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5565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湿器,是一种有驱动装置驱动轴向水平放置的圆筒形湿膜转动,圆筒形湿膜底部浸没于水槽的水中,贯流风机置于圆筒形湿膜内圆内,且圆筒形湿膜轴向两端设置了封堵板的加湿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加湿的要求更高,不用人力加水,而直接与自来水连接后,用湿度控制器自动加湿的愿望在不断加强。加湿装置就应适应这一需求。而与自来水连接后,加湿装置就需要固定在室内某处,一般是安装于墙壁或屋顶。这就需要加湿装置体积要小,尤其宽和高的尺寸要小,以满足家居美感和空间的需求。但市场上现有加湿装置中喷雾式加湿装置对水质要求较高,不适合自来水连接;湿膜和循环水泵淋水式加湿装置也由于水垢原因常使循环水泵出故障,从而不适合于自来水连接;而用湿膜转动沾水的加湿装置由于比较皮实,且对水质要求不高,从性能上比较适合与自来水和湿度控制器连接。但现有的此类湿膜转动沾水加湿装置体积太大,尤其宽和高的尺寸太大,不适合家居美观和空间要求。同时效率低噪音大,湿膜需经常更换。201020121958.3公开了一种湿膜沾水式加湿器,其环形湿膜通过驱动装置不断转动,湿膜底部浸没在水糟的水中,将离心风机置于环形湿膜内部,从环形湿膜两端吸气经湿膜排出,完成加湿,湿膜材质采用发泡聚酯等吸水材料。但其描述的加湿器存在以下缺点:1、体积大,尤其宽和高的尺寸较大:风机采用离心风机,离心风机是两侧吸风,故轴向长度不可能太大,而宽、高的尺寸必然较大。2、结构复杂,成本高。3、加湿效率低:由于风从环形湿膜两端吸入,空气进入风机前未经过湿膜,未得到加湿,经风机排出时才经过一次湿膜,故加湿过程中只经过湿膜一次,效率低。4、噪音大:由于离心风机风压大,故噪音也大。5、湿膜需经常更换:由于湿膜材料采用吸水材料,结垢后就丧失了吸水性,加湿效果会很差,故需经常更换。既浪费资源、增加运行成本又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体积小尤其在宽、高方向上尺寸较小,适合安装与墙壁或屋顶,效率高,噪音小,湿膜不需要经常更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加湿器,有水槽、圆筒形湿膜、驱动装置、风机机组、外壳、水位控制器组成,其中圆筒形湿膜轴向水平放置于水槽上,圆筒形湿膜的底部浸没于水槽的水中,水槽通过水位控制器与自来水连接,驱动装置驱动圆筒形湿膜转动,风机机组的叶轮和蜗壳轴向水平设置于圆筒形湿膜的内圈内,风机机组的电机置于圆筒形湿膜外侧,外壳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的风机机组为贯流风机机组,风机机组的蜗壳轴向两端封闭,蜗壳在横截面上未全部包裹叶轮,而留有吸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的圆筒形湿膜轴向两端设置了用于封堵空气的封堵板。封堵板可以与圆筒形湿膜连为一体,能一起同轴转动,则叶轮的轴从圆筒形湿膜的空心轴中穿过并与电机连接,驱动装置驱动圆筒形湿膜的空心轴,使圆筒形湿膜转动。封堵板未与圆筒形湿膜连为一体,而是固定并贴近圆筒形湿膜的轴向端面外侧。则驱动装置固定在封堵板上并通过齿轮驱动圆筒形湿膜转动,叶轮的轴穿过封堵板与电机连接。外壳上的出风口的位置与风机机组的出风口相对应,进风口设置于圆筒形湿膜的外圈外侧。圆筒形湿膜2的材料用金属、塑料等非吸水材料制成。采用这种结构后,由于采用贯流风机,结构简单,经济,体积小尤其在宽度和长度上会更小,加湿器的外形宽和高甚至能做到150mm*150mm,其长度方向可以根据房间加湿量的要求进行变化,同时完全可以采用模块组合。因此更适合与自来水连接后固定于墙壁屋顶上。由于圆筒形湿膜轴向两端封闭,又贯流风机的吸风口在圆筒形湿膜内,这就促使空气从外壳的进风口进入后必须穿湿膜才能进入风机,既空气进入风机前已加湿一次。