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柜式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5293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立柜式空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立柜式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以及空气热能交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立柜式空调。背景技术
空调是一种用于给空间区域(一般为密闭)提供处理空气温度变化的机组。它的功能是对该房间(或封闭空间、区域)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速等参数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或工艺过程的要求。目前市场上的分体式空调包括多种样式挂壁式、立柜式以及吸顶式。所有这些空调的原理均相同,即压缩机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然后送到冷凝器(室外机)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所以室外机吹出来的是热风,然后到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室内机),由于制冷剂从毛细管到达蒸发器后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制冷剂就会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制冷剂,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就会变冷,室内机的风扇将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所以室内机吹出来的就是冷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发器后就会凝结成水滴,顺着水管流出去。
·[0003]空调虽然能够起到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但是空调的弊病也很多,由于空调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后将水排出去,久而久之,室内的空气将会变得非常干燥,使人难以适应。另一方面,由于空气中携带有大量的细菌以及灰尘经过空调蒸发器以及空调的过滤网的时候,会在空气经过的地方积累大量的细菌和灰尘,同时在水的作用下,细菌会大量滋生,而滋生的细菌又被空调吹向人群,从而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20127114. 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空气消毒装置,该空气消毒装置包括两侧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机体以及位于机体内的风机、液相病菌捕集装置和病菌灭活装置,所述空气在风机的带动下从所述进风口经液相病菌捕集装置达到出风口,所述病菌灭活装置包括紫外光源,所述紫外光源对所述液相病菌捕集装置的液体进行照射。该消毒装置由于通过液相捕集装置的参与,所以使得一次性杀菌率也非常高。但是这一消毒装置目前只应用于空调扇中,没有应用于分体式空调中。目前现有的应用在分体式空调中的杀菌消毒装置只是在空调室内机的过滤网上加装光触媒催化材料来杀菌,但是其杀菌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了立柜式空调的设计结构,提出了一种能够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效率的立柜式空调。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柜式空调,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包括一机体外壳,在机体的内部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用于收集室内热交换器上的水滴的集水槽、贯流风扇以及驱动贯流风扇的马达风机,所述贯流风扇设置在机体内部的下方,所述机体外壳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该进风口与贯流风扇的吸风口相对,所述室内热交换器设置在机体内部的上方,与设置在机体外壳上部的出风口相对,其特征在于,该立柜式空调还包括一用于储放液体的储液池、用于杀灭液体内病菌的病菌灭活装置,在室内热交换器和机体外壳的出风口之间设置有病菌捕集装置,该立柜式空调还包括一用于将储液池内的液体抽送到病菌捕集装置的上方的水泵,液体流经病菌捕集装置后携带病菌流入储液池。所述病菌灭活装置设置于水泵和病菌捕集装置之间,水泵中的液体经病菌灭活装置流到病菌捕集装置上。所述病菌灭活装置设置于储液池的液体内。所述集水槽与储液池通过第一水管连通,所述储液池设置在集水槽的下方,所述储液池的上部设置有溢水口,该溢水口接一引出到空调室内机外部的第二水管,所述储液池设置在机体外壳内底部,在机体外壳的侧边还设置有用于给储液池加水注水口。所述病菌捕集装置包括一湿帘纸,所述湿帘纸的上方设有洒水槽,所述水泵将储液池内的液体抽送到洒水槽内,洒水槽内的液体再喷洒到湿帘纸上。 所述病菌捕集装置包括一湿帘纸,所述湿帘纸的上端设置有一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多个毛细管,多个毛细管包括多个毛细孔,所述毛细管的毛细孔与湿帘纸的上端相接触,所述水泵将储液池内的液体抽经过一水管抽送到所述喷淋装置内。所述湿帘纸的具有蜂窝孔的面与机体外壳的出风口相对,所述湿帘纸另一侧具有蜂窝孔的面与室内热交换器的鳍片相对。所述病菌灭活装置包括一套管以及设置于套管中心的紫外光源,所述套管的一端通过第三水管与水泵连接,套管的另一端连接第四水管,该第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病菌捕集装置的上方。所述套管内壁具有光触媒材料。