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3833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风烘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无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风烘箱。
背景技术
热风烘箱是成套无纺织物生产设备或称生产线中的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对此可以通过美国专利US5052197披露的纸张和类似物品的直流处理装置和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86763Y提供的一种无纺布成型机的技术内容得到较为详细的了解,在这两项专利中均对热风烘箱的结构作了解详细的描述。但是,这两项专利仅适合于对克重较小的也即较薄的无纺织物进行处理,而对于针刺完成后的克重大于IOOg/ Itl2的无纺织物以及对于经铺网机铺网后的棉网层无法进行处理。热风烘箱的功用是使高温热风穿透无纺织物或棉网层,使合成纤维在加热时表现出玻璃态、高弹态、软化态以及熔融流动,藉以使低熔点的纤维和/或纤维状的添加剂表面相互熔合并在出烘箱自然冷却后固化。对此可以参见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 CN201428045Y提供的热风穿透式烘箱,该CN2014^045Y方案是在传送帘的上方设置主送吹风道,而在下方设置主抽吸风道,从而使途经传送帘上的无纺织物或棉网(专利称纤网) 获得良好的热烘效果,因为可由主抽吸风道使无纺织物或棉网获得理想的贴帘(紧贴传送帘)效果,从而可对克重大的或称厚度大的无纺织物或棉网进行热烘处理。但上,上述CN2014^045Y在对无纺织物或棉网进行热烘时会表现出阴阳情形,所谓阴阳情形是指朝向主送吹风道的一侧的热烘效果明显优于朝向主抽吸风道的一侧,从而影响对无纺织物或棉网的整体热烘效果;其次,专利虽然未公开主送吹风道的具体结构,但是依据其下方配置的主抽吸风道可知由主送吹风道的高温热空气难以体现对厚度较大的无纺织物或棉网的渗透能力,更具体地讲,出自主送吹风道的高温热空气是以雾状引出的, 不具有增压的作用,只有在配备的主抽吸风道的救济下得以穿透无纺织物或棉网,并且当无纺织物或棉网的厚度大时,主轴吸风道的抽吸力相应增大,主抽吸风道的功率耗用大而不利于节能。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继而改进,下面所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保障无纺织物或棉网获得表里如一的热烘效果而藉以避免出现阴阳现象和有利于摒弃使用抽吸机构配合送风机构送风而藉以节约能源的热风烘箱。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热风烘箱,包括具有箱体腔的一箱体;设置在箱体的两侧的并且配有风机的各一个热风室和一个燃烧室,其中位于箱体的一侧的热风室与位于箱体的另一侧的热风室呈对角关系,并且位于箱体的一侧的燃烧室与位于箱体的另一侧的燃烧室同样呈对角关系,位于箱体的一侧的燃烧室通过导风管与位于箱体的一侧热风室的热风室腔相通,而位于箱体另一侧的燃烧室同样通过导风管与位于箱体另一侧的热风室的热风室腔相通;设置在所述箱体腔内的两组热空气引出管,热空气引出管与所述的热风室腔相通,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组热空气引出管各具有数量相等的并且相互间隔布置的上下两排,上、下两排热空气引出管之间构成有导布腔,其中位于上部一排的热空气引出管的出气道朝向下,而位于下部一排的热空气引出管的出气道朝向上,相邻出气道之间由风道分隔管分隔,各风道分隔管朝向热空气引出管的管腔的方向逐渐收缩并且形成横截面形状呈梯形的构造,所述的出气道的宽度自所述管腔朝着远离管腔的方向收缩。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上、下两排热空气引出管中,上面的一排热空气引出管的位置是与下面的一排热空气引出管交错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热空气引出管构成有大头端和小头端,并且大头端朝着小头端的方向逐渐窄缩,其中所述的大头端构成有一与所述管腔相通的进气口,进气口与所述的热风室腔相通。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燃烧室与所述箱体腔相通。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将热空气引出管在箱体腔内分成上、下两排设置,从而能够使途经导布腔的无纺织物或棉网的正反面同时获得理想的热烘效果,避免阴阳现象;由于将各出气道形成于相邻的风道分隔管之间,并且藉由风道风隔管朝向管腔的方向渐渐窄缩而使出气道的宽度形成自管腔朝向远离管腔的方向收缩的形状,从而具有增压效果,有利于穿透厚度大的无纺织物或棉网;由于无需使用抽吸机构,因此可以节约能源消
^^ O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的热空气引出管的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请见图1,给出了一箱体1,该箱体1呈长方体的构造,并且具有一箱体腔11。由图所示并且以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在箱体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即图示的右侧构成(即设置)有一热风室2和一燃烧室3,该右侧的燃烧室3通过导风管31与热风室2的热风室腔21相通,在热风室2上配有风机22,风机22的电机221位于热风室2外,由风机22将导风管31中的高温热空气引向前述的箱体腔11 ;在箱体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即图示的左侧同样构成(即设置)有一热风室2和一燃烧室3。由图1所示,位于箱体1右侧的热风室 2与位于箱体1左侧的热风室2彼此形成对角设置关系,同样,位于箱体1右侧的燃烧室3 与位于箱体1左侧的燃烧室3彼此形成对角设置关系,各燃烧室3通过回风口 32与箱体腔 11相通。
