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343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先有换气装置通过驱动机来控制装饰面板进行开闭动作的技术为公知技术。例如日本特开2000-346411号公报所公开的换气装置。下面,參照图13及图14对该先有换气装置进行说明。如图所示,设有可自由装拆的装饰面板103的换气装置,所述装饰面板103为可自由装拆于具有内设送风机101的风洞的本体框架102的吸风ロ侧的前面,在从形成本体框架102前面的喇叭ロ状的吸风ロ 106向本体框架102后面的出风ロ形成换气流。装饰面板103在前面敞开的面板框架部107和面板框架部107的下端侧通过轴支撑,并通过驱动手段 而转动,在面板框架部107的外周部通过形成略呈扇形的通风空间108的活动面罩部109所构成。面板框架部107具有和与本体框架102的圆周侧相互嵌合的突起部110相连接的前面部,该突起部110比活动面罩部109的轴支撑侧的下部更高而形成,轴支撑侧的相反侧的上部形成圆弧形,高度逐渐递減。面板框架部107的前面部的下缘部111有一部分向前方突出,在其形成的段差部112设有间隔向下而形成为轴支撑活动面罩部109的狭缝状的插入口 113。而且,活动面罩部109的下端缘处突出形成与面板框架部107的插入口 113转动配合的支撑突缘118,通过将该支撑突缘118插进插入口 113,以支撑突缘118作为支点,轴支撑活动面罩部109,使其可以转动。在活动面罩部109的背面与面板框架部107的前面之间架设作为弹性部件的弹簧121,通过该弹簧121,可以使活动面罩部109与面板框架部107的前面部形成紧贴状态。驱动手段由驱动机122、传输机构和曲柄123所构成。驱动机122安装于靠近面板框架部107的下面,卷绕构成传输机构的电线124,而且可以陆续送出。曲柄123略呈M型而形成,在面板框架部107的前面敞开部的中央正下面,其两端通过支撑结构125而支撑,并且可以转动。而且,通过驱动机122卷绕电线124使曲柄123转动,推压活动面罩部109的背面,与弹簧121的弾力相抵抗,使活动面罩部109转动并打开。像这样先有的换气装置必须要有使活动面罩开闭的驱动机、弹簧和曲柄所形成的驱动机构,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另外,当室内外温差较大且换气装置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换气装置吸入室外的冷空气,使换气装置机体温度下降。当室内热空气接触到活动面罩部109的外表面时,就受冷凝结成小水珠从而形成结露水,结露水沿着光滑的活动面罩部109滑下,最終滴入室内,滴入到室内的结露水影响环境卫生,导致室内潮湿、发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所述先有技术的问题,主要目的是提供ー种通过简单的结构就可以打开和关闭活动面罩的换气装置。本发明的次要目的是提供ー种保持换气面罩的外表面干燥的换气装置。为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气装置,位于在连通室内与室外的风路的室内侧的壁上,装有换气面罩,所述换气面罩由面罩框和活动面罩所构成,所述的面罩框安装于换气装置本体上的前面开ロ处,所述的活动面罩通过在该面罩框的下部的活动面罩轴支撑,并遮盖面罩框的前面,从所述活动面罩的重心位置到所述室内侧的壁的水平距离大于从活动面罩轴到所述室内侧的壁的水平距离;从所述面罩框的下部装有操作杆,能够沿着面罩框下部的端面左右运动;所述活动面罩与面罩框之间设有连接所述活动面罩和所述操作杆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向上下方向滑动的结构,该连接件将所述操作杆的左右运动转化为所述活动面罩围绕活动面罩轴的 开闭运动。