所述第l流出口222a是排放所述第l流出口222a之内部的循环空气的地 方,而通过该第l流出口222a排出的循环空气通过所述隔板130的空气流入 口146'而流入。所述第l流出口222a与所述空气流入口146'具有相对应的形状 和大小,且以此相连接。
所述第l热交换器222的左侧面前端上侧形成有第l流入口222b,在所述 第l流出口222a的对角线上形成有第l流入口222b,而该第l流入口222b是循 环空气流入到所述第1热交换器222内部的入口 。
所述第1热交换器222的左侧设置有使流经所述第1热交换器222的外部 空气进行二次性热交换的第2热交换器224,所述第2热交换器224的右侧面 上端前端部形成有第2流出口224a。
通过所述第2流出口224a排放所述第2热交换器224内部的循环空气,该 第2流出口224a以对应于所述第l流入口222b的大小与之相结合,通过所述 第2流出口224a排出的循环空气经过所述第l流入口222b流入到所述第l热 交换器222的内部。
所述第2热交换器224的左侧面后侧上端部形成有第2流入口224b,所述 第2流入口224b与将要后述的第3流出口226a相对应而形成,且使循环空气 流入到所述第2热交换器224的内部。
所述第2热交换器224的左侧设置有使依次流经所述第1热交换器222和
第2热交换器224的外部空气进行三次性热交换的第3热交换器226。所述第3 热交换器226具有与所述第2热交换器224相对应的形状,且在左侧面后侧上 端部形成有第3流出口226a。
所述第3流出口226a以与所述第2流入口224b相对应的大小和形状与之 相连接。进而,通过所述第3流出口226a排出的循环空气经过所述第2流入 口224b流入到所述第2热交换器224的内部。
所述第3热交换器226的左侧面前端上端部形成有第3流入口226b,所述 第3流入口226b是循环空气流入到所述第3热交换器226内部的入口,它以与 所述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前方流出口214相对应的形状和大小与之相连接。
在所述各自侧方热交换器220的下端,分别向下凸出形成有细圆筒形状 的侧方引水口222'、 224'、 226',在所述第l、 2、 3热交换器222、 224、 226 的前端部下端,分别形成有以一定长度向下延长而形成的侧方引水口222'、 224'、 226'。
所述侧方引水口222'、 224'、 226'引导凝结在所述侧方热交换器220内部 的冷凝水向下方滴落,且它们分别插入设置在贯通形成于所述本体底座150 之排水盘容纳部152的侧方插入孔154里。进而,所述侧方引水口222'、 224'、 226'的外径具有与所述第l插入孔154a、第2插入孔154b以及第3插入孔154c 相对应的大小。
所述侧方引水口222'、 224'、 226'由第1引水口222'和第2引水口224'以及 第3引水口226'构成。所述第1引水口222'从所述第1热交换器222的下端向下 凸出而形成,且插入设置于所述第l插入孔154a里;所述第2引水口224'从所 述第2热交换器224的下端向下凸出而形成,且插入设置于所述第2插入孔 154b里。所述第3引水口226'从所述第3热交换器226的下端向下凸出而形成, 且插入设置于所述第3插入孔154c里。
所述隔板130的前方还设置有划分上下空间的挡板230,如图所示,所 述挡板230由平板构成,且以上下划分所述隔板130的前方空间。
所述隔板130消除所述前面板112与隔板130之间的缝隙以及所述右侧 面板116与隔板130之间的缝隙,从而防止吸入空气与排出空气的相混合。 即,起到通过所述吸入口128流入的外部(室内空间)空气与通过所述排出 口122排放于外部(室内空间)的空气不被相互混合的作用。
所述隔板130的后侧设置有送风电机240,所述送风电机240利用外部供 给的电源向将要后述的送风扇246提供旋转动力,它设置在所述隔板130之 电机支撑部136的后侧。所述送风电机240向后方凸出形成有将旋转动力传 递到外部的电机轴242。
所述送风电机240通过电机固定架244而被支撑,所述圆筒形状的送风 电机240通过电机固定架244而固定到所述隔板130的后侧。如图所示,所述 电机固定架244抱住所述送风电机240,并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到所述隔板130
的后面。进而,所述送风电机240容纳于所述电机固定架244的状态下,被 固定到所述隔板130的后侧。
