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429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蓄热装置,尤指一种可就地取用当地废弃物作为储热材及蓄热筒,以节省蓄热装置运送上及制造上的成本,并使废弃的物资资源再充分利用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等效益的蓄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欲将被加热物予以加热的装置,多使用电能为主要能源,再将电能转化为电磁波或热能等形态,以达到将被加热物加热的效果。然而,随着全球原油资源日益短缺,原油价格暴涨,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替 代能源,现有取代石油的能源有水力、风力、火力、核能及太阳能等形式,其中,火力与核能易对环境及生态造成污染,水力的应用则须兴建水坝,并需要有充沛的水量,如遇到旱季时则无法供电,另外风力的使用则有地域性限制,需寻找空旷且风力强大的区域,且风力的来源缺乏稳定性,不易集中使用,而太阳能遍及地球每个区域,具普遍使用性,不受地区限制,且取用不竭能提供永续使用,并具有沾净零污染等特性,故太阳能源成为现今最受各国所重视与最广为推广采用的替代能源。若能将太阳能源有效转换成热能,以取代现有将电能转化为电磁波或热能等加热形态,将有助于解决现今昂贵且缺乏环保性的原油发电后转换为热能,以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的模式,而更进一步减轻使用者因原油价格暴涨、造成电能使用价格提高的经济上负担,并达到节能减碳的环保效益,是以,现今以太阳能源供热的装置陆续被研发问世;然,现有太阳能源供热装置造价上皆相当昂贵,且安装上须将零件材料运送到欲装设的地点进行组装,若安装地点是在外地或国外,在运费成本上花费将更为庞大,如此,对业者或消费者而言皆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缘是,本发明人有鉴于现有蓄热装置有上述诸多缺失,乃根据其多年于相关领域的制造及设计经验和知识的辅佐,并经多方巧思,针对现有蓄热装置做更新的研发改良,而研创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提供一种蓄热装置,尤其是一种可就地取用当地废弃物作为蓄热装置的组成元件,以达到节省蓄热装置运送及制造成本及使物资资源再利用的蓄热装置。为了达到上述实施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蓄热装置,包含有蓄热筒及热传导单元,并使热传导单元部分组设于蓄热筒的容置空间内,又于蓄热筒的容置空间内容设有储热材,该储热材包含金属、砂石、砖土、水泥、炉渣及壳贝类其中之一,据此,可就地取用当地易取得的废料或物料作为储热材,并可以空置货柜等为蓄热筒,以节省蓄热装置运送上及制造上的成本,而使物资资源可再充分利用,达到有效减少环境污染等环保效益。再者,本发明以太阳能作为供热的发热源,以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有效替代现有以电力转换为热能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模式,以达到减轻使用日益昂贵电能所造成的经济上负担及进一步达到节能减碳的环保效果。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图I为本发明的整体图;图2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I蓄热筒11夹层空间12断热保温材13容置空间14储热材2发热源21集光点22接合部3热传导单元31导热体32热交换体321供热段4被加热物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I所示,为本发明的蓄热装置,主要由蓄热筒I、发热源2及热传导单元3所组成;其中该蓄热筒1,可为货柜等便利获得的容体,乃使蓄热筒I筒壁成形有外壁及内壁,且于外壁及内壁间形成一夹层空间11,并于夹层空间11内设有断热保温材12,该断热保温材12可为硅酸钙板、石灰、氧化镁物(如氧化镁板或氧化镁砖等)或具隔热性的建筑废材等其一或其组成,又于蓄热筒I的容置空间13内设有储热材14,该储热材14可取用直径30公分以下的砂石(包含陆砂及海砂)、砖土、水泥、炉渣、金属或壳贝类等具储热性材料之一或其组成物,且使该储热材14填满设于容置空间13的导热体31与热交换体32的剩余空间,以将导热体31与热交换体32良好包覆;该发热源2,可为一由外侧往中央弧凹的聚光碟,并于聚光碟中央集光点21处成形一接合部22 ;该热传导单元3,乃包含导热体31及热交换体32,该导热体31及热交换体32为耐高温、高压且防锈的管体,并于管体内容设有流体,又使导热体31与发热源2的接合部22相接设,另使导热体31部分延伸入蓄热筒I的容置空间13内,以与部分容设于蓄热筒I容置空间13内的热交换体32接触缠绕,又使热交换体32伸出蓄热筒I外的部分形成供热段321,以与被加热物4相接设。