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组组合式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34084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组组合式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管组组合式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特别是一种可自由拆卸,升温与火力同步 的管组组合式热水器。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同类热水器的结构一般是整体,不可分解,体积较大,安装 不方便,安装场地要求严格,运输成本大,维修不方便,燃料和热量浪费, 需停炉才可清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使用 方便、能方便拆装、升温与火力同步、并且保温的管组组合式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管组组合式热水器,包括炉体,炉体顶部设有水箱,其特征是, 炉体为梯形台,炉体内上部设置有与水箱相通连接的弯管,弯管下方设置有 内管架,内管架上安装有与弯管相通连接的内胆管,炉体内前、后、左、右 靠近炉壁处分别设置有前管组、后管组、左管组和右管组,各管组的水管、 各管组之间及内胆管相通连接。所述的水箱、前管组、后管组、左管组、右 管组、弯管、内胆管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所述内胆管为螺旋弹簧状,设有上 层内胆管和下层内胆管,上、下层内胆管首尾相连成一侧置"V"形,各内
胆管与水平线成30。到45°角。所述的前管组及后管组呈梯形状,前管组在 与前炉门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开口 ,后管组在与炉壁后清灰口相对应位置设置
有开口。所述的左管组、右管组由一梯形管组与一矩形管组连接成"7"形。 所述炉壁从外而内依次是外皮、石棉、积热层。所述热水器下部设有底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和效果
1、 本实用新型水箱、前管组、后管组、左管组、右管组、弯管、内胆管 之间通过法兰连接,这样的组合式结构,能折、装、卸,在运输方面占用空 间小,降低运输成本,维修方面快捷,安装方便。
2、 本实用新型各管组的水管、各管组之间及内胆管相通连接,弹簧式内 胆管的设计增加了水在管道的流动时间,提高了吸收热量的效率,使得升温
与火力同步,并设有保温功能,当积热层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比如400度以上, 可熄灭燃料,让积热层的热量传递于管道,这样可以省燃料,起着节能作用。
3、 本实用新型炉壁设置有清灰口,落于清灰口的余灰通过打开清灰口的 盖板,用工具把余灰除去在工作时候无需停炉可直接清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胆管的结构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管组、右管组的结构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管组、后管组的结构示意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弯管的结构示意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箱,2、炉体,3、底座,4、炉壁,5、前管组,6、后管组,7、 左管组,8、右管组,9、弯管,10、内胆管,11,内管架,12、前炉门,13、 外皮,14、石棉15、积热层,16、后清灰口, 17、开口, 18、开口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所述管组组合式热水器,包括炉体2,炉体2顶部设有水箱1, 炉体2为梯形台,由于炉体2是梯形台,炉体2的外皮13、石棉14、积热层 15不需黏合,只是放置与前后左右管壁外,由外层装饰板压住,方便维修。 炉体2内上部设置有与水箱1相通连接的弯管9,弯管9下方设置有内管架 11,内管架11上安装有与弯管9相通连接的内胆管10,炉体2内前、后、 左、右靠近炉壁处分别设置有前管组5、后管组6、左管组7和右管组8,各 管组的水管、各管组之间及内胆管10相通连接。所述的水箱1、前管组5、 后管组6、左管组7、右管组8、弯管9、内胆管10之间通过法兰连接,这样 使得在拆装热水器时,只须拆装法兰即可,这样的组合式结构,能折、装、 卸,在运输方面占用空间小,降低运输成本,维修方面快捷,安装方便。所 述内胆管10为螺旋弹簧状,设有上层内胆管和下层内胆管,上、下层内胆管 首尾相连成一侧置"V"形,各内胆管与水平线成30。至lj45。角。弹簧式内 胆管的设计增加了水在管道的流动时间,提高了吸收热量的效率,弹簧式内 胆管斜向上成30。到45°角可以更好的引导热量向上流动以及传递热量。下 层弹簧式内胆管前2/3管道上面铺上积热层,积热层目的是让下层弹簧式内 胆管前2/3管道热量转移到后1/3管道,这样后1/3管道产生高温而向与它连 接的前面管道继续热传递,积热层将热量向前推进作用。上层弹簧式内胆管 后2/3管道上面铺上积热层,热能传递到没有铺上积热层的管道。所述的前 管组5及后管组6呈梯形状,前管组5在与前炉门12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开口 17,后管组6在与炉壁4后清灰口 16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开口 18。所述的左 管组7、右管组8由一梯形管组与一矩形管组连接成"7"形。所述炉壁4从 外而内依次是外皮13、石棉14、积热层15。所述热水器下部设有底座3。
