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悬胆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945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悬胆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尤其涉及多功能悬胆锅炉。
技术背景现有技术的懒汉锅炉,在用作茶水炉或者热水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尤其是操作 方便,很受人们的青睐。但现有技术的懒汉锅炉功能单一,相对说来费工量较高。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多功能悬胆锅炉,实 现一炉多用,炉膛内一次加煤量大,燃烧时间长,操作简便,省工耐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悬胆锅炉,涉及有炉体底座、回水管、炉排、悬空炉胆、炉 膛内套、炉膛外套、热水放水管、上热水层、采暖热水连通管、供暖管、上控制阀门、温度计、 上清灰孔、排气管、烟筒、集火盒、水位计、炉体外壳、集热管、进水管、下控制阀门、隔离板、 下清灰孔、下热水层、加煤口、炉膛、放水管、鼓风机接孔和控风门组成。炉体底座是本实用 新型的接地件,在炉体底座的正面,设置有铰链连接的控风门,在所说控风门的居中位置, 设置有通孔形式的鼓风机接孔。在所说的炉体底座的上面,设置有双层形式的下热水层,所 说的下热水层的内层是炉膛内套,所说的下热水层的外层是炉膛外套。炉排的上面是炉膛, 炉膛的外壁是炉膛内套,在所说炉膛内套内居中的位置,设置有悬空炉胆,在所说悬空炉胆 的上面,设置有下清灰孔,在悬空炉胆的下面,设置有加煤口。在炉体底座的上面,也是在 下热水层的下端,设置有炉排。在下热水层的下端,具体是在炉膛外套的下端部位,一侧设 置有内通形式的回水管,另一侧设置有放水管。在所说下热水层的上面,连接设置有上热水 层,在所说上热水层的中部,设置有竖排管形式的集热管,所说集热管的上端是集火盒,集 火盒汇总向上,是本实用新型的烟筒。所说的上热水层,也就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炉体,在所 说上热水层的上端,在烟筒的一侧,设置有内通形式的排气管。在与集火盒的下端部大致持 平的位置,在上热水层的一侧边壁上,设置有内通形式的上清灰孔。在所说上热水层的一侧 边壁上,在靠近上清灰孔的位置,设置有温度计;在上热水层的另一侧边壁上,设置有水位 计。所说上热水层的外壳体是本实用新型的炉体外壳,在所说炉体外壳一侧的边壁上,大 致在居中的位置,设置有可以上下相通的采暖热水连通管,在所说的采暖热水连通管的上 端,通过上控制阀门连接到炉体外壳内,采暖热水连通管的下端则连通到炉膛外套内,也就 是连通到下热水层内。在所说采暖热水连通管上,设置有对外连接的供暖管。在所说炉体 外壳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水管。在所说上热水层与下热水层相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隔离板。 在所说炉体外壳的下部,设置有与上热水层内通形式的下控制阀门,所说下控制阀门的下 端口,则连接到下热水层内;在炉体外壳的另一侧,设置有热水放水管。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悬胆锅炉,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 性高,安全节能,一炉多用,环保效果好。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悬胆锅炉的结构示意图。1-炉体底座2-回水 管3-炉排4-悬空炉胆5-炉膛内套6-炉膛外套7-热水放水管8-上热水层9-采暖 热水连通管10-供暖管11-上控制阀门12-温度计13-上清灰门14-排气管15-烟筒 16-集火盒17-水位计18-炉体外壳19-集热管20-进水管21-下控制阀门22-隔离板 23-下清灰孔24-下热水层25-加煤口 26-炉膛27-放水管28-鼓风机接孔29-控风门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悬胆锅炉,涉及有 炉体底座1、回水管2、炉排3、悬空炉胆4、炉膛内套5、炉膛外套6、热水放水管7、上热水层 8、采暖热水连通管9、供暖管10、上控制阀门11、温度计12、上清灰孔13、排气管14、烟筒 15、集火盒16、水位计17、炉体外壳18、集热管19、进水管20、下控制阀门21、隔离板22、下 清灰孔23、下热水层M、加煤口 25、炉膛沈、放水管27、鼓风机接孔观和控风门四组成。 炉体底座1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地件,在炉体底座1的正面,设置有铰链连接的控风门四,在 所说控风门四的居中位置,设置有通孔形式的鼓风机接孔观。在所说的炉体底座1的上 面,设置有双层形式的下热水层对,所说的下热水层M的内层是炉膛内套5,所说的下热水 层M的外层是炉膛外套6。炉排3的上面是炉膛沈,炉膛沈的外壁是炉膛内套5,在所说 炉膛内套5内居中的位置,设置有悬空炉胆4,在所说悬空炉胆4的上面,设置有下清灰孔 23,在悬空炉胆4的下面,设置有加煤口 25。在炉体底座1的上面,也是在下热水层M的下 端,设置有炉排3。在下热水层M的下端,具体是在炉膛外套6的下端部位,一侧设置有内 通形式的回水管2,另一侧设置有放水管27。在所说下热水层M的上面,连接设置有上热 水层8,在所说上热水层8的中部,设置有竖排管形式的集热管19,所说集热管19的上端是 集火盒16,集火盒16汇总向上,是本实用新型的烟筒15。