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水槽结构的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633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双水槽结构的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增湿装置的部件,特别是涉及加湿器的水槽结构。 背亲技术家用加湿器包括水槽、吸水介质、水箱、水泵、风鼓组件、加湿器本体和控制电路,某 些具有加热加湿功能的加湿器还包括发热组件。所述加湿器借助风鼓组件令空气流动,流动 的空气流经水槽内的吸水介质后,湿度增加,从而取得空气加湿的效果。所述水箱起着储水 和为水槽供水的作用。现有技术的加湿器,所述吸水介质,例如吸水纸,直接放入水槽中, 借助所述水泵令水槽中的水循环并淋洒在所述吸水介质上,以保持吸水介质处于饱和吸水状 态。由于吸水介质很强的吸水性,即使没有水泵,或者水泵不工作,所述吸水介质仍可以从 水槽中吸水。该结构令所述加湿器的功能局限于加湿,从而妨碍了加湿器获得更髙的使用率。 至于所述加热加湿器,只能在实现加湿的同时也加热,而不能仅使用加热功能,或者仅使用 加湿功能,令使用者感到极大的不便。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趙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具有双水槽结构 的加湿器,借助自身的双水槽结构令加湿器的功能更加丰富、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趙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计、制造一种具有双水槽结构的加湿器,包括水槽、吸水介质、水箱、水泵、喷水管、 发热组件、风鼓组件、加湿器本体和控制电路,在所述加湿器本体上设置出风栅格;所述水 箱包括出水口;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喷水管连结,且该喷水管有至少一个喷水孔;尤其 是,所述水槽包括外水槽、内水槽和支撑构件,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设置在外水槽中,所述内 水槽借助支撑构件放置在外水槽内,并且所述内水槽的底部髙于水箱出水口的最低平面;所 述内水槽的底部有至少一个通孔与外水槽连通;所述吸水介质放置在内水槽中,所述喷水管 设置在吸水介质的上方;所述水泵放置于外水槽中。 所述支撑构件是设置在外水槽底部的支撑肋。 所述外水槽中部设置有循环腔室,用于固定和容纳所述内水槽。在所述外水槽、内水槽和加湿器本体的相应位置分别设置各自的用于流通加湿空气的出 风栅格。所述吸水介质是吸水纸,或者是泡沫陶瓷。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双水槽结构的加湿器"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水槽的结构令吸水介质不与外水槽中的水直接接触,而是借助水泵和喷水管将水喷 淋在吸水介质上,使吸水介质达到饱和吸水状态,多余的水通过内水槽底部的通孔流入外水 槽用于循环使用,所述加湿器的加湿功能由水泵是否工作决定水泵工作,实现加湿功能; 水泵不工作,仅实现吹风功能,从而令所述加湿器的功能更加丰富、使用更加方便。


图l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双水槽结构的加湿器"之第一实施例的轴测投影示意图;图2是所述第一实施例包括外水槽11、内水槽12和吸水介质2的分解状态从背后方向 观察的轴测投影示意图;图3是所述第一实施例包括外水槽11、内水槽12和吸水介质2的分解状态从正面上方 观察的轴测投影示意图;图4是所述第一实施例加湿器的主视剖视图,图中空心箭头指示空气流动方向,实心箭 头指示水流方向;图5是所述第一实施例加湿器的右视剖视图,图中空心箭头指示空气流动方向,实心箭 头指示水流方向;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双水槽结构的加湿器"之第二实施例的轴测投影示意图;图7是所述第二实施例包括外水槽11、内水槽12和吸水介质2的分解状态从正面上方观察的轴测投影示意图;图8是所述第二实施例加湿器的右视剖视图,图中空心箭头指示空气流动方向,实心箭头指示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双水槽结构的加湿器,如图1至图8所示,包括水槽l、吸水介质2、水 