所述送风电机240的外侧设置有送风扇246,所述送风扇246使空气强制 流动,它通过所述送风电机240的旋转力而转动,所述送风扇246固定安装 在向所述送风电机240的后方凸出而形成的所述电机轴242上,从而根据所 述电机轴242的旋转所述送风扇246随之转动。
所述排水盘容纳部152的下侧容纳设置有排水盘250,所述排水盘250对 通过所述各自的引水口206、 216、 222'、 224'、 226'向下滴落的冷凝水进行 集水,它具有与所述排水盘容纳部152相对应的形状。
另外,在所述排水盘250的后面,贯通形成有使蓄积于内部的水(冷凝 水)排放到所述接水桶300里的排水孔252,该排水孔252通过排水杆254能
够选择性地被开闭。
所述排水杆254以杠杆形状构成,当所述接水桶300安装在所述支撑台 310上时,它开放所述排水孔252;当所述接水桶300被拉出而没有安装在所 述支撑台310上时,它关闭所述排水孔252。
所述本体底座150的下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接水桶300和支撑台310。
所述接水桶300是蓄积产生于所述多个热交换器200、 210、 220的水(冷 凝水)的地方。即,在所述多个热交换器200、 210、 220上凝结而成水滴 通过所述排水盘250滴落到所述接水桶300而被储藏。
所述接水桶300设置在将要后述的支撑台310的前端支撑部314'与后端 支撑部314"之间。所述接水桶300应当可向侧方(左侧或右侧)抽拉地而设 置,且以上方开口的箱体形状构成。
所述支撑台310支撑着所述本体100,它由支撑底座312和连接支撑部 314构成。所述支撑底座312直接与建筑物的底面相接触,它由四角平板构 成。
所述连接支撑部314由从所述支撑底座312的前端部向上凸出而形成的 前端支撑部314'和从所述支撑底座312的后端部向上凸出而形成的后端支撑 部314"等构成。
所述支撑台310的上端设置有排水盘250,所述前端支撑部314'的右侧端 设置有排水盘250,从而将凝结产生于所述多个热交换器200、 210、 220的 水(水分)引向所述接水桶300。即,从形成于所述多个热交换器200、 210、 220下端的引水口206、 216、 222'、 224'、 226滴落的水聚集到所述排水盘250 的内部之后,再下落到所述接水桶300里。
图8为所述隔板130的构成。
如图所示,在所述隔板130之右侧延长面130b的前面上端部和下端部, 分别沿左右方向较长地形成有为使固定所述侧方热交换器220的连接导向 部320、 322,在所述右侧延长面130b的上端附近,沿左右方向较长地形成有上端连接导向部320;在所述右侧延长面130b的下端附件,沿左右方向较
长地形成有下端连接导向部322。
在所述上端连接导向部320和下端连接导向部322的右侧面上,分别形 成有上端连接槽320'和下端连接槽322'。所述上端连接槽320'和下端连接槽 322'是插入连接将要后述的连接部件334、336的地方,在所述上端连接槽320' 和下端连接槽322'的内面,应当形成有能够紧固连接螺钉的内螺纹。
在所述吸附电机容纳部138上,还形成有为使固定所述吸附电机组件 176的连接支撑部139,在所述吸附电机容纳部138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向上 侧和下侧凸出形成有对螺钉进行紧固的连接支撑部139。在所述连接支撑部 139上,分别成对形成有连接着螺钉的连接孔139'。
图9为吸附电机组件176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所述吸附电机组件176
呈圆形,且吸附电机(未图示)被外部壳体抱住。
所述吸附组件180向前方凸出形成有传递旋转动力的所述吸附轴176', 所述吸附轴176'的端部连接在所述吸附壳体184的中央部184b,根据所述吸 附轴176'的旋转,所述吸附组件180的整体会进行转动。
所述吸附轴176'形成在从所述吸附电机组件176的中央部相隔一定距离 的位置上,如图所示,所述吸附轴176'在从所述吸附电机组件176的中央向 左侧间隔一定距离的位置,向前方凸出而形成。所述吸附轴176'没有设置在 中央部的原因是虽然没有详细图示,但由于在所述吸附组件180的内部装 配有使所述吸附轴176'低速旋转的多个齿轮。
