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的快速电加热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086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的快速电加热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水机,尤其指一种快速电加热制取热水的饮水机。
背景技术
由于饮水机可以方便地提供热水或冷水或常温水,因而早已成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饮水装置。为了克服传统饮水机重复加热的问题,现有饮水机已开始采用无热胆饮水机,即该饮水机包括壳体、瓶座和位于壳体内的电加热体及热放水阀、热出水口,瓶座下方设有一水斗,该水斗依次通过热水管道、电加热体、热放水阀后与热出水口相连接,而电加热体可以由水管和电加热管通过铸体紧贴而成,其中水管的出水口与热放水阀之间设有液化胆,电加热管具有与水管容积相匹配的、能将流过的饮用水加热到至少75℃的功率。上述电加热体也有采用内置加热线圈的结构,该加热线圈与高频电源相连,也就是通过该加热线圈来加热流过的饮用水。采用上述结构后,虽然能较好地克服传统饮水机的缺陷,具有出水量大,加热速度快,节能、出水新鲜、卫生等优点,但由于受到结构及加热功率的限制,在非连续加热时,尤其在制取较少量的热水而原始水温和环境温度又较低的时候,饮水机的初始出水温度不是很高,需要连续制取一定量的热水后,才能达到得到较高温度的热水。再者,在开始使用时,需要等待10秒至30秒的时间方可出水。而在加热结束后,因热惯性作用,也需要等待20秒至30秒后才能取杯。且在整个加热过程中,还出现导热不均匀,容易结水垢的现象。显然,采用这样结构的电加热体,一方面浪费了电能,降低了发热体的加热效率,另一方面则需要经常对电加热体进行除垢,因此使用起来较为麻烦。另外,普通无热胆饮水机是采用机械式定时器来进行控制,因此精度低,操作不是很方便。所以现有的饮水机还不能较好地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确保水质,又能使初始出水更快、温度更高,且使用方便、节能的新型的快速电加热饮水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快速电加热饮水机包括壳体、瓶座和位于壳体内的电加热体及热放水阀、热出水口,所述的瓶座下方设有一水斗,该水斗依次通过热水管道、电加热体、热放水阀后与热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的电加热体和热放水阀之间还设置有液化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体由水管和附着在水管表面的纳米电子膜构成,该纳米电子膜通过饮水机壳体上的加热开关与电源相连接,并具有与水管容积相匹配的、能将流过的饮用水加热到至少75℃的功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可以包括一附加电加热体,该附加电加热体又包括与上述水管相串接的附加水管和附着在附加水管表面的附加纳米电子膜,所述的附加纳米电子膜则受控于饮水机的智能控制系统。在本方案中,该附加电加热体可以串装在上、下液化胆之间的管道上。在其表面还可以设有附加温控器和附加热保护器,而附加温控器和附加热保护器的触点串接在该附加电加体的加热线路中,以防水管中无水干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电加热体又可以设置成二段或多段,即可以由上电加热体和下电加热体构成,该上、下电加热体中的上、下水管相互串接,其上、下纳米电子膜则分别通过所述的加热开关与所述电源相连。同样,在该上、下电加热体的表面均可以设有温控器和热保护器,各温控器和热保护器的触点串接在相应电加热体与所述电源之间的加热线路中。同时在上、下电加热体之间的连接管上还可以设置有热温度传感器,该热温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输至所述饮水机的智能控制系统,以便控制附加电加体是否工作以及工作时间的长短。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体表面设置有纳米电子膜,利用纳米电子膜通电后产生的磁能,再由磁能转换为热能的物化过程,使得流过水管的饮用水能被迅速加热至所需温度的热水,并具有热效率高、节能、热惯性小、出水速度快、能磁化水质等特点;同时还可灵活按需制成一段或多段,使得整个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因而采用这样结构的电加热体后,既能较好地克服了普通饮水机重复加热的现象,又避免了普通无热胆饮水机不能即时出热水、停止加热后还出热水的弊端,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系统更加完善,值得在现有饮水机上改造、应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电加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电加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加电加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该饮水机包括壳体、瓶座19(聪明座)和位于壳体内的加热系统、制冷系统、放水装置以及智能控制系统,瓶座19下方设有一水斗20,加热系统和制冷系统位于饮水机壳体的中部,并在壳体中部的面板上设有一凹部,以放置水杯架及水杯2,而饮水机的下部按需做成了消毒柜或冷藏柜。