箱3、水泵4、喷水管5、发热组件6、风鼓组件7、加湿器本体8和控制电路,在所述加湿 器本体8上设置出风槲格81;所述水箱包括出水口31;所述水泵4的出水口与所述喷水管5 连结,且该喷水管5有至少一个喷水孔;尤其是,所述水槽l包括外水槽11、内水槽12和 支槺构件13,所述水箱3的出水口31设置在外水槽11中,所述内水槽12借助支撑构件13 放置在外水槽11内,并且所述内水槽12的底部高于出水口 31的最低平面;所述内水槽12 的底部有至少一个通孔121与外水槽连通;所述吸水介质2放置在内水槽12中,所述内水槽 12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吸水介质2,所述喷水管5设置在吸水介质2的上方;所述水泵4放置 于外水槽11中。所述内水槽12的底部高于出水口 31的最低平面,此结构使在外水槽11中 水的水位不高于内水槽12的底面,从而,放置在内水槽12内的吸水介质2不能与外水槽11 内的水直接接触.所述水箱3起着储水和给外水槽ll供水的作用。所述支撑构件13是设置在外水槽11底部的支撑肋。 所述外水槽11中部设置有循环腔室111,用于固定和容纳所述内水槽12。 所述吸水介质2是吸水纸,或者是泡沫陶瓷。所述吸水纸是由吸水能力较强的纸质材料 制成,造型与其放置的水槽相适应,大多成立方体状。所述吸水纸借助其材料空隙的毛细作 用吸收并储存流过的水,令吹过该吸水纸的空气充分接触其中的水及其气化后的水汽,增加 所述吹过空气的湿度。所述泡沫陶瓷借助其开放式微孔可以吸收并储存流过的水。所述泡沫 陶瓷不会因长期浸泡在水中而被腐蚀,影响其吸水和储水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 和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吸水介质使用泡沬陶瓷。本实用新型具有双水槽结构的加湿器,借助自身的双水槽结构,所述加湿器具有吹风功 能、加热功能、加湿功能和加热加湿功能。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所述各功能的具 体实现过程如下接邇电源,启动加湿器的风鼓组件7、水泵4和发热组件6,如图4和图5所示,借助水 泵4,外水槽11内的水被泵入喷水管5,并经过该喷水管5的喷水孔喷淋在放置于该喷水管 5下方的吸水介质2上,令吸水介质2饱和吸水,多余的水借助内水槽底部的通孔121流入 到外水槽ll中,用于水流的循环使用;借助风鼓组件7,空气沿空心箭头方向流动,空气流 经发热组件6令其温度升髙.加热后的空气一部分经加湿器面板上的出风栅格81流出;另一 部分加热空气流入水槽l的内水槽12,流经内水槽12中的吸水介质2,增加了该部分加热空 气的湿度,所述被加热加湿的空气流出内水槽12,从加湿器面板上的出风栅格81流出加湿 器。从而所述加湿器实现加热加湿的功能。启动加湿器的风鼓组件7和水泵4,如图4和图5所示,借助水泵4,外水槽ll内的水 被泵入喷水管5,并经过喷水管5的喷水孔喷淋在放置于该喷水管5下方的吸水介质2上, 令吸水介质2饱和吸水,多余的水借助内水槽底部的通孔121流入到外水槽11中,水流沿实 心箭头的方向循环使用;借助风鼓组件7,空气沿空心箭头方向流动,由于未开启发热组件6, 空气没有被加热, 一部分空气分经加湿器面板上的出风栅格81流出;另一部分空气流入水槽 1的内水槽12,流经内水槽12中的吸水介质2,增加了该部分空气的湿度,所述被加湿的空 气流出内水槽12,从加湿器面板上的出风栅格81流出加湿器。从而所述加湿器实现仅加湿 的功能。启动加湿器的风鼓组件7和发热组件6,如图4和图5所示,由于水泵未被开启,外水 槽内的水不能沿实心箭头指示的方向循环,而且所述水箱3的出水口 31设置在外水槽11中, 且该出水口 31的最低平面不髙于内水槽12的底面,置于内水槽12中的吸水介质2不能与外 水槽ll中的水接触,所以吸水介质2不能吸水,处于干燥状态;借助风鼓组件7,空气沿空 心箭头方向流动,空气流经发热组件6令其温度升髙。加热后的空气一部分经加湿器面板上 的出风栅格81流出;另一部分加热空气流入水槽1的内水槽12,由于置于内水槽12中的吸 水介质2此时处于干燥状态,流经吸水介质2的空气没有被加湿,该部分加热空气流出内水 槽12,从加湿器面板上的出风栅格81流出加湿器。从而所述加湿器实现仅出热风的加热功 能。仅启动风鼓组件7,由于水泵4和加热组件6都未开启,从而使沿空心箭头流动的空气 既不被加热也不被加湿,所述加湿器只实现吹风功能。