所述吸附电机组件176具有接通电源的电机电源端子176",在所述吸附 电机组件176的右侧面,附着安装有电机电源端子176",通过该电机电源端 子176'能够使外部电源接通到所述吸附电机组件176。
所述吸附电机组件176还形成有为使固定吸附组件180的连接部177,在 所述吸附电机组件17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向上侧和下侧凸出形成有连接部 177,而该连接部177分别成对形成有贯通插入着螺钉的螺钉贯通孔177'。
所述连接部177是与前述的吸附电机容纳部138的连接支撑部139相接 触的部分,所述连接部177和连接支撑部139具有相对应的形状,述螺钉贯通 孑L177'和连接孔139'也具有相对应的形状。
图10为在图8所示的隔板130上安装有所述吸附电机组件176和内侧热 交换器200的状态,显示了所述吸附电机组件176插入安装于所述吸附电机 容纳部138的状态,所述内侧热交换器200紧贴固定在所述后方凹陷部132的 右侧部分。
所述吸附电机组件176插入安装在所述隔板130的中央部分,该吸附电 机组件176向所述吸附组件180的中央部提供旋转动力,所述内侧热交换器 200通过多个螺钉安装在所述隔板130的后方凹陷部132上。
图lla和图llb分别为架190的前方立体图和后方立体图。
如图所示,在所述吸附框架190的内侧容纳设置有所述吸附部件182和 吸附壳体184,在所述吸附框架190的后面安装有所述加热器组件170,在所 述吸附框架190的前面形成有所述热气导向部192。
所述加热器组件170的表面设置有第1防过热装置H1,如图所示,在所 述加热器组件170的后面形成有第1防过热装置H1,从而控制向具备于所述 加热器组件170的加热器(未图示)所供给的电源,所述第1防过热装置H1 检测所述加热器组件170的表面温度,从而接通(on) /断开(off)供给于 加热器的电源。
所述第1防过热装置H1是由双金属片构成的自动调温装置,所述第l防 过热装置H1,当所述加热器组件170的表面温度大于一定温度时,断开供给 于所述加热器组件170的电源;当小于一定温度时,向所述加热器组件170 供给电源。
如图所示,所述第1防过热装置H1通过附着托架H1'安装到所述加热器组 件170的外表面,通过由螺钉固定连接的附着托架H1'而固定设置到所述加热 器组件170的外表面。
如图所示,所述热气导向部192形成在所述吸附框架190的前面左侧部, 且应当一体形成在所述吸附框架190的前面。在所述热气导向部192上,也 设置有能够切断供给于所述加热器组件170的电源的第2防过热装置H2。
所述第2防过热装置H2附着设置在所述热气导向部192的表面,从而检 测流经所述热气导向部192的循环空气的温度,由此控制供给于所述加热器 组件170的电源,所述第2防过热装置H2不仅可以设置在所述热气导向部192 的外面,而且还可以设置在热气导向部192的内面。
所述第2防过热装置H2由温度盘H2'和温度保险丝H2"等构成。
所述温度盘H2',当所述热气导向部192的测定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被 断开(off);当小于设定温度时,重新被接通(on),它是如同前述的第l 防过热装置H1的由双金属片构成的自动调温装置。
该温度盘H2'相比所述第1防过热装置H1要在相对低的温度下工作。艮卩, 由于所述热气导向部192相比所述加热器组件170所产生的热量要少,因此 使用于所述温度盘H2'的双金属片的金属要相比使用于所述第1防过热装置 Hl的金属应当对热的反应要更加灵敏。
所述温度保险丝H2〃具有一般保险丝的功能,当所述热气导向部192的 测定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永久被断开,从而切断供给到所述加热器组件 170的电源。
所述温度保险丝H2"不同于所述温度盘H2',只要被断开则不可再使用, 因此要重新更换,所以首先所述温度盘H2'开始工作后,再有所述温度保险 丝H2〃开始工作。进而,所述温度保险丝H2〃相比所述温度盘H2',在温度高 的状态下工作。 图12和图13a以及图13b为所述侧方热交换器220的构成,图12为所述侧 方热交换器220的组装状态,图13a及图13b分别为在左侧和右侧观察构成所 述侧方热交换器220的第1热交换器222、第2热交换器224以及第3热交换器 226时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所示,所述第1热交换器222、第2热交换器224以及第3热交换器226 通过将要后述的连接装置340、 342相互连接,且所述第1热交换器222、第2 热交换器224以及第3热交换器226中的至少一个固定安装在所述隔板130 上。
