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优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375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空气优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制氧和空调的空气处理整合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空气优化系统。
背景技术
室内空气对人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常用的空气净化方法主要是针对室内装修污染对室内空气进行处理;这种空气净化方法,具有净化效果不佳、处理污染物种类有限,无法调节氧气含量等问题。目前,温度控制主要使用空调,该技术比较成熟,但空调对于污染没有作用,还会增加污染,产生空调病;制氧又只限用于医院和一些特殊病人,高原军事设施和少数氧吧有使用,但在普通场所未见使用。城市化带来的人口越来越集中,车辆越来越多,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生活空间密闭性越强,由于缺氧造成许多疾病和健康问题。在室内分别安装空调,净化器,和制氧; 不但成本高,使用非常不方便。使用现代电子和自动控制的技术,配合网络和电脑整合家电产品,是目前电器发展的潮流,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空气净化、制氧增氧及调温各自独立,空气治理综合效果差,环境空气优化顾此失彼等缺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空气优化系统,以实现空气净化、可控增氧、可调可控温度的环境空气综合治理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优化系统,包括依次配合设置在室外的送风装置、压缩制冷装置与过滤装置,以及依次配合设置在室内的预处理装置、净化装置、分离增氧装置、配电系统、控制系统、监测装置、电磁阀、分配阀、加热装置与释放口 ;所述送风装置、压缩制冷装置、过滤装置、加热装置、预处理装置、净化装置与释放口依次配合连接,并分别与配电系统、控制系统及监测装置依次配合连接;所述电磁阀及分配阀,分别与预处理装置及配电系统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压缩制冷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冷凝器与冷媒压缩机,所述过滤装置包括除尘器、过滤器与吸附塔,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热交换器;所述除尘器安装在送风口, 并依次与空气压缩机、过滤器及吸附塔配合连接,所述冷凝器与热交换器连接,所述冷媒压缩机、热交换器与释放口,依次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常规净化处理的干净化单元、以及用于深度净化处理的湿处理单元。进一步地,所述干净化单元包括紫光消毒室、氧化室与制氧器,所述湿处理单元包括洗涤组件、负离子发生器与加湿器;所述洗涤组件包括顺序设置的多个洗涤桶;所述紫光消毒室与负离子发生器,分别与配电系统连接;所述氧化室与制氧器连接;所述紫光消毒室与氧化室,依次连接在过滤器与电磁阀之间;所述分配阀的第一输出口与制氧器的输入口连接,第二输出口依次与多个洗涤桶、吸附塔、加湿器、热交换器与释放口连接;所述制氧器的第一输出口依次与负离子发生器、加湿器、热交换器与释放口连接,第二输出口连接在除尘器与空气压缩机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增氧装置包括用于将无效空气排出室外的软管、以及用于分离无效空气的分离制氧组件,所述软管通过分离制氧组件与制氧器的第三输出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增氧装置的第一端口为第一输出口,依次与负离子发生器、加湿器、热交换器与释放口连接;第二端口为第二输出口,通过分离无效空气的分离制氧组件与软管连接,用于将无效空气排出室外;第三端口为进气口,连接在空气压缩机后的分配阀上。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制氧组件包括分子筛或富氧膜。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空气质量监测设备。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空气优化系统,由于包括依次配合设置在室外的送风装置、压缩制冷装置与过滤装置,以及依次配合设置在室内的预处理装置、净化装置、分离增氧装置、配电系统、控制系统、监测装置、电磁阀、分配阀、加热装置与释放口 ;送风装置、压缩制冷装置、过滤装置、加热装置、预处理装置、净化装置与释放口依次配合连接,并分别与配电系统、控制系统及监测装置依次配合连接;电磁阀及分配阀,分别与预处理装置及配电系统配合连接;可以将空气净化、空气制氧和空调控温三者整合为一体,实现室内空气质量的完全控制优化操作监控方便,可提供纯净、组分合理,温度适宜的室内的优质空气;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减少或增加其处理装置,以满足更多的生产、生活应用条件;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制氧增氧及调温各自独立,空气治理综合效果差,环境空气优化顾此失彼的缺陷,以实现空气净化、可控增氧、可调可控温度的环境空气综合治理的优点ο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空气优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1-除尘器;2-空气压缩机;21-冷媒压缩机;22-热交换器;23-冷凝器;3_紫光消毒室;4-氧化室;5-过滤器;6-电磁阀;7-分配阀;8-制氧器;9-负离子发生器;10-加湿器;11-洗涤桶;12-吸附塔;13-可编程控制器;14-空气质量监测设备;15-释放口 ;16-配电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优化系统。