所述病菌灭活装置包括一紫外光源,所述紫外光源设置于储液池的液体中。所述水泵设置在储液池的液体中。所述液体为水。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空调内部设置病菌捕集装置,并且通过紫外灯对含有病菌的液体直接灭杀,杀菌效果好。同时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借用了现有的立柜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特征,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病菌捕集装置、病菌灭活装置以及水泵安装在室内机的内部,无需改变现有室内机的形状,为升级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在立柜式空调的室内热交换器的出风口设置病菌捕集装置后,由于从室内热交换器出来的空气中水份已经被冷凝出来,使得从室内热交换器的空气较干燥,而干燥的空气经过本实用新型的病菌捕集装置后,又变得湿润,从能能够很好的调节空气湿度的作用,解决现有的空调吹出的空气较干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病菌捕集装置不仅能够对空气进行加湿,还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病菌和灰尘,对空气净化的作用,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病菌灭活装置在设置水泵和洒水槽之间,水泵将水从储液池内抽出,抽出的水流经病菌灭活装置,在病菌灭活装置内,水从紫外灯的外围流过,被紫外灯照射后,水中的病菌被灭活,此时水再流到洒水槽内。由于从水泵中出来的水全部要经过紫外灯的四周,所以紫外灯对液体中的病菌杀灭率高,使整个立柜式空调能够非常好的杀菌消毒以及净化空气的作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立柜式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的立柜式空调的立体结构展开视图(去掉前盖);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的立柜式空调室内机的侧面透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柜式空调的立体结构展开视图(去掉前盖);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柜式空调室内机的侧面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立柜式空调,该立柜式空调包括室内机10和室外机20,室内机和室外机通过铜管相连,所述室内机10包括一机体外壳11,所述机体外壳下部两侧设置有进风口 111,所述机体外壳的上部前面设置有出风口 112,在机体的内部包括一贯流风扇12以及为贯流风扇提供动力的马达(图中未示),所述贯流风扇12设在机体内部的下方,所述用于将从所述进风口进来的空气吹向设置在机体内部上方的室内热交换器13,所述室内热交换器13包括铜管以及包在铜管外的铝制鳍片,所述室内热交换器13与所述出风口 112相对,该立柜式空调还包括一储液池14以及用于杀灭储液池内病菌的病菌灭活装置15,所述病菌灭活装置15包括一紫外灯,所述病菌灭活装置15设置在储液池14的液体中,该立柜式空调还包括一病菌捕集装置16,所述病菌捕集装置16设置储液池的正上方,以使病菌捕集装置中的液体刚好流入到储液池14中,所述病菌捕集装置16包括一湿帘纸161,所述湿帘纸161包括多个相同形状和大小的层叠的波浪形瓦楞片,相邻的瓦楞片交错相连形成具有蜂窝孔的长方体,所述湿帘纸具有蜂窝孔的面与室内热交换器13的铝制鳍片相对,且另一侧的具有蜂窝孔的面与机体外壳的出风口相对,所述储液池14的液体中还设置有一水泵17,该水泵将储液池14内的液体抽到位于湿帘纸161上方的洒水槽18,所述洒水槽的出水口 181刚好位于湿帘纸顶端的正上方,所述储液池内的液体为水,水洒在湿帘纸上后,能够在湿帘纸上形成一种水幕,能吸收空气中的细菌和灰尘。该立柜式空调还包括一用于收集凝结在室内热交换器上水滴的集水槽19,所述集水槽19通过第一水管191与所述储液池14相连通,所述储液池14的上部设置有溢水口141,该溢水口 141接一引出到空调室内机外部的第二水管142,以防止因为凝结在室内热交换器上的水量过多,而且导致水从储液池中溢出的问题出现。所述储液池14设置在机体外壳内底部,在机体外壳11的侧边还设置有注水口 113,用于给储水池加水,以防止因为湿帘纸161上的水蒸发过快而导致储液池缺水的问题出现。该立柜式空调在工作时,通过贯流风扇12将空气从机体外壳下部的进风口吸入流经室内热交换器之后,热空气被冷凝成冷空气,经过湿帘纸的蜂窝孔后,然后从机体外壳的上部的出风口吹出。同时,热空气被冷凝后形成的水滴在热交换器汇集后流入到集水槽内,集水槽内的水更进一步的流入到储液池中,从热交换器上汇集的水中携带有大量的细菌和灰尘后流入到储液池,储液池内的紫外灯对储液池内的细菌或者病毒进行杀灭,水泵将储液池内的水抽送到湿帘纸上,从室内热交换器出来的冷空气中依然有大量的细菌和灰尘,而这些细菌和灰尘经过具有水幕的湿帘纸后被水吸附到水中,流入到储液池中,液池中的紫外灯又对细菌和病菌进行杀灭。上述实施例中的湿帘纸中的水是通过洒水槽中的水喷洒到其上面,还可以在所述湿帘纸的上端设置有一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多个毛细管,多个毛细管包括多个毛细孔,所述毛细管的毛细孔与湿帘纸的上端相接触,所述水泵将储液池内的液体抽经过一水管抽送到所述喷淋装置内。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I中,所述紫外灯作为杀灭病菌的最关键的部件,设置在储液池的液体中,其杀菌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紫外灯在储液池的照射光线分布不均匀,靠近水泵的液体是远离紫外灯的,而这一部分的液体中的病菌杀灭率没有靠近紫外灯的液体中的病菌杀灭率高,而靠近水泵的液体却又是流动速度最快的,所以导致含有病菌的液体长 期被使用,造成病菌的杀灭率不高。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所述病菌灭活装置15包括一套管151以及设置在套管151内的紫外灯152,所述套管151的一端通过第三水管153与水泵17连通,所述套管151的另一端与第四水管154连通,所述第四水管154的出水口设置在洒水槽18内。