所述第1热交换器222、第2热交换器224以及第3热交换器226中的至少 一个的上端部通过将要后述的连接部件334、 336连接在所述隔板130,在图 12、图13a以及图13b上为所述第l热交换器222的上端部固定在所述隔板130
的实施例。
所述第1热交换器222、第2热交换器224以及第3热交换器226中的至少 一个的下端部通过将要后述的连接部件334、 336连接在所述隔板130,而如 图12、图13a以及图13b所示,以下将所述第1热交换器222的下端部固定在 所述隔板130的情况作为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所示,所述第1热交换器222的后侧上端部向上延长而形成上端连 接部330,所述第1热交换器222的后侧下端部向下延长而形成下端连接部 332。
所述上端连接部330贯通形成有上端贯通孔330',所述下端连接部332贯 通形成有下端贯通孔332'。所述上端贯通孔330'和下端贯通孔332'是贯通设 置将要后述的连接部件334、 336的孔。 一
所述侧方热交换器220通过连接部件334、 336固定安装到所述隔板130。 即,如图所示,所述侧方热交换器220通过由螺钉构成的连接部件334、 336 固定到所述隔板130,但是该连接部件334、 336并非必须是螺钉,它也可以
是其他的连接手段。
所述连接部件334、 336,由插入连接于所述上端连接导向部320之上端 连接槽320'的上端连接部件334和,插入连接于所述下端连接导向部322之下 端连接槽322'的下端连接部件336构成。所述上端连接部件334和下端连接部 件336分别贯通所述第1热交换器222的上端贯通孔330'和下端贯通孔332'而 连接到所述上端连接槽320'和下端连接槽322'。
所述第1热交换器222和第2热交换器224以及第3热交换器226通过连接 装置340、 342而相互连接。
所述连接装置340、 342,在相互邻接的所述各热交换器222、 224、 226 的一面分别相对应地形成,且由能够相互连接的连接凸起340和凸起连接管 34'2等构成,在所述第1热交换器222的左侧面与所述第2热交换器224的右侧 面相对应地形成有凸起连接管342和连接凸起340而相互连接,在所述第2热
交换器224的左侧面与所述第3热交换器226的右侧面也分别相对应地形成 有凸起连接管342和连接凸起340而相互连接。所述凸起连接管342和连接凸 起340分别形成在所述各热交换器222、 224、 226的一面各边角上。
在所述第1热交换器222的左侧面后侧上端,向左侧方凸出形成有凸起 连接管342。如图所示,所述凸起连接管342具有细圆筒形状,向形成在该 凸起连接管342之内部的圆形槽里,紧密插入设置所述连接凸起340。
因此,要么所述凸起连接管342的内径相同于所述连接凸起340的外径, 要么所述连接凸起340的外径略大于所述凸起连接管342的内径。'
在所述第1热交换器222的左侧面前端部下端,向左侧也凸出形成有凸 起连接管342。所述凸起连接管342如同形成在前述的第1热交换器222的左 侧面后侧上端。
另外,在所述第1热交换器222的左侧面后侧,也形成有凸起连接管342, 在所述第l流出口222a的上侧形成有凸起连接管342。相反,在所述第l热交 换器222的左侧面前端部上端不形成如上所述的凸起连接管342。这是因为, 该第l热交换器222的左侧面前端部上端形成有第l流入口222b,而该第l流 入口222b与形成在所述第2热交换器224之右侧面的第2流出口224a相连接, 从而起到连接装置的作用。
在所述第2热交换器224的右侧面边角上,向右侧凸出形成有所述连接 凸起340。如图所示,所述连接凸起340具有细环棒的形状,且分别形成在 与所述第1热交换器222之左侧面的凸起连接管342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形 成在所述第2热交换器224的右侧面后侧上端和下端,以及右侧面前端部的
丄山下顿。
在所述第2热交换器224的左侧面边角上,也分别形成有所述凸起连接 管342。 g卩,在所述第2热交换器224的左侧面前端部下端和上端,以及在 后侧下端部上,分别形成有凸起连接管342。
