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534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器。
技术背景目前已出现了电热取暖器,但现有的电热取暖器产生的热量不能很快扩散 到整个空间,接近取暖器的地方温度高,远离取暖器的地方温度低,热能利用 率低、制热缓慢。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分利用热能、制热迅速的取暖器。 要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取暖器,包括壳体和 电热元件,所述的壳体由机身、底板、机身内侧伸出的支架条组成, 一通风的 聚热板放置于支架条上,所述的聚热板、机身、底板形成一空腔,电热元件设 置于聚热板的中部,所述的支架条下方的壳体上开有通风孔,通风孔处设置有 风扇。所述的通风孔位于底板的中央。 所述的通风孔位于机身上。 所述的电热元件为均布的电热管。 所述的聚热板边缘的位置高于聚热板中部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一种取暖器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加速电热器与周围空间的热交 换,提高了电加热的效率,制热迅速、环保卫生、方便安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取暖器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取暖器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取暖器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在图1、图2中,1、机身;2、支架条;3、聚热板;4、电热管;5、调节 开关;6、底板;7、轴流风扇;8、通风孔;9、贯流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取暖器第一种实施例,其包括机身1、底板6、 支架条2、电热管4、聚热板3、风扇7、调节开关5,机身l、底板6和支架条 2形成壳体,支架条2位于机身的内侧,聚热板3具有便于通风的多个小孔,聚 热板3的边缘放置于支架条2上,聚热板3的中部与底板6平行,聚热板3边 缘的位置高于聚热板3中部的位置,聚热板3、机身1和底板6之间形成一空腔, 聚热板3中部安装有均布的电热管4,电热管4的下方底板6的中央开有通风孔 8,通风孔8处安装有轴流风扇7,调节开关5位于机身1的一侧。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取暖器第二种实施例,除通风孔8的位置由底 板6的中央换成支架条2下方的机身1处,通风孔8处安装有贯流风扇9外, 其余结构均与第一种实施例相同。本实用新型取暖器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可在底板的下方安装滚轮,让使用 者轻松地任意移动;取暖器除用于室内升温外,可将外壳的形状做成圆筒状, 支架条离机身的最高处距离为50~80厘米,在支架条上放置隔栅板,作为小孩 专用的站筒;也可将外壳的形状做成扁平状,在支架条的上方放置传热板,作 为冬天烤火用的脚炉;可在取暖器上安装控制电路,可以自动调节温度。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加速电热器与周围空间的热交换,提高取 暖的效率和作用。提高了电加热的效率,提高了经济性,供暖量大,室内升温 快。可取代空调用以冬天取暖,避免了空调使用时耗电量大、电费高带来的负 担。
权利要求1. 一种取暖器,包括壳体和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由机身(1)、底板(6)、机身(1)内侧伸出的支架条(2)组成,一通风的聚热板(3)放置于支架条(2)上,所述的聚热板(3)、机身(1)、底板(6)形成一空腔,电热元件设置于聚热板(3)的中部,所述的支架条(2)下方的壳体上开有通风孔(8),通风孔(8)处设置有风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孔(8) 位于底板(6)的中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孔(8) 位于机身(1)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 元件为均布的电热管(4)。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热板(3) 边缘的位置高于聚热板(3)中部的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取暖器,包括壳体和电热元件,所述的壳体由机身(1)、底板(6)、机身(1)内侧伸出的支架条(2)组成,一通风的聚热板(3)放置于支架条(2)上,所述的聚热板(3)、机身(1)、底板(6)形成一空腔,电热元件设置于聚热板(3)的中部,所述的支架条(2)下方的壳体上开有通风孔(8),通风孔(8)处设置有风扇。本实用新型一种取暖器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加速电热器与周围空间的热交换,提高了电加热的效率,制热迅速、环保卫生、方便安全。
文档编号F24D13/00GK201081326SQ200720040568
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7日
发明者章小平 申请人:章小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