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475398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变频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频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根据室内温度变化量,室内温度与设定目标温度差值,并结合用户设定室内机风机档速,确定空调器运转频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空调用户的舒适性,设计者除了根据室内温度与设定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来控制空调运转频率提高空调器制冷/制热性能,还会根据采用该运行空调运行频率后,室内温度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是否进一步提高或降低空调的运转频率。如公开号为CN1094149A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根据每个时间间隔t的室温变化量和设定温度与室内温度的温差,执行模糊算术运算的结果控制压缩机的工作频率。虽然从其提供的从属关系函数上可以得到,NB之值朝负向变化很大,ZR之值等于零(无变化),而PB之值朝正向变化大。但是,实际情况往往除了温度变化方向与预定值的比较外,更多的是体现在温度的变化大小,温度差值的大小,以及不同温度差值状况时对于压缩机频率调节幅度的大小,该在先方案并没有体现。在实际的用户体验和实验数据中可以发现,在冬季制热和夏季制冷的情况下,用户对于相同温度差的敏感程度是不同,而如何在控制中体现这种差别,也没有更多的涉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的问题,提供一种根据室内温度变化量,室内温度与设定目标温度差值,并结合用户设定室内机风机档速,确定空调器运转频率的控制方法,并且可以通过调整检测温度的间隔控制来提高控制的及时性和灵敏性,而且能根据制冷/制热的不同,调整频率改变的方向和幅度,从而满足用户实际的舒适要求。
一种变频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检测房间内温度Ta(n),读取用户设定温度Tsc,计算与目标温度的温度差绝对值ΔT; b读取上一次检测的房间内温度Ta(n-1),计算与当前检测的房间内温度的变化差ΔT′; c根据预先设定对应不同ΔT下的ΔT′-Δfi(n)的曲线,或预先设定对应不同ΔT′下的ΔT-Δfi(n)的曲线计算变频增量Δfi(n); 所述ΔT′-Δfi(n)的曲线,为当ΔT一定时,Δfi(n)随着ΔT′变大保持不变或变小,且随着|ΔT′|的变大,而|Δfi(n)ΔT-Δfi(n)ΔT=0|也变大,即当ΔT′的绝对值增大时,该点ΔT对应的Δfi(n)与ΔT=0时对应的Δfi(n)的差值的绝对值也增大。
所述ΔT-Δfi(n)的曲线,为当ΔT′一定时,Δfi(n)随着ΔT的变大保持不变或变大,且随着|ΔT|的变大,而|Δfi(n)ΔT′-Δfi(n)ΔT′=0|也变大;即当ΔT的绝对值增大时,该点ΔT′对应的Δfi(n)与ΔT′=0时对应的Δfi(n)的差值的绝对值也增大。
d当变频增量Δfi(n)>0时,采用公式一fi(n)=MAX(fi(n-1),fmin)+Δfi(n),计算新的目标频率;当变频增量Δfi(n)=0时,采用公式二fi(n)=fi(n-1),计算新的目标频率;当变频增量Δfi(n)<0时,采用公式三fi(n)=MIN(frun,fi(n-1))+Δfi(n),计算新的目标频率; 所述fi(n-1)为上次设定频率,所述fmin为最小运行频率,所述frun为当前运行频率; e根据新的目标频率改变压缩机的频率。
