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型农产品太阳能干燥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4971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温室型农产品太阳能干燥设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室型农产品太阳能干燥设施,属于农产品 干燥技术领域。特别适合我国新疆等光热资源丰富地区的特色农产 品,如葡萄、杏、大枣及各类蔬菜等的干燥。
背景技术
高能耗和干燥过程中产品品质的变化是农产品干燥中要解决的 两个最主要问题。干燥是一种高能耗的操作,据资料统计,法国、英
国、瑞典等发达国家,高达12%的工业能耗用于干燥工艺,在各种工 业干燥能耗中,农产品干燥能耗仅次于造纸工业,位居第2位,我国 干燥操作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10%。因此如何以低能耗和低成本去获 得优质的脱水干燥产品,成为当前农产品干燥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 题,也是干燥技术研究和发展中的一项最大的挑战,它不仅关系到该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新疆特色瓜果蔬菜品种繁多,质优味美,且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 资源,无论从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还是运输成本考虑,均非常适合于 发展制干产业。通过太阳能干制设施的研究开发,以达到高效利用新 疆丰富太阳能资源,提高新疆特色果蔬干制产品品质和经济价值的目 的。
农产品千制技术分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技术。自然干燥是将收获 的新鲜原料经过一定的前处理,如热烫、碱液等。利用太阳能直接晒 干或间接晾干的干燥方式;人工干燥是将原料经过一定的前处理后利 用一定的干燥技术如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红外干燥、冷冻干燥等技 术进行干燥的方法。太阳能干燥就是使被干物料直接吸收太阳能或间 接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来加热空气,通过热空气的对流使产品干燥 的一种高效、清洁的干燥技术手段。
目前新疆葡萄干燥主要是利用建于干燥的戈壁沙漠上的晾房进
行生产,晾房四周采用蜂眼式透风砖墙,利用夏季高温(4or以上) 和盆地四周下降的热空气"焚风"来"烘干"葡萄。葡萄果穗可摊放 在木头架面上,捆绑在垂直的木头桩上或搭在水平的铁丝上。由于环 境条件差,产品在自然干制中存在干制周期长、效率低、产品品质低 和卫生质量差等问题。如果在新疆等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的地区使 用太阳能干燥技术进行农产品干燥,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对 提高产品质量和有效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促进当地农产品加工业的 集约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温室型农产品太阳能干燥设施, 它具有建造成本低、高效、节能等优点,不仅可用于生产高质量果蔬 干制产品,还可用于粮食、牧草等其它农产品的干制。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框架式的主体
结构,在该框架结构外覆盖具有一定间隔距离的双层塑料膜,在塑料 膜的顶部和下部安装通风设施或设备,内部设置晾晒设施。
上述的温室型农产品太阳能干燥设施中,所述塑料膜底部开进风 口,顶部开口安装排风扇,或所述塑料膜顶部开进风口,底部安装排 风扇。
上述的温室型农产品太阳能干燥设施中,所述的框架结构的走向 为东西方向,包括立柱和横梁,立柱由南至北成排设置,立柱顶端为 横梁,整体外观构成长方体。
上述的温室型农产品太阳能干燥设施的顶部可为平顶、拱形或三 角形架构。
上述的温室型农产品太阳能干燥设施的顶部为三角形,受热顶面 朝正南方向,斜度为三十至四十度。
上述的温室型农产品太阳能干燥设施中,所述的框架结构的材料 为木材或金属或混凝土。
上述的温室型农产品太阳能干燥设施中,所述的双层塑料膜间留
20cm的间隙。
上述的温室型农产品太阳能干燥设施中,所述的双层塑料膜,外 层为透明或半透明,内层为黑色塑料膜或黑色遮阳网。
本实用新型综合了设施农业中温室的优点和当地葡萄传统干制 晾房的特点,能够使产品干制周期大大缩短,使干燥设施中温度、湿 度得到有效控制,提高葡萄干绿级品率,减少尘土污染,生产优质葡 萄干。该设施的设计和使用对新疆农产品种植和加工产业的发展具有
积极的带动作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温室型农产品太阳能干燥设施的横向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温室型农产品太阳能干燥设施的立体结构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图2所示,1为立柱,2为排风扇/排风口, 3为塑料膜, 4为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为框架式木材、钢质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框架结构外覆盖具有一定间隔距离的双层塑料膜,根据产品颜色的需 要内层薄膜可采用具有遮光作用的黑色薄膜或黑色遮阳网,设施顶部 和下部安装通风设施或设备增强设施内气体流动,内部设置晾架。
本干燥设施走向为东西方向,主体构架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立柱 整体外观构成长方体,高度一致,由南至北每隔一定距离(如一米) 一排立柱,立柱顶端为横梁,房屋顶部可为平顶、拱形或三角形架构。 若选择三角形屋顶,受热面屋顶应朝正南方向,斜度为三十至四十度 为宜。立柱材料可选用木材、金属或混凝土。骨架结构外覆盖双层塑 料膜,两层间留20cm左右的间隙,起到集热增温的作用。若用于绿 色蔬菜及新疆无核白绿葡萄干的干制,外层为透明或半透明塑料膜, 内层为黑色塑料膜或黑色遮阳网。通风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塑料膜底部开口进风,顶部开口安装排风扇;二是塑料膜顶部开口进风,底 部四周安装排风扇排风。排风扇的数量依据设施空间大小和排风扇的 排风量而定。