通过该结构,所述操作杆左右滑动,带动连接件上下滑动,再导致活动面罩的活动面罩轴转动而打开或关闭。当操作杆和连接件停止的话,活动面罩可以保持在任意位置,所以可以提供ー种不需要复杂的驱动机构,只需通过简单的结构就可以打开和关闭活动面罩,而且,从换气装置的下部就可以通过操作杆对设置于高处的换气装置面罩进行打开和关闭操作。另外,所述连接件为向上下方向滑动的结构。通过该结构,可以将连接件设置为较薄,面罩框的厚度也可以更薄设置,从而可以提高外观性。所述的操作杆在相对面罩框开ロ部的下部的端面上设有水平方向的槽,在对应的面罩框开ロ部端面的水平方向设有突片,所述槽和突片相卡合,突片在槽内水平方向能够左右运动。该操作杆设有把手,该把手向面罩框下面的开ロ部突出向下而伸至室内侧。在所述活动面罩的背面设有沿侧面而立设的转动导板,所述转动导板上设有倾斜的转动导槽;所述连接件的U型的垂直方向的前端设有突起部,在所述活动面罩的两侧的中部的位置,该连接件的突起部与该转动导槽相嵌合,井能够在转动导槽中滑动;当连接件上下运动时,所述转动导板作前后方向的运动。通过该结构,在活动面罩的侧面上下中心附近,通过连接件可以拉动活动面罩,从而可以减小拉カ,而且,通过连接件可以从活动面罩的左右两个方向拉动活动面罩,活动面罩不易向左右倾斜,所述面罩框与活动面罩相紧贴,或是可以保持具有一定间隙的均等打开,而且,拉カ可以均匀地传递到活动面罩上,所以,可以顺畅地打开和关闭活动面罩。所述连接件具有倾斜的操作杆导槽,所述操作杆上设有与所述操作杆导槽相嵌合的操作杆突起,该操作杆突起能够在操作杆导槽内滑动,当操作杆左右运动时,所述连接件做上下方向的运动。所述的操作杆突起为圆柱形或长条形。通过该结构,连接件通过操作杆突起的上部被推到可活动领域的最上部,通过操作杆突起的下部被推到可活动领域的最下部。因此,连接件的上下可活动领域变大,在維持可活动领域的同时,连接件的高度可以设置为较低,可以使设置于面罩框上的通风用的开ロ变大,从而降低通风压カ损失。所述的转动导板上的转动导槽由ー个或者至少两个傾斜度的槽或者弧形的槽所构成。当由至少两个傾斜度的槽所构成时,对于水平面而言,所述转动导槽中傾斜度较小的槽设置于背面侧,所述转动导槽中傾斜度较大的槽设置于前面侧。通过该结构,施加在朝向活动面罩的转动导槽上的力的作用方向因设置于上下移动的连接件上的连接突起的位置而改变,从而可以顺畅地打开和关闭活动面罩。另外,所述连接件为U型,所述操作杆导槽设置于连接件的U型的水平方向的中央部位。通过该结构,由于カ从设置于操作杆上的操作杆突起传递至连接件的中央附近,所以,设置于活动面罩左右两侧的与连接件相卡合的卡合部通过连接件而被均匀地拉动。因此,活动面罩不易向左右倾斜,所述面罩框与活动面罩相紧贴,因此可以保持具有一定间隙的均等打开,而且,拉カ均匀地传递到活动面罩上,从而可以顺利地打开和关闭活动面罩。另外,在连接件上的操作杆导槽的上端和下端设有水平的连接件支撑部,用以固定操作杆突起部。通过该结构,由于连接件可以固定,所以,可以在固定使活动面罩处于打开或者关闭状态。所述的活动面罩的内表面设置隔热材料。所述的活动面罩的上边外框、以及左右两侧外框的边缘都设置双重突筋,所述的 双重突筋之间有空隙。在所述的空隙中设置连接内突筋与外突筋的凸筋,在内突筋、外突筋与凸筋之间形成蓄水槽。在所述的换气装置本体上设有过滤网支架,该过滤网支架卡合在换气装置本体上,该过滤网支架形成覆盖换气装置本体的前面开ロ的形状,还在所述面罩框的内侧设有遮挡上述过滤网支架与换气装置本体之间的间隙的密封海绵。在所述的换气装置本体上设有导风结构,该导风结构位于所述的换气装置本体与所述的过滤网支架相卡合的卡合处,通过该导风结构,使冷空气沿导风结构吹向换气装置本体罩住的墙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只需通过简单的结构就可以打开和关闭活动面罩,而且,从下部通过操作杆可以对设置于高处的面罩进行打开和关闭操作的换气装置,并且换气面罩的外表面始終可以保持干燥。