更进一步的说明ΔT′-Δfi(n)的曲线,所述ΔT′-Δfi(n)的曲线对应于固定的ΔT,其变频增量Δfi(n)随着ΔT′的增加而降低;所述ΔT′-Δfi(n)的曲线随着对应温度差ΔT的增加,其在纵坐标上的位置升高。ΔT′-Δfi(n)的曲线对应的ΔT为0及大于0时,Δfi(n)在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的变化方向相同,Δfi(n)在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的变化的幅度相近。ΔT′-Δfi(n)的曲线对应的ΔT为小于0时,制冷工况的Δfi(n)曲线在制热工况Δfi(n)曲线的下方,制冷工况Δfi(n)的绝对值大于制热工况Δfi(n)的绝对值。
更进一步的,在步骤d的公式中引入风量系数K,所述的公式一为fi(n)=MAX(fi(n-1),fmin)+KΔfi(n),其中K为风量系数,当用户设定室内风机的转速为低风档时,K的取值范围为0.3<K<0.9;当用户设定室内风机的转速为中风档时,K的取值范围为0.9≤K<1.1;当用户设定室内风机的转速为高风档时,K的取值范围为1.1≤K<2.0。在步骤d的公式中引入风量系数K,所述的公式三为fi(n)=MIN(frun,fi(n-1))+KΔfi(n),其中K为风量系数,当用户设定室内风机的转速为低风档时,K的取值范围为0.3<K<0.9;当用户设定室内风机的转速为中风档时,K的取值范围为0.9≤K<1.1;当用户设定室内风机的转速为高风档时,K的取值范围为1.1≤K<2.0。
另一种情况下,当用户设定室内风机的转速为自动档,所述变频控制装置会根据实际的风机的风档情况而改变风量系数K,当室内风机的转速为低风档时,K的取值范围为0.3<K<0.9;当室内风机的转速为中风档时,K的取值范围为0.9≤K<1.1;当室内风机的转速为高风档时,K的取值范围为1.1≤K<2.0。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室内检测温度Ta(n)与上一次室内检测温度Ta(n-1)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在当前空调器运转频率高的情况下,该检测时间间隔变短;在当前空调器运转频率低的情况下,该检测时间间隔变长。所述的检测时间间隔为0.1~30分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室内温度与设定目标温度差值,并结合用户设定室内机风机档速,确定空调器运转频率的控制方法,并且可以通过调整检测温度的间隔控制来提高控制的及时性和灵敏性,而且能根据制冷/制热的不同,调整频率改变的方向和幅度,从而满足用户实际的舒适要求。



图1为本发明变频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当ΔT为0和2.5时ΔT’-Δfi(n)制热工况曲线的示意图; 图3为当ΔT为-1和-3时ΔT’-Δfi(n)制热工况曲线的示意图; 图4为当ΔT为0和2.5时ΔT’-Δfi(n)制冷工况曲线的示意图; 图5为当ΔT为-1和-3时ΔT’-Δfi(n)制冷工况曲线的示意图 图6为K值对ΔT’-Δfi(n)曲线影响的示意图; 图7为采用不同时间间隔的fi(n)变化示意图; 图8为当ΔT为-1.5时,ΔT’-Δfi(n)制冷制热曲线的比较示意图; 图9为当ΔT为-2.5时,ΔT’-Δfi(n)制冷制热曲线的比较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采用本发明变频空调器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其控制的步骤说明如下 首先,进行步骤a,检测房间内温度Ta(n),读取用户设定温度Tsc,计算与目标温度的温度差ΔT,在此步骤中房间内温度由房间室内机中的温度检测装置检测,根据控制器的检测周期,记录各次的检测值,如,记录第n次的检测值Ta(n),在上一个检测周期的检测值为Ta(n-1),以此类推。用户设定温度Tsc为用户设定的空调目标温度,即用户希望空调器控制室内温度达到的温度。计算与目标温度的温度差ΔT,即计算当前室内温度Ta(n)与设定温度的差值,由于该差值ΔT的大小和正负直接影响到变频控制的方向和幅度,而为了本专利计算和比较变频增减方向和幅度的方便,同时,兼顾制冷和制热的应用,所以在本发明中,该温度差ΔT对于制热工况和制热曲线而言,ΔT=Tsc-Ta(n);该温度差ΔT对于制冷工况和制冷曲线而言,ΔT=-(Tsc-Ta(n))。