在所述第2热交换器224的左侧面后侧上端部,不形成凸起连接管342, 这是因为如前所述,第2流入口224b与所述第3热交换器226的第3流出口 226b相连接而起到连接装置的作用的缘故,所以无需再形成凸起连接管 342。
在所述第3热交换器226的右侧面边角上,也分别形成有连接凸起340。 形成于所述第3热交换器226之右侧面的连接凸起340,分别形成在与所述第 2热交换器224之左侧面的凸起连接管342相对应的位置上。
以下,参照图14至图17对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本发明除湿机的作用进
行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除湿机首先通过侧面(右侧面)外部(室内空间) 空气流入到除湿机的内部,而在除湿机的内部被除湿后的空气通过上端部 又重新排放到外部(室内空间),通过所述上面板120与其他面板之间的缝
隙被排放到外部。
从外部供给的电源驱动所述送风电机240,而根据该送风电机240所产 生的旋转力所述送风扇246开始旋转。
另外,从外部供给的电源也驱动所述吸附电机组件176,从而转动所述 吸附组件180。 g卩,通过所述吸附电机组件176的电机电源端子176〃供给电 源,那么所述吸附电机组件176内部的齿轮(未图示)开始旋转,进而转动 所述吸附轴176'。
根据所述吸附轴176'的旋转,连接在该吸附轴176'前端的吸附组件180 开始转动。此时,产生于所述吸附电机组件176的旋转力相比产生于所述 送风电机240或者再生电机(未图示)的旋转力,其转速要低,所述吸附组 件180以低速旋转。
另外,设置在所述再生组件160内部的再生风扇(未图示)也旋转,从 而使所述热交换器200、 210、 220内部的循环空气强制流动。与此同时, 设置在所述加热器组件170内部的加热器(未图示)也由于外部电源而散发 热量。
根据所述送风扇246的转动,在除湿机的内部产生吸力,且由于该吸力 的作用,使外部(室内空间)的空气通过所述右侧面板116的吸入口128流 入到所述本体壳体110的内部。(参照图14的①)
如图14的②所示,流入到所述本体壳体110内部的外部空气流经所述侧 方热交换器220,依次流经形成在所述第1热交换器222、第2热交换器224以 及第3热交换器226的狭缝形状的空气贯通口。
所述侧方热交换器220的外部空气与内部空气(循环空气)之间进行热 交换,相对冷一些的外部空气受到所述侧方热交换器220内部之热循环空气 的影响,其温度会上升。
如图14 所示,通过了所述侧方热交换器220的空气会流经所述前方 热交换器210,外部空气从所述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右侧方和前方流动到前 方热交换器210的后方。此时也如同流经所述侧方热交换器220的情况,所 述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内、外部空气相互进行热交换。
如图14的④所示,通过了所述前方热交换器210的空气将流经所述吸附 部件182。进而,此时空气中的水分会被吸附到所述吸附部件182的表面。
空气会变为相对干燥的空气。
如图14的⑤所示,通过了所述吸附部件180的外部空气会流经所述内侧 热交换器200。在所述内侧热交换器200,也如同所述侧方热交换器220以 及前方热交换器210的情况,内、外部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变为更高温的空气。
如图14的⑥所示,流经所述内侧热交换器200的空气通过所述隔板130
的中央贯通口134而移动到隔板130的后侧。移动到所述隔板130后侧的空 气,由于所述送风扇246的作用以放射形状排出而被所述送风导向部148所引导。
由于所述送风导向部148抱住所述送风扇246的外侧,同时其左侧端向 上侧延长而形成,因此所述送风扇246所输送的空气,如图14的⑦所示,会 上升到所述隔板130的左侧上方。
参照图15对所述送风导向部148所引导的空气的流动状态进行具体说 明如下首先,由于所述送风扇246的作用而向圆周方向输送的空气,被所
述圆形导向部148'引导而如Q所示被引向左侧方(图15中为右侧方)。
再被所述上方导向部148"引导而移动到上侧,且如图的0所示,会流 经所述上方导向部148"的上端与所述左侧面板118之间的缝隙。