图I为换气装置的活动面罩关闭状态的整体剖面图;图2为换气面罩从里侧显示的分解图;图3为换气面罩从里侧显示的另一角度的分解图;图4为换气面罩的连接件和操作杆安装后的正面图;图5为换气装置的活动面罩打开状态的剖面图;图6为换气装置的操作杆活动示意图;图7为换气面罩从里侧显示的关闭状态的斜视图;图8为换气面罩从里侧显示的打开状态的斜视图;图9为活动面罩从里侧显示的分解斜视图;图10A、图IOB为连接件操作杆突起不同形状的示意图;图11为图12的A-A方向剖视图;图12为换气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13为先有换气装置的活动面罩打开状态的剖面图。图14为先有换气装置的正面图。
符号说明I室内24 连接件支撑部2室外25 操作杆3壁26 26’操作杆突起4贯穿孔27 上部突起部5换气装置本体28 下部突起部6风洞部29 连接件盖7法兰部30 狭缝 8马达支撑部31a 转动导板9马达31b 转动导板10马达轴32 转动导槽11扇叶33 上部导槽12突起部34 下部导槽13换气面罩35 隔热材料14 面罩框36 开ロ部边缘15活动面罩42 槽16上部侧壁43 突片17下部侧壁51 内突筋18面罩框开ロ部 52 外突筋19活动面罩轴54 外表面20爪 55 空隙Wl重心位置56 凸筋2121’连接件141 过滤网支架22连接突起142 间隙23操作杆导槽143 密封海绵144 导风结构145 卡合片146 开ロ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如图I、图2和图12所不,室内I与室外2相隔的壁3上开设与壁3相连通的贯穿孔4,形成风路,换气装置本体5安装于所述贯穿孔4。该换气装置本体5由风洞部6和本体法兰部7所构成,所述风洞部6为圆筒状,风洞部6内设有马达支撑部8,马达9安装于该马达支撑部8上,在其马达轴10上装有从室外向室内送风的扇叶11。一方面,本体法兰部7为由风洞部6的室内I侧的开ロ部的开ロ边缘部向半径方向略呈正方形伸出而形成,设有向背面侧突出的突起部12。换气面罩13由安装于换气装置本体5上的设有前面开ロ的面罩框14、在该面罩框14的下部通过活动面罩轴支撑并遮盖面罩框14的前面的活动面罩15所构成。面罩框14与换气装置本体5的突起部12相嵌合。面罩框14的上部侧壁16的突起尺寸大于面罩框14的下部侧壁17的突起尺寸,面罩框14的前面开设面罩框开ロ部18,面罩框14的下部形成与壁3平行的水平活动面罩轴19,并轴支撑活动面罩15。活动面罩15越向下面越靠近壁3侧,形成略呈圆弧形的断面形状,活动面罩15遮盖面罩框14的前面,从活动面罩15的重心位置Wl到室内侧的壁3表面的水平距离LI大于活动面罩轴19到室内侧的壁3表面的水平距离L2。而且,面罩框14的下部的里面安装了可以在上下方向滑动的U型连接件21和遮盖连接件21的连接件盖29,连接件盖29嵌入于面罩框14,连接件21在面罩框14与连接件盖29所形成的空洞内活动。即,连接件盖29具有限制连接件21在该形成的空间内活动的作用。在面罩框14的下部还安装了与连接件21相卡合的可左右滑动的操作杆25,该操作杆25从面罩框14的下面被引导至室内I。 下面通过图2-图6对换气面罩13作进ー步说明。另外,在图2-图6中,就与图I中相同的构成要件使用同一标号,省略详细的说明。图2、3中的虚线用以示意连接件21与面罩框14、操作杆突起26的安装关系。在活动面罩15的背面侧设有与活动面罩轴19相嵌合并轴支撑活动面罩15的爪20。在面罩框14的面罩框开ロ部18的左右开设狭缝30,该狭缝30可供形成于活动面罩15上的左右各一转动导板31a、转动导板31b插入。在该转动导板31a、31b上形成形状为从槽的下端向上端为远离活动面罩15的转动导槽32,连接件21上的U型的垂直方向的前端形成的连接突起22与转动导槽32相卡合。