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4525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属于空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系统中的空气处理设备一般至少包括冷却器和再热器,被处理的空气通常先经过冷却器被冷却和除湿,然后再进入再热器,在其中空气被加热至送风温度后,再被送入空调房间。由此可见,中央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设备在处理空气的过程中,同时存在着冷量和热量的需求,目前常规的中央空调系统空气处理设备的冷量一般由制冷设备所生产的冷冻水来提供(例如冷水机组),其热量一般由燃油、燃气锅炉所生产的热水来提供。常规的空气处理设备上述冷量和热量的供应模式存在以下缺陷
I)制冷设备在生产冷冻水的过程中,其冷凝热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而是直接被排入环境中;2)采用燃油、燃气锅炉来提供空气再热所需的低品位热量,高品质的能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3)设备的初投资较大。因此,为了有效地降低中央空调系统在空气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和降低中央空调系统的设备初投资,有必要设计和开发出具有同时供冷、供热功能,且结构简单的空调制冷设备,以及由它所驱动的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具有同时供冷、供热功能的空调制冷设备驱动的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为了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包括空调水子系统和热水子系统;所述空调水子系统包括空调制冷设备的用户侧换热器(3)、空调水循环泵(51)、冷却器(100)和逆止阀(109),所述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入口端依次经过第一百零三管道
(103)、逆止阀(109)出口端、逆止阀(109)入口端、空调水循环泵(51)出口端、空调水循环泵(51)入口端、第一百零二管道(102)、冷却器(100)出口端、冷却器(100)入口端、第一百零一管道(101)与所述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相连;所述热水子系统包括空调制冷设备的热水加热器(8)、再热器(30)、热水循环泵
(50),所述热水加热器(8)水侧入口端依次经过第一百零七管道(107)、热水循环泵(50)出口端、热水循环泵(50)入口端、第一百零八管道(108)、再热器(30)出口端、再热器(30)入口端与所述热水加热器(8)水侧出口端相连;其特征是该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还包括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第二水流控制阀(122)和子系统连接管(104);所述第一水流控制阀(121) —端通过第一百零五管道(105)与所述热水加热器
(8)水侧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一水流控制阀(121)另一端通过第一百零六管道(106)与所述再热器(30)入口端相连;
所述第二水流控制阀(122) —端与所述第一百零二管道(102)相连,所述第二水流控制阀(122)另一端与所述再热器(30)入口端和第一水流控制阀(121)之间的第一百零六管道(106)相连;所述子系统连接管(104) —端与所述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入口端和逆止阀
(109)出口端之间的第一百零三管道(103)相连,所述子系统连接管(104)另一端与所述热水加热器(8)水侧出口端和第一水流控制阀(121)之间的第一百零五管道(105)相连。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I.用一台空调制冷设备能同时满足空气处理设备的冷热量需求;2.可以回收利用空调制冷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冷凝热;
3.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廉;4.本发明适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的中央空调系统,特别适用于对温度和湿度有要求的场合。


图I是本发明与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相配的空调制冷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I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中的空气处理单元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3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所示是一种具有同时供冷和供热功能的空调制冷设备,用于为本发明图2至6、8至9分别所示的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提供处理空气所需的冷热量。图I所示的空调制冷设备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压缩机构I、四通阀2、第一节流机构5、第二节流机构7、用户侧换热器3、热源侧换热器4、热水加热器8、第一单向阀21、第二单向阀22和第三单向阀23 ;第一节流机构5、第二节流机构7为电子膨胀阀;用户侧换热器3是一个制冷剂-水换热器,根据处理空气的需要,可用于生产冷冻水或热水;热源侧换热器4是一个制冷剂-空气换热器,既可作为冷凝器,向环境中散发制冷所产生的冷凝热,也可以作为蒸发器,从环境中吸收热量;热水加热器8也是一个制冷剂-水换热器,全年用于为空气处理设备生产热水。图I所示的空调制冷设备各组成部分的连接方式如下所述四通阀2的高压节点71通过第六十管道60与压缩机构I出口端相连,四通阀2的低压节点73通过第六十三管道63与压缩机构I入口端相连,四通阀2 二个换向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节点72依次通过第六十四管道64、第二单向阀22出口端、第二单向阀22入口端、第六十六管道66、第一节流机构5、第六十二管道62、第三单向阀23入口端、第三单向阀23出口端、第一单向阀21出口端、第一单向阀21入口端与第二单向阀22出口端的第六十四管道64相连;热水加热器8制冷剂侧入口端通过第六十九管道69与第一单向阀21出口端和第三单向阀23出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热水加热器8制冷剂侧出口端依次经过第六十八管道68、第二节流机构7、热源侧换热器4入口端、热源侧换热器4出口端、第七十管道70与第二单向阀22入口端和第一节流机构5之间的第六十六管道66相连;四通阀2的另一个换向节点74通过第六十一管道61与用户侧换热器3制冷剂侧二个连接节点中的任意一个连接节点相连,用户侧换热器3制冷剂侧的另一个连接节点与第三单向阀23入口端和第一节流机构5之间的第六十二管道62相连。图7所示的是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中、利用图I所示的空调制冷设备所生产的冷 冻水和热水、对空气进行处理的空气处理单元110 ;它适用于图2至6、8至9分别所示的本发明的所有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如图7所示,空气处理单元110至少包括冷却器100、再热器30 ;空气处理单元110的组成方案是冷却器100、再热器30设置于同一空气处理单元110中,且沿空气的流动方向,再热器30处于冷却器100的下风侧。在空气处理单元110的工作过程中,为了对被处理空气的湿度和干球温度进行控制,如图7所示,增设有二个温度检测装置,即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和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 ;工作时,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用于检测被处理空气的湿球温度,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用于检测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和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在空气处理单元110中的设置位置有以下几种方案I)沿空气的流动方向,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都设置于再热器30的出风侧,如图7所示;2)沿空气的流动方向,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设置于冷却器100的进风侧,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设置于再热器30的出风侧;3)沿空气的流动方向,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设置于冷却器100的出风侧,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设置于再热器30的出风侧;4)沿空气的流动方向,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都设置于冷却器100的进风侧;5)沿空气的流动方向,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设置于冷却器100的出风侧,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设置于冷却器100的进风侧;6)沿空气的流动方向,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设置于再热器30的出风侧,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设置于冷却器100的进风侧。实施例I图2所示的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包括以下组成部分空调制冷设备的用户侧换热器3、空调制冷设备的热水加热器8、再热器30、热水循环泵50、空调水循环泵51、冷却器100、逆止阀109、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第二水流控制阀122。本发明图2所示的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为其提供冷热量的图I所示的空调制冷设备,在全年运行过程中,可以实现以下功能,在实现各功能时,图I所示的空调制冷设备、以及本实施例与其相配的图2所示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工作流程分别如下所述。(I)夏季单独生产冷冻水在此功能下,空气处理单元110对被处理空气进行冷却或冷却除湿处理,被冷却或冷却除湿处理后的空气不要求再热。如图I和2所示,在此功能下,用户侧换热器3用于生产冷冻水,所生产的冷冻水通过空气处理单元110中的冷却器100对空气进行冷却或冷却除湿处理;空调制冷设备在生产冷冻水过程中所产生的冷凝热不回收,而是通过热源侧换热器4全部被排入周围环境中。 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二节流机构7全开;热水循环泵50不工作,空调水循环泵51正常工作;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第二水流控制阀122关闭。在此功能下,图I所示的空调制冷设备的工作流程是制冷剂从压缩机构I出口端排出后,依次经过第六十管道60、四通阀2高压节点71、四通阀2换向节点72、第六十四管道64、第一单向阀21入口端、第一单向阀21出口端、第六十九管道69、热水加热器8制冷剂侧入口端、热水加热器8制冷剂侧出口端、第六十八管道68、第二节流机构7、热源侧换热器4入口端、热源侧换热器4出口端、第七十管道70、第六十六管道66、第一节流机构5、第六十二管道62,进入用户侧换热器3的制冷剂侧,通过用户侧换热器3与水进行热交换;制冷剂吸收热量、从用户侧换热器3的制冷剂侧出来后,再依次经过第六十一管道61、四通阀2换向节点74、四通阀2低压节点73、第六十三管道63,回到压缩机构I入口端,至此完成一次循环。在此功能下,图2所示的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中的热水子系统不工作,图2所示的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中的空调水子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所述冷冻水从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排出后,依次经过第一百零一管道101、冷却器100入口端、冷却器100出口端、第一百零二管道102、空调水循环泵51入口端、空调水循环泵51出口端、逆止阀109入口端、逆止阀109出口端、第一百零三管道103,回到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入口端。