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401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空气予以加湿的加湿器,特别涉及通过超声雾化方式对水或类似液体予以雾化从而可以对室内空气予以加湿的设备。
背景技术
加湿器一般用于对室内的空气予以加湿,也有类似的产品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或用于散发香水。比较典型的加湿器的结构包括侧送风式的结构和底部吹风式的结构。其中侧送风式的结构如中国专利 ZL201120143143. X、ZL200820146827. 3、ZL200820043702. 8 所披露的结构;另外底部吹风式的结构如中国专利ZL201020243515. I、ZL03270573. 5所披露的结构,它们是采用在超声雾化器的侧边位置单方进风方式向位于超声雾化器上部的空间送风,进风口往往比较接近超声雾化器及水面。这些结构的产品往往具有如下问题,首先从送风口位置出来的风往往从一个方向直接吹袭超声雾化发生器的雾柱或其雾柱的根部位置,局部破坏雾珠的爆破成雾从而使液体雾化的效率降低;其次单方向气流容易在雾化腔中产生扰动和回旋,雾化汽容易在雾化腔中飘散,使液体容易在设备的壳体间隙中渗透,导致安全性降低,使用不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加湿器,特别是可以适用于大功率的加湿器,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该加湿器的进风口所送出的风不直接单方向直接吹袭雾化汽柱并将超声雾化发生器所产生的雾化汽基本上全部送入导雾腔之中从而提高雾化效率,并使雾汽不会在水位线上方的空间中随意扩散防止这些雾汽在加湿器的外壳壳体的连接接口位置凝结成液珠而渗漏出来;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加湿器在室外使用或在恶劣环境中使用时所送出的雾化汽不被明显的污物污染;另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进风口远离水面、雾化柱及导雾腔,从而使加湿器无论是否工作其产生或蒸发的水汽不能十分容易地渗透到进风口附近的电器件上;最好还能使加湿器具有排污功能等,从而便于清洗水腔。根据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加湿器,包括可以容纳被雾化液体的容纳腔、连通所述容纳腔的出雾口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能够向其送风的鼓风机,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超声雾化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纳腔内最高水位线的上方空间中具有U形的空气回流通道,所述空气回流通道包括由导雾腔所包容的雾气通道以及位于所述导雾腔外围的外围空间,所述导雾腔的上端出口部连通所述出雾口,所述导雾腔的下端进口部位于所述雾化发生器的上方,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风经过所述导雾腔外围的外围空间后绕过所述导雾腔的下端进口部进入所述导雾腔的雾气通道,所述导雾腔固连到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其中,所述容纳腔内除设置有所述超声雾化发生器外,根据公知的常识,还设置控制液位(水位线)波动范围的液位控制器和进水口,所述液位控制器可以采用电感应式的电控器件从而可以与所述加湿器的电信号控制系统连接,当然所述液位控制器还可以采用纯机械式的液位控制器如浮球阀等而独立地控制液位。所述进水口与外部送水管阀连接从而可以在所述液位控制器的控制下向所述容纳腔内补水。其中,所述容纳腔可以由位于下面的盛液容腔和罩盖在所述盛液容腔上面的盖体组合而成,所述出雾口设置在所述盖体上,所述超声雾化发生器设置在所述盛液容腔内。其中,所述雾化发生器工作时会产生向上扩散的雾柱,在超声空化效应的作用下, 绝大部分雾珠会在离开水面一定距离的位置爆破从而被雾化。由于所述导雾腔的下端进口部位于所述雾化发生器的上方,为此所述雾化发生器工作时产生的雾柱基本上会射入所述导雾腔的雾气通道,并在所述导雾腔的雾气通道内爆破雾化,所述导雾腔的雾气通道能够收纳所述雾化发生器工作时产生的雾柱;其次由于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压力风在所述导雾腔的外围空间形成均压,再后绕过所述导雾腔的下端进口部进入所述导雾腔的雾气通道, 实际上所述雾化发生器工作时产生的雾汽就不能扩散到所述导雾腔的外围空间而是被压力风强制压入所述导雾腔。至于所述导雾腔的下端进口部与液位控制器所控制的最高水位线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所述超声雾化发生器及鼓风机的功率大小设定。其中,所述鼓风机可以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壁体上或独立于它们之外而设置,甚至还可以设置在所述导雾腔的外围空间中,只要能够借助于所述进风口实现向所述导雾腔的外围空间送风即可。