而且,对于图2的垂直方向而言,连接件21的U型的水平方向上形成向右方向(即在图2中,与下端相比,上端在右側。)倾斜一定角度的操作杆导槽23。而且,操作杆25上形成的操作杆突起26与操作杆导槽23相卡合。下文对操作杆25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2、图3中所示,操作杆25的把手向面罩框14下面的开ロ部突出向下而伸至室内侧而设置。而且,在该操作杆25的与换气面罩13相対的面设有水平方向的槽42,在面罩框开ロ部18端面的水平方向设有突片43,所述槽42和突片43相卡合,并且突片43可以在槽42内水平方向左右活动。在图6中,操作杆25向右侧移动时,操作杆突起26沿着操作杆导槽23向上端移动。连接件21为能够上下滑动的结构,当操作杆突起26沿着操作杆导槽23移动时,由于其倾斜度而向下侧按压,所以连接件21向下侧移动。由于连接件21上设有的连接突起22与活动导槽32相卡合,因此连接部件21的上下移动将转换成活动面罩15的开或闭。具体而言,再如图5-图8所示,当连接件21向下移动时,设置于连接件21上的连接突起22沿着设置于转动导板31a、31b上的转动导槽32向下侧移动。由于转动导槽32的下端侧为远离壁3侧而设置,随着该连接突起22向下移动,迫使转动导槽32向壁3的方向活动,而使活动面罩15靠近连接件21侧,即、向使活动面罩15关闭方向转动,如图7所示。另外,操作杆25从图6中示意的位置向左方向移动的话,通过操作杆突起26与连接件的操作杆导槽23相卡合移动,连接件21向上方向移动,活动面罩15打开,如图8所示。像这样,活动面罩15是以作为轴支撑部的活动面罩轴19为中心,活动面罩15的上部向前方倾倒打开的结构,简单的说,连接件21向上方移动时,活动面罩15打开。相反,连接件21向下方移动时,活动面罩15关闭。另外,通过在所述结构中的左右两边设置转动导板31a、31b,从左右拉活动面罩15的话,活动面罩15不易向左右傾斜。通过使连接件21上设有的连接突起22和活动面罩15上设有的转动导槽32的下部形成于活动面罩15的附近,从而可以确保连接件盖29和壁3之间的空间。由于换气面罩13最后是与换气装置本体5相卡合,而换气装置本体5的本体法兰部7是嵌入到面罩框14内的,所以,在连接件盖29和壁3之间设置一定的空间,以便换气装置本体5的本体法兰部7卡入。换而言之,下部侧壁17的形状可以更薄设置,从而提高外观性。在图6中,操作杆突起26为圆柱形,本发明的操作杆突起26还可以有其他形状。如图9、图10(b)所示,操作杆突起26’为与操作杆导槽23相对应的长条形,其上部和下部也可设置为半圆形。操作杆突起26’由上部突起部27和下部突起部28所形成。
图10(a)中示意的操作杆突起26是为与图6中相同的,由该图可见,由于操作杆突起26左右移动而推动连接件21上下移动,连接件21移动的最大范围受到确保操作杆突起26不从操作杆导槽23中脱落的限制,如图中所示意的L3。但图10(b)可见,由于操作杆突起26’为长条形,因此只要有一部分没有从操作杆导槽23中滑出,就不会导致操作杆突起26’脱落,因此连接件21’可以被上部突起部27推到更高的位置,也可以被下部突起部28推到更低的位置,即连接件21’的可活动领域L4变大了。因此,与图6中所示相比,在維持同样的可活动领域时,可以控制连接件21’的纵方向的高度,可以设置为较低,可以使设置于面罩框14上的通风用的面罩框开ロ部18变大,从而降低通风压カ损失,操作杆25的水平方向的移动因操作杆导槽23而转换为连接件21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另外,如图9所示,设置于转动导板31a、31b上的转动导槽32由具有不同傾斜度的上部导槽33和下部导槽34连接组成。即,对于水平方向而言,上部导槽33的傾斜度比较小,下部导槽34的傾斜度比较大。上部导槽33和下部导槽34之间用圆弧过渡。所述设置于连接件21上的连接突起22与该转动导槽32相嵌合。