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挤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0409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薄膜挤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薄膜挤干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薄膜挤干机,它的结构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机筒,设置在机筒内 的螺杆,设置在机架上的驱动装置及设置在机筒上的进料斗,螺杆的动力输入端与驱动装 置相连,机筒的筒壁上设置有排水孔,设置在螺杆上的螺牙直径相等且螺距相等。工作时, 螺杆旋转带动薄膜不断向前输送,在这一过程中,薄膜通过与机筒内壁的摩擦来去除水分, 脱水效率非常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明显提高薄膜脱水率的薄膜挤干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薄膜挤干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 上的机筒,设置在机筒内的螺杆,设置在机架上的驱动装置及设置在机筒上的进料斗,螺杆 的动力输入端与驱动装置相连,机筒的筒壁上设置有排水孔,所述螺杆由进料段螺杆、堆料 段螺杆和挤料段螺杆组成,进料段螺杆上设置有进料螺牙,挤料段螺杆上设置有挤料螺牙, 且进料螺牙的直径大于挤料螺牙的直径。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电机和固定在机架上的减速箱,电机的输出 轴上设置有主动皮带轮,减速箱的输入轴上设置有从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 之间通过皮带相连,螺杆的动力输入端穿设在减速箱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三段螺杆输送能力的不同,使得薄膜大量堆积在堆料 段螺杆、挤料段螺杆与机筒之间,通过薄膜之间的挤压将薄膜中的绝大部分的水分除掉,大 大提高了脱水效率。


图1是本发明薄膜挤干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机筒,3、螺杆,4、进料斗,5、电机,6、减速箱,7、主动皮带轮,8、从 动皮带轮,9、皮带,10、排水孔,11、进料段螺杆,12、堆料段螺杆,13、挤料段螺杆,14、进料螺 牙,15、挤料螺牙。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薄膜挤干机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薄膜挤干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机筒2,设置在机筒2内 的螺杆3,设置在机架1上的驱动装置及设置在机筒2上的进料斗4。驱动装置包括固定 在机架1上的电机5和固定在机架1上的减速箱6,电机5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皮带轮 7,减速箱6的输入轴上设置有从动皮带轮8,主动皮带轮7和从动皮带轮8之间通过皮带9相连,螺杆6的动力输入端穿设在减速箱6内(减速箱为内置式)。如果减速箱6带有输出 轴的,则螺杆6的动力输入端与减速箱6的输出轴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机筒2的筒壁 上设置有排水孔10,螺杆3由进料段螺杆11、堆料段螺杆12和挤料段螺杆13组成,进料段 螺杆11上设置有进料螺牙14,挤料段螺杆13上设置有挤料螺牙15,且进料螺牙14的直径 大于挤料螺牙15的直径。堆料段螺杆12上不设置螺牙。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将薄膜放入进料斗4内,随后薄膜进入机筒2内,电机5通 过主动皮带轮7、皮带9、和从动皮带轮8带动减速箱6的输入轴转动,减速箱6的输出轴通 过联轴器带动螺杆3转动,螺杆3通过进料螺牙14将机筒2内的薄膜向前推动。由于进料 螺牙14的直径大于挤料螺牙15的直径,进料段螺杆11的输送能力大于挤料段螺杆13的 输送能力,当薄膜输送到堆料段螺杆12时,薄膜开始慢慢堆积并缓慢向前移动,最终在机 筒内形成一个动态平衡。薄膜在输送的过程中不断被挤压出绝大部分的水分,被挤压出来 的水通过机筒2筒壁上的排水孔10排出,大大提高了脱水效率。
权利要求
1.薄膜挤干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机筒,设置在机筒内的螺杆,设置在机架上 的驱动装置及设置在机筒上的进料斗,螺杆的动力输入端与驱动装置相连,机筒的筒壁上 设置有排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由进料段螺杆、堆料段螺杆和挤料段螺杆组成,进料 段螺杆上设置有进料螺牙,挤料段螺杆上设置有挤料螺牙,且进料螺牙的直径大于挤料螺 牙的直径,堆料段螺杆上不设置螺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挤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机架 上的电机和固定在机架上的减速箱,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皮带轮,减速箱的输入轴 上设置有从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螺杆的动力输入端穿 设在减速箱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明显提高薄膜脱水率的薄膜挤干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机筒,设置在机筒内的螺杆,设置在机架上的驱动装置及设置在机筒上的进料斗,螺杆的动力输入端与驱动装置相连,机筒的筒壁上设置有排水孔,所述螺杆由进料段螺杆、堆料段螺杆和挤料段螺杆组成,进料段螺杆上设置有进料螺牙,挤料段螺杆上设置有挤料螺牙,且进料螺牙的直径大于挤料螺牙的直径。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三段螺杆输送能力的不同,使得薄膜大量堆积在堆料段螺杆、挤料段螺杆与机筒之间,通过薄膜之间的挤压将薄膜中的绝大部分的水分除掉,大大提高了脱水效率。
文档编号F26B17/20GK102147188SQ20111010341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5日
发明者杨生严, 袁涛 申请人:张家港白熊科美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