在此功能下的控制方法如下。第一方案空调水循环泵51定流量工作;压缩机构I为定速压缩机;以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开停,即压缩机构I以开停的方式对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进行控制。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在围绕着干球温度期望值的一个区间内变化,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低于干球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小值时,则压缩机构I停止运行,同时,空调水循环泵51也停止工作;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高于干球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大值时,则压缩机构I又开始运行,同时,空调水循环泵51也开始工作。第二方案空调水循环泵51定流量工作;压缩机构I为定速压缩机;以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湿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开停,即压缩机构I以开停的方式对被处理空气的湿球温度进行控制。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在围绕着湿球温度期望值的一个区间内变化,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低于湿球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小值时,则压缩机构I停止运行,同时,空调水循环泵51也停止工作;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高于湿球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大值时,则压缩机构I又开始运行,同时,空调水循环泵51也开始工作。第三方案空调水循环泵51 —直定流量工作;压缩机构I为变频压缩机;以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即压缩机构I以变频的方式对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进行控制。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小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大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第四方案空调水循环泵51 —直定流量工作;压缩机构I为变频压缩机;以第一
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湿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即压缩机构I以变频的方式对被处理空气的湿球温度进行控制。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小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大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2)夏季及过渡季节同时生产冷冻水和热水在此功能下,空气处理单元110先对被处理空气进行冷却或冷却除湿处理,被冷却或冷却除湿处理后的空气,再被加热,达到要求送风温度后,再被送入空调房间。如图I和2所示,在此功能下,用户侧换热器3用于生产冷冻水,所生产的冷冻水通过空气处理单元Iio中的冷却器100对被处理空气进行冷却或冷却除湿处理;热水加热器8利用图I所示的空调制冷设备在生产冷冻水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部份冷凝热生产热水,生产出的热水利用空气处理单元110中的再热器30,对被冷却或冷却除湿处理的空气进行再热;另一部份冷凝热通过热源侧换热器4排入环境。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二节流机构7全开;热水循环泵50、空调水循环泵51正常工作;第一水流控制阀121开启,第二水流控制阀122关闭。在此功能下,图I所示的空调制冷设备的工作流程是制冷剂从压缩机构I出口端排出后,依次经过第六十管道60、四通阀2高压节点71、四通阀2换向节点72、第六十四管道64、第一单向阀21入口端、第一单向阀21出口端、第六十九管道69、热水加热器8制冷剂侧入口端、热水加热器8制冷剂侧出口端、第六十八管道68、第二节流机构7、热源侧换热器4入口端、热源侧换热器4出口端、第七十管道70、第六十六管道66、第一节流机构5、第六十二管道62,进入用户侧换热器3的制冷剂侧,通过用户侧换热器3与水进行热交换;制冷剂吸收热量、从用户侧换热器3的制冷剂侧出来后,再依次经过第六十一管道61、四通阀2换向节点74、四通阀2低压节点73、第六十三管道63,回到压缩机构I入口端。在此功能下,图2所示的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工作流程分为热水子系统和空调水子系统两部分。热水子系统的工作流程是热水从热水加热器8水侧出口端排出后,依次经过第一百零五管道105、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第一百零六管道106、再热器30入口端、再热器30出口端、第一百零八管道108、热水循环泵50入口端、热水循环泵50出口端、第一百零七管道107,回到热水加热器8水侧入口端。空调水子系统的工作流程是冷冻水从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排出后,依次经过第一百零一管道101、冷却器100入口端、冷却器100出口端、第一百零二管道102、空调水循环泵51入口端、空调水循环泵51出口端、逆止阀109入口端、逆止阀109出口端、第一百零三管道103,回到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入口端。在此功能下的控制方法如下。第一方案热水循环泵50、空调水循环泵51都为定速水泵,定流量工作;第一水流控制阀121采用二通电动调节阀(或称为直通电动调节阀);压缩机构I为定速压缩机。
工作时,以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的阀门开度大小,即调节通过再热器30的热水流量,从而改变对空气进行加热的再热量;工作时,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低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的阀门开度,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高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的阀门开度。以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湿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开停,即压缩机构I以开停的方式对被处理空气的湿球温度进行控制;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在围绕着湿球温度期望值的一个区间内变化,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低于湿球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小值时,则压缩机构I停止运行,同时,第一水流控制阀121关闭,热水循环泵50、空调水循环泵51也停止工作;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高于湿球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大值时,则压缩机构I又开始运行,同时,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热水循环泵50、空调水循环泵51也开始正常工作。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界于湿球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时,压缩机构I、热水循环泵50、空调水循环泵51都正常工作,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用于调节再热量,对被处理的空气干球温度进行调节。第二方案热水循环泵50为变频水泵;空调水循环泵51定流量工作;第一水流控制阀121采用电磁阀;压缩机构I为定速压缩机。工作时,以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通过变频器调节热水循环泵50的转速,从而改变通过再热器30的热水流量,实现对空气进行加热的再热量的调控;工作时,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低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热水循环泵50的工作频率,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高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热水循环泵50的工作频率。以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湿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开停,即压缩机构I以开停的方式对被处理空气的湿球温度进行控制;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在围绕着湿球温度期望值的一个区间内变化,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低于湿球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小值时,则压缩机构I停止运行,同时,第一水流控制阀121关闭,热水循环泵50、空调水循环泵51也停止工作;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高于湿球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大值时,则压缩机构I又开始运行,同时,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热水循环泵50、空调水循环泵51也开始正常工作。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界于湿球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时,压缩机构I、热水循环泵50、空调水循环泵51都正常工作,第一水流控制阀121开启,热水循环泵50用于调节再热量,对被处理的空气干球温度进行调节。第三方案热水循环泵50、空调水循环泵51都为定速水泵,定流量工作;第一水流控制阀121采用二通电动调节阀(或称为直通电动调节阀);压缩机构I为变频压缩机。工作时,以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的阀门开度大小,即调节通过再热器30的热水流量,从而改变对空气进行加热的再热量;工作时,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低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的阀门开度,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高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的阀门开度。以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湿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S卩压缩机构I以变频的方式对被处理空气的湿球温度进行控制;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低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高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工作过程中,热水循环泵50、空调水循环泵51都一直定流量工作,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用于调节再热量,对被处理的空气干球温度进行调节。