通过所述结构,当要通过操作杆25关闭活动面罩15时,连接件21向下降。而且,当连接突起22与下部导槽34相卡合时,和连接突起22与上部导槽33相卡合的状态相比,对于连接件21的下降距离而言,活动面罩15的转动距离变小。但是,从连接突起22向转动导槽32的作用力为向活动面罩15的关闭方向而施加,使粘贴于活动面罩15上的隔热材料35与开ロ部边缘36相紧贴,提高其气密性。相反,当要打开活动面罩15吋,通过对操作杆25进行操作,连接件21向上方移动。而且,连接突起22位于上部导槽33内。这样的话,由于对于活动面罩15的打开方向而言,上部导槽33的角度变小,所以活动面15通过其自重可以顺畅地向打开方向移动。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转动导槽32由具有两个傾斜度的槽所构成。对于水平面而言,所述转动导槽32中傾斜度较小的槽设置于背面侧,所述转动导槽32中傾斜度较大的槽设置于前面侧。转动导槽32还可以设置具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傾斜度,也可以为弧形。另外,如图9所示,连接件21的水平方向的略中央部设有操作杆导槽23。而且,使操作杆突起26和操作杆导槽23在活动面罩15的中央附近的位置处相卡合。通过这样的结构,由于カ从设置于操作杆25上的操作杆突起26传递至连接件21的略中央,所以,设置于活动面罩15左右两个方向的与连接件21相卡合的卡合部通过连接件21而被均匀地拉动。因此,活动面罩15不易向左右倾斜,所述面罩框14与活动面罩15相紧贴,或是可以保持具有一定间隙的均等打开,而且,拉カ均匀地传递到活动面罩15上,从而可以顺畅地打开和关闭活动面罩15。另外,如图6所示,在形成于连接件21上的操作杆导槽23的上端和下端设有连接件支撑部24,连接件支撑部24为水平的槽。该连接件支撑部24可以供操作杆25上的操作杆突起26滑入。通过该结构,操作杆25从图中示意的位置向右方向移动的话,连接件21与操作杆突起26相连接并向下部移动,而且,如果操作杆25进ー步向右方向移动的话,操作杆突起26卡入连接件支撑部24内。在该位置,由于连接件21不能向上下方向活动,连接件21被固定在该位置,所以,可以固定活动面罩15。另外,虽然转动导槽32使用了“槽”之类的表达,但是,只要是与设置于连接件21 上的连接突起22相嵌合的形状都可以,譬如,可以是贯穿的长孔形状。本发明的换气装置,安装于换气装置本体上的换气面罩由设有前面开ロ的面罩框、在该面罩框的下部通过轴支撑并遮盖面罩框的前面的活动面罩所构成,由于不需要复杂的驱动机构,只需通过简单的结构就可以打开和关闭活动面罩,而且,由于从下部通过操作杆可以打开和关闭设置于高处的面罩,所以适用于所有具有安装于内设送风机的本体框前面的可以进行开闭动作的装饰面板的换气装置。再请參见图I和图5,在活动面罩15的内表面即朝向风洞部6侧设置隔热材料35,其材质可以是隔热海绵。当换气装置本体5工作吸入室外2的冷空气时,冷空气直接吹向隔热材料35,而不会直接吹向活动面罩15内表面,由于冷空气的温度通过隔热材料35被隔断,所以,活动面罩15与室内I的空气的温差变小,当室内I的空气接触到活动面罩15外表面54时,也不会形成因室内I的空气变冷而产生的结露水。活动面罩15的上边外框、以及左右两侧外框的边缘都设置内突筋51与外突筋52这样的双重突筋结构,所述的双重突筋之间有空隙55。当换气装置本体5运转时,冷空气沿风洞部6流入,吹到活动面罩15的隔热材料35后向外周上方和左右方向扩散,通过双重突筋结构,当吹到双重突筋的内突筋51时其温度下降,这样室内I的空气便会在双重突筋的内突筋51与外突筋52之间的空隙55中产生结露水,但通过在空隙55中设置连接内突筋51与外突筋52的凸筋56,这样在内突筋51、外突筋52与凸筋56之间形成蓄水槽。凝结在空隙55中结露水就存在蓄水槽内,由于水量不大,最終会很容易的被蒸发。