所说的上热水层8,也就是本实用 新型的上炉体,在所说上热水层8的上端,在烟筒15的一侧,设置有内通形式的排气管14。 在与集火盒16的下端部大致持平的位置,在上热水层8的一侧边壁上,设置有内通形式的 上清灰孔13。在所说上热水层8的一侧边壁上,在靠近上清灰孔13的位置,设置有温度计 12 ;在上热水层8的另一侧边壁上,设置有水位计17。所说上热水层8的外壳体是本实用新 型的炉体外壳18,在所说炉体外壳18—侧的边壁上,大致在居中的位置,设置有可以上下 相通的采暖热水连通管9,在所说的采暖热水连通管9的上端,通过上控制阀门11连接到炉 体外壳18内,采暖热水连通管9的下端则连通到炉膛外套6内,也就是连通到下热水层M 内。在所说采暖热水连通管9上,设置有对外连接的供暖管10。在所说炉体外壳18的另一 侧,设置有进水管20。在所说上热水层8与下热水层M相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隔离板22。 在所说炉体外壳18的下部,设置有与上热水层8内通形式的下控制阀门21,所说下控制阀 门21的下端口,则连接到下热水层M内;在炉体外壳18的另一侧,设置有热水放水管7。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炉膛的上面设置有悬空炉胆4,形成高温环境,有助于燃煤的快速燃烧和 消烟,烟煤通过悬空炉胆4下面的高温区即可基本燃尽,因此可以实现烧烟煤而不冒黑烟。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关闭上热水层8和下热水层M之间的上控制阀门11和下控制阀门 21,即可使得上下两层的热水互不相通,这种情况下,下层热水可供热采暖,上层可供开水, 也可供热水洗浴,也可用作低压蒸汽对其他物品进行加热。打开上控制阀门11和下控制阀4门21,使上下两层的热水互相连通,整个锅炉里的热水可全部用于供热采暖或者全部用于 供开水或者热水洗浴,也可用低压蒸汽对其他物品进行加热。这样,就实现了一炉多用。本 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悬胆锅炉,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安全节 能,一炉多用,环保效果好。
权利要求1.多功能悬胆锅炉,其特征在于在炉体底座(1)的上面,设置有双层形式的下热水层 (M),所说的下热水层04)的内层是炉膛内套(5),所说的下热水层04)的外层是炉膛外 套(6);炉排(3)的上面是炉膛( ),在所说炉膛内套(5)内居中的位置,设置有悬空炉胆 G),在所说悬空炉胆的上面,设置有下清灰孔(23),在悬空炉胆的下面,设置有加 煤口 05);在炉体底座⑴的上面,也是在下热水层04)的下端,设置有炉排(3);在下热 水层04)的下端,具体是在炉膛外套(6)的下端部位,一侧设置有内通形式的回水管0), 另一侧设置有放水管、2Τ);在所说下热水层04)的上面,连接设置有上热水层(8),在所说 上热水层(8)的中部,设置有竖排管形式的集热管(19),所说集热管(19)的上端是集火盒 (16),集火盒(16)汇总向上,是本实用新型的烟筒(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悬胆锅炉,其特征在于在上热水层(8)的上端,在烟筒 (15)的一侧,设置有内通形式的排气管(14);在与集火盒(16)的下端部大致持平的位置, 在上热水层(8)的一侧边壁上,设置有内通形式的上清灰孔(1 ;在所说上热水层(8)的 一侧边壁上,在靠近上清灰孔(1 的位置,设置有温度计(1 ;在上热水层(8)的另一侧 边壁上,设置有水位计(17);在所说炉体外壳(18) —侧的边壁上,大致在居中的位置,设置 有可以上下相通的采暖热水连通管(9),在所说的采暖热水连通管(9)的上端,通过上控制 阀门(11)连接到炉体外壳(18)内,采暖热水连通管(9)的下端则连通到炉膛外套(6)内, 也就是连通到下热水层04)内;在所说采暖热水连通管(9)上,设置有对外连接的供暖管 (10);在所说炉体外壳(18)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水管(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悬胆锅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炉体外壳(18)的下部, 设置有与上热水层(8)内通形式的下控制阀门(21),所说下控制阀门的下端口,则连 接到下热水层04)内;在炉体外壳(18)的另一侧,设置有热水放水管(7)。
专利摘要多功能悬胆锅炉,涉及有炉体底座、回水管、炉排、悬空炉胆、炉膛内套、炉膛外套、热水放水管、上热水层、采暖热水连通管、供暖管、上控制阀门、温度计、上清灰孔、排气管、烟筒、集火盒、水位计、炉体外壳、集热管、进水管、下控制阀门、隔离板、下清灰孔、下热水层、加煤口、炉膛、放水管、鼓风机接孔和控风门组成。在炉体底座的上面,设置有双层形式的下热水层,炉排的上面是炉膛,炉膛的外壁是炉膛内套,在炉膛内套内居中的位置,设置有悬空炉胆,在悬空炉胆的上面,设置有下清灰孔,在悬空炉胆的下面,设置有加煤口。在炉体底座的上面,也是在下热水层的下端,设置有炉排。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安全节能,一炉多用,环保效果好。
文档编号F24H9/20GK201828012SQ201020259248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2日
发明者杨列铨 申请人:杨列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