上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显示屏9、按键板、主控板1、变压器23、冷水温度传感器和热水温度传感器26,所述的制冷系统由冷水管21、冷胆、冷水放水阀、冷出水口组成。加热系统又依次由热水管道27、第一单向阀32、进水管33、下电加热体29、连接管24、上电加热体18、水管15、上液化胆12、上连接管11、附加电加热体7、下连接管6、下液化胆4、热放水阀3、热出水口组成,其中上电加热体18呈条状,如图2所示,其包括直线形的上水管37和紧密结合在该上水管表面的上纳米电子膜39,该上电加热体的两端固定有插接线路用的接线插脚38,以便通过壳体背面的加热开关22给上纳米电子膜通电。同时在上电加热体的表面还设有上温控器座16和上热保护器座17,用来安装上温控器和上热保护器,而上温控器和上热保护器的触点串接在上电加热体与电源之间的加热线路中。上述下电加热体29大致呈U状,如图3所示,其包括环形的下水管40和紧密地附着在下水管表面的下纳米电子膜41,该下电加热体的两端也固定有电源插脚42,以便通过壳体背面的加热开关给下纳米电子膜通电。同样,在下电加热体的表面则也设有下温控器座30和下热保护器座31,用来安装下温控器和下热保护器,而下温控器和下热保护器的触点串接在下电加热体与电源之间的加热线路中。
上、下电加热体中的上、下水管通过连接管相互串接,同时,在连接管上接有一段不锈钢水管25,以便固定上述热水温度传感器26。而上水管的出水口通过水管15连于上液化胆12中。所述的上、下液化胆位于水杯2之上的壳体内,而热放水阀3为一密封阀,其位于下液化胆4的底部,其出水口也即为热出水口,该热出水口相对应于水杯2杯盖中的通孔。另外,在上液化胆12与水斗19之间连接有回气管14,在该回气管上安装有第二单向阀13,以防止加热后出现虹吸现象,使冷水源源不断的流入接水杯。
所述的附加电加热体7串装在上、下液化胆之间的管道上,其由一段较短的附加水管43和紧密结合在附加水管表面的附加纳米电子膜44组成,如图4所示。同理,其两端也设有电气连接用的插脚45,并在附加电加热体的表面也设有附加温控器座8和附加热保护器座10,用来安装附加温控器和附加热保护器,该附加温控器和附加热保护器的触点串接在附加电加热体的加热线路中。
上述热温度传感器26将检测到水温信号传至智能控制系统,该智能控制系统根据检测到的温度值来控制附加电热体的电源通断和加热时间的长短。因此,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且又能确保出水的温度。
为了能自动控制出水量及加热时间,在本实施例中,壳体的面板上设置有一定时开关5。另外,考虑到在没有放置水杯2的情况下,以防加热出水,在凹部处的壳体上设置有一微动开关28,该微动开关的触点也串接在上、下纳米电子膜的加热线路中,这样当水杯2与该微动开关28相接触使其动作时,才允许上、下纳米电子膜开始加热,而且在下液化胆4上设有热放水阀3用以密封,水杯2放上后热放水阀3才能打开,从而很好地防止开水烫人、无杯加热这种意外现象的发生。
为了便于对管道的清洗,在水斗与下电加热体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三通阀34,该三通阀的第三管口通过一排水管35与位于壳体背面的排水口36相连,以便于定时清洗。
在加热过程中,上、下电加热体均通电加热,而附加电加热体则根据热水温度传感器26检测到的温度值由程序来控制其是否工作以及其工作时间的长短。使用时,当水桶置于瓶座19上,水由瓶座流入水斗20,水在水斗中将以两路流出,一路通过冷水管21流入冷胆,再经冷胆冷水出水管、冷水龙头流出。另一路是通过热水管道27、第一单向阀32、三通阀34、进水管33,从下电加热体29的下水管40处流入,然后通过连接管24进入上电加热体18,再通过水管15进入上液化胆12、上连接管11、附加水管43、下连接管6、下液化胆4,最后通过热放水阀3流入水杯2中,即可得到所需的热水。第一单向阀32是为了防止热水回窜发生窜温现象。
而一旦水桶中的水用完,而各纳米电子膜又仍在通电加热时,各电加热体的温度会迅速升高。当到达一定温度后,各热保护器动作,断开电源,使相应的纳米电子膜停止加热,因此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上述饮水机在使用过程中,均由智能控制系统来控制,并用显示屏显示当前的冷水温度、加热时间和制冷、加热、消毒工作状态,冷水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可以调节,加热时间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以调节。当未开始加热时,显示屏上的时间为当前设置的加热时间,当加热开始后,加热时间则按倒计时方式变化,直至加热结束。加热结束后,显示屏上显示的加热时间又返回显示为上次加热设置的时间。