据此,当使用实施时,请一并参阅图2所示,是将发热源2设置于户外等易接收到太阳光照射的地点,此时,太阳光即会在呈弧凹的发热源2内产生折射,并于发热源2的中央集光点21处形成聚焦的效果,随之,该聚焦的太阳光能便会经由发热源2的接合部22传递至组接于接合部22上的导热体31,以对导热体31内部流体进行加热,继之,导热体31内部加热的流体会沿着导热体31流入蓄热筒I内,以与设于蓄热筒I内与导热体31接触缠绕的热交换体32内流体产生热交换的效果,使热交换体32内流体经导热体31内流体导热而升温,续之,该热交换体32内升温的流体即沿着热交换体32流至与被加热物4相接的供热段321处,以对被加热物4进行加热的动作,依此,由发热源2吸收太阳光能,再由太阳光能对导热体31内流体加热,并使导热体31内流体与热交换体32内流体产生热交换,以使热交换体32内流体升温,而对接设于其供热段321的被加热物4进行加热的往复循环过程中,完全不须使用到电能,借此,即能有效解决现有使用昂贵电能对被加热物4进行加热的经济负担及达到节能减碳的环保效益;再者,由于本发明是于蓄热筒I的容置空间13内填满储热材14,以将导热体31与热交换体32包覆,使热能集中,并加诸设于蓄热筒I壁的断热保温材12,发挥阻断蓄热筒I热能外泄的效果,以维持蓄热筒I容置空间13内的高温状态,故导热体31与热交换体32可在储热材14的包覆及断热保温材12阻绝热能传递于外的良好环境下,达到使导热体31内流体热能充分传导至热交换体32内流体中的效果,且该蓄热筒I可使用空置货柜,另储、热材14则可就地取材取用当地金属、砂石、砖土、水泥等建筑材料或炉渣、壳贝类等废料,于此,不仅可降低蓄热装置的制造成本,更可使建筑材料或炉渣、壳贝类等废弃物再被有效的使用,而进一步达到使物资资源充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环保效益。本发明蓄热装置的储热材14不仅限于废弃材料的使用,凡可就地取用且具储热效果的金属、砂石、砖土、水泥、炉渣及壳贝类等新旧材料的使用,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由上述结构及实施方式可知,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I.本发明的蓄热装置的蓄热筒可使用空置货柜,另储热材则可取用废弃的金属、砂石、砖土、水泥等建筑材料或炉渣、壳贝类等废料,于此,以使废弃物可再有效的被使用,不仅可降低蓄热装置的制造成本,更可达到使物资资源充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等环保效果。2.本发明的蓄热装置可就地取材取用当地的空置货柜为蓄热筒,另储热材及断热保温材则可取用当地废弃的建筑废材等,如此,便不须运送特定材料的蓄热筒与储热材与断热保温材至安装地点,故可进一步达到节省运送成本等实质效益。3.本发明的蓄热装置可将太阳光能有效积蓄并转换成热能形态,以达到对被加热物加热的效果,有效替代现有以昂贵电能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的经济负担,并同时达到节能减碳的环保效益。4.本发明的蓄热装置,通过具有良好防热外泄与储热效果的蓄热筒作为吸收太阳光能的导热体与提供被加热物热能的热交换体进行热交换的环境,依此,可达到使太阳光能有效提供被加热物加热的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蓄热装置设有蓄热筒及热传导单元,另使该热传导单元部分组设于该蓄热筒的容置空间内,又于该蓄热筒的容置空间内设有储热材,该储热材至少包含金属、砂石、砖土、水泥、炉渣及壳贝类其中之一。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蓄热筒的筒壁进一步成形有外壁及内壁,并于外壁与内壁间形成一夹层空间,且于该夹层空间内进一步设有断热保温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断热保温材至少包含硅酸钙板、石灰、氧化镁物及具隔热性的建筑废材其中之一。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传导单元包含导热体及热交换体,乃使该导热体及该热交换体部分组设于容置空间内,并使组设于该容置空间内的该导热体及该热交换体相互接触,又使该导热体伸出该蓄热筒的部分进一步与一发热源相组接,另使该热交换体延伸出该蓄热筒的部分形成供热段,以进一步与被加热物相接设。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热体及热交换体成形为管体状,并于其内容设有流体。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热源成形为一由外侧往中央弧凹的聚光碟,并于该发热源中央形成一集光点,且使该发热源于相对该集光点处设有一接合部,以与该导热体相接设。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储热材的直径为30公分以下。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蓄热装置,其中,该蓄热筒为空置的货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蓄热装置,包含有蓄热筒及热传导单元,并使热传导单元部分组设于蓄热筒的容置空间内,又于蓄热筒的容置空间内容设有储热材,该储热材可为金属、砂石、砖土、水泥、炉渣或壳贝类等储热材,据此,可就地取用当地易取得的废料或物料作为储热材,并可以空置货柜等为蓄热筒,以节省蓄热装置运送上及制造上的成本,而使物资资源可再充分利用,达到有效减少环境污染等环保效益。
文档编号F24J2/10GK102734950SQ20121008766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0日
发明者洪增铜 申请人:洪增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