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进出水双向防电墙的发热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6459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进出水双向防电墙的发热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用发热杯,尤其是一种带进出水双向防电 墙的发热杯,主要应用于热水器行业。
技术背景发热杯是热水器的核心部件,但往往存在着漏电隐患。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防漏电的带进出水双向
防电墙的发热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进出水双向防电墙的发热杯, 包括杯盖,杯身,发热丝组件,杯座和温度传感器。杯盖的上端设有出水口接地端子,杯盖和 杯座通过螺钉、螺母垫片和方形法兰盘固定在杯身的上下两侧。杯盖与杯身间设有上密封 圈。杯座与杯身间设有下密封圈。杯身由多个空腔组成,包括发热丝腔,入水防电墙腔,出 水防电墙腔,入水腔和出水腔。发热丝组件外包裹有隔板。隔板的上端嵌有陶瓷片。发热 丝组件处于发热丝腔内。温度传感器固定在杯座上。杯身上设有热熔断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加热内胆与防电墙的一体设置,不仅保证了该电热水器的 耐压和密封能力,而且加热内胆多个腔体、裸丝加热元件作为加热丝的巧妙设计大大提高 了加热效率和安全性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是杯身的截面图。 图3是热熔断器的位置图。 图4是防电墙的流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带进出水双向防电墙的发热杯,包括杯盖2,杯身4,发热丝组件 5,杯座9。杯盖2的上端设有出水口接地端子1,杯盖2和杯座9通过螺钉11、螺母垫片12 和方形法兰盘13固定在杯身4的上下两侧。杯盖2与杯身4间设有上密封圈3。杯座9与 杯身4间设有下密封圈8。杯身4由多个空腔组成,包括发热丝腔14,入水防电墙腔15,出 水防电墙腔16,入水腔17和出水腔18。发热丝组件5外包裹有隔板7。隔板7的上端嵌有 陶瓷片6。发热丝组件5处于发热丝腔14内。温度传感器10固定在杯座9上。杯体上设 有热熔断器30,当发热丝干烧时,热熔断器30探测到表面温度,熔断起保护功能。 如图4所示防电墙的水流管道由进水防电墙水流管道19和出水防电墙水流管道 20组成。 如图5所示杯盖2上端设有出水口 21,杯座下端设有入水口 22。杯身4上设有 自攻螺钉23,与热水器底壳固定。 工作原理防电墙模块(即水电阻衰减隔离法)就是利用了水本身所具有的电阻 (如国标规定自来水在15t:时电阻率应不超过1300 Q . cm),通过防电墙模块的材质(绝缘材料)、管径和限制水的导电路径进行泄露电流衰减,形成安全防电墙。当电热水器通电工 作时,发热杯的水即使有电,也会在通过防电墙模块的水路隔离,使热水器出水端达到人体 承受的最大电压(相当于12V)和0. 02mA/kw以下的极微弱电流(国家标准为0. 25mA/kw), 确保人身的安全。
权利要求带进出水双向防电墙的发热杯,包括杯盖,杯身,发热丝组件,杯座和温度传感器;杯盖的上端设有出水口接地端子,温度传感器固定在杯座上,发热丝组件外包裹有隔板,隔板的上端嵌有陶瓷片,杯盖和杯座通过螺钉、螺母垫片和方形法兰盘固定在杯身的上下两侧,杯盖与杯身间设有上密封圈,杯座与杯身间设有下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杯身由多个空腔组成,包括发热丝腔,入水防电墙腔,出水防电墙腔,入水腔和出水腔,发热丝组件处于发热丝腔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进出水双向防电墙的发热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身上设有自攻螺钉,与热水器底壳固定。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进出水双向防电墙的发热杯,其特征在于杯身上设有热熔断器。
专利摘要带进出水双向防电墙的发热杯,包括杯盖,杯身,发热丝组件,杯座和温度传感器。杯盖的上端设有出水口接地端子,杯盖和杯座通过螺钉、螺母垫片和方形法兰盘固定在杯身的上下两侧。杯盖与杯身间设有上密封圈。杯座与杯身间设有下密封圈。杯身由多个空腔组成,包括发热丝腔,入水防电墙腔,出水防电墙腔,入水腔和出水腔。发热丝组件外包裹有隔板。隔板的上端嵌有陶瓷片。发热丝组件处于发热丝腔内。温度传感器固定在杯座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加热内胆与防电墙的一体设置,不仅保证了该电热水器的耐压和密封能力,而且加热内胆多个腔体、裸丝加热元件作为加热丝的巧妙设计大大提高了加热效率和安全性能。
文档编号F24H1/00GK201539956SQ20092026344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6日
发明者杨定伍 申请人:珠海市润星泰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