第四方案热水循环泵50为变频水泵,空调水循环泵51定流量工作;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电磁阀;压缩机构I为变频压缩机。工作时,以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通过变频器调节热水循环泵50的转速,从而改变通过再热器30的热水流量,实现对空气进行加热的再热量调控;工作时,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低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热水循环泵50的工作频率,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高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热水循环泵50的工作频率。以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湿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S卩压缩机构I以变频的方式对被处理空气的湿球温度进行控制;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低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高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工作过程中,空调水循环泵51 —直定流量工作,第一水流控制阀121开启。(3)冬季单独生产热水在此功能下,空气处理单元110利用冷却器100和再热器30,对被处理空气进行加热处理,空气达到要求送风温度后,再被送入空调房间。
如图I和2所示,在此功能下,热源侧换热器4从环境中吸取热量,利用所吸取的热量,在热水加热器8和用户侧换热器3中生产热水,所生产的热水再通过冷却器100和再热器30对被处理空气进行加热。工作时,空调水循环泵51不工作,热水循环泵50正常工作;第一节流机构5关闭,第二节流机构7正常工作;第一水流控制阀121关闭,第二水流控制阀122开启。在此功能下,图I所示的空调制冷设备的工作流程是制冷剂从压缩机构I出口端排出后,依次经过第六十管道60、四通阀2高压节点71、四通阀2换向节点74、第六十一管道61,进入用户侧换热器3的制冷剂侧与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中的水进行热交换,放出热量、从用户侧换热器3的制冷剂侧出来后,再依次经过第六十二管道62、第三单向阀23入口端、第三单向阀23出口端、第六十九管道69、热水加热器8制冷剂侧入口端、热水加热器8制冷剂侧出口端、第六十八管道68、第二节流机构7、热源侧换热器4入口端、热源侧换热器4出口端、第七十管道70、第六十六管道66、第二单向阀22入口端、第二单向阀22出口端、 第六十四管道64、四通阀2换向节点72、四通阀2低压节点73、第六十三管道63,回到压缩机构I入口端。在此功能下,图2所示的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工作流程为热水从热水加热器8水侧出口端排出后,依次经过第一百零五管道105、子系统连接管104、第一百零三管道103、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入口端、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第一百零一管道101、冷却器100入口端、冷却器100出口端、第一百零二管道102、第二水流控制阀122、第一百零六管道106、再热器30入口端、再热器30出口端、第一百零八管道108、热水循环泵50入口端、热水循环泵50出口端、第一百零七管道107,回到热水加热器8水侧入口端。在此功能下的控制方法如下。第一方案热水循环泵50为定速水泵,定流量工作;压缩机构I为定速压缩机;第二水流控制阀122为电磁阀。以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开停,即压缩机构I以开停的方式对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进行控制。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在围绕着干球温度期望值的一个区间内变化,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高于干球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大值时,则压缩机构I停止运行,同时,热水循环泵50也停止工作;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低于干球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小值时,则压缩机构I又开始运行,同时,热水循环泵50也开始工作,第二水流控制阀122始终处于开启状态。第二方案热水循环泵50为定速水泵;压缩机构I为定速压缩机;第二水流控制阀122采用二通电动调节阀(或称为直通电动调节阀)。以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第二水流控制阀122的阀门开度大小,即调节通过再热器30和冷却器100的热水流量,从而改变加热空气的热量;工作时,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低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第二水流控制阀122的阀门开度,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高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第二水流控制阀122的阀门开度。以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热水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开停,即压缩机构I以开停的方式对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热水温度进行控制。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热水温度在围绕着其出口端的热水温度期望值的一个区间内变化,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热水温度高于其出口端的热水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大值时,则压缩机构I停止运行;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热水温度低于其出口端的热水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小值时,则压缩机构I又开始运行。工作过程中,热水循环泵50 —直工作。第三方案热水循环泵50定流量工作;压缩机构I为变频压缩机;第二水流控制阀122采用电磁阀。以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运行频率,即调节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热水温度,从而改变再热器30和冷却器100对空气的加热量;工作时,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低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压缩机构I的运行频率,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高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压缩机构I的运行频率。通常,热水循环泵50为定速水泵,工作过程中,一直定流量工作;第二水流控制阀122处于开启状态。
第四方案热水循环泵50为定速水泵;压缩机构I为变频压缩机;第二水流控制阀122采用二通电动调节阀(或称为直通电动调节阀)。以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第二水流控制阀122的阀门开度大小,即调节通过再热器30和冷却器100的热水流量,从而改变加热空气的热量;工作时,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低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第二水流控制阀122的阀门开度,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高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第二水流控制阀122的阀门开度。以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热水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S卩压缩机构I以变频的方式对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热水温度进行控制。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热水温度高于其出口端的热水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热水温度低于其出口端的热水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工作过程中,热水循环泵50 —直正常运行。第五方案热水循环泵50为变频水泵;压缩机构I为变频压缩机;第二水流控制阀122采用电磁阀。以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热水循环泵50的工作频率,即调节通过再热器30和冷却器100的热水流量,从而改变加热空气的热量;工作时,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低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热水循环泵50的工作频率,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高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热水循环泵50的工作频率。以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热水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即压缩机构I以变频的方式对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热水温度进行控制。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热水温度高于其出口端的热水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热水温度低于其出口端的热水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工作过程中,第二水流控制阀122 —直处于开启状态。第六方案热水循环泵50为变频水泵;压缩机构I为定速压缩机;第二水流控制阀122采用电磁阀。以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热水循环泵50的工作频率,即调节通过再热器30和冷却器100的热水流量,从而改变加热空气的热量;工作时,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低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热水循环泵50的工作频率,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高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热水循环泵50的工作频率。以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热水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开停,即压缩机构I以开停的方式对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热水温度进行控制。