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取暖餐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393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取暖餐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餐桌,尤其是一种可取暖的多功能餐桌。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餐桌一般由桌板和支柱(或桌脚)组成,自身不带热源,因此冬天使用时通常会在餐桌下放置火炉,这样人们可以在吃饭时进行取暖;但同时也会造成一些不便, 比如需要烧水时,需要将火炉从桌下移出后才能放置水壶,使用较为麻烦,而且火炉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灰尘漂浮在房间内,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另外常规火炉对燃料的要求比较高,一般使用煤炭或较规整的木材,生火比较麻烦且燃料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山区的气温相对较低,特别在冬季山区人们更需要烤火取暖。而且山区又有大量平时无法利用的小尺寸可燃物(如碎木料、核桃果壳、边角料等);若丢弃不用,既污染环境又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取暖餐桌,该餐桌应具有功能多样化、取暖效果好、封火时间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约能源的特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多功能取暖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餐桌包括一取暖炉以及安装在其顶部的桌板;
所述取暖炉由底座和用钢板制成的炉体组成,炉体的上半部制有前后布置的燃烧室和排烟室,下半部制有位于燃烧室下方的炉渣室,炉渣室与燃烧室之间安装有炉排;
所述燃烧室的前端设有炉门和进气管,顶部制有出火口以及封盖,左侧和右侧对称设置有与所述排烟室连通的排烟通道,后侧设有可转动的排烟门;
所述排烟室通过往后方伸展的排烟管绕过桌板后与烟 连接,排烟室的底部设有灰渣室,该灰渣室位于所述排烟门的后侧,并与所述炉渣室隔离。所述燃烧室的左侧和右侧对称设置一与炉壁平行的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底部与炉体连成一体,其板面与炉壁间隔2-4cm,其上侧边沿和前侧边沿也与炉壁间隔2-4cm以形成所述排烟通道;另有一竖立的矩形挡板,其两边分别与两隔热板的后侧边沿焊接固定, 该挡板的底端下伸到炉体底部与炉体连成一体,挡板的上侧边沿低于两隔热板的上侧边沿 8-15cm以形成一个排烟口,该排烟口的后侧安装着所述排烟门。所述排烟门上侧的炉壁固定有一挡烟条,该挡烟条的下侧边沿贴紧所述隔热板的上侧边沿,并且挡烟条的下侧边沿和所述挡板的上侧边沿之间的距离等于排烟门的高度; 所述排烟门的上端安装在一水平布置的转轴上,该转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定位在两侧炉壁的轴孔中,转轴的一端还穿过炉壁伸展至炉体的外边与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板杆和一推杆,板杆的上端固定在转轴上,下端与推杆的后端绞接,推杆的如端放置在支板上并设有一推拉手柄。
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一炉圈,该炉圈与所述出火口同心布置,炉圈的内壁与出火口的边沿间隔5-lOcm以形成容纳炊具的空间;所述桌板的中心处开设有与炉圈相匹配的开口,炉体的顶部还设有若干个环绕炉圈布置的安装支架,所述桌板固定在安装支架上。所述炉排由一组并排布置的炉排片组成,相邻炉排片之间彼此间隔O. 5-lcm,形成通风间隙。所述炉渣室朝前开口并设置一炉渣抽屉。所述灰渣室朝右开口并设置一灰渣抽屉。所述排烟室边设有一与其隔离的烘烤室,所述烘烤室朝左开口并设置一烘烤抽屉。所述隔热板上开设有一组排烟孔。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生火时,打开炉门和排烟门,燃料放入燃烧室的炉排上并引燃(燃料可为碎木料、果壳、边角料等);待火升起来之后,可以关闭炉门和排烟门,并且在出火口加上封盖,此时取暖炉处于封火状态,产生的热量通过炉体辐射到室内,进而提高了室内温度;炉烟从隔热板顶部以及前端进入排烟通道,经排烟室后从烟 排出,燃料燃烧后的灰烬从炉排的间隙掉入炉渣室的炉渣抽屉内,排烟室的烟灰可掉入灰渣抽屉内;另外,可在封盖上放置水壶、火锅等,烘烤抽屉内可以烘烤红薯、玉米等,充分利用能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取暖炉来支撑桌板,从而可以充分利用取暖炉内的燃料通过炉体散发的热量进行取暖,取暖效果好;并且本发明通过排烟门的开闭控制燃料的燃烧速度,从而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封火;封盖上还可放置水壶或厨具进行加热、容易生火、燃烧充分;而且,本发明设有两块隔热板,保温性极强且可防止烫伤;此外,本发明的燃料取材非常广泛且排渣方便,能源利用率高,使用非常方便,而且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


