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双风轮易拆卸近吸式油烟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3601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电机双风轮易拆卸近吸式油烟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灶具,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机双风轮易拆卸近吸式油烟分离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厨房卫生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做饭时产生的大 量油烟如何能够迅速且彻底地清除已成为各厨具研究者研究的焦点。 目前的抽油烟机主要采用单电机、单风轮的抽吸方式,这种方式能耗高电机功率 为210W ;噪音大由于电机功率很大,所以产生的噪音也很大;油烟吸净率低由于风机距 油烟发生源较远,故油烟容易扩散到周围,从而不能彻底地吸净油烟;不易清洗风轮拆卸 困难,难以维修和清洗。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节约能源、易拆卸、清洗维
修方便、油烟吸净率高的双电机双风轮易拆卸近吸式油烟分离机。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双电机双风轮易拆卸近吸式油烟分离机,包括机体,机体顶部设有出风口 ,出
风口与排气管相连,机体上部设有控制按钮,机体靠近灶具的一侧设有油烟分离板,油烟分
离板后面的机体内部设有风机,其特征为所述的油烟分离板为双层错位叠式结构,所述的
风机为两个并行放置的风机,风机包括电机、风柜、风轮和油烟分离网,其中风轮安装在风
柜里,在风轮的一侧与电机连接,风轮另一侧的风柜表面安装有油烟分离网。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机体上部设有照明灯,下部设有导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具有独特的双风机设计,两个风机风别正对两个炉头,双风机同时 开启,油烟吸附力自然倍增。同时根据做菜需要单独启动某一个风机。本实用新型的单个 电机的功率为80W,当使用单个灶孔启动单个电机时,功率远远小于现有技术中油烟灶具一 体机的电机功率(210W);即使使用两个灶孔启动两个电机的功率(160W)也小于210W。所 以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灶具耗电量小,大大节约了能源,而且噪音小。 2、本实用新型的风机和炉头的距离只有普通风机的1/2,如此近的距离对准油烟, 吸力更强,油烟吸净率高。 3、本实用新型的双风机,当其中一个风机需要维修或清洁时,另一个仍能正常使 用。 4、本实用新型的风机容易拆卸。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3为油烟分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双层错位叠式油烟分离板示意图 图5为油烟分离板双层错位叠式的原理图 图6为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的名称为 l-机体、2-照明灯、3-油烟分离板、4-导油槽、5-控制按钮、6-出风口、7-排气管、 风机、9_风柜、10-平底电机、11-干翼风轮、12-螺母、13-油烟分离网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图1-图6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种双电机双风轮易拆卸近吸式油烟分离机,包括机体l,机体1顶部设有出风口 6,出风口 6与排气管7相连,机体1上部设有控制按钮5,机体1靠近灶具的一侧设有油烟 分离板3,油烟分离板3后面的机体内部设有风机8,油烟分离板3为双层错位叠式结构,所 述的风机8为两个并行放置的风机8,风机8包括平底电机10、风柜9、干翼风轮11和油烟 分离网13,其中干翼风轮11安装在风柜9里,在干翼风轮11的一侧通过螺母12与平底电 机10固定连接,干翼风轮11另一侧的风柜表面安装有油烟分离网13。本实用新型的机体 1上部设有照明灯2,下部设有导油槽4。
权利要求一种双电机双风轮易拆卸近吸式油烟分离机,包括机体,机体顶部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与排气管相连,机体上部设有控制按钮,机体靠近灶具的一侧设有油烟分离板,油烟分离板后面的机体内部设有风机,其特征为所述的油烟分离板为双层错位叠式结构,所述的风机为两个并行放置的风机,风机包括电机、风柜、风轮和油烟分离网,其中风轮安装在风柜里,在风轮的一侧与电机连接,风轮另一侧的风柜表面安装有油烟分离网。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分离机,其特征为机体的上部设有照明灯。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烟分离机,其特征为机体的下部设有导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电机双风轮易拆卸近吸式油烟分离机,现有的油烟分离机存在能耗高、噪音大、油烟吸净率低、不易清洗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电机双风轮易拆卸近吸式油烟分离机,包括机体,机体顶部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与排气管相连,机体上部设有控制按钮,机体靠近灶具的一侧设有油烟分离板,油烟分离板后面的机体内部设有风机,油烟分离板为双层错位叠式结构,所述的风机为两个并行放置的风机,风机包括电机、风柜、风轮和油烟分离网,其中风轮安装在风柜里,在风轮的一侧与电机连接,风轮另一侧的风柜表面安装有油烟分离网。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约能源、易拆卸、清洗维修方便、油烟吸净率高的特点。
文档编号F24C15/20GK201488077SQ20092017067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2日
发明者李怡中 申请人:李怡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