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圈式煤柴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8662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锅圈式煤柴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柴炉,特别是一种锅圈式煤柴炉。
背景技术
2010年11月24日,中国专利(CN201652433)公开了一种煤柴两用炉,该炉有效地提高了燃柴利用率和燃煤产生的热量利用率,很好地解决了广大农村利用柴草和煤来做饭、取暖。炊事时,由于锅底与炉口、烟囱出口的空间较大,柴草或煤燃烧后,火焰的热量将很快从烟囱中冒出,造成很多热量浪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进一步提高热量利用率的锅圈式煤柴炉。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锅圈式煤柴炉包括炉体台面、炉膛、炊事口、烟囱和上、下炉箅,在所述炊事口下方且在烟 通道底部设锅圈,该锅圈为半马蹄形,较高的面位于烟囱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烟囱与炉膛相通的通气口处设一活动挡板。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改进方案所述下炉箅的炉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活动炉条,另一部分与炉膛固定连接,两部分炉条交叉设置。本实用新型锅圈式煤柴炉,由于锅圈呈为半马蹄形,较高的面位于烟囱方,炊事时,燃烧的部分火焰从锅底反射到锅圈内,部分火焰直接喷到锅圈内,火焰被锅圈挡回又重新到达锅底,最后慢慢地从锅圈与烟囱缝隙冒出,这样延长了火焰在锅底处的时间,锅底充分吸收柴草或煤燃烧产生的热量,炊事快,节约了能源又节省了做饭时间。

图I为本实用新型锅圈式煤柴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锅圈式煤柴炉包括炉体台面I、炉膛2、炊事口 3、烟囱4和上、下炉箅5,在所述炊事口 3下方且在烟囱4通道底部设锅圈7,该锅圈7为半马蹄形,较高的面位于烟囱4方。烟囱4与炉膛2相通的通气口处设活动挡板8,挡板8上设把手9。当生火或炉火不旺时,转动把手9使挡板8竖直,烟 4通气口全部敞开,而炊事或取暖时,转动挡板8使挡板8横放在烟囱4通气口,烟4囱通气口开的较小,这样可延长火焰的热量在锅底下方停留时间,具有做饭快,散热多,升温快等优势。本实用新型将下炉箅的炉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活动炉条61,另一部分为固定炉条62焊接在炉膛2壁上,两部分炉条61、62交叉设置,这样当炉柴灰从上炉箅5落到下炉箅后,晃动扳手,炉柴灰将很快分散落下。
权利要求1.一种锅圈式煤柴炉,包括炉体台面、炉膛、炊事ロ、烟囱和上、下炉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炊事ロ(3)下方且在烟囱(4)通道底部设锅圈(7),该锅圈(7)为半马蹄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锅圈式煤柴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4)与炉膛(2)相通的通气ロ处设活动挡板(8),挡板(8)上设把手(9)。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锅圈式煤柴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炉箅的炉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活动炉条(61),另一部分为固定炉条(62),固定炉条(62)与炉膛(2)固定连接,活动炉条(61)与固定炉条(62)交叉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圈式煤柴炉,包括炉体台面、炉膛、炊事口、烟囱和上、下炉箅,在炊事口(3)下方且在烟囱(4)通道底部设锅圈(7),该锅圈(7)为半马蹄形,较高的面位于烟囱(4)方。烟囱(4)与炉膛(2)相通的通气口处设活动挡板(8),挡板(8)上设把手(9)。下炉箅的炉条一部分为活动炉条(61),另一部分固定在炉膛2壁上,两部分炉条(61)、(62)交叉设置。本实用新型锅圈式煤柴炉,延长了火焰在锅底处的时间,锅底充分吸收柴草或煤燃烧产生的热量,炊事快,节约了能源又节省了做饭时间。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落灰快且分散等特点。
文档编号F24B1/18GK202419703SQ201120429518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日
发明者李迷林 申请人:李迷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