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热水温度在围绕着其出口端的热水温度期望值的一个区间内变化,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热水温度高于其出口端的热水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大值时,则压缩机构I停止运行;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热水温度低于其出口端的热水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小值时,则压缩机构I又开始运行。工作过程中,第二水流控制阀122—直处于开启状态。(4)冬季除霜在此功能下,停止空气处理单元110的空气流动。如图I和2所示,在此功能下,冬季除霜时,图I所示的空调制冷设备的工作流程与其夏季及过渡季节同时生产冷冻水和热水功能的工作流程相同。即制冷剂从压缩机构I出口端排出后,依次经过第六十管道·60、四通阀2高压节点71、四通阀2换向节点72、第六十四管道64、第一单向阀21入口端、第一单向阀21出口端、第六十九管道69、热水加热器8制冷剂侧入口端、热水加热器8制冷剂侧出口端、第六十八管道68、第二节流机构7、热源侧换热器4入口端、热源侧换热器4出口端、第七十管道70、第六十六管道66、第一节流机构5、第六十二管道62,进入用户侧换热器3的制冷剂侧,通过用户侧换热器3与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制冷剂吸收热量、从用户侧换热器3的制冷剂侧出来后,再依次经过第六十一管道61、四通阀2换向节点74、四通阀2低压节点73、第六十三管道63,回到压缩机构I入口端。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二节流机构7全开;第一水流控制阀121关闭,第二水流控制阀122开启;空调水循环泵51不工作,热水循环泵50正常工作。图2所示的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工作时,由热水循环泵50驱动的循环热水,在热水加热器8中被压缩机构I所排出的制冷剂蒸汽加热,但在用户侧换热器3中,被加热的热水又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压缩机构I耗功所产生的热量以及从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中吸取的热量,在热源侧换热器4中通过制冷剂用于化霜。在工作过程中,图2所示的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工作流程为热水从热水加热器8水侧出口端排出后,依次经过第一百零五管道105、子系统连接管104、第一百零三管道103、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入口端、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第一百零一管道101、冷却器100入口端、冷却器100出口端、第一百零二管道102、第二水流控制阀122、第一百零六管道106、再热器30入口端、再热器30出口端、第一百零八管道108、热水循环泵50入口端、热水循环泵50出口端、第一百零七管道107,回到热水加热器8水侧入口端。实施例2如图3所示,它与实施例I图2所示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区别是本实施例图3所示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在其空调水子系统中增加了一个第五水流控制阀125和一个旁通调节阀130。第五水流控制阀125和旁通调节阀130在图3所示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中的连接方案是第五水流控制阀125 —端与冷却器100出口端相连,第五水流控制阀125另一端通过第一百零二管道102与空调水循环泵51入口端相连,旁通调节阀130的进口端与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和冷却器100入口端之间的第一百零一管道101相连,旁通调节阀130的出口端与第五水流控制阀125和空调水循环泵51入口端之间的第一百零二管道102相连。在实际应用时,第五水流控制阀125通常是采用二通电动调节阀。运行过程中,第五水流控制阀125根据空气处理单元110空气侧入口端或出口端的空气湿球温度或空气干球温度的实测值,按照预先设定的空气温度期望值,调节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使空气处理单元110空气侧入口端或出口端的空气湿球温度或空气干球温度等于其空气温度期望值。在实际应用时,旁通调节阀130通常是一个根据其进、出口端之间的水压差调节其阀门开度大小的水流量调节阀,其作用是在工作过程中,维持旁通调节阀130的进、出口端之间的水压差为期望值(也可称为预先设定值)。由于图3所示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增加了第五水流控制阀125和旁通调节阀130,因此,在夏季单独生产冷冻水功能、夏季及过渡季节同时生产冷冻水和热水功能下工作时,空调水循环泵51可定速运行,或直接采用定速水泵,通过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的冷冻水流量可维持为定值。图3所示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在实现各功能时的控制方法如下。 (I)夏季单独生产冷冻水功能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二节流机构7全开;热水循环泵50不工作,空调水循环泵51正常工作;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第二水流控制阀122关闭;第五水流控制阀125和旁通调节阀130都正常工作。第一方案空调水循环泵51为定速水泵;压缩机构I为定速压缩机。以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大小,即调节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从而改变冷却空气的冷量;工作时,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低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高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以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开停,S卩压缩机构I以开停的方式对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进行控制。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在围绕着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的一个区间内变化,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低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小值时,则压缩机构I停止运行;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高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大值时,则压缩机构I又开始运行。第二方案空调水循环泵51为定速水泵;压缩机构I为定速压缩机。以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湿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大小,即调节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从而改变冷却空气的冷量;工作时,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低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湿球温度高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以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开停,即压缩机构I以开停的方式对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进行控制。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在围绕着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的一个区间内变化,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低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小值时,则压缩机构I停止运行;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高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大值时,则压缩机构I又开始运行。第三方案空调水循环泵51为定速水泵;压缩机构I为变频压缩机。以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大小,即调节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从而改变冷却空气的冷量;工作时,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低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高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以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即压缩机构I以变频的方式对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进行控制。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高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低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
第四方案空调水循环泵51为定速水泵;压缩机构I为变频压缩机。以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湿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大小,即调节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从而改变冷却空气的冷量;工作时,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低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高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以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g卩压缩机构I以变频的方式对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进行控制。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高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低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2)夏季及过渡季节同时生产冷冻水和热水功能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二节流机构7全开;热水循环泵50、空调水循环泵51正常工作;第一水流控制阀121开启,第二水流控制阀122关闭;第五水流控制阀125和旁通调节阀130正常工作。第一方案热水循环泵50、空调水循环泵51都为定速水泵;压缩机构I为变频压缩机;第一水流控制阀121为二通电动调节阀(或称为直通电动调节阀)。以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湿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大小,即调节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从而改变冷却空气的冷量;工作时,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低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高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以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即压缩机构I以变频的方式对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进行控制。