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复合能源集能板应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1413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空间复合能源集能板应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系统,特别是指一种空间复合能源集能板应用系统。
背景技术
地球每年的空间复合能源在不断增加,其反应为全球变暖,地球对外辐射增加,目前绝大多数的空间复合能源没有被利用,不仅白白浪费掉,而且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异常,如飓风等。目前的空间复合能源的利用技术,如太阳光伏电池,仅能吸收太阳直射光的很少一部分短波能量,最终完全转变成可利用电能仅百分之几;真空管太阳能热吸收装置及平板太阳能热水器也是如此;而风能发电所吸收的仅是空间复合能源中品味最低的空气粒子动能的一部分;空气源热泵更是低效率的空间能量的转换,所以不可能提供能够用于北方冬季取暖的热量;水源和地源热泵由于其条件限制,不能作为有效的取暖方式;而丰富的空间复合能源不受地域、季节、昼夜等限制,补偿迅速,取之不尽。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目前城市取暖普遍采用集中取暖,它不仅大量燃烧消耗地球仅存的有限化石能源,又增加了空间复合能源对地球的危害。集中供暖在城市地下铺设了大量输热管线,浪费了大量的工业材料,浪费了大量的能量,每年还要投入巨额费用维修,影响了城市建设布局。集中供暖采用水作为热量载体,不仅增加了城市冬季供水的压力,同时由于水输送的技术问题,如水力平衡失调,造成供热不匀等诸多矛盾。随着建筑物的不断增高,管路承压矛盾突出,在建筑物中部增加供热系统,供热管件增大增厚,浪费了大量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间复合能源集能板应用系统,将数倍的空间复合能源转换成可供使用的热能,节约了大量的材料和能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间复合能源集能板应用系统,包括多个空间复合能源集能板;供暖主管道;与所述多个集能板一一对应连接,且分别与所述供暖主管道连接的多个制热机。其中,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分别与所述供暖主管道连接的多个末端供暖设备。其中,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供暖主管道上,并用于将所述供暖主管道中的流动载热剂送入所述多个末端供暖设备的泵。其中,所述末端供暖设备与所述供暖主管道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其中,所述第一截止阀与所述供暖主管道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制热机与所述供暖主管道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001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方案中,多个空间复合能源集能板和制热机组成的单个机组,可以分布串接于整个建筑物的供暖主管道,多个机组共同向供暖主管道供应热量,集能板利用电磁波吸收原理及空间粒子吸脱附能量交换原理,大量的吸收了空间复合能源,通过制热机将水或者其它载热剂加热到所需要的温度,从而使用少量的循环工质和输入功率,将数倍的空间复合能源转换成可供使用的热能,相对于传统的燃煤、燃油、燃气等供暖方式,减少了复杂的取暖设备建设和维修资金投入,节约了大量的材料和能源,净化了人类生活空间。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空间复合能源集能板应用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空间复合能源集能板应用系统,包括多个空间复合能源集能板I ;供暖主管道4 ;与所述多个集能板I 一一对应连接,且分别与所述供暖主管道4连接的多个制热机2。制热机2接收从空间复合能源集能板I传导过来的复合能源,对供暖主管道4中的载热剂进行加热;其中,空间复合能源如太阳直射光、反射光、散射光、其它物质的热辐射、从短波紫外光到可见光、红外光、毫米微波等辐射电磁波能量以及弥散在空间的粒子携带的能量,这些能量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交织作用,构成了一种取之不尽的能源。在上述实施例中,上述空间复合能源集能板应用系统还可以包括分别与所述供暖主管道4连接的多个末端供暖设备3 ;通过制热机2加热后的载热剂通过供暖主管道4供给该末端供暖设备3。优选的,上述空间复合能源集热板应用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供暖主管道4上,并用于将所述供暖主管道4中的流动载热剂送入所述多个末端供暖设备3的泵5。优选的,所述末端供暖设备3与所述供暖主管道4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6,该第一截止阀6用于打开末端供暖设备3与供暖主管道4之间的通路或者关闭末端供暖设备3与供暖主管道4之间的通路。另外,所述第一截止阀6与所述供暖主管道4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7,该温度传感器7用于检测送入末端供暖设备3的载热剂的温度,若温度超过一预设阀值,则可以关闭末端供暖设备3与供暖主管道4之间的通路,否则,可以打开末端供暖设备3与供暖主管道4之间的通路,以便于可以方便地控制末端供暖设备3。优选的,上述制热机2与所述供暖主管道4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8,该第二截止阀8用于打开或者关闭制热机2与供暖主管道4之间的管道,以便于可以方便控制制热机2为供暖主管道4中的载热剂的加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空间复合能源包括各种电磁波和空间粒子进入空间集能板I的窄缝(即空间空腔)中,作用于空间空腔的陷光层,陷光层释放能量,并通过集能板I的金属管道中的工质吸收了能量,产生相变,通过热泵循环工质将能量传入制热机2 ;制热机2将该制热机2与供暖主管道4之间的循环管路送来的载热剂(如水)加热,由泵5驱动将载热剂送入末端供暖设备3,实现房屋供暖和供应生活热水,通过温度传感器7的温度信息控制制热机2开停,获得舒适的环境和节约能源。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多个空间复合能源集能板和制热机组成的单个机组,可以分布串接于整个建筑物的供暖主管道4,多个机组共同向供暖主管道4供应热量,集能板1利用电磁波吸收原理及空间粒子吸脱附能量交换原理,大量的吸收了空间复合能源,通过制热机将水或者其它载热剂加热到所需要的温度,如40度至70度或者更高,从而使用少量的循环工质和输入功率,将数倍的空间复合能源转换成可供使用的热能,相对于传统的燃煤、燃油、燃气等供暖方式,减少了复杂的取暖设备建设和维修资金投入,节约了大量的材料和能源,净化了人类生活空间。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简单,集能板I可以挂在建筑物屋顶或者外墙表面,与空间直接接触,便于管理,性能安全可靠,简化了建筑物暖通系统设计,减少了建筑成本,降低取暖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成本。可广泛运用于住宅、机关、宾馆、学校、科研、医院、文体、工厂、交通、金融、通讯、国防、商店超市、设施农业等建筑物的供暖制冷及热水供应。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空间复合能源集能板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空间复合能源集能板; 供暖主管道; 与所述多个集能板一一对应连接,且分别与所述供暖主管道连接的多个制热机。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间复合能源集能板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别与所述供暖主管道连接的多个末端供暖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复合能源集能板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供暖主管道上,并用于将所述供暖主管道中的流动载热剂送入所述多个末端供暖设备的泵。·
4.根据权利要求I、2或3所述的空间复合能源集能板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供暖设备与所述供暖主管道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间复合能源集能板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止阀与所述供暖主管道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空间复合能源集能板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机与所述供暖主管道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间复合能源集能板应用系统,包括多个空间复合能源集能板;供暖主管道;与所述多个集能板一一对应连接,且分别与所述供暖主管道连接的多个制热机。该系统可以将数倍的空间复合能源转换成可供使用的热能,节约了大量的材料和能源。
文档编号F24D3/02GK202419764SQ20112053428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9日
发明者王世亮 申请人:北京和能通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