图I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I-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取暖餐桌,包括一取暖炉以及水平安装在其顶部的桌板I。所述取暖炉由采用钢板制作的一个矩形底座5和一个炉体组成,炉体的上半部制有燃烧室6 (即炉膛)和排烟室8,下半部为炉渣室4 ;炉渣室位于燃烧室的下方,两者之间通过炉排21分隔。所述燃烧室的前端设有炉门2和进气管20,顶部制有出火口 16和封盖15,打开炉门后可添加燃料。为了控制燃烧速度,所述炉门上可以开设一组环形布置的进气孔,然后在炉门外壁安装一个圆形的调节板18,该调节板上开设一组调节孔30,通过旋转调节板从而调节两组孔的重叠程度,从而控制空气进入燃烧室的速度;同理,也可在进气管上套一个端盖19,在端盖上设置调节板18,从而控制封火过程中空气进入燃烧室的速度,实现对燃烧速度的控制。所述燃烧室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一块与炉壁平行的隔热板33,所述隔热板的底部可以与燃烧室底部的炉体焊接在一起,或者与炉体一起成型。隔热板的板面与炉壁之间间隔2-4cm,其上侧边沿和前侧边沿也与炉壁间隔2-4cm,这样就形成一个排烟通道 32,炉烟可以从隔热板的上侧边沿和前侧边沿进入隔热板和炉壁之间的排烟通道,最后进入排烟室和烟 内。两隔热板的后侧边沿之间设有一竖立的矩形挡板24,该挡板的底部与炉体连成一体,挡板的上侧边沿低于两隔热板的上侧边沿8-15cm,在挡板上方的炉壁上固定有一挡烟条13,该挡烟条的下侧边沿贴紧所述隔热板的上侧边沿,因此,在所述挡烟条、 挡板以及两隔热板之间形成一个近似矩形的排烟口 31,可在排烟口处设置一排烟门14以控制烟的流向,显然挡烟条的下侧边沿和所述挡板的上侧边沿之间的距离等于排烟门的高度。所述排烟门的上端安装在一水平布置的转轴12上,转轴两端分别插入两侧炉壁的通孔中,其中的一端还穿过炉壁延伸至炉体右侧外壁,炉体的右侧外壁设有与该转轴铰接以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扳杆28和一推杆27,扳杆的上端固定在转轴上(或者转轴直接弯曲形成一扳杆),扳杆的下端与推杆的后端铰接,推杆的前端放置在支板26上并设有一推拉手柄25。向后推动推杆时,扳杆扳动转轴转动,排烟门打开,大部分烟从排烟口进入排烟室内;向前拉动推杆时,排烟门扣入所述排烟口内,从而关闭排烟口, 烟从所述排烟通道进入排烟室内。所述排烟室通过往后方伸展的排烟管34绕过桌板后与烟 9连接,排烟室的底部设有灰渣室23,该灰渣室位于所述挡板及排烟门的后侧,并与所述炉渣室隔离。如图2所示,为使烟灰自然落入灰洛室内,所述排烟室的底部从烟囱向着燃烧室倾斜,角度为30-60 度。该排烟室边还设有一与排烟室隔离的烘烤室11,该烘烤室朝左开口并设置一烘烤抽屉; 排烟室内的热量可传导至金属板制作的抽屉,将抽屉里的果实(如番薯、栗子等)烤熟。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一炉圈29,该炉圈与所述出火口同心布置,炉圈的内壁与出火口的边沿间隔5-10cm以形成容纳炊具的空间;所述炉圈的高度与桌板的厚度相匹配,桌板的中心处开设有与炉圈相匹配的开口,炉体的顶部还设有若干个环绕炉圈布置的安装支架10,所述桌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支架上。所述炉排21为常规炉排,由一组并排布置的炉排片组成,相邻炉排片之间彼此间隔O. 5-lcm,形成通风间隙。为使排渣方便,所述炉渣室朝前开口并设置有一炉渣抽屉22 ;所述灰渣室朝右开口并设置有一灰渣抽屉23-1。所述烘烤室朝左开口并设置有一烘烤抽屉7 ;所述隔热板上开设有一组排烟孔17从而加速烟的流动。所述炉体采用的钢板厚度为Icm左右,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也可快速辐射热量,使用寿命也比较长。
权利要求