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高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低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以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干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的阀门开度大小,即调节通过再热器30的热水流量,从而改变对空气进行再热的热量;工作时,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低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的阀门开度,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高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的阀门开度。第二方案热水循环泵50为变频水泵,空调水循环泵51为定速水泵;压缩机构I为变频压缩 机;第一水流控制阀121为电磁阀。以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湿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大小,即调节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从而改变冷却空气的冷量;工作时,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低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高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以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即压缩机构I以变频的方式对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进行控制。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高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低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以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热水循环泵50的工作频率,即调节通过再热器30的热水流量,从而改变对空气进行再热的热量;工作时,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低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热水循环泵50的工作频率,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高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热水循环泵50的工作频率。第三方案热水循环泵50、空调水循环泵51都为定速水泵;压缩机构I为定速压缩机;第一水流控制阀121为二通电动调节阀(或称为直通电动调节阀)。必须指出的是采用本方案时,在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热水子系统中,应增加一个蓄热器,所述的蓄热器通常是一个热水罐,且一般有一个热水出口和一个热水进口。用于蓄存一部分制冷所产生的冷凝热。工作时,以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湿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大小,即调节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从而改变冷却空气的冷量;运行时,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低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高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以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启停,即压缩机构I以开停的方式对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进行控制。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在围绕着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的一个区间内变化,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低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小值时,则压缩机构I停止运行;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高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大值时,则压缩机构I又开始运行。以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干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的阀门开度大小,即调节通过再热器30的热水流量,从而改变对空气进行再热的热量;工作时,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低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的阀门开度,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高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的阀门开度。 工作过程中,热水循环泵50、空调水循环泵51 —直正常工作,在压缩机构I停止运行时,则利用热水罐所蓄存的热水对空气进行再热。第四方案热水循环泵50为变频水泵,空调水循环泵51为定速水泵;压缩机构I为定速压缩机;第一水流控制阀121为电磁阀。必须指出的是采用本方案时,在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热水子系统中,应增加一个蓄热器,所述的蓄热器通常是一个热水罐,且一般有一个热水出口和一个热水进口。用于蓄存一部分制冷所产生的冷凝热。运行时,以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湿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大小,即调节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从而改变冷却空气的冷量;工作时,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低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高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以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启停,即压缩机构I以开停的方式对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进行控制。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在围绕着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的一个区间内变化,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低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小值时,则压缩机构I停止运行;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高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大值时,则压缩机构I又开始运行。以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热水循环泵50的工作频率,即调节通过再热器30的热水流量,从而改变对空气进行再热的热量;工作时,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低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热水循环泵50的工作频率,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高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热水循环泵50的工作频率。
工作过程中,热水循环泵50、空调水循环泵51—直正常工作,在压缩机构I停止运行时,则利用热水罐所蓄存的热水对空气进行再热。(3)冬季单独生产热水功能工作时,空调水循环泵51不工作,热水循环泵50正常工作;第一节流机构5关闭,第二节流机构7正常工作;第一水流控制阀121关闭,第二水流控制阀122为电磁阀,始终处于开启状态;第五水流控制阀125为电动二通调节阀,正常工作;旁通调节阀130不工作。在此功能下的控制方法如下。第一方案热水循环泵50为定速水泵;压缩机构I为定速压缩机。以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干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大小,即调节通过再热器30和冷却器100的热水流量,从而改变加热空气的热量;工作时,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低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干球温度高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以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热水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开停,即压缩机构I以开停的方式对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热水温度进行控制。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热水温度在围绕着其出口端的热水温度期望值的一个区间内变化,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热水温度高于其出口端的热水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大值时,则压缩机构I停止运行;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热水温度低于其出口端的热水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小值时,则压缩机构I又开始运行。工作过程中,热水循环泵50—直工作。第二方案热水循环泵50为定速水泵;压缩机构I为变频压缩机。以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大小,即调节通过再热器30和冷却器100的热水流量,从而改变加热空气的热量;工作时,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低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高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第五水流控制阀125的阀门开度。以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热水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即压缩机构I以变频的方式对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热水温度进行控制。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热水温度高于其出口端的热水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热水温度低于其出口端的热水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工作过程中,热水循环泵50 —直正常运行。图3所示方案,第五水流控制阀125是安装在冷却器100出口端,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第五水流控制阀125也可以安装在冷却器100的入口端,在工作过程中,同样也可以实现本实施例图3所示方案以上所述的所有功能,以及各功能下的控制方法。当第五水流控制阀125被安装在冷却器100的入口端时,如图4所示,此时,第五水流控制阀125和旁通调节阀130在图4所示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连接方案是第五水流控制阀125 —端与冷却器100入口端相连,第五水流控制阀125另一端通过第一百零一管道101与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相连,旁通调节阀130的进口端与第五水流控制阀125和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之间的第一百零一管道101相连,旁通调节阀130的出口端与空调水循环泵51入口端和冷却器100出口端之间的第一百零二管道102相连。第五水流控制阀125和旁通调节阀130在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连接方式除了图