而且,室外2的冷空气接触到隔热材料35后,流向外周上方和左右方向与内突筋51接触,再流向室内1,此时,冷空气的温度通过空隙55而不会传递到外突筋52,所以,起到防止因外突筋52温度下降而在外突筋52的外表面上形成结露水的作用。再如图I、图11和图12所示,在所述的换气装置本体5上设有过滤网支架141,该过滤网支架141形成覆盖换气装置本体5上的前面开ロ的形状,过滤网支架141的ー侧设有卡合片145,换气装置本体5上设有供所述过滤网支架141的卡合片145插入的开ロ 146,过滤网支架141的另ー侧则通过卡合结构安装在换气装置本体5上。还在所述的面罩框14的内侧即风洞部6侧设有遮挡该过滤网支架141与换气装置本体5之间的间隙142的密封海绵143,此密封海绵143即为密封结构。而由于过滤网支架141卡合在换气装置本体5上后,过滤网支架141与换气装置本体5之间还存在一定间隙142,所以,当将面罩框架14安装到换气装置本体5上,换气扇运转时,吸入室内I的冷空气可能通过该间隙142吹向面罩框14内,使面罩框14的上侧边和左右侧边形成结露水,通过在面罩框14的内侧设置密封海绵143,如图所示,当换气面罩13安装到换气装置本体5上时,面罩框14内侧的密封海绵143与过滤网支架141与换气装置本体5之间的间隙142重叠,即用密封海绵143遮挡间隙142,密封海绵143会变形,此密封海绵143起到的作用是挡风、隔热,所以此处不会有结露水产生。像这样通过密封海绵143遮挡过滤网支架141与换气装置本体5之间的间隙142,起到密封作用,可以防止面罩框14形成结露水。再请參见图11和图12,还在所述的换气装置本体5上设有导风结构144,该导风结构144位于所述的换气装置本体5与所述的过滤网支架141相卡合的卡合处,该导风结构144为,从换气装置本体5上的供所述过滤网支架141的卡合片145插入的开ロ 146向风筒部6侧延设而成的通路。通过该导风结构144,使冷空气沿导风结构144吹向换气装置本体5罩住的墙壁。 如前面所述,虽然已经在面罩框14内侧设置遮挡过滤网支架141与换气装置本体5之间的间隙142的密封海绵143,但可能还由于密封不严而使风穿过换气装置本体5上设有的供所述过滤网支架141的卡合片145插入的开ロ 146,导致侧边漏风,从而使冷空气直接吹在面罩框14侧边上,导致面罩框14侧边结露水。为了防止侧边漏风而使面罩框14侧边结露水,通过设置导风结构144,当冷空气穿过换气装置本体5的供所述过滤网支架141的卡合片145插入的开ロ 146后,沿着向风筒部6侧延设而成的通路吹回到机体内部,也就是说,冷空气沿导风结构144吹向换气装置本体5罩住的墙壁上,即换气装置本体5与墙壁的空间内,从而可以防止面罩框14侧边形成结露水。
权利要求
1.一种换气装置,位于在连通室内与室外的风路的室内侧的壁上,装有换气面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气面罩由面罩框和活动面罩所构成,所述的面罩框安装于换气装置本体上的前面开口处,所述的活动面罩通过在该面罩框的下部的活动面罩轴支撑,并遮盖面罩框的前面,从所述活动面罩的重心位置到所述室内侧的壁的水平距离大于从活动面罩轴到所述室内侧的壁的水平距离; 从所述面罩框的下部装有操作杆,能够沿着面罩框下部的端面左右运动; 所述活动面罩与面罩框之间设有连接所述活动面罩和所述操作杆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向上下方向滑动的结构,该连接件将所述操作杆的左右运动转化为所述活动面罩围绕活动面罩轴的开闭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杆在相对面罩框开口部的下部的端面上设有水平方向的槽,在对应的面罩框开口部端面的水平方向设有突片,所 