其中,为了利用所述导雾腔形成的U形空气回流通道,所述进风口至少高于所述导雾腔的下端进口部,从而使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压力风经过所述导雾腔的外围空间后绕过所述导雾腔的下端进口部进入所述导雾腔。其中,所述导雾腔固连到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即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借助于支架或类似物件间接连接到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加湿器,由于在所述导雾腔的内外形成的U形空气回流通道,使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空气(风)首先进入所述导雾腔外围的外围空间,压力风在所述导雾腔的外围空间中形成均压的气流并向下流动到所述导雾腔的下端进口部,这样至少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气流单方向直接吹袭液柱或其根部从而使液珠空化效应弱化的问题;同时由于所述导雾腔的下端进口部延伸到所述超声雾化发生器的上方,也即所述雾化发生器产生的雾柱向上延伸基本收纳于所述导雾腔中,这样所述超声雾化发生器产生的雾汽被周围均压的气流压迫住向所述导雾腔的雾气通道中流动,完全不能向其它方向飘散,大大提高了雾化效率。其次由于所述导雾腔外围空间的气流压力始终高于所述导雾腔的雾气通道中的气流压力,为此所述导雾腔的雾气通道中的雾汽也不会借助于任何缝隙渗漏出来或飘散出来;即使在所述加湿器停止工作时,由于所述导雾腔具有自然抽气作用,所述导雾腔的雾气通道中的气压也小于所述导雾腔外围空间的气压,自然蒸发的汽体也不会在过多地在所述导雾腔外围空间中飘散,从而防止这些雾汽在加湿器的外壳壳体的连接接口位置凝结成液珠而渗漏出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鼓风机的进气口处于垂直方向或向下方向。即所述进气口至少不会朝上设置,这样当所述加湿器在室外工作或在环境比较恶劣的环境工作时,空中的大颗粒灰尘或鸟粪不会滴落到所述进气口从而被鼓入U形空气回流通道进而污染雾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雾化发生器设置在所述盛液容腔的中央区域。这样所述导雾腔的下端进口部也位于所述盛液容腔的中央区域,使所述导雾腔的下端进雾口四周都充满均压的气体,同时也便于安装和维修所述超声雾化发生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导雾腔包括上下对接扣合的下部通道和上部通道,所述下部通道位于所述盛液容腔内并且连接在所述盛液容腔的腔壁上;所述上部通道位于所述盖体内并连接在所述盖体上。这样可以将所述导雾腔分为两段制造,从而降低模具制造成本,又不影响所述导雾腔应当具有的性能。其次由于所述下部通道连接在所述盛液容腔的腔壁上,可以提高所述盛液容腔的腔壁承受冲击的能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下部通道的顶部具有遮盖所述盛液容腔上部开口的裙边,所述下部通道通过所述裙边连接到所述盛液容腔的腔壁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下部通道的顶部位置或其所述裙边上设置有提手。所述提手便于将所述下部通道提起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裙边上设置有漏气孔。所述漏气孔可以将位于所述下部通道的外围空间的气压引导至所述上部通道的外围空间,从而使所述裙边的上下空间的气压平衡;其次在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盖体上时,还可以起将所述上部通道外围空间的压力空气引导到所述下部通道的外围空间;另外,所述漏气孔还可以作为提起所述下部通道的勾手位而替代所述提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盛液容腔的内侧下部位置设置有能够控制所述盛液容腔的最高水位的溢流槽。所述溢流槽可以在液位控制器失灵的情况下将高于所述溢流槽的液体强行溢出,使所述盛液容腔的最高水位得到有效地控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盛液容腔的内侧底部设置有集液坑,所述集液坑上设置排污管。所述集液坑及其排污管可以将清洗所述盛液容腔时的污物便利地排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位于所述出雾口的前方的所述导雾腔中设置有挡水片。所述挡水片主要阻挡未雾化的大颗粒液珠随气流流出,节约资源。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加湿器产品中。