1.多功能取暖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餐桌包括一取暖炉以及安装在其顶部的桌板(I);所述取暖炉由底座(5)和用钢板制成的炉体组成,炉体的上半部制有前后布置的燃烧室(6)和排烟室(8),下半部制有位于燃烧室下方的炉渣室(4),炉渣室与燃烧室之间安装有炉排(21);所述燃烧室的前端设有炉门(2 )和进气管(20 ),顶部制有出火口( 16 )以及封盖(15 ), 左侧和右侧对称设置有与所述排烟室连通的排烟通道(32),后侧设有可转动的排烟门 (14);所述排烟室通过往后方伸展的排烟管(34)绕过桌板后与烟 (9)连接,排烟室的底部设有灰渣室(23 ),该灰渣室位于所述排烟门的后侧,并与所述炉渣室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取暖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左侧和右侧对称设置一与炉壁平行的隔热板(33),所述隔热板的底部与炉体连成一体,其板面与炉壁间隔2-4cm,其上侧边沿和前侧边沿也与炉壁间隔2-4cm以形成所述排烟通道;另有一竖立的矩形挡板(24),其两边分别与两隔热板的后侧边沿焊接固定,该挡板的底端下伸到炉体底部与炉体连成一体,挡板的上侧边沿低于两隔热板的上侧边沿8-15cm以形成一个排烟口 (31),该排烟口的后侧安装着所述排烟门。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多功能取暖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门上侧的炉壁固定有一挡烟条(13),该挡烟条的下侧边沿贴紧所述隔热板的上侧边沿,并且挡烟条的下侧边沿和所述挡板的上侧边沿之间的距离等于排烟门的高度;所述排烟门的上端安装在一水平布置的转轴(12)上,该转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定位在两侧炉壁的轴孔中,转轴的一端还穿过炉壁伸展至炉体的外边与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扳杆(28) 和一推杆(27),扳杆的上端固定在转轴上,下端与推杆的后端铰接,推杆的前端放置在支板 (26)上并设有一推拉手柄(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取暖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一炉圈 (29),该炉圈与所述出火口同心布置,炉圈的内壁与出火口的边沿间隔5-10cm以形成容纳炊具的空间;所述桌板的中心处开设有与炉圈相匹配的开口,炉体的顶部还设有若干个环绕炉圈布置的安装支架(10),所述桌板固定在安装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取暖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由一组并排布置的炉排片组成,相邻炉排片之间彼此间隔0. 5-lcm,形成通风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取暖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渣室朝前开口并设置一炉渣抽屉(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取暖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渣室朝右开口并设置一灰渣抽屉(2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取暖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室边设有一与其隔离的烘烤室(11),所述烘烤室朝左开口并设置一烘烤抽屉(J)。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取暖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上开设有一组排烟孔(17)。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取暖的多功能餐桌。目的是提供的餐桌应具有功能多样化、取暖效果好、封火时间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约能源的特点。技术方案是多功能取暖餐桌,其特征在于餐桌包括一取暖炉以及安装在其顶部的桌板;取暖炉由底座和用钢板制成的炉体组成,炉体的上半部制有前后布置的燃烧室和排烟室,下半部制有位于燃烧室下方的炉渣室,炉渣室与燃烧室之间安装有炉排;燃烧室的前端设有炉门和进气管,顶部制有出火口以及封盖,左侧和右侧对称设置有与排烟室连通的排烟通道,后侧设有可转动的排烟门;排烟室通过往后方伸展的排烟管绕过桌板后与烟囱连接,排烟室的底部设有灰渣室,该灰渣室位于排烟门的后侧,并与炉渣室隔离。
文档编号F24B1/193GK102578814SQ20121006867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5日
发明者冯光耀 申请人:冯光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