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集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9839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集热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管。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太阳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应用的主要装置,其采热的主要部件为太阳能集热管,太阳能集热管热效率是太阳能集热器厂商普遍关注的问题。
现有的太阳能集热管大多数呈一端开口的“U”型结构,外管和内管之间为真空夹层,内管的外表面涂有吸热涂层,光热由外管透进来,内管吸热,内管内的吸热介质如水等受热后升温。但由于这种太阳能集热管的内管表面多为平滑光洁状,其外表面的受热面积以及管内吸热介质的受热面积均有限,热效率发挥不充分;而且,由于这种太阳能集热管为一端开口,热水溢出和冷水补入皆由一个管口出入,集热管内上升的热水和下降的冷水对流的时候会相互干涉,这样将大大降低集热管的传热能力,不利于升温,影响了集热管热效率发挥。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太阳能集热管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太阳能集热管,其内管壁设有若干外凸球面,以增加内管的吸热面积和管内液体与管壁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传导。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太阳能集热管,包括由外管和内管间隔真空夹层组成的真空管,内管壁上分布有若干外凸的球面。
作为优选,所述外凸球面之间间隔设有内凹的突起,所述的内凹突起可以为圆锥状突起。
作为优选,所述的真空管可以为一端开口,也可以为两端开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的效果和明显的优点太阳光透过外管后,由于内管壁上设有许多往外凸的球面,可增大对太阳光的吸热面积,同时,管内的液体也增大了接触内管壁的面积,有利于吸热。而内管壁上内凹的突起则可使管内的液体更快速地吸收到更多的热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A-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集热管包括外管1、内管2,内管2和外管1之间为真空夹层3,内管2的外壁上涂有吸收涂层4。内管壁上分布有若干外凸球面5,在外凸球面5之间间隔设有内凹的圆锥状突起6。阳光透过外管照射进来,内管壁上的外凸球面比光滑表面具有更大的吸热面积,同时,管内的液体也能通过外凸球面和内凹圆锥状突起增大了与内管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热,大大提高了热效率的发挥。
图1所示的太阳能集热管为一端开口的“U”型真空管,其冷水和热水均由同一开口进出。图2为两端贯通的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管,其一端为出水口8,一端为进水口9。集热管中的水吸热后,管内的热水沿内腔7上升至出水口8而溢入水箱;水箱底部的冷水则沿着外循环管向下由进水口9补入管内,形成循环,使液体冷热交换时互不影响,提高了热效率。
权利要求1.太阳能集热管,包括由外管和内管间隔真空夹层组成的真空管,其特征在于,内管壁上分布有若干外凸的球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凸球面之间间隔设有内凹的突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凹突起为圆锥状突起。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管为两端开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太阳能集热管,它包括由外管和内管间隔真空夹层组成的真空管,内管壁上分布有若干外凸的球面。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集热管的外凸球面之间还可间隔设有内凹的突起。由于内管壁上设有许多外凸的球面,可增大对太阳光的吸热面积,同时,管内的液体也增大了接触内管壁的面积,有利于受热,提高了集热管的热效率发挥。
文档编号F24J2/46GK2898723SQ20062010110
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1日
发明者殷志勇 申请人:殷志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