进行步骤b,读取上一次检测的房间内温度Ta(n-1),计算房间内温度的变化差ΔT′;如上所述,室内机温度检测装置储存有上一次检测值Ta(n-1),控制器读取储存于温度检测装置中的记录Ta(n-1),并和本次检测的室内温度Ta(n)计算房间内温度的变化差ΔT′,同样,由于该差值ΔT′的大小和正负直接影响到变频控制的方向和幅度,而为了本专利计算和比较变频增减方向和幅度的方便,同时,兼顾制冷和制热的应用,所以在本发明中,该温度差ΔT′对于制热工况和制热曲线而言,ΔT′=Ta(n)-Ta(n-1);该温度差ΔT′对于制冷工况和制冷曲线而言,ΔT′=-(Ta(n)-Ta(n-1))。
进行步骤c,根据对应温度差ΔT的房间温度变化差ΔT′-变频增量Δfi(n)的曲线,得出变频增量Δfi(n);根据计算得到的与目标温度差ΔT,可以在纵坐标为变频增量Δfi(n),本发明中变频增量Δfi(n)的单位为基本单位,每个基本单位代表0.3~15赫兹范围内的某一个频率,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基本单位代表4.0赫兹,横坐标为房间温度变化差ΔT′找到其对应的曲线,如图2至图6所示。以图2制热工况H1为ΔT=0时,房间温度变化差ΔT′-变频增量Δfi(n)的变化曲线,根据当前的ΔT′的值,可以对应找到变频增量Δfi(n)的值,当ΔT′在-0.5<ΔT′<0.5的范围时,变频增量Δfi(n)为零基本单位,即零赫兹,当ΔT′大于等于0.5时,变频增量Δfi(n)大于零;当ΔT′小于等于-0.5时,变频增量Δfi(n)小于零,即频率减小。从实际的温度情况看,当ΔT=0说明当前的室内温度已经达到了设定温度,所以在室内温度变化很小的情况下,是不对频率做改变的,即变频增量Δfi(n)为零;当在一个检测时间间隔出现了室温的变化大于等于0.5度(增大或减小),则需要对频率做适当的增减,可以看到在ΔT′在0.5≤ΔT′<1范围及ΔT′在-0.5≥ΔT′>-1的情况,变频增量Δfi(n)的增加值都不大,为0.5个基本单位,即为2赫兹,这符合保持温度稳定的要求。当ΔT′的增加或减少数值增大,如,ΔT′≥1,或者ΔT′≤1,则说明室内空间出现了负荷急剧变化的突发情况,比如开门、开窗等,需要对频率有较大的变化来应对室内空间负荷的急剧变化,这时候从房间温度变化差ΔT′-变频增量Δfi(n)的变化曲线上反映变频增量Δfi(n)的增加值的绝对值明显的增大,以使冷/热负荷的变化尽快可以被消除。图2中H2为ΔT=2.5时,房间温度变化差ΔT′-变频增量Δfi(n)的变化曲线,其各温度节点的变化方向与H1相同;与H1相比随着对应温度差ΔT的增加,其在纵坐标上的位置升高。
以图4制冷工况为例分析,为了便于比较,其中温度差ΔT对于制冷工况和制冷曲线而言,ΔT=-(Tsc-Ta(n));温度差ΔT′对于制冷工况和制冷曲线而言,ΔT′=-(Ta(n)-Ta(n-1))。C1为ΔT=0时,房间温度变化差ΔT′-变频增量Δfi(n)的变化曲线,根据当前的ΔT′的值,可以对应找到变频增量Δfi(n)的值,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基本单位代表4赫兹,,当ΔT′在-0.5<ΔT′<0.5范围时,变频增量Δfi(n)为零,当ΔT′大于等于0.5时,变频增量Δfi(n)大于零;当ΔT′小于等于-0.5时,变频增量Δfi(n)小于零,即频率减小。从实际的温度情况看,当ΔT=0说明当前的室内温度已经达到了设定温度,所以在室内温度变化很小的情况下,是不对频率做改变的,即变频增量Δfi(n)为零;当在一个检测时间间隔出现了室温的变化大于等于0.5度(增大或减小),则需要对频率做适当的增减,可以看到在ΔT′在0.5≤ΔT′<1的范围内及ΔT′在-0.5≥ΔT>-1的范围内时,变频增量Δfi(n)为0.5个基本单位,即为2赫兹,增加值都不大,这符合保持温度稳定的要求。当ΔT′的增加或减少数值进一步增大,如,ΔT′大于等于1,或者ΔT′小于等于-1,则说明室内空间出现了负荷急剧变化的突发情况,比如开门、开窗等,需要对频率有较大的变化来应对室内空间负荷的急剧变化,这时候从房间温度变化差ΔT′-变频增量Δfi(n)的变化曲线上反映变频增量Δfi(n)为2.2个基本单位,即为8.8赫兹,增加值的绝对值明显的增大,以使冷/热负荷的变化很快可以被消除。