3、图4所示的方案以外,还有以下连接方式(如图8所示),此时,第五水流控制阀125和旁通调节阀130在图8所示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连接方案是第五水流控制阀125 —端与空调水循环泵51入口端相连,第五水流控制阀125另一端通过第一百零二管道102与冷却器100出口端相连,旁通调节阀130的进口端与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和冷却器100入口端之间的第一百零一管道101相连,旁通调节阀130的出口端与第五水流控制阀125和空调水循环泵51入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图8所示的方案在夏季单独生产冷冻水功能、夏季及过渡季节同时生产冷冻水和热水功能下工作时,同样也可以实现本实施例图3所示方案在相同功能下的工作过程,以及控制方法。但在实现冬季单独生产热水功能时,其工作过程和控制方法与本实施例图3所示方案略有不同。如图8所示,工作时,空调水循环泵51不工作,热水循环泵50正常工作;第一节流机构5关闭,第二节流机构7正常工作;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第五水流控制阀125、旁通调节阀130关闭,第二水流控制阀122正常工作。在此功能下,图8所示的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工作流程与实施例I图2所示方案在相同功能下的工作流程相同,也可以实现实施例I图2所示的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在此功能下的所有控制方法。实施例3如图5所示,它与实施例I图2所示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区别是本实施例图5所示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在其空调水子系统中增加了一个三通流量调节阀140。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在图5所示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连接方案是三通流量调节阀140的直流连接点E与冷却器100出口端相连,三通流量调节阀140的合流连接点B通过第一百零二管道102与空调水循环泵51入口端相连,三通流量调节阀140的旁流连接点F与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和冷却器入口端之间的第一百零一管道101相连。在实际应用时,三通流量调节阀140通常是采用三通电动调节阀。运行过程中,三通流量调节阀140根据空气处理单元110空气侧入口端或出口端的空气湿球温度或空气干球温度的实测值,按照预先设定的空气温度期望值,调节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使空气处理单元110空气侧入口端或出口端的空气湿球温度或空气干球温度等于其空气温度期望值。由于图5所示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中增加了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因此,当其在夏季单独生产冷冻水功能、夏季及过渡季节同时生产冷冻水和热水功能下工作时,空调水循环泵51可定速运行,或直接采用定速水泵,通过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的冷冻水流量维持为定值。图5所示方案,三通流量调节阀140是安装在冷却器100出口端,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三通流量调节阀140也可以安装在冷却器100的入口端,在工作过程中,该方案同样也可以实现图5所示方案以上所述的功能。
当三通流量调节阀140被安装在冷却器100的入口端时,如图6所示,此时,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在图6所示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连接方案是三通流量调节阀140的直流连接点E与冷却器100入口端相连,三通流量调节阀140的合流连接点B通过第一百零一管道101与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相连,三通流量调节阀140的旁流连接点F与空调水循环泵51入口端和冷却器100出口端之间的第一百零二管道102相连。除了图5、图6所示的方案以外,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在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中还有以下连接方案(如图9所示),此时,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在图9所示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连接方案是三通流量调节阀140的直流连接点E通过第一百零二管道102与冷却器100出口端相连,三通流量调节阀140的合流连接点B与空调水循环泵51入口端相连,三通流量调节阀140的旁流连接点F与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和冷却器100入口端之间的第一百零一管道101相连。图5、图6和图9所示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在实现夏季单独生产冷冻水功能、夏季及过渡季节同时生产冷冻水和热水功能、冬季单独生产热水功能下的控制方法如下。
(I)夏季单独生产冷冻水功能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二节流机构7全开;热水循环泵50不工作,空调水循环泵51正常工作;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第二水流控制阀122关闭;三通流量调节阀140正常工作。第一方案空调水循环泵51为定速水泵;压缩机构I为定速压缩机。以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三通流量调节阀140的阀门开度大小,即调节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从而改变冷却空气的冷量;工作时,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低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利用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减小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增大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冷冻水的旁通流量,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高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减小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冷冻水的旁通流量。以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开停,即压缩机构I以开停的方式对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进行控制。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在围绕着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的一个区间内变化,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低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小值时,则压缩机构I停止运行;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高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大值时,则压缩机构I又开始运行。第二方案空调水循环泵51为定速水泵;压缩机构I为定速压缩机。以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湿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三通流量调节阀140的阀门开度大小,即调节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从而改变冷却空气的冷量;工作时,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低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利用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减小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增大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冷冻水的旁通流量,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高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减小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冷冻水的旁通流量。以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开停,即压缩机构I以开停的方式对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进行控制。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在围绕着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的一个区间内变化,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低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小值时,则压缩机构I停止运行;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高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大值时,则压缩机构I又开始运行。第三方案空调水循环泵51为定速水泵;压缩机构I为变频压缩机。运行时,以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三通流量调节阀140的阀门开度大小,即调节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从而改变冷却空气的冷量;工作时,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 低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利用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减小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增大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冷冻水的旁通流量,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高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减小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冷冻水的旁通流量。