水从水箱1前面的进水口进入接着流入炉体内的前管组5上部,在水泵 的作用下水从前管组进入右内管架11 ,经过右内管架11到炉体上部的弯管9, 再通过左后进入左管组7的上部经过下部到左内管架11的下部,在左内管架 11内一部分水通过上部进入内胆管IO经内胆管IO加热后流回左内管架11, 一部分水经过上部进入后管组6的上部在水泵作用下经过再压回水箱1。各 管进出水处用法兰连接。由于前管组5、后管组6、左管组7、右管组8、左 右内管架11以及弯管6管道内设置有隔阂使水在这些管内呈"S"型流动。 水在水泵的压力下,在相通且密封的管道内循环运动,水在热水器管道内循 环经过四次吸热第一次吸热水从水箱1进入炉内壁管架,炉内壁管架热量 传递于管架内的水;第二次吸热是水从炉内壁管架进入位于第三燃烧室的弯 管6(弯管如图显示是一层弯管,根据实际需要弯管可以设计多层。),弯管6 热量传递于弯管6内的水;第三次吸热是水从弯管6进入第二燃烧室上层弹 簧式内胆管,上层弹簧式内胆管热量传递于上层弹簧式内胆管内的水;第四 次吸热是水进入第一燃烧室下层弹簧式内胆管,下层弹簧式内胆管热量传递 于管内的水,这样水箱1水经过四次吸热,水温一次比一次高,在水泵作用 下,把高温热水送出使用然后低温从闭路管道返回水箱l,然后继续循环。
燃料从前炉门进入第一燃烧室燃烧(下层弹簧式内胆管与座底管称为第 一燃烧室),第一燃烧室的下层弹簧式内胆管前2/3管道上面铺上积热层(积 热层目的是让下层弹簧式内胆管前2/3管道热量转移到后1/3管道,这样后 1/3管道产生高温而向与它连接的前面管道继续热传递,积热层将热量向前 推进作用。),经燃烧第一燃烧室燃烧产生高温,热量从第一燃烧室的下层弹 簧式内胆管后1/3管道直接传递入第二燃烧室(上层弹簧式内胆管称为第二
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的上层弹簧式内胆管后2/3管道上面铺上积热层,热能 沿第二燃烧室传递到第二燃烧室没有铺上积热层的管道,然后热量从第二燃 烧室没有铺上积热层的管道传递到第三燃烧室(第三燃烧室是弯管上面管 道),第三燃烧室管道上面铺上积热层15、石棉14、外皮13,这样使第三燃 烧室管道保持恒温。第一燃烧室是高温区,第二燃烧室温度比第一燃烧室偏 低,第三燃烧室温度最低。升温与火力同步,设有保温功能,当积热层15 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比如400度以上,可熄灭燃料,让积热层15的热量传递于 管道,这样可以省燃料,起着节能作用。燃烧产生的灰大部分通过烟囱排出, 落于清灰口的余灰通过打开清灰口的盖板,用工具把余灰除去,在工作时候 无需停炉直接清灰。
权利要求1、一种管组组合式热水器,包括炉体(2),炉体(2)顶部设有水箱(1),其特征是,炉体(2)为梯形台,炉体(2)内上部设置有与水箱(1)相通连接的弯管(9),弯管(9)下方设置有内管架(11),内管架(11)上安装有与弯管(9)相通连接的内胆管(10),炉体(2)内前、后、左、右靠近炉壁(4)处分别设置有前管组(5)、后管组(6)、左管组(7)和右管组(8),各管组的水管、各管组之间及内胆管(10)相通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组组合式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水箱 (1)、前管组(5)、后管组(6)、左管组(7)、右管组(8)、弯管(9)、内胆管(10)之间通过法兰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组组合式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内胆 管(10)为螺旋弹簧状,设有上层内胆管和下层内胆管,上、下层内胆管首 尾相连成一侧置"V"形,各内胆管与水平线成30。到45°角。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组组合式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前 管组(5)及后管组(6)呈梯形状,前管组(5)在与前炉门(12)相对应位 置设置有开口 (17),后管组(6)在与炉壁(4)后清灰口 (16)相对应位置 设置有开口 (18)。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组组合式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前管组(5) 及后管组(6)呈梯形状,前管组(5)在与前炉门(12)相对应位置设 置有开口 (17),后管组(6)在与炉壁(4)后清灰口 (16)相对应位置设置 有开口 (18)。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组组合式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左 管组(7)、右管组(8)由一梯形管组与一矩形管组连接成"7"形。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组组合式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左管组 (7)、右管组(8)由一梯形管组与一矩形管组连接成"7"形。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组组合式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炉壁(4) 从外而内依次是外皮(13)、石棉(14)、积热层(15)。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组组合式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热水器下 部设有底座(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水器,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方便拆装、升温与火力同步、并且保温的管组组合式热水器,包括炉体,炉体顶部设有水箱,其特征是,炉体为梯形台,炉体内上部设置有与水箱相通连接的弯管,弯管下方设置有内管架,内管架上安装有与弯管相通连接的内胆管,炉体内前、后、左、右靠近炉壁处分别设置有前管组、后管组、左管组和右管组,各管组的水管、各管组之间及内胆管相通连接。
文档编号F24H1/40GK201184688SQ200720058669
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5日
发明者陈朝德 申请人:陈朝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