本发明公开的是根据温度差ΔT的房间温度变化差ΔT′-变频增量Δfi(n)的曲线,得出变频增量Δfi(n),同样,也可以根据对应房间温度变化差ΔT′的温度差ΔT-变频增量Δfi(n)的曲线,得出变频增量Δfi(n),两者完成的工作是相同的,也是等效的。
进行步骤d,步骤d为进一步判断采用什么公式计算新的频率,分为d10-d14等分步骤;首先进行步骤d10,根据步骤c查出的Δfi(n)判断,当Δfi(n)大于0,则进行步骤d11;当Δfi(n)不大于0,则进行步骤d12; 进行步骤d11,采用公式一fi(n)=MAX(fi(n-1),fmin)+Δfi(n),计算新的目标频率,公式一是指当Δfi(n)大于0时,选择一个频率作为基础频率MAX(fi(n-1),fmin),再加上频率的增量Δfi(n),而基础频率是在最小运行频率fmin和上次设定频率fi(n-1)之间选出较大的,作为本次设定频率的基础频率,而新的目标频率是基础频率和频率增量的和,然后进入步骤e; 进行步骤d12,根据步骤c查出的Δfi(n)判断,当Δfi(n)小于0,则进行步骤d13;当Δfi(n)不小于0,则进行步骤d14; 进行步骤d13,采用公式三fi(n)=MIN(frun,fi(n-1))+Δfi(n),计算新的目标频率,公式三是指当Δfi(n)小于0时,选择一个频率作为基础频率MIN(frun,fi(n-1)),再加上频率的增量Δfi(n),而基础频率是在当前运行频率frun和上次设定频率fi(n-1)之间选出较小的,作为本次设定频率的基础频率,而新的目标频率是基础频率和频率增量的和,由于Δfi(n)小于0,意味着需要减少当前频率,所以在当前运行频率frun和上次设定频率fi(n-1)之间选出较小的,并加上小于零的Δfi(n),以求尽快的减小目标频率,然后进入步骤e; 进行步骤d14,采用公式二fi(n)=fi(n-1)+Δfi(n),计算新的目标频率,即当Δfi(n)等于0时,选择上次设定频率作为基础频率,加上频率增量作为新的目标频率,当前的室内温度比较稳定,而Δfi(n)=0,相当于仍然保持原有的设定目标频率,然后进入步骤e; 进入步骤e,根据新的目标频率fi(n)改变压缩机的频率。
当出现室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制冷工况)或出现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制热工况),即ΔT小于0的情况,可以按照图3或图5公开的房间温度变化差ΔT′-变频增量Δfi(n)的变化曲线选择合适的Δfi(n),如步骤c及以后的步骤所描述,从而设定出新的目标频率fi(n)改变压缩机的频率。这样,同样可以在出现大的温度波动时,采用大的Δfi(n)使得更有效更及时的达到用户的设定温度。
本发明中采用的不同ΔT下房间温度变化差ΔT′-变频增量Δfi(n)的变化曲线均是经过了大量的实验验证,其中每个温度变化中变频增量Δfi(n)的数值,都是结合人体体感的舒适性及空调器最有效达到人体舒适性而确认的数值,体现了变频空调器达到人体舒适性最优的频率变化方案。
ΔT-ΔT′-Δfi(n)三者之间的关系本身反映了变化的情况,当ΔT或ΔT′的变化量增大时,Δfi(n)的变化量也会增大,在本专利中已经充分公开,具体的数值由于温度的变化一般只是以0.5度为最小的单位,每个ΔT只有5个对应的ΔT′,而ΔT总的数量也只有11个,而披露的数量很多,已经可以满足反映变化趋势的需求。
本发明的实施例二在步骤d的公式中引入了风量系数K,在用户设定空调的运行状态过程中,温度和风量(风档情况)都是重要的指标,一般空调器室内机风量分为3-5档,风机采用不同的转速,从而产生不同的室内风量,用户可以选用某一种风量或采用自动风(风档与ΔT关联),最常见的一般为3档,即高风档、中风档、低风档,以最常见的制冷量为2600W的二级能效空调为例,其高风档风量范围为460~500立方米/小时;中风档风量范围为390~450立方米/小时;低风档风量范围为320~380立方米/小时。