以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即压缩机构I以变频的方式对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进行控制。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高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低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第四方案空调水循环泵51为定速水泵;压缩机构I为变频压缩机。以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湿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三通流量调节阀140的阀门开度大小,即调节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从而改变冷却空气的冷量;工作时,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低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利用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减小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增大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冷冻水的旁通流量,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高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减小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冷冻水的旁通流量。以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即压缩机构I以变频的方式对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进行控制。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高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低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2)夏季及过渡季节同时生产冷冻水和热水功能工作时,第一节流机构5正常工作,第二节流机构7全开;热水循环泵50、空调水循环泵51正常工作;第一水流控制阀121开启,第二水流控制阀122关闭;三通流量调节阀140正常工作。第一方案
热水循环泵50、空调水循环泵51都为定速水泵;压缩机构I为变频压缩机;第一水流控制阀121为二通电动调节阀(或称为直通电动调节阀)。运行时,以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湿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三通流量调节阀140的阀门开度大小,即调节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从而改变冷却空气的冷量;工作时,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低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利用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减小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增大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冷冻水的旁通流量,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高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减小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冷冻水的旁通流量。以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即压缩机构I以变频的方式对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进行控制。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高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 时,则增加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低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以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干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的阀门开度大小,即调节通过再热器30的热水流量,从而改变对空气进行再热的热量;工作时,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低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的阀门开度,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高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的阀门开度。第二方案热水循环泵50为变频水泵,空调水循环泵51为定速水泵;压缩机构I为变频压缩机;第一水流控制阀121为电磁阀。运行时,以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湿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三通流量调节阀140的阀门开度大小,即调节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从而改变冷却空气的冷量;工作时,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低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利用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减小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增大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冷冻水的旁通流量,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高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减小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冷冻水的旁通流量。以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即压缩机构I以变频的方式对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进行控制。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高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低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压缩机构I的工作频率。以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热水循环泵50的工作频率,即调节通过再热器30的热水流量,从而改变对空气进行再热的热量;工作时,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低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热水循环泵50的工作频率,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高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热水循环泵50的工作频率。第三方案热水循环泵50、空调水循环泵51都为定速水泵;压缩机构I为定速压缩机;第一水流控制阀121为二通电动调节阀(或称为直通电动调节阀)。必须指出的是采用本方案时,在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热水子系统中,应增加一个蓄热器,所述的蓄热器通常是一个热水罐,且一般有一个热水出口和一个热水进口。用于蓄存一部分制冷所产生的冷凝热。运行时,以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湿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三通流量调节阀140的阀门开度大小,即调节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从而改变冷却空气的冷量;工作时,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低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利用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减小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增大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冷冻水的旁通流量,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高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减小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冷冻水的旁通流量。·以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启停,即压缩机构I以开停的方式对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进行控制。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在围绕着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的一个区间内变化,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低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小值时,则压缩机构I停止运行;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高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大值时,则压缩机构I又开始运行。以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的阀门开度大小,即调节通过再热器30的热水流量,从而改变对空气进行再热的热量;工作时,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低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的阀门开度,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高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的阀门开度。工作过程中,热水循环泵50、空调水循环泵51 —直正常工作,在压缩机构I停止运行时,则利用热水罐所蓄存的热水对空气进行再热。第四方案热水循环泵50为变频水泵,空调水循环泵51为定速水泵;压缩机构I为定速压缩机;第一水流控制阀121为电磁阀。必须指出的是采用本方案时,在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热水子系统中,应增加一个蓄热器,所述的蓄热器通常是一个热水罐,且一般有一个热水出口和一个热水进口。用于蓄存一部分制冷所产生的冷凝热。运行时,以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湿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三通流量调节阀140的阀门开度大小,即调节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从而改变冷却空气的冷量;工作时,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低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利用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减小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增大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冷冻水的旁通流量,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51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湿球温度高于湿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通过冷却器100的冷冻水流量,减小三通流量调节阀140冷冻水的旁通流量。
