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强排集热流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641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强排集热流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热量利用装置,尤其设计一种太阳能热水 器的集热器中的集热流道。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全球能源日益短缺以及环境污染造成的全球升温不断加 剧,危机意识下的人们对大自然赋予的绿色能源一一太阳能的利用越来 越多予以关注。这其中,当前最具代表性的应用就是太阳能热水器。但 是目前常用的太阳能集热流道均采用直流流道方式,如图1所示,这种 流道l在液体流经流道内腔加热时流动方式为单向直流,这种单调的直
流方式下,液体与流道内壁3的接触时间较为局限,集热器吸收到的太 阳能热量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高效地传导给液体;而且长久而单调的流 向使得流道内壁3易于积结水垢,进一步降低了换热效率。因此,提供 一种能够改善上述缺陷的流道结构方式成为太阳能热水器亟需解决的 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换热效率较高且可 保护流道内周边避免积结水垢的集热流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太阳能强排集热流道,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集热器内的液体流道 为螺旋形递进结构。前述的太阳能强排集热流道,其中所述的液体流道为螺旋递进的波 纹管。
前述的太阳能强排集热流道,其中所述液体流道的内壁具有递进式 的内螺纹。
前述的太阳能强排集热流道,其中所述的递进式内螺纹的内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强排集热流道,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集热 流道的液体流道为螺旋形递进结构,从而使液体在流道内流动时形成螺 旋形流动方式,增加了液体与流道壁以及流道换热管之间的接触时间以 及换热率,集热器吸收的太阳能热量能充分的时间传导给液体,换热效
率得到了提高,相同加热功率及相同流量情况下,螺旋流道内的液体比 直流流道内的液体温升要高出17%;液体在流道中呈螺旋状,其流速较 高,并且在离心力作用下,对流道壁反复施压冲刷,使得水垢难以在流 道壁上积结,杜绝了因水垢积结而影响换热效率的现象。


图l是现有技术的集热流道内液体的流向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集热流道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径向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集热流道实施例2的纵截面示结构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给出的例子。
例1:
如图2、 3所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强排集热流道,其改进之处在于 其液体流道2为螺旋形递进结构,本实施例中该液体流道2为螺旋递进的波纹管,图2中的箭头表示水流的方向。这种流道2在液体流经流道内腔 加热时流动方式为单向趋同下的螺旋状流动。这种螺旋流动方式下,液 体与流道内壁3的接触时间被大幅延长,集热器吸收的太阳能热量有充 分的时间传导给液体,换热效率得以提高;同时,液体在其中螺旋翻滚,
在离心力作用下对流道内周边反复施压冲刷,使得水垢难以在流道内周
边3上积结,有效避免了因水垢积结而影响换热效率的可能。
为进一步证实本是用新型的集热流道有效性,技术人员做了如下试
验;
试验一集热器的集热流道在相同的加热功率及相同的液体流量情
况下,螺纹波纹管内液体的温度升高比直流管内液体的温
度升高要高出17%。 试验二对集热流道进行硬水流动试验(同时加热120摄氏度),
反复30天后得到的结果是,直流流道内的水垢厚度为 1.2mm,而螺纹波纹管中基本没有水垢积结。
从试验结果证明,本实用新型强排集热流道的目的为切实可行。
例2:
除此以外,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流道2还可采用内螺纹 结构,即液体流道的内壁具有递进式的内螺纹4,液体流经该流道也可 形成螺旋流动,同样可以达到实施例1中的目的,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 中,递进式内螺纹4的内径相同。
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仅限于上述两种,凡是能使集热器内的 液体产生图螺旋状流动方式的流道,均应被视为本专利所要保护的范 围。此外,该螺旋方式的流道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其它液体流动的通道。
权利要求1.太阳能强排集热流道,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集热器内的液体流道为螺旋形递进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太阳能强排集热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液体流道为螺旋递进的波纹管。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太阳能强排集热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 液体流道的内壁具有递进式的内螺纹。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强排集热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递进式内螺纹的内径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强排集热流道,其改进之处在于该太阳能集热器内的液体流道为螺旋形结构。本实用新型集热流道的液体流道为螺旋形递进结构,从而使液体在流道内流动时形成螺旋形流动方式,增加了液体与流道壁以及流道换热管之间的接触时间以及换热率,集热器吸收的太阳能热量能充分的传导给液体,换热效率得到了提高,相同加热功率及相同流量情况下,螺旋流道内的液体比直流流道内的液体温升要高出17%;液体在流道中呈螺旋状,其流速较高,并且在离心力作用下,对流道壁反复施压冲刷,使得水垢难以在流道壁和换热管上积结,杜绝了因水垢积结而影响换热效率的现象。
文档编号F24J2/26GK201129885SQ20072004339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30日
发明者骏 庄, 伟 黄 申请人:南京赫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