其中,风量的大小预示着用户对噪音的在意程度,及对房间内风速和房间温度变化的在意程度。当用户选择低风档时,所以用户需要低的噪音,并且不需要吹风感及不喜欢温度大的变化;当用户选择高风档时,所以用户不太在意噪音的大小,并且不在意吹风感及温度的变化。所以,本实施例二通过引入风量系数K调节Δfi(n)的变化量,在步骤d中,分步骤d11的公式一为fi(n)=MAX(fi(n-1),fmin)+KΔfi(n),分步骤d13的公式一为fi(n)=MIN(frun,fi(n-1))+KΔfi(n),在本实施例二中,当用户设定室内风机的转速为低风档时,K的取值为0.5,当用户设定室内风机的转速为中风档时,K的取值为1,当用户设定室内风机的转速为高风档时,K的取值为1.2,当用户设定室内风机的转速为自动档时,所述变频控制装置会根据实际的风机的风档情况而改变风量系数K,具体数值如上所述。图6所示,原有曲线为H2,该曲线表示ΔT=2.5时房间温度变化差ΔT′-变频增量Δfi(n)的曲线,当K=1时,实施例二的房间温度变化差ΔT′-变频增量Δfi(n)曲线与H2曲线重合;当用户设定高风档时,K的取值为1.2,实际的Δfi(n)所选的曲线为图中H10所示的虚线,其各点的位置比H2曲线要高20%;当用户设定低风档时,K的取值为0.5,实际的Δfi(n)所选的曲线为图中H11所示的点划线,其各点的位置比H2曲线要低50%。本实施例三采用的K值与实施例二不同,对应的高中低档风速的K值为0.6,1.1,1.8。从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同样可以用于采用4档或5档的情况。
本发明的实施例四与以上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其室内温度检测装置进行室内检测温度Ta(n)与上一次室内检测温度Ta(n-1)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是变化的,在当前空调器运转频率高的情况下,该检测时间间隔变短;在当前空调器运转频率低的情况下,该检测时间间隔变长。这样可以在运转频率高的情况下,及时的增加或及时的降低频率,避免高频工况下改变较大的频率Δfi(n),对设备的冲击;同时可以更快的达到用户舒适需要的频率。室内温度检测装置进行室内检测温度Ta(n)与上一次室内检测温度Ta(n-1)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的范围是0.1-30分钟,本实施例四采用的高频工作的时间间隔为3分钟,其他工作的时间间隔为9分钟。图7中所示为采用不同时间间隔的fi(n)变化示意图,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目标频率,其中P1为普通频率时实施例四的时间间隔为9分钟,P2为高频情况下时间间隔为3分钟,如图所示,fi(n)在第二个P1结束时开始增加,增加的值是Δfi(n-1);在下一个P1结束时进一步增加,增加的值是Δfi(n);由于这时的fi(n)超过的了设定的高频界限,所以室内温度检测装置开始按照P2为时间间隔进行检测,则在经过一个P2周期,fi(n)的增加值为Δfi(n+1),其后是Δfi(n+2)、Δfi(n+3)。虽然,P2的间隔长度短于P1,但是由于P1是P2的3倍,所以在一个P1长度的时间内,fi(n)的增量为Δfi(n+1)+Δfi(n+2)+Δfi(n+3)的和,虽然,由于时间间隔短,该时间间隔内的室内温度ΔT’变化减小,如图2至4中所示,ΔT′减小会使得该时间间隔的fi(n)增量Δfi(n)变小,但由于三个周期增量的总和未必会小于P1周期的增量。但是其优势就是,能够更敏感的感觉到温度的变化趋势,从而为进一步频率变化的方向和幅度做出更明智和迅速的判断。本发明实施例五采用的高频工作的时间间隔为4分钟,其他工作的时间间隔为18分钟。