设施内部可以根据具体原料设计合适的晾晒设施,如粮食、牧草、 杏、大枣等可以采用托盘式,葡萄、绿叶菜等可以采用晾挂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在传统葡萄干制晾房的基础上结合太阳能集 热技术的农产品干燥设施,在实际生产中,根据需要设计温室型干燥
设施的尺寸,建议不超过7mX5m,因为尺寸太大,设施内部易产生 热不均匀的问题。根据干燥设施的长和宽决定立柱数量,每根立柱间 可间隔lm,立柱可采用水泥桩以降低成本。立柱固定后搭建横梁, 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平顶、拱形顶或三角顶。平顶建造容易,但拱形和 三角形顶面能够增大采光面积,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设施骨架定 形后,即可覆盖塑料膜,塑料膜采用柔性材料固定于立柱上。塑料膜 覆盖后,可选择通风方式,若至下向上通风,则顶部装排风扇,底部 四周开口进风;若至上向下通风,则顶部开口进风,底部塑料膜四周 安装排风扇排风,这样可引导热空气向下流动,更有效利用热资源。 排风口和进风口大小为50X50cm。当设施用于晾制无核白葡萄干和 绿叶菜时,晾房内部东西走向的每排立柱从上至下每隔35cm左右用 铁丝固定长条的竹皮或铁杆,再将短竹竿或铁杆搭放在每两排立柱的 长条竹皮或铁杆上,即可悬挂原料进行自然通风干制。若用于红枣和 杏干、洋葱等原料可以采用托盘式晾晒。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例
温室型新疆无核白绿葡萄干干制晾房占地面积7X5m2。选用木 材、透明蓝膜、黑色尼龙遮阳网等材料。共用立柱48根,每根立柱 高4.5m,东西向每排8根, 一共6排,每根立柱及每排间距均为 lm。固定立柱位置后,搭上横梁,平顶。内层覆盖黑色尼龙遮阳网, 外层覆盖透明蓝膜,间距10-20cm。塑料膜下部50 cm可以在温度 过高时向上巻起,便于通风。顶部安装4个换气扇进行排风。用铁 丝将长竹条固定在每排立柱上,竹条上下间隔30cm,将短竹竿再横 搭于每两排立柱间,即可悬挂葡萄进行自然通风干制。
本实用新型可使农产品在自然干燥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 资源,同时通过对设施中光、温度、湿度的有效控制,显著縮短产 品的干制周期,提高干制产品的质量。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 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温室型农产品太阳能干燥设施,包括框架式的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该框架结构外覆盖具有一定间隔距离的双层塑料膜,在塑料膜的顶部和下部安装通风设施或设备,内部设置晾晒设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型农产品太阳能干燥设施,其特 征在于,所述塑料膜底部开进风口,顶部开口安装排风扇,或所述塑 料膜顶部开进风口,底部安装排风扇。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室型农产品太阳能干燥设施,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结构的走向为东西方向,包括立柱和横梁, 立柱由南至北成排设置,立柱顶端为横梁,整体外观构成长方体。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室型农产品太阳能干燥设施, 其特征在于,其顶部可为平顶、拱形或三角形架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室型农产品太阳能干燥设施, 其特征在于,其顶部为三角形,受热顶面朝正南方向,斜度为三十至 四十度。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室型农产品太阳能干燥设施,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结构的材料为木材或金属或混凝土。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室型农产品太阳能干燥设施,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层塑料膜间留20cm的间隙。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室型农产品太阳能干燥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层塑料膜,外层为透明或半透明,内层为黑色 塑料膜或黑色遮阳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室型农产品太阳能干燥设施,属于农产品干燥技术领域。特别适合我国新疆等光热资源丰富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如葡萄、杏、大枣及各类蔬菜等的干燥。技术方案包括框架式的主体结构,在该框架结构外覆盖具有一定间隔距离的双层塑料膜,在塑料膜的顶部和下部安装通风设施或设备,内部设置晾晒设施;塑料膜底部开进风口,顶部开口安装排风扇,或塑料膜顶部开进风口,底部安装排风扇。本设施能够使产品干制周期大大缩短,使干燥设施中温度、湿度得到有效控制,提高葡萄干绿级品率,减少尘土污染,提高产品的卫生质量和感官质量。本设施的使用对新疆农产品种植和加工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F26B3/00GK201014892SQ200720103649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6日
发明者吴继红, 崔永峰, 廖小军, 玉 张, 李玲玲, 汪政富, 沈自云, 胡小松, 玮 贺 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