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承压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638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承压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器,具体涉及一种一体承压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有集热器和水箱两部分组成,按水箱是否承压可分为非承压式 (亦称落差式)和承压式,按集热器和水箱的装配形式可分为一体式和分体式。非承压式 (亦称落差式)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器多为真空管,这些真空管直插于上置的非承压水箱 内构成换热流道,此种热水器虽结构简单,但它仅能安装在房屋楼顶上以落差产生压力供 水,使用场合受限。而现有较为先进的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有以下三种a、直插式一体承压太阳能热水器,此种热水器是将热管式真空管组成的集热器直 插在上置承压水箱内,其外形结构与普通落差式太阳能热水器相同,体积庞大,只能安装在 房屋的平顶或地面平台上,不适合建筑物外墙壁挂安装。b、盘管承压式一体太阳能热水器,此种热水器是将承压盘管放入普通落差式太阳 能热水器的水箱内,通过盘管与水箱内的水或介质进行热交换,实现承压用水。其外形结构 就是普通落差式太阳能热水器,同样仅能安装在房屋的平顶或地面平台上,不适合建筑物 外墙壁挂安装。C、阳台壁挂分体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此种热水器应用的最多,它是将集热器与 承压水箱分开安装,即集热器安装在阳台外的外墙上,而将承压水箱安装在阳台内的墙面 上。集热器与承压水箱间需用连接管路连接,从而热损耗大,特别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冬天使 用效果较差。总得来说,现有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中,一体式的体积庞大、重量重,不适合建筑 物外墙壁挂安装;而分体式热损耗又大,制热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体承压太阳能热水器,在承压和一体式的结构基础上, 尽可能得缩小外形尺寸,使之适合建筑物外墙壁挂安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体承压太阳能热水器,包括集 热器以及承压水箱,还包括一机壳,该机壳的前侧壁后仰倾斜且其上嵌设透光板,所述集热 器对应透光板设于机壳内的前侧,该集热器包括多根竖向倾斜放置的重力热管式真空管, 这些重力热管式真空管在平行于透光板的平面上并列布置;并且,在各重力热管式真空管 的顶端横向布置有一传热管道,每根重力热管式真空管的热管的上端与传热管道垂直相交 构成换热结构;所述承压水箱设于机壳内的后侧下部,该承压水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 管路以及循环水泵连接所述传热管道的两端。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重力热管式真空管”为现有结构,它由重力超导热管通过传 热铝片装配在真空管内构成。[0011]2、上述方案中,所述换热结构具体为所述传热管道上对应每个重力热管式真空 管的位置开孔垂直贯穿设一导热管,且传热管道与导热管的连接处焊接密封;所述导热管 的管径与各重力热管式真空管的热管上端截面尺寸相匹配,使热管上端嵌入导热管与导热 管管壁接触传热。3、上述方案中,所述集热器的后侧平行于集热器设有一镜面反光板,以镜面反光 板反射太阳辐射,提高重力热管式真空管的受热量,增加集热效果。4、上述方案中,所述承压水箱内设有装有相变储能材料的管体。5、上述方案中,所述循环水泵位于机壳内承压水箱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及效果是集热器总需要稍稍后仰倾斜着安装,现有的一体式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器后部的空 间都空着,空间浪费,造成体积庞大,并且外形也不整体化美观。而本实用新型正好利用集 热器的背面下部的空间来放置承压水箱,并由一机壳整体包覆,从而外形体积减小,适合于 建筑物外墙壁挂安装,并且,整体成块状,更加美观,更能与建筑物环境相协调。本实用新型采用重力热管式真空管构成集热器,再经换热结构将重力热管式真空 管中热管的热量传导给水,传热效果好,既解决了承压的问题,又保证了制热效果。本实用新型是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首选产品。