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调炉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086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烹调炉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复数个加热装置的烹调炉具,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独立和可 拆卸加热装置的烹调炉具。背果技术为了能减少空间的使用以及可以应用到不同加热方式的烹调炉具,如图l所示,有些 业者直接将电磁炉12与红外炉14整合在一起变成一种三口炉的烹调产品10,此烹调产 品IO推出后也深受到消费者的认同与喜爱。然而,这种具有三口炉的烹调产品IO仍然有 一些设计上的缺点,例如在使用的时候,有时可能只用到三口炉的其中一口炉来煮开水或 作保温用途,且由于三口炉的烹调产品IO的体积较大,因此安装在固定位置后不容易随 便移动,不具有传统使用的单口炉的可移动性性能。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烹调炉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 新型提供的烹调炉具具有数个加热装置,其中, 一个加热装置可独立分离于该烹调炉具单 独使用,当消费者只需要用到其中一口炉来进行加热或保温用途时,不会引起移动不便的 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烹调炉具,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一加热工作平台,所述加热工作平台下设有至少一感应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置有一容纳空间, 一独立加热装置可 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容纳空间中。前述烹调炉具中,所述感应加热单元包含一第一感应加热组件以及一第二感应加热组件。前述烹调炉具中,所述感应加热单元包含一第一感应线圈模块以及一第二感应线圈模块。前述烹调炉具中,所述感应加热单元包含一第一感应加热组件。 前述烹调炉具中,所述感应加热单元包含一第一感应加热模块。 前述烹调炉具中,所述独立加热装置内设有一第三感应加热組件。前述烹调炉具中,所述独立加热装置内设有一第三感应线圈模块。 前述烹调炉具中,所述独立加热装置可为一电热器或一輻射加熱器。 前述烹调炉具中,所述基座的容纳空间中设有一第一嵌合部,所述独立加热装置设有一第二嵌合部,所述第二嵌合部与所述第一嵌合部相配合。前述烹调炉具中,所述基座的加热工作平台具有一第一加热工作平面,所述独立加热装置具有一第二加热工作平面,所述独立加热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加热工作平面与所述第二加热工作平面齐平。前述烹调炉具中,所述基座的加热工作平台上可设有一用以盛放一具有弧形底部的锅具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对应于所述感应加热单元设置。前述烹调炉具中,所述独立加热装置上设有一第一导电端子,所述基座的容纳空间中设有一耦合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二导电端子。前述烹调炉具中,所述独立加热装置上更设有一独立的插头以及电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由于独立加热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该基座中,因此当消费者想要单独使用一口炉时,就可直接将独立加热装置从烹调炉具上拆卸下来,若是要使用多口炉时,又可将此独立加热装置安装回烹调炉具上,因此解决了消费者仅使用单口炉时的移动不便的问题。


图1为现有的烹调炉具的立体示意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烹调炉具的立体示韋图;图2b为图2a的分解示意图;图2c为剖面示意图;图2d为独立加热装置在倒置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10烹调炉具 12电磁炉 14红外炉 20烹调炉具 22基座 23凹陷部24加热工作平台 25加热工作平面 26、 28感应加热组件 30容纳空间 32嵌合部 34按钮 36顶针40独立加热装置 42加热工作平面 46、 44导电端子 50电热器 52感应线圈模块 60插头 62电线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实施例可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 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 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如图2a与图2b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调炉具20,包括基座22以及独立加 热装置40。其中,基座22上设有加热工作平台24,加热工作平台24下设有感应加热单 元。在本实施例中,在该加热工作平台24下分别设有二个感应加热组件26、 28,该感应 加热组件包含感应线圏模块。在基座22上设有一容纳空间30,且该独立加热装置40可 拆卸地安装于基座22的容纳空间30中。在本实施例中,该独立加热装置40内设有一电 热器50,或者是辐射加热器等,该独立加热装置40内亦可更换成设置有感应加热单元, 例如感应线圈模块52,如图2c中所示。基座22的加热工作平台24上具有加热工作平面25,独立加热装置40上也具有加热 工作平面42,在本实施例中,当独立加热装置40安装于基座22的容纳空间30中时,加 热工作平面42与加热工作平面25齐平,如图2a与图2c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座 22的容纳空间30中设有嵌合部32,独立加热装置40设有对应于该嵌合部32的另一嵌合部(未绘示),当此嵌合部嵌合于该嵌合部32时,即可将独立加热装置40安装固定于基 座22的容纳空间30中。