从图2至图5中可以看出,房间温度变化差ΔT′-变频增量Δfi(n)的曲线对应于固定的ΔT,其变频增量Δfi(n)随着ΔT′的增加而降低;所述房间温度变化差ΔT′-变频增量Δfi(n)的曲线随着对应温度差ΔT的增加,其在纵坐标上的位置升高。还可以看出房间温度变化差ΔT′-变频增量Δfi(n)的曲线当ΔT′的绝对值增大时,该点ΔT′对应的Δfi(n)与ΔT′=0时对应的Δfi(n)的差值的绝对值也增大。
以上说明室内空间出现了负荷急剧变化的突发情况,比如开门、开窗等,需要对频率有较大的变化来应对室内空间负荷的急剧变化,这时候从房间温度变化差ΔT′-变频增量Δfi(n)的变化曲线上反映变频增量Δfi(n)的增加值的绝对值明显的增大,以使冷/热负荷很快可以被消除。如图2中,H2各温度节点的变化方向与H1相同;与H1相比随着对应温度差ΔT的增加,其在纵坐标上的位置升高。
另外从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比较看,在房间温度变化差ΔT′-变频增量Δfi(n)的曲线对应的ΔT为0及大于0时,Δfi(n)在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的变化方向相同,Δfi(n)在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的变化的幅度相近。从图2和图4中H1曲线和C1曲线的比较中就可以看出。
当房间温度变化差ΔT′-变频增量Δfi(n)的曲线对应的ΔT为小于0时,制冷工况的Δfi(n)曲线在制热工况Δfi(n)曲线的下方,制冷工况Δfi(n)的绝对值大于制热工况Δfi(n)的绝对值。如图8中所示,C5和H5分别是ΔT=-1.5情况下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时,房间温度变化差ΔT′-变频增量Δfi(n)的曲线,图中可以看出,在同样的ΔT条件下,相同的ΔT′值时,制冷工况C5曲线的变频增量Δfi(n)都在制热工况H5曲线的变频增量Δfi(n)的下面,且制冷工况Δfi(n)的绝对值大于制热工况Δfi(n)的绝对值。即制冷工况下,当房间在偏冷的时候,用户更需要尽快的降低制冷的频率,从而减少制冷量,达到满足用户设定的舒适情况;而制热工况下,当房间偏热的情况下,用户降低制热频率没有像制冷那么明显,可以稍微缓慢的降低制热的频率,从而减少制热量,达到满足用户设定的舒适情况。从图9中所示,C6和H6分别是ΔT=-2.5情况下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时,房间温度变化差ΔT′-变频增量Δfi(n)的曲线,图中可以看出,在同样的ΔT条件下,相同的ΔT′值时,制冷工况C6曲线的变频增量Δfi(n)都在制热工况H6曲线的变频增量Δfi(n)的下面,同样说明了制冷需要更加快的减小频率的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变频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检测房间内温度Ta(n),读取用户设定温度Tsc,计算与目标温度的温度差绝对值ΔT;
b读取上一次检测的房间内温度Ta(n-1),计算与当前检测的房间内温度的变化差ΔT′;
c根据预先设定对应不同ΔT下的ΔT′-Δfi(n)的曲线,或预先设定对应不同ΔT′下的ΔT-Δfi(n)的曲线计算变频增量Δfi(n);
所述ΔT′-Δfi(n)的曲线,为当ΔT一定时,Δfi(n)随着ΔT′变大保持不变或变小,且随着|ΔT′|的变大,而|Δfi(n)ΔT-Δfi(n)ΔT=0|也变大;
所述ΔT-Δfi(n)的曲线,为当ΔT′一定时,Δfi(n)随着ΔT的变大保持不变或变大,且随着|ΔT|的变大,而|Δfi(n)ΔT′-Δfi(n)ΔT′=0|也变大;
d当变频增量Δfi(n)>0时,采用公式一fi(n)=MAX(fi(n-1),fmin)+Δfi(n),计算新的目标频率;当变频增量Δfi(n)=0时,采用公式二fi(n)=fi(n-1),计算新的目标频率;当变频增量Δfi(n)<0时,采用公式三fi(n)=MIN(frun,fi(n-1))+Δfi(n),计算新的目标频率;
所述fi(n-1)为上次设定频率,所述fmin为最小运行频率,所述frun为当前运行频率;