在前述的箱体腔11内设置有两组热空气引出管4,在本实施例中,每组热空气引出管4的数量为六个,但并不受到该数量的限制,六个热空气引出管4分成等同数量的上、 下两排,即上面一排为三个,下面一排同样为三个。进而由图1所示,一组热空气引出管4位于箱体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而另一组热空气引出管4位于箱体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在前述的上、下两排并且数量各为三个的热空气引出管4中,彼此呈交错设置,更具体地讲, 将上面一排的热空气引出管4对应于下面一排的相邻的热空气引出管4之间(图3示),反之亦然,即,将下面一排的各热空气引出管4对应于上面一排的相邻的热空气引出管4之间。 上、下两排热空气引出管4之间所保持的空间构成为导布腔5,并且上面的热空气引出管4 的出气道41朝向下,而下面的热空气引出管4的出气道41朝向上。请见图2并且继续结合图1,前述的出气道41构成于相邻的风道分隔管42之间, 由图2示,各风道分隔管42自管腔43的方向朝着背离管腔43的方向逐渐扩设,也就是说, 各风道分隔管42朝向管腔43的方向渐渐收缩,形成横截面形状呈梯形。藉由风道分隔管 42的这种形状而使位于相邻风道分隔管42之间的出气道41形成自管腔43朝向远离管腔 43的方向收缩的形状。这种形状的出气道41具有理想的增大压力的作用,可以穿透厚度大的并且由图3示意的无纺织物或棉网6。由图2示,整个热空气引出管4具有大头端和小头端,大头端朝向小头端的方向逐渐收缩,整体上形成梯形形状,大头端的进气口 44与图1所示的热风室腔21相通。以图1所示并且位于箱体1的右侧的热风室2和燃烧室3为例,燃烧室3内的燃烧器33燃烧所产生的高温热空气在热风室2内的风机22的工作下,经导风管31进入热风室腔21,进而经与热风室腔21相通的热空气引出管4的进气口 44引入管腔43,直至从相邻风道分隔管42之间的出气道41喷出,喷出后弥散到箱体腔11内的并且已对无纺织物或棉网6完成了热烘的空气经前述的回风口 32进入位于箱体1左侧的燃烧室3,进而由左侧的热风室2的风机22经另一组热空气引出管4的进气口 44引入管腔43,由另一组热空气引出管4的出气道41引出对途经导布腔5的无纺织物或棉网6继而热烘,即体现热空气的循环使用,以利节能。请见图3,在图3示意的成对配置的传送帘3的周而复始的行移下,由一对传送帘 8挟持(夹住)无纺织物或棉网6从上、下热空气引出管4之间的导布腔5通过,直至从出料口 7引出,在上述过程中,由热空气引出管4完成对无纺织物或棉网6的热烘。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的欠缺,完成了发明任务,体现了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所称的应有的技术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热风烘箱,包括具有箱体腔(11)的一箱体⑴;设置在箱体⑴的两侧的并且配有风机02)的各一个热风室( 和一个燃烧室(3),其中位于箱体(1)的一侧的热风室(2)与位于箱体(1)的另一侧的热风室(2)呈对角关系,并且位于箱体(1)的一侧的燃烧室(3)与位于箱体(1)的另一侧的燃烧室(3)同样呈对角关系,位于箱体(1)的一侧的燃烧室(3)通过导风管(31)与位于箱体(1)的一侧热风室O)的热风室腔相通,而位于箱体(1)另一侧的燃烧室(3)同样通过导风管(31)与位于箱体(1)另一侧的热风室 (2)的热风室腔相通;设置在所述箱体腔(11)内的两组热空气引出管G),热空气引出管(4)与所述的热风室腔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组热空气引出管(4)各具有数量相等的并且相互间隔布置的上下两排,上、下两排热空气引出管(4)之间构成有导布腔(5),其中位于上部一排的热空气引出管⑷的出气道Gl)朝向下,而位于下部一排的热空气引出管⑷的出气道Gl)朝向上,相邻出气道Gl)之间由风道分隔管G2)分隔, 各风道分隔管0 朝向热空气引出管(4)的管腔的方向逐渐收缩并且形成横截面形状呈梯形的构造,所述的出气道Gl)的宽度自所述管腔朝着远离管腔的方向收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烘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下两排热空气引出管(4) 中,上面的一排热空气引出管的位置是与下面的一排热空气引出管(4)交错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空气引出管(4)构成有大头端和小头端,并且大头端朝着小头端的方向逐渐窄缩,其中所述的大头端构成有一与所述管腔相通的进气口(44),进气口 04)与所述的热风室腔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室C3)与所述箱体腔(11) 相通。
全文摘要
一种热风烘箱,属于无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的两侧并且配有风机的热风室和燃烧室;设置在箱体腔内的两组热空气引出管,特点两组热空气引出管各具有数量相等的并且相互间隔布置的上下两排,上、下两排热空气引出管之间构成有导布腔,位于上部一排的热空气引出管的出气道朝向下,位于下部一排的热空气引出管的出气道朝向上,相邻出气道之间由风道分隔管分隔,各风道分隔管朝向热空气引出管的管腔的方向逐渐收缩并且形成横截面形状呈梯形的构造,出气道的宽度自管腔朝着远离管腔的方向收缩。优点能够获得理想的热烘效果,避免阴阳现象;有利于穿透厚度大的无纺织物或棉网;节约能源消耗。
文档编号F26B13/02GK102384639SQ20111034149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日
发明者王卫成 申请人:常熟市伟成非织造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