流经所述上方导向部148"的上端与所述左侧面板118之间的缝隙的空 气中一部分,会通过所述隔板130的上端与所述上面板120之间的缝隙,移 动到隔板130的前方,由于在所述隔板130与所述上面板120之间形成有一定
的缝隙,因此如图的 所示,所述隔板130后侧的空气也会移动到隔板130 的前方。
如上所述,由于送风导向部148的引导而上升的空气也会移动到所述隔 板130的前方,此时所述隔板130前方的挡板230会切断空气的向下流动,从 而防止被所述送风导向部148引向上侧的空气又重新流入到所述吸附组件 180。即,由于所述送风导向部148的引导而移动到上侧的空气,不会下降 到所述挡板230的下方而与从外部流入的空气相混合。
移动到上侧的空气会分散到所述上面板120之边缘的各部分,从而通过 所述排出口122排放到外部。即,通过形成在所述上面板120与本体壳体110 之间的各缝隙的排出口122,如图14的⑧所示,排放到外部。空气通过以狭 缝形式形成在各面板之间的缝隙的排出口122向外部排出的方式,也称作线 形扩散方式。
参照图16和图17对持续流动在所述多个热交换器200、 210、 220内部的 循环空气的流动状态进行说明。
流动于所述多个热交换器200、 210、 220内部的循环空气的流路构成闭 回路。即,不同于如上所述的空气(从室内空间流入到除湿机内部的空气), 所述热交换器200、 210、 220内部的循环空气不会被交替,且持续循环同样
回路的同时与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从所述再生组件160输出的循环空气,如图的(D所示,通过与所述再生 排出口164相连接的所述加热器流入口174,流入到所述加热器组件170的内部。
流入到所述加热器组件170内部的循环空气被加热器(未图示)加热而
达到高温后,通过所述加热器排出口172,如图的⑥所示,流动到前方。通
过所述加热器排出口172排放到前方的循环空气将流经所述吸附部件182。 此时,通过所述加热器排出口172排放出的高温的循环空气会蒸发掉附着在 所述吸附部件182的水分。
所述吸附部件182由于所述吸附电机组件176的作用以低速旋转,同时 当有外部空气流经时,会吸附空气中的水分;且有高温的循环空气以上述 的过程流经附着有水分的吸附部件182时,附着在吸附部件182上的水分会
被蒸发而去除。
由于所述加热器排出口172具有如上所述的扇形状,因此受到通过所述 加热器排出口172排出的高温循环空气影响的吸附部件182具有与加热器排 出口172相对应的范围(扇形状)。由于所述吸附部件182在所述吸附电机组 件176的作用下,以低速旋转,因此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所述吸附部件182 的整体会与通过所述加热器排出口172排出的高温循环空气相接触。
流经所述吸附部件182的循环空气流入到所述吸附框架190的热气导向 部192之后,通过所述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前方流入口212,以如图的 所示 被输送到所述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内部。
流入到所述前方热交换器210内部的循环空气与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 换,与通过所述吸入口128流入并流动于所述前方热交换器210之外部的外 部空气进行热交换。
由于所述前方热交换器210内部的循环空气相对比外部空气温度要高, 因此所述前方热交换器210内部的循环空气向前方热交换器210之外部的空 气传递热量,在此过程中,所述前方热交换器210内部之循环空气的温度会 下降,从而循环空气中的水分会被冷凝而向下滴落。
如图的⑥所示,通过了所述前方热交换器210的循环空气流入到所述侧 方热交换器220的内部,所述前方热交换器210内部的循环空气通过所述前 方流出口214、所述第3热交换器226的第3流入口226b流入到第3热交换器 226的内部,接着再依次流经所述第2热交换器224和第1热交换器222的内 部。此时也如同前述,循环空气向所述侧方热交换器220外部的空气传递热 量,从而循环空气中的水分会被冷凝。
通过了所述侧方热交换器220的空气流入到所述内侧热交换器200,通 过所述第l热交换器222的第l流出口222a排出的循环空气,以如图的 所 示,通过形成于所述隔板130的空气流入口146'流入到隔板130的内部,而 该循环空气,以如图的①所示,通过所述空气流出口146流入到所述内侧热 交换器200的内侧流入口 202 。