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依次配合设置在室外的送风装置、压缩制冷装置与过滤装置,以及依次配合设置在室内的预处理装置、净化装置、分离增氧装置、配电系统16、控制系统、监测装置、电磁阀6、分配阀7、 加热装置与释放口 15 ;送风装置、压缩制冷装置、过滤装置、加热装置、预处理装置、净化装置与释放口 15,依次配合连接;电磁阀6与分配阀7依次配合连接,并分别与预处理装置及配电系统16配合连接;配电系统16、控制系统及监测装置依次配合连接,净化装置与配电系统16配合连接。这里,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控制器13,监测装置包括空气质量监测设备 14。在上述实施例中,压缩制冷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2、冷凝器23与冷媒压缩机21,过滤装置包括除尘器1、过滤器5与吸附塔12,加热装置包括热交换器22 ;除尘器1安装在送风口,并依次与空气压缩机2、过滤器5及吸附塔12配合连接,冷凝器23与热交换器连接 22连接,冷媒压缩机21、热交换器22与释放口 15,依次配合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预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常规净化处理的干净化单元、以及用于深度净化处理的湿处理单元。干净化单元包括紫光消毒室3、氧化室4与制氧器8,湿处理单元包括洗涤组件、负离子发生器9与加湿器10,洗涤组件包括顺序设置的多个洗涤桶(如洗涤桶11);紫光消毒室3与负离子发生器9,分别与配电系统16连接;氧化室 4与制氧器8连接;紫光消毒室3与氧化室4,依次连接在过滤器5与电磁阀6之间;分配阀 7的第一输出口与制氧器8的输入口连接,第二输出口依次与多个洗涤桶、吸附塔12、加湿器10、热交换器22与释放口 15连接;制氧器8的第一输出口依次与负离子发生器9、加湿器10、热交换器22与释放口 15连接,第二输出口连接在除尘器1与空气压缩机2之间。这里,预处理装置可以是紫光消毒室3、氧化室4、洗涤组件、吸附塔12、制氧器8、 负离子发生器9与加湿器10中的一种或多种;多个洗涤桶、吸附塔12、加湿器10、热交换器 22与释放口 15,可以组成一个空气优化支路;制氧器8、负离子发生器9、加湿器10、热交换器22与释放口 15,可以组成另一个空气优化支路。在上述实施例中,分离增氧装置包括用于将无效空气排出室外的软管、以及用于分离无效空气的分离制氧组件,软管通过分离制氧组件与制氧器8的第三输出口连接。这里,分离制氧组件包括分子筛或富氧膜,无效空气包括氮气等气体;分离增氧装置,采用分子筛分离或富氧膜制氧排出氮气等无效空气,以保留并增加氧气比例。在上述实施例中,分离增氧装置的第一端口为第一输出口,依次与负离子发生器 9、加湿器10、热交换器22与释放口 15连接;第二端口为第二输出口,通过分离无效空气的分离制氧组件与软管连接,用于将无效空气排出室外;第三端口为进气口,连接在空气压缩机2后的分配阀7上。上述实施例的空气优化系统,克服现有空调和空气净化机各自空气处理的单一性,而提供一种净化效果佳、处理量大、可调可控氧气含量,可调可控温度的空气全面优化方法及其专用处理系统。[0032]在上述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包括处理芯片和显示控制面板等,控制芯片通过处理监测装置的监测值信号或面板的人工输入信号,再输出控制信号给电磁阀6、分配阀7、空气压缩机2、冷媒压缩器等,从而控制其动作。在上述实施例中,所有处理过程中的罐、柜、箱体均设排渣阀口,可以定期人工清洗更换罐体和溶液,且相互之间设止回阀,防止气体和溶液倒流;压力容器设压力表和安全阀,当超压等异常情况出现时,可通过芯片控制停机并报警;配置的药剂可根据实际检测更换,部分工艺可根据需要增减;对于不同容积的空间和特殊环境的要求,可以根据此原理设计具体工艺和操作系统。上述实施例的空气优化系统,开机后,空气压缩机2供给空气,并依次通过紫光消毒室3、氧化室4、分配阀7、除尘装置、洗涤组件等,经过分配阀7,此时,空气质量监测设备 14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并将数据传输至控制系统,从而合理调配空气经过的支路(1) 当空气质量监测设备14测定的氧气含量在规定值范围内时(如21%以上、25%以下),用电磁阀6引导空气进行净化(如洗涤、吸附)程序,再加湿(也可以添加对人有益的气味等),最后排向室内;(2)当空气质量监测设备14测定氧气浓度在规定值以下时(如小于21%),用电磁阀6、分配阀7引导空气进行分子筛分离增氧处理,分子筛分离出氧气和氮气,将氮气等排出室外,氧气输入室内,从而增加氧气浓度,也可以加装电离电极,产生负氧离子等活性成分,或加装加湿器10 ; (3)当空气质量监测设备14测定的氧气含量大于25%时,用电磁阀6 引导空气再回到程序(1) ; (4)如需要制冷时,冷媒压缩机21压缩冷媒循环,净化空气与冷媒在热交换器22进行交换制冷;如此反复,使空气质量始终保持最有利于人体呼吸的优良状态。当开启制冷功能时,冷媒压缩机21开始工作,冷媒压缩机21是将冷媒(氟利昂或其它)压缩送入室内,在蒸发器蒸发制冷,让净化处理的空气在室内与蒸发器换热;冷媒通过回流在室外冷凝器23凝结放热;制热可使用加热氧化管直接加热空气,减少热量传递损失。上述实施例的空气优化系统,所需系统容易配置,操作监控方便,可提供纯净、组分合理,温度适宜的优质空气,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减少或增加其处理装置,可以将空气压缩机2,压缩机等分体置于室外,从而满足更多的生活应用条件。