图I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第一种结构的加湿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第二种结构的加湿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第三种结构的加湿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加湿器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一种加湿器,包括可以容纳被雾化液体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由位于下面的盛液容腔2和罩盖在所述盛液容腔2上面的盖体I组合而成,所述盖体I上设置有所述出雾口 11,所述盛液容腔2内侧底部设置有超声雾化发生器3和浮子阀7,还设置有进水口(图中未画出)。所述浮子阀7控制所述盛液容腔2内所盛装液体如水的液位。
在所述盖体I上固连有连通所述出雾口 11并向所述盛液容腔2底部延伸的导雾腔5,所述导雾腔5及其对应设置的所述超声雾化发生器3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中央位置。所述导雾腔5所包容的空间为雾气通道55,所述导雾腔5的四围具有外围空间 54,所述导雾腔5的进口部51高于最高水位线并位于所述超声雾化发生器3的上方。所述导雾腔5的进口部51与最高水位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所述超声雾化发生器3的功率大小及鼓风机4的功率大小具体设定,保证所述鼓风机4鼓出的风能够顺利地进入所述导雾腔 5的雾气通道55,所述导雾腔5的进口部51也不能悬空距离太大从而保证所述超声雾化发生器3产生的雾柱31能够被收纳在所述导雾腔5的雾气通道55中。所述导雾腔5的雾气通道55与外围空间54组成U形的空气回流通道。为了防止所述外围空间54的气体从所述盛液容腔2与所述盖体I之间的接口进入雾气通道55,还可以在所述盛液容腔2与所述盖体I之间的接口处设置密封圈,或采用止口定位紧配合连接。在所述盛液容腔2的侧部壁体上部设置有进风口 41及所述鼓风机4,所述进风口 41与所述导雾腔5的进口部51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保证从所述进风口 41进入的风 b在所述导雾腔5的外围空间52扩散形成均压,再绕过所述导雾腔5的下端进口部51,按图示的方向a进入所述导雾腔5内的雾气通道55,将可能向所述导雾腔5的外围空间54扩散的雾汽全部压入所述雾气通道55。所述鼓风机4的进气口 42以垂直于水平方向设置或者说设置在垂直方向的网格状壁体上,从而外部空间中的大颗粒尘埃、鸟粪等不能直接滴落到所述鼓风机4的进气口 42。当然所述进气口 42也可以设置为朝下的方向或者说设置在朝下的网格状壁体上。在所述导雾腔5中还设置有片状的挡水片6,所述挡水片6通过支架61连接到所述盖体I上。所述挡水片6能够将在所述导雾腔5中未雾化的大颗粒液珠挡住防止其随气流流出从而节省液体资源。在所述盛液容腔2的底部还设置有积液坑21,在所述集液坑21上设置排污管22 及控制阀门。所述集液坑21及其排污管22可以将清洗所述盛液容腔2时的污物便利地排出。在所述盛液容腔2的内侧下部位置设置有能够控制所述盛液容腔2的最高水位的溢流槽23。所述溢流槽23可以在液位控制器失灵的情况下将高于所述溢流槽23的液体强行溢出,使所述盛液容腔2的最高水位得到有效地控制。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所述导雾腔5从上往下伸入到所述超声雾化发生器3、最高水位线的上方,从而利用所述导雾腔5在其内外空间形成U形的回流通道。从所述进风口 41鼓入的压力空气(风)在所述外围空间54中形成均压后再绕过所述导雾腔5的下端进口部51进入所述导雾腔5内的所述雾气通道55,在雾柱的周围也形成均压,雾汽也不能向其它任何地方飘散;其次由于所述导雾腔5内的所述雾气通道55的气压低于所述外围空间54的气压,雾珠也不能在所述导雾腔5上任何可能存在的间隙中渗透。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导雾腔5及其对应设置的所述超声雾化发生器3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一个侧边位置。实施例三
如图3和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导雾腔5包括上下对接扣合的下部通道53和上部通道52,所述下部通道53位于所述盛液容腔2内并且通过设置在所述下部通道53的顶部的裙边56连接在所述盛液容腔2的腔壁上;所述上部通道52位于所述盖体 I内并连接在所述盖体I上。所述裙边56遮盖所述盛液容腔2上部开口。这样可以将所述导雾腔5分为两段制造,从而降低模具制造成本,又不影响所述导雾腔5应当具有的性能。 其次由于所述下部通道53连接在所述盛液容腔2的腔壁上,可以提高所述盛液容腔2的腔壁承受冲击的能力。在所述出雾口 11的上部设置导雾管8,所述导雾管8内设置有格栅81,所述格栅 81可以阻挡外部的小动物爬入。在所述下部通道53的顶部位置或其所述裙边56上设置有提手58。