e根据新的目标频率改变压缩机的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ΔT′-Δfi(n)的曲线对应于固定的ΔT,其变频增量Δfi(n)随着ΔT′的增加而降低;所述ΔT′-Δfi(n)的曲线随着对应温度差ΔT的增加,其在纵坐标上的位置升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ΔT′-Δfi(n)的曲线对应的ΔT为0及大于0时,Δfi(n)在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的变化方向相同,Δfi(n)在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的变化的幅度相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ΔT′-Δfi(n)的曲线对应的ΔT为小于0时,制冷工况的Δfi(n)曲线在制热工况Δfi(n)曲线的下方,制冷工况Δfi(n)的绝对值大于制热工况Δfi(n)的绝对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空调器控制方法,特征在于在步骤d的公式中引入风量系数K,所述的公式一为fi(n)=MAX(fi(n-1),fmin)+KΔfi(n),其中K为风量系数,当用户设定室内风机的转速为低风档时,K的取值范围为0.3<K<0.9;当用户设定室内风机的转速为中风档时,K的取值范围为0.9≤K<1.1;当用户设定室内风机的转速为高风档时,K的取值范围为1.1≤K<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空调器控制方法,特征在于在步骤d的公式中引入风量系数K,所述的公式三为fi(n)=MIN(frun,fi(n-1))+KΔfi(n),其中K为风量系数,当用户设定室内风机的转速为低风档时,K的取值范围为0.3<K<0.9;当用户设定室内风机的转速为中风档时,K的取值范围为0.9≤K<1.1;当用户设定室内风机的转速为高风档时,K的取值范围为1.1≤K<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空调器控制方法,特征在于当用户设定室内风机的转速为自动档,所述变频控制装置会根据实际的风机的风档情况而改变风量系数K,当室内风机的转速为低风档时,K的取值范围为0.3<K<0.9;当室内风机的转速为中风档时,K的取值范围为0.9≤K<1.1;当室内风机的转速为高风档时,K的取值范围为1.1≤K<2.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变频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内检测温度Ta(n)与上一次室内检测温度Ta(n-1)之间的检测时间间隔在当前空调器运转频率高的情况下,该检测时间间隔变短;在当前空调器运转频率低的情况下,该检测时间间隔变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频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时间间隔为0.1~30分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通过设定室内温度与设定目标温度差值,并结合用户设定室内机风机档速,确定空调器运转频率的控制方法,并且可以通过调整检测温度的间隔控制来提高控制的及时性和灵敏性,而且能根据制冷/制热的不同,调整频率改变的方向和幅度,从而满足用户实际的舒适要求。
文档编号F24F11/00GK101726073SQ200910192919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0日
发明者袁兰浪, 李强, 罗宇华, 朱良红, 刘阳, 孙铁军 申请人: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