在上述实施例中,可编程控制器13可采用STC单片机或MSP430单片机;空气压缩机2可根据室内空间选择,排气量110升以上静音无油空气压缩机2 ;分子筛用5A高氧分子筛组,市场可选规格型号较多;除尘用HIROSS系列007-Q或P过滤器5 ;电磁阀6,空气测控选用分光数显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设备14 ;以上设备市场型号种类教多,可根据要求选用替换;分配阀7自制。消毒、洗涤,加湿可采用申请号为“ZL201020144923. 1”的螺旋瓣膜气体洗涤罐。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空气优化系统,由于包括依次配合设置在室外的送风装置、压缩制冷装置与过滤装置,以及依次配合设置在室内的净化装置、配电系统、 控制系统、监测装置、预处理装置、分离增氧装置、电磁阀、分配阀、加热装置与释放口 ;送风装置、压缩制冷装置、过滤装置、净化装置、加热装置与释放口,依次配合连接;电磁阀与分配阀依次配合连接,并分别与预处理装置及配电系统配合连接;配电系统、控制系统及监测装置依次配合连接,净化装置与配电系统配合连接;可以将空气净化、空气制氧和空调控温三者整合为一体,实现室内空气质量的完全控制优化操作监控方便,可提供纯净、组分合理,温度适宜的室内的优质空气;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减少或增加其处理装置,以满足更多的生产、生活应用条件;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制氧增氧及调温各自独立,空气治理综合效果差,环境空气优化顾此失彼的缺陷,以实现空气净化、可控增氧、可调可控温度的环境空气综合治理的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配合设置在室外的送风装置、压缩制冷装置与过滤装置,以及依次配合设置在室内的预处理装置、净化装置、分离增氧装置、配电系统、控制系统、监测装置、电磁阀、分配阀、加热装置与释放口 ;所述送风装置、压缩制冷装置、过滤装置、加热装置、预处理装置、净化装置与释放口依次配合连接,并分别与配电系统、控制系统及监测装置依次配合连接;所述电磁阀及分配阀,分别与预处理装置及配电系统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制冷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冷凝器与冷媒压缩机,所述过滤装置包括除尘器、过滤器与吸附塔,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热交换器;所述除尘器安装在送风口,并依次与空气压缩机、过滤器及吸附塔配合连接,所述冷凝器与热交换器连接,所述冷媒压缩机、热交换器与释放口,依次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常规净化处理的干净化单元、以及用于深度净化处理的湿处理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净化单元包括紫光消毒室、氧化室与制氧器,所述湿处理单元包括洗涤组件、负离子发生器与加湿器;所述洗涤组件包括顺序设置的多个洗涤桶;所述紫光消毒室与负离子发生器,分别与配电系统连接;所述氧化室与制氧器连接;所述紫光消毒室与氧化室,依次连接在过滤器与电磁阀之间;所述分配阀的第一输出口与制氧器的输入口连接,第二输出口依次与多个洗涤桶、吸附塔、加湿器、热交换器与释放口连接;所述制氧器的第一输出口依次与负离子发生器、加湿器、热交换器与释放口连接,第二输出口连接在除尘器与空气压缩机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增氧装置包括用于将无效空气排出室外的软管、以及用于分离无效空气的分离制氧组件,所述软管通过分离制氧组件与制氧器的第三输出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增氧装置的第一端口为第一输出口,依次与负离子发生器、加湿器、热交换器与释放口连接;第二端口为第二输出口,通过分离无效空气的分离制氧组件与软管连接,用于将无效空气排出室外;第三端口为进气口,连接在空气压缩机后的分配阀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制氧组件包括分子筛或富氧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控制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空气质量监测设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优化系统,包括依次配合设置在室外的送风装置、压缩制冷装置与过滤装置,以及依次配合设置在室内的预处理装置、净化装置、分离增氧装置、配电系统、控制系统、监测装置、电磁阀、分配阀、加热装置与释放口;送风装置、压缩制冷装置、过滤装置、加热装置、预处理装置、净化装置与释放口依次配合连接,并分别与配电系统、控制系统及监测装置依次配合连接;电磁阀及分配阀,分别与预处理装置及配电系统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优化系统,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制氧增氧及调温各自独立,空气治理综合效果差,环境空气优化顾此失彼等缺陷,以实现空气净化、可控增氧、可调可控温度的环境空气综合治理的优点。
文档编号F24F5/00GK202188575SQ20112026463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5日
发明者陈曦 申请人:陈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