所述提手58 便于将所述下部通道53从所述盛液容腔2提起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裙边56 上设置有漏气孔57。所述漏气孔57可以将位于所述下部通道53的外围空间的气压引导至所述上部通道52的外围空间,从而使所述裙边56的上下空间的气压平衡;其次当所述进风口 41设置在所述盖体I上时,还可以起将所述上部通道52的外围空间中的压力空气引导至所述下部通道53的外围空间并进而进入所述导雾腔5的雾气通道55 ;另外,所述漏气孔 57也还可以作为提起所述下部通道53的勾手位而替代所述提手58。为了防止外围空间54的气体从所述下部通道53和上部通道52之间的接口进入雾气通道55,还可以在所述下部通道53和上部通道52之间的接口处设置密封圈,或采用止口定位紧配合连接。在所述容纳腔的下面还可以设置支架,这样可以便利于将所述加湿器设置在墙上或地面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加湿器,包括能够容纳被雾化液体的容纳腔、连通所述容纳腔的出雾口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能够向其送风的鼓风机,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超声雾化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纳腔内最高水位线的上方空间中具有U形的空气回流通道,所述空气回流通道包括由导雾腔所包容的雾气通道以及位于所述导雾腔外围的外围空间,所述导雾腔的上端出口部连通所述出雾口,所述导雾腔的下端进口部位于所述雾化发生器的上方,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风经过所述导雾腔外围的外围空间后绕过所述导雾腔的下端进口部进入所述导雾腔的雾气通道,所述导雾腔固连到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的进气口处于垂直方向或向下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由位于下面的盛液容腔和罩盖在所述盛液容腔上面的盖体组合而成,所述出雾口设置在所述盖体上,所述雾化发生器设置在所述盛液容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发生器设置在所述盛液容腔的中央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雾腔包括上下对接扣合的下部通道和上部通道,所述下部通道位于所述盛液容腔内并且连接在所述盛液容腔的腔壁上; 所述上部通道位于所述盖体内并连接在所述盖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通道的顶部具有能够遮盖所述盛液容腔上部开口的裙边,所述下部通道通过所述裙边连接到所述盛液容腔的腔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裙边上设置有漏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盛液容腔的内侧下部位置设置有能够控制所述盛液容腔的最高水位的溢流槽。
9.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盛液容腔的内侧底部设置有集液坑,所述集液坑上设置排污管。
10.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出雾口前方的所述导雾腔中设置有挡水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对空气予以加湿的加湿器,包括可以容纳被雾化液体的容纳腔、连通所述容纳腔的出雾口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能够向其送风的鼓风机,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超声雾化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纳腔内最高水位线的上方空间中具有U形的空气回流通道,所述空气回流通道包括由导雾腔所包容的雾气通道以及位于所述导雾腔的外围空间,所述导雾腔的上端出口部连通所述出雾口,所述导雾腔的下端进口部位于所述雾化发生器的上方,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风经过所述导雾腔的外围空间后绕过所述导雾腔的下端进口部进入所述导雾腔的雾气通道,所述导雾腔固连到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为此可以应用到加湿器产品中。
文档编号F24F6/12GK102589075SQ201210078248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4日
发明者冯锦云, 叶卫忠, 朱勇雄, 邓海涛 申请人:佛山市南海科日超声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