流入到所述内侧热交换器200内部的循环空气,如同在前述的侧方热交 换器220以及前方热交换器210—样,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通过了所述 吸附部件182之后,与通过所述隔板130的中央贯通口134而移动到隔板130后侧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在此过程中,所述内侧热交换器200内部的循环空气被冷却而其中的水
分被冷凝,之后再排放到下侧。
如图的⑨所示,通过了所述内侧热交换器200的循环空气会流入到所述 再生组件160,由于所述内侧热交换器200的内侧流出口204与所述再生组件 160的再生流入口162相结合,因此所述内侧热交换器200内部的循环空气会 流入到所述再生组件160的内部。
流入到所述再生组件160内部的循环空气会被再生风扇(未图示)强制 输送,从而通过所述再生排出口164重新以如图的@所示移动到所述加热器 组件170的内部。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循环空气循环包括多个热交换器 200、 210、 220在内的闭回路,从而形成一个循环流路。
另外,如上所述工作着的加热器组件170会受到所述第1防过热装置H1 和第2防过热装置H2的控制。
例如,当所述加热器组件170的温度被加热到30(T40(rC以上时,所述 第1防过热装置H1进行一次性工作而切断供给到所述加热器组件170的电 源。进而,所述加热器组件170的加热器会停止工作。
与此同时,设置在所述热气导向部192的第2防过热装置H2也进行工作。 此时,首先所述第2防过热装置H2中的温度盘H2'工作,通过所述温度盘H2' 调整供给到所述加热器组件170的电源,接着所述温度保险丝H2"进行二次 性工作,不受所述温度盘H2'之接通(on) /断开(off)的工作,只要热气 导向部192由于所述热气导向部192的潜热而被过分加热,或者所述温度盘 H2'产生故障或进行误工作时,所述温度保险丝H2"会被断开而切断(off) 供给到所述加热器组件170的电源。
对如上所述的外部空气与循环空气进行热交换而产生的冷凝水来讲, 用户要及时清除。
对此时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在所述多个热交换器200、 210、 220的内部,因温度差而产生的冷凝水 会沿着热交换器200、 210、 220的内壁面向下侧滴落,聚集到所述排水盘250 里。即,由于在所述多个热交换器200、 210、 220的下端分别向下凸出形 成有引水口206、 216、 222'、 224'、 226',且该引水口206、 216、 222'、 224'、 226'在插入于所述排水盘容纳部152之插入孔154、 156、 158的状态下,与所 述排水盘250的内部相连通,因此热交换器200、 210、 220内部的冷凝水会 通过所述引水口206、 216、 222'、 224'、 226'聚集到所述排水盘250里。
聚集到所述排水盘250里的冷凝水下落到所述接水桶300的内部即,聚 集在所述排水盘250里的冷凝水,会通过贯通形成在一侧面的孔下落到所述 接水桶300的内部。
经过如上所述的过程,在所述接水桶300的内部蓄积有一定的冷凝水之
后,用户将该接水桶300向侧方拉出而去除其内部的水。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上,在如上所述的技术范 围内,相同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基于本发明做出多种其他的变形。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述第1防过热装置H1由一个调温装置所构 成,所述第2防过热装置H2由两个部件所构成。