当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饮水机水管进行清洗时,只要旋下排污接头,使污水通过排水管、排水口处排出,因此清洗起来也十分的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快速电加热饮水机,其包括壳体、瓶座(19)和位于壳体内的电加热体及热放水阀(3)、热出水口,所述的瓶座(19)下方设有一水斗(20),该水斗依次通过热水管道(27)、电加热体、热放水阀(3)后与热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的电加热体和热放水阀之间还设置有液化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体由水管和附着在水管表面的纳米电子膜构成,该纳米电子膜通过饮水机壳体上的加热开关(22)与电源相连接,并具有与水管容积相匹配的、能将流过的饮用水加热到至少75℃的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快速电加热饮水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附加电加热体(7),该附加电加热体包括与上述水管相串接的附加水管(43)和附着在附加水管表面的附加纳米电子膜(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快速电加热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化罐组件又由上、下液化胆(12、4)组成,且上述附加电加热体(7)串装在该上、下液化胆之间的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快速电加热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加电加热体(7)的表面设有附加温控器和附加热保护器,所述的附加温控器和附加热保护器的触点串接在所述附加电加体的加热线路中。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新型的快速电加热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体又由上电加热体(18)和下电加热体(29)构成,所述上、下电加热体中的上、下水管(37、40)相互串接,其上、下纳米电子膜(39、41)则分别通过所述的加热开关(22)与所述电源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的快速电加热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加热体(18)的表面设有上温控器和上热保护器,该上温控器和上热保护器的触点串接在所述上电加热体与所述电源之间的加热线路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的快速电加热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加热体(29)的表面也设有下温控器和下热保护器,该下温控器和下热保护器的触点串接在下电加热体与所述电源之间的加热线路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的快速电加热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电加热体之间的连接管上设置有热温度传感器(26),该热温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输至所述饮水机的智能控制系统。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的快速电加热饮水机,其在原有壳体、电加热体等基础上加以改进,即电加热体由水管和附着在水管表面的纳米电子膜构成,该纳米电子膜通过壳体上的加热开关与电源相连接,并具有与水管容积相匹配的、能将流过的饮用水加热到至少75℃的功率。使用时,利用纳米电子膜通电后产生的磁能,再由磁能转换为热能的物化过程,使流过水管的饮用水被迅速加热至所需温度的热水,并具有热效率高、节能、热惯性小、出水速度快等特点;同时可以按需制成一段或多段,并还可以有附加电加热体,使得整个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因而本实用新型既能较好地克服普通饮水机重复加热的现象,又避免了普通无热胆饮水机不能即时出热水、停止加热后还出热水的弊端。
文档编号F24H1/10GK2907495SQ20062010165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4日
发明者李明举, 张能, 李岳雄, 潘振豪, 胡树涛 申请人:宁波沁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