述槽和突片相卡合,突片在槽内水平方向能够左右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杆设有把手,该把手向面罩框下面的开口部突出向下而伸至室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具有倾斜的操作杆导槽,所述操作杆上设有与所述操作杆导槽相嵌合的操作杆突起,该操作杆突起能够在操作杆导槽内滑动,当操作杆左右运动时,所述连接件做上下方向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杆突起为圆柱形或长条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U型,所述操作杆导槽设置于连接件的U型的水平方向的中央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杆导槽的上端和下端设有水平的连接件支撑部,用以固定操作杆突起部。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活动面罩的背面设有沿侧面而立设的转动导板,所述转动导板上设有倾斜的转动导槽; 所述连接件的U型的垂直方向的前端设有突起部,在所述活动面罩的两侧的中部的位置,该连接件的突起部与该转动导槽相嵌合,并能够在转动导槽中滑动; 当连接件上下运动时,所述转动导板作前后方向的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导槽由至少两个倾斜度的槽所构成,对于水平面而言,所述转动导槽中倾斜度较小的槽设置于背面侧,所述转动导槽中倾斜度较大的槽设置于前面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导槽为弧形的槽。
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面罩的内表面设置隔热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面罩的上边外框、以及左右两侧外框的边缘都设置双重突筋,所述的双重突筋之间有空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空隙中设置连接内突筋与外突筋的凸筋,在内突筋、外突筋与凸筋之间形成蓄水槽。
1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换气装置本体上设有过滤网支架,该过滤网支架卡合在换气装置本体上,该过滤网支架形成覆盖换气装置本体的前面开口的形状,还在所述面罩框的内侧设有遮挡上述过滤网支架与换气装置本体之间的间隙的密封海绵。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换气装置本体上设有导风结构,该导风结构位于所述的换气装置本体与所述的过滤网支架相卡合的卡合处,通过该导风结构,使冷空气沿导风结构吹向换气装置本体罩住的墙壁。
全文摘要
一种换气装置,位于在连通室内与室外的风路的室内侧的壁上,装有换气面罩,所述换气面罩由面罩框和活动面罩所构成,从活动面罩的重心位置到所述室内侧的壁的水平距离大于从活动面罩轴到所述室内侧的壁的水平距离;从所述面罩框的下部装有操作杆,能够沿着面罩框下部的端面左右运动;所述活动面罩与面罩框之间设有连接所述活动面罩和所述操作杆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向上下方向滑动的结构,该连接件将所述操作杆的左右运动转化为所述活动面罩围绕活动面罩轴的开闭运动。
文档编号F24F13/28GK102853498SQ201210030448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0日
发明者钟柏东, 龙敏, 洪嘉汉, 甄实, 长谷川德彦, 横山龙真 申请人: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