当要将独立加热装置40从基座22上取出时,可利用基座22上 的按钮34与嵌合部32之间的机构连动关系,当按下按钮34时可使得嵌合部32往基座 22的内部移动,藉以使嵌合部32与独立加热装置40上的嵌合部脱离,并且在容纳空间 30的底部上更设有顶针36,此顶针36会将独立加热装置40顶离容纳空间30的底部,如 此便可容易将独立加热装置40从基座22上取出。此外,为了使独立加热装置40与基座 22之间产生电性连接,因此在独立加热装置40与基座22上分别设有二个可互相耦合的 导电端子46、 44,在安装时即可顺便将独立加热装置40上的导电端子46电性接触于该 基座22的导电端子44,如此以使两者在结构上以及电气连接上连成一体。在独立加热装 置40上更设有另一独立的插头60以及电线62,如图2d中所示,以与市电作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此电线62可隐藏在独立加热装置40的壳体内,当独立加热装置40与基 座22分离时,可将电线62从独立加热装置40拉出以连接其它市电插座。此外,在本实 施例中,基座22的加热工作平台24上设有一对应于感应加热单元28设置的凹陷部23, 该凹陷部23用以承放一具有弧形底部的锅具(未绘示),例如炒菜锅等。另一种选择是, 也可以没有此凹陷部23的设置,亦即基座22的加热工作平台24的加热工作平面25在同 一水平面上。
权利要求1、一种烹调炉具,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一加热工作平台,所述加热工作平台下设有至少一感应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置有一容纳空间,一独立加热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容纳空间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烹调炉具 加热组件以及一第二感应加热组件。
3、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烹调炉具 线圏模块以及一第二感应线圈模块。
4、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烹调炉具应加热組件。
5、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烹调炉具 应线圈模块。
6、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烹调炉具 辐射加热器。
7、 根据权利要求l、 2、 3、 4、 5或6任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烹调炉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的容纳空间中设有一第一嵌合部,所述独立加热装置设有一第二嵌合部,所述第 二嵌合部与所述第一嵌合部相配合。
8、 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烹调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加热工作平台具有一第 一加热工作平面,所述独立加热装置具有一第二加热工作平面,所述独立加热装置安装于 所述基座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加热工作平面与所述第二加热工作平面齐平。
9、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烹调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加热工作平台上设有一用以盛放一具有弧形底部的锅具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对应于所述感应加热单元设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烹调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容纳空间中设有一第一嵌合部,所述独立加热装置设有一第二嵌合部,所述第二嵌合部与所述第一嵌合部相配合。
11、 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烹调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加热装置上设有一第一导电端子,所述基座的容纳空间中设有一耦合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二导电端子。
12、 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烹调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加热装置上设有一独立的插头以及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加热单元包含一第一感应 ,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加热单元包含一第一感应 ,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加热装置内设有一第三感 ,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加热装置内设有一第三感 ,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加热装置为一电热器或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调炉具,包括基座及独立加热装置,其中,基座上设有一加热工作平台,此加热工作平台下设有至少一感应加热单元,且基座设有一容纳空间,独立加热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基座的容纳空间中。该烹调炉具具有数个加热装置,其中,一个加热装置可独立分离于该烹调炉具单独使用,当消费者只需要用到其中一口炉来进行加热或保温用途时,不会引起移动不便的问题。
文档编号F24C7/00GK201318717SQ20082014636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2日
发明者张庐山, 李国良, 李建忠, 林杏玟, 童士维 申请人: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