水泵将水从储液池14内抽出,抽出的水流经病菌灭活装置15,在病菌灭活装置15内,水从紫外灯152的外围流过,被紫外灯照射后,水中的病菌被灭活,此时水再流到洒水槽18内。由于从水泵中出来的水全部要经过紫外灯的四周,所以紫外灯对液体中的病菌杀灭率高,使整个立柜式空调能够非常好的杀菌消毒以及净化空气的作用。所述套管151内壁具有光触媒材料。该光触媒材料可通过喷涂的方式将光触媒材料喷涂在套管的内壁上,也可在套管151的内壁上设置有包括光触媒材料的网状体。光触媒材料能够提高紫外光杀灭细菌的效率。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立柜式空调,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包括一机体外壳,在机体的内部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用于收集室内热交换器上的水滴的集水槽、贯流风扇以及驱动贯流风扇的马达风机,所述贯流风扇设置在机体内部的下方,所述机体外壳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该进风口与贯流风扇的吸风口相对,所述室内热交换器设置在机体内部的上方,与设置在机体外壳上部的出风口相对,其特征在于,该立柜式空调还包括一用于储放液体的储液池、用于杀灭液体内病菌的病菌灭活装置,在室内热交换器和机体外壳的出风口之间设置有病菌捕集装置,该立柜式空调还包括一用于将储液池内的液体抽送到病菌捕集装置的上方的水泵,液体流经病菌捕集装置后携带病菌流入储液池。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立柜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菌灭活装置设置于水泵和病菌捕集装置之间,水泵中的液体经病菌灭活装置流到病菌捕集装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立柜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菌灭活装置设置于储液池的液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立柜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与储液池通过第一水管连通,所述储液池设置在集水槽的下方,所述储液池的上部设置有溢水口,该溢水口接一引出到空调室内机外部的第二水管,所述储液池设置在机体外壳内底部,在机体外壳的侧边还设置有用于给储液池加水注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立柜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菌捕集装置包括一湿帘纸,所述湿帘纸的上方设有洒水槽,所述水泵将储液池内的液体抽送到洒水槽内,洒水槽内的液体再喷洒到湿帘纸上。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立柜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菌捕集装置包括一湿帘纸,所述湿帘纸的上端设置有一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多个毛细管,多个毛细管包括多个毛细孔,所述毛细管的毛细孔与湿帘纸的上端相接触,所述水泵将储液池内的液体抽经过一水管抽送到所述喷淋装置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立柜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帘纸的具有蜂窝孔的面与机体外壳的出风口相对,所述湿帘纸另一侧具有蜂窝孔的面与室内热交换器的鳍片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柜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菌灭活装置包括一套管以及设置于套管中心的紫外光源,所述套管的一端通过第三水管与水泵连接,套管的另一端连接第四水管,该第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病菌捕集装置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柜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内壁具有光触媒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柜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菌灭活装置包括一紫外光源,所述紫外光源设置于储液池的液体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柜式空调,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包括一机体外壳,在机体的内部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用于收集室内热交换器上的水滴的集水槽、贯流风扇以及驱动贯流风扇的马达风机,所述贯流风扇设置在机体内部的下方,所述机体外壳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该进风口与贯流风扇的吸风口相对,所述室内热交换器设置在机体内部的上方,与设置在机体外壳上部的出风口相对,其特征在于,该立柜式空调还包括一用于储放液体的储液池、用于杀灭液体内病菌的病菌灭活装置,在室内热交换器和机体外壳的出风口之间设置有病菌捕集装置,该立柜式空调还包括一用于将储液池内的液体抽送到病菌捕集装置的上方的水泵,液体流经病菌捕集装置后携带病菌流入储液池。
文档编号F24F1/00GK202675465SQ20122018077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6日
发明者胡军辉, 邹军, 王勇, 高瑞 申请人:深圳门德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