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同样可以实现上述功能,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第二实施例 的加湿器与第一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区别仅在于,在所述外水槽ll、内水槽12和加湿器本体8 的各相应位置分别设置各自用于流通加湿空气的出风栅格112、 122、 82,从而将流经发热组 件6的空气与流经内水槽12及其中吸水介质2的空气隔离开,所述流经发热组件6的空气由 加湿器本体8上出风樣格81流出,所述流经内水槽12及其吸水介质2的空气顺序经内水槽 12的出风栅格122、外水槽11的出风栅格112、加湿器本体8的出风栅格82流出所述加湿
器。所述第二实施例的加湿器实现吹风功能、加热功能、加湿功能和加热加湿功能的过程与 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加湿器实现所述功能的过程基本一致,这里不再细述。由于水槽l的结构,使吸水介质2的工作状态由水泵4控制,令所述加湿器具有多种功 能,令所述加暹器的使用更加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双水槽结构的加湿器,包括水槽(1)、吸水介质(2)、水箱(3)、水泵(4)、喷水管(5)、发热组件(6)、风鼓组件(7)、加湿器本体(8)和控制电路,在所述加湿器本体(8)上设置出风栅格(81);所述水箱包括出水口(31);所述水泵(4)的出水口与所述喷水管(5)连结,且该喷水管(5)有至少一个喷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1)包括外水槽(11)、内水槽(12)和支撑构件(13),所述水箱(3)的出水口(31)设置在外水槽(11)中,所述内水槽(12)借助支撑构件(13)放置在外水槽(11)内,并且所述内水槽(12)的底部高于出水口(31)的最低平面;所述内水槽(12)的底部有至少一个通孔(121)与外水槽连通;所述吸水介质(2)放置在内水槽(12)中,所述喷水管(5)设置在吸水介质(2)的上方;所述水泵(4)放置于外水槽(11)中。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双水槽结构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槺构件(13 )是设置在外水槽(11)底部的支撑肋。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双水槽结构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水槽(11)中部设置有循环腔室(111),用于固定和容纳所述内水槽(12)。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双水槽结构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水槽(11)、内水槽(12)和加湿器本体(8)的相应位置分别设置各自的 用于流通加湿空气的出风栅格(112、 122、 82)。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双水槽结构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介质(2)是吸水纸,或者是泡沫陶瓷。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双水槽结构的加湿器,包括水槽(1)、吸水介质(2)、水箱(3)、水泵(4)、喷水管(5)、发热组件(6)、风鼓组件(7)、加湿器本体(8)和控制电路,尤其是,所述水槽(1)包括外水槽(11)、内水槽(12)和支撑构件(13),所述水箱(3)的出水口(31)设置在外水槽(11)中,所述内水槽(12)借助支撑构件(13)放置在外水槽(11)内,并且内水槽(12)的底部高于所述出水口(31)的最低平面;所述内水槽(12)的底部有至少一个通孔(121)与外水槽连通;所述吸水介质(2)放置在内水槽(12)中,所述喷水管(5)设置在吸水介质(2)的上方。所述水槽(1)的结构令所述加湿器的功能更加丰富、使用更加方便。
文档编号F24F6/02GK201050854SQ200720120818
公开日2008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8日
发明者赖伴来 申请人:深圳市联创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