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主视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左视全剖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集热器;2、承压水箱;3、机壳;4、透光板;5、重力热管式真空管; 6、传热管道;7、热管上端;8、管路;9、循环水泵;10、导热管;11、镜面反光板;12、装有相变 储能材料的管体;13、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附图1 3所示一体承压太阳能热水器,包括集热器1、承压水箱2以及机壳3,该机壳3的前侧壁 后仰倾斜且其上嵌设透光板4,所述集热器1对应透光板4设于机壳3内的前侧,该集热器 1包括多根(如图示为20根)竖向倾斜放置的重力热管式真空管5,这些重力热管式真空 管5在平行于透光板4的平面上并列布置;并且,在各重力热管式真空管5的顶端横向布置 有一传热管道6,每根重力热管式真空管5的热管上端7与传热管道6垂直相交构成换热结 构,该换热结构处外包有保温层13。所述承压水箱2设于机壳3内的后侧下部(即集热器1的背面下部),承压水箱2 为腰圆形,其外包覆有保温层13,承压水箱2内部设有多根装有相变储能材料的管体12,以 相变材料贮热,从而可减小承压水箱2的容积。在机壳3内承压水箱2的上方设置循环水 泵9,承压水箱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管路8以及循环水泵9连接所述传热管道6的两端。[0027]所述换热结构为如附图3所示,所述传热管道6为大管径的铜管,其上对应每个 重力热管式真空管5的位置开孔垂直贯穿设一导热管10,导热管为小管径的铜管,且传热 管道6与导热管10的连接处焊接密封;所述导热管10的管径与各重力热管式真空管5的 热管上端7截面尺寸相匹配,使热管上端7嵌入导热管10与导热管10管壁接触传热。具 体,传热管道6管径为Φ 35mm,而导热管10的管径为Φ 8mm。所述集热器1的后侧平行于集热器1还设有一镜面反光板11,以此增加受热面积, 增强集热效果。另,本实施例热水器中还包括控制仪,以控制水循环以及控温。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 内。
权利要求一体承压太阳能热水器,包括集热器(1)以及承压水箱(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机壳(3),该机壳(3)的前侧壁后仰倾斜且其上嵌设透光板(4),所述集热器(1)对应透光板(4)设于机壳(3)内的前侧,该集热器(1)包括多根竖向倾斜放置的重力热管式真空管(5),这些重力热管式真空管(5)在平行于透光板(4)的平面上并列布置;并且,在各重力热管式真空管(5)的顶端横向布置有一传热管道(6),每根重力热管式真空管(5)的热管上端(7)与传热管道(6)垂直相交构成换热结构;所述承压水箱(2)设于机壳(3)内的后侧下部,该承压水箱(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管路(8)以及循环水泵(9)连接所述传热管道(6)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承压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管道(6)上对 应每个重力热管式真空管(5)的位置开孔垂直贯穿设一导热管(10),且传热管道(6)与导 热管(10)的连接处焊接密封;所述导热管(10)的管径与各重力热管式真空管(5)的热管 上端(7)截面尺寸相匹配,使热管上端(7)嵌入导热管(10)与导热管(10)管壁接触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承压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器(1)的后侧 平行于集热器(1)设有一镜面反光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承压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水箱(2)内设 有装有相变储能材料的管体(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承压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泵(9)位于 机壳(3)内承压水箱(2)的上方。
专利摘要一体承压太阳能热水器,包括集热器(1)以及承压水箱(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机壳(3),该机壳(3)的前侧壁后仰倾斜且其上嵌设透光板(4),所述集热器(1)设于机壳(3)内的前侧,该集热器(1)包括多根竖向倾斜放置的重力热管式真空管(5),每根重力热管式真空管(5)的热管上端(7)与传热管道(6)垂直相交构成换热结构;所述承压水箱(2)设于机壳(3)内的后侧下部,该承压水箱(2)通过管路(8)以及循环水泵(9)连接所述传热管道(6)的两端。本实用新型利用集热器的背面下部的空间来放置承压水箱,外形体积减小,适合于建筑物外墙壁挂安装,并且,整体成块状,更加美观,更能与建筑物环境相协调。
文档编号F24J2/34GK201688589SQ20102016445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0日
发明者严洪, 吴敏学, 方强华, 施征东, 缪涤宇, 蔡志明 申请人:苏州市中科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