以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构I的启停,即压缩机构I以开停的方式对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进行控制。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在围绕着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的一个区间内变化,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低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小值时,则压缩机构I停止运行;当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的实际冷冻水温度高于其出口端的冷冻水温度期望值变化区间的最大值时,则压缩机构I又开始运行。以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作为控制信号,调节热水循环泵50的工作频率,即调节通过再热器30的热水流量,从而改变对空气进行再热的热量;工作时,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低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增加热水循环泵50的工作频率,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2所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实际干球温度高于干球温度期望值时,则减小热水循环泵50的工作频率。 工作过程中,热水循环泵50、空调水循环泵51 —直正常工作,在压缩机构I停止运 行时,则利用热水罐所蓄存的热水对空气进行再热。(3)冬季单独生产热水功能工作时,空调水循环泵51不工作,热水循环泵50正常工作;第一水流控制阀121关闭,第二水流控制阀122正常工作;三通流量调节阀140也正常工作,其直流连接点E与合流连接点B连通,其旁流连接点F关闭。此时,图5、图6和图9所示的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可以实现实施例I图2所示的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在此功能下的所有控制方法。上述所有实施例的方案中,用户侧换热器3作为制冷剂-水换热器,通常采用板式换热器、容积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或套管式换热器中的任意一种。上述所有实施例的方案中,热源侧换热器4除了可以是制冷剂-空气换热器以外,也可以是制冷剂-土壤换热器、制冷剂-水换热器、也可以是蒸发式换热器,另外,也可以是其它种类的换热器;作为制冷剂-水换热器时,热源侧换热器4通常采用板式换热器、容积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或套管式换热器中的任意一种。上述所有实施例的方案中,热水加热器8作为制冷剂-水换热器时,通常采用容积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或套管式换热器中的任意一个,或根据需要的其它种类的换热器。热源侧换热器4作为制冷剂-空气换热器时,通常采用翅片式换热器,所述翅片式换热器的翅片一般为铝或铝合金材质,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也使用铜材质。翅片的形状通常采用平板型、波纹型或开缝翅片型中的任意一种。上述所有实施例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第二水流控制阀122、第五水流控制阀125中的任意一个、甚至所有的水流控制阀都可以采用电磁阀、或具有关断功能的流量调节机构中的任意一种替代,如电动二通调节阀(或称为二通电动调节阀)。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包括空调水子系统和热水子系统; 所述空调水子系统包括空调制冷设备的用户侧换热器(3)、空调水循环泵(51)、冷却器(100)和逆止阀(109),所述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入口端依次经过第一百零三管道(103)、逆止阀(109)出口端、逆止阀(109)入口端、空调水循环泵(51)出口端、空调水循环泵(51)入口端、第一百零二管道(102)、冷却器(100)出口端、冷却器(100)入口端、第一百零一管道(101)与所述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相连; 所述热水子系统包括空调制冷设备的热水加热器(8)、再热器(30)、热水循环泵(50),所述热水加热器(8)水侧入口端依次经过第一百零七管道(107)、热水循环泵(50)出口端、热水循环泵(50)入口端、第一百零八管道(108)、再热器(30)出口端、再热器(30)入口端与所述热水加热器(8)水侧出口端相连; 其特征是该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还包括第一水流控制阀(121)、第二水流控制阀(122)和子系统连接管(104); 所述第一水流控制阀(121) —端通过第一百零五管道(105)与所述热水加热器(8)水侧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一水流控制阀(121)另一端通过第一百零六管道(106)与所述再热器(30)入口端相连; 所述第二水流控制阀(122) —端与所述第一百零二管道(102)相连,所述第二水流控制阀(122)另一端与所述再热器(30)入口端和第一水流控制阀(121)之间的第一百零六管道(106)相连; 所述子系统连接管(104) —端与所述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入口端和逆止阀(109)出口端之间的第一百零三管道(103)相连,所述子系统连接管(104)另一端与所述热水加热器(8)水侧出口端和第一水流控制阀(121)之间的第一百零五管道(10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第五水流控制阀(125)一端与所述冷却器(100)入口端相连,所述第五水流控制阀(125)另一端通过第一百零一管道(101)与所述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相连,一旁通调节阀(130)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五水流控制阀(125)和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之间的第一百零一管道(101)相连,所述旁通调节阀(130)的出口端与所述空调水循环泵(51)入口端和冷却器(100)出口端之间的第一百零二管道(10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第五水流控制阀(125)一端与所述冷却器(100)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五水流控制阀(125)另一端通过第一百零二管道(102)与所述空调水循环泵(51)入口端相连,一旁通调节阀(130)的进口端与所述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和冷却器(100)入口端之间的第一百零一管道(101)相连,所述旁通调节阀(130)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五水流控制阀(125)和空调水循环泵(51)入口端之间的第一百零二管道(10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三通流量调节阀(140)的直流连接点(E)与所述冷却器(100)出口端相连,所述三通流量调节阀(140)的合流连接点(B)通过第一百零二管道(102)与所述空调水循环泵(51)入口端相连,所述三通流量调节阀(140)的旁流连接点(F)与所述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和冷却器(100)入口端之间的第一百零一管道(101)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三通流量调节阀(140)的直流连接点(E)与所述冷却器(100)入口端相连,所述三通流量调节阀(140)的合流连接点(B)通过第一百零一管道(101)与所述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相连,所述三通流量调节阀(140)的旁流连接点(F)与所述空调水循环泵(51)入口端和冷却器(100)出口端之间的第一百零二管道(102)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第五水流控制阀(125)一端与所述空调水循环泵(51)入口端相连,所述第五水流控制阀(125)另一端通过第一百零二管道(102)与所述冷却器(100)出口端相连,一旁通调节阀(130)的进口端与所述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和冷却器(100)入口端之间的第一百零一管道(101)相连,所述旁通调节阀(130)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五水流控制阀(125)和空调水循环泵(51)入口端之间的管道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三通流量调节阀(140)的直流连接点(E)通过第一百零二管道(102)与所述冷却器(100)出口端相连,所述三通流量调节阀(140)的合流连接点(B)与所述空调水循环泵(51)入口端相连,所述三通流量 调节阀(140)的旁流连接点(F)与所述用户侧换热器(3)水侧出口端和冷却器(100)入口端之间的第一百零一管道(101)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循环泵(50)是变频水泵。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器(100)、再热器(30)设置于同一空气处理单元(110)中,且沿空气的流动方向,所述再热器(30)处于所述冷却器(100)的下风侧。
10.根据权利要求2、3和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水流控制阀(125)是二通电动调节阀。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它包括空调水子系统和热水子系统;空调水子系统包括空调制冷设备的用户侧换热器、空调水循环泵、空气处理单元的冷却器和逆止阀,所述用户侧换热器水侧入口端依次经过第一百零三管道、逆止阀出口端、逆止阀入口端、空调水循环泵出口端、空调水循环泵入口端、第一百零二管道、空气处理单元冷却器的出口端、空气处理单元冷却器的入口端、第一百零一管道与用户侧换热器水侧出口端相连;热水子系统包括空调制冷设备的热水加热器、空气处理单元的再热器、热水循环泵。能用一台空调制冷设备同时满足空气处理设备水系统的冷热量需求,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F24F12/00GK102901165SQ201210362440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3日
发明者刘雄 申请人:刘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