除了如上所述的构成以外, 可以通过其他多种的构成来实现能够防止所述加热器组件170过热的功能, 可以使所述第1防过热装置H1由多个部件构成,或者使所述第2防过热装置 H2由一个装置构成,从而可以根据需要以多种其他的变更形式来进行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除湿机,包括有本体;设置在本体的内部,并将本体的内部空间前后划分的隔板(130);其特征是设置在所述隔板(130)的一侧,使内部的循环空气与外部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220);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隔板(130)的前面侧,以低速旋转的同时吸附空气中水分的吸附组件(180)及使所述吸附组件(180)固定安装到所述隔板一侧的吸附框架(190);设置在所述隔板(130)的另一侧还有使循环于所述热交换器内部的循环空气强制流动的再生组件(160)及对通过所述再生组件(160)所流动的循环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组件(170);设置在所述吸附框架(190)的一侧,对被所述加热器组件(170)加热而流经所述吸附框架(190)的循环空气进行引导的热气导向部(192)。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是所述加热器组件(170) 固定安装在所述吸附框架(190)的一侧面,所述热气导向部(192)设置 在所述吸附框架(190)的另外一侧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是所述热气导向部(192) 一体形成在所述吸附框架(190)的一面上。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是所述吸附组件(180)包 括有通过吸附而去除空气中水分的吸附部件(182)及固定支撑所述吸附部 件(182)的吸附壳体(184)。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是所述热气导向部(192) 的端部还设置有密封所述吸附框架(190)与所述吸附部件(182)之间的 缝隙的密封部件(194)。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是所述加热器组件(170) 的表面设置有通过检测温度来控制供给于所述加热器组件的电源的第l防过热装置(m)。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是所述第l防过热装置(Hl) 是由双金属片构成的自动调温装置。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是所述热气导向部,具有通过检测流经所述热气导向部的循环空气的温度来控制供给于所述加热器组件之加热器的电源的第2防过热装置(H2)。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是所述第2防过热装置 (H2)包括有所述热气导向部(192)的检测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处于断开状态,而小于设定温度时处于接通状态的温度盘(H2');当所述热气导向部 的检测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会永久断开,从而切断供给于所述加热器组件 的电源的温度保险丝(H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湿机,包括有本体及其内部的隔板;设置在隔板的一侧的热交换器;还包括有设置在隔板的前面侧的吸附组件及使吸附组件固定安装到隔板一侧的吸附框架;设置在隔板的另一侧还有使循环于热交换器内部的循环空气强制流动的再生组件及对通过再生组件所流动的循环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组件;设置在吸附框架的一侧,对被加热器组件加热而流经吸附框架的循环空气进行引导的热气导向部。本发明的效果是该除湿机能够通过吸附部件持续地去除空气中含有的水分,可根据内、外部空气之间的温度差,使空气中的水分被冷凝而排出,本除湿机不用现有的冷媒、压缩机等大重量的部件,能够制造出小型轻量的除湿效率高的除湿机。
文档编号F24F1/02GK101178217SQ20061012929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8日
发明者金致完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