空气经贯流风机加压后从贯流风机出口排出,再经湿膜加湿一次后从外壳出风口排出,这样就完成第二次加湿,从而实现两次加湿,加湿效率增加。同时在风机排出的空气穿过转动的湿膜时,会有部分因遇到湿膜本体材料而弹回,但这部分空气加湿更充分,反而增加了加湿效率。为了从外壳出风口出来的空气没有水珠,贯流风机出风口的风速要控制在2米/秒内。由于湿膜材料采用金属塑料等非吸水材料,所以不怕水垢,故不用经常更换湿膜,因水垢相比金属,塑料的亲水性更好,湿膜结一定的水垢后还会增加加湿效果,只有水垢严重堵塞湿膜进气时才需更换湿膜或对水垢化解处理,所以更简单、更方便、更经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湿器的正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湿器的A-A竖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加湿器的第一种实施例B-B水平剖面。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湿器的第二种实施例B-B水平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描述的实用新型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实施例,均属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水槽I放置于下面,圆筒形湿膜2轴向水平设置于水槽I上,并使圆筒形湿膜2的底部浸没在水槽I的水中,水槽I通过水位控制13与自来水连接,以使水槽I的水位源源不断保持在所需要的高度,并省去了人力加水。驱动装置3位于圆筒形湿膜2外侧,并驱动圆筒形湿膜2转动,这样圆筒形湿膜2上就存在了充足的水分。为了减小加湿器的尺寸,尤其是横截面宽、高的尺寸,和减少噪音,风机机组4采用贯流风机,风机机组4的叶轮6和蜗壳7轴向水平放置于圆筒形湿膜2的内圈内,电机8在圆筒形湿膜2的外侧,叶轮6的正上方设有蜗壳7以免圆筒形湿膜2在转动中有水滴进入叶轮6,蜗壳7轴向两端封闭,蜗壳7在横截面上并没全部包裹叶轮6,而是留有吸风口 11和出风口 12。为了增加加湿效率,圆筒形湿膜2轴向两端设置封堵板14,以使空气不能从其侧面进入。外壳5上设有出风口 9,出风口 9隔圆筒形湿膜2与风机机组出风口 12相对应,以使风机机组4排出的风经圆筒形湿膜2后能顺利通过出风口 9排出。外壳5上设有进风口10,进风口 10设在圆筒形湿膜2的外圈外面。这样风机机组4运行时,空气从外壳5的进风口 10进入,穿圆筒形湿膜2后进入风机机组4的吸风口 11,加压后从风机机组4的出风口 12出,再穿圆筒形湿膜2经外壳5的出风口 9排出,完成整个加湿过程。空气穿圆筒形湿膜2两次加湿效率高。因圆筒形湿膜2是转动沾水,故圆筒形湿膜2采用金属、塑料等非吸水材料制成。图3、图4分别给出了两种不同做法的封堵板14实施例,图3是封堵板14固定在贴近圆筒形湿膜2轴向端面外侧,封堵板14不能转动,驱动装置3固定在封堵板14上通过齿轮16驱动圆筒形湿膜2转动,叶轮6的轴穿过封堵板14与电机8连接。这种设置适合于叶轮6与圆筒形湿膜2不同心。图4是将封堵板14与圆筒形湿膜2连为一体,二者能一起同轴转动,圆筒形湿膜2的轴设置为空心轴15并固定在封堵板14上,叶轮6的轴从空心轴15中穿过与电机8连接,驱动装置3驱动空心轴15转动。这种设置适合于叶轮6与圆筒形湿膜2同心。
权利要求1.一种加湿器,由水槽(I)、圆筒形湿膜(2)、驱动装置(3)、风机机组(4)、外壳(5)、水位控制器(13)组成,其中圆筒形湿膜(2)轴向水平放置于水槽⑴上,圆筒形湿膜(2)的底部浸没于水槽(I)的水中,水槽(I)通过水位控制器与自来水连接,驱动装置(3)驱动圆筒形湿膜⑵转动,风机机组⑷的叶轮(6)和蜗壳(7)轴向水平设置于圆筒形湿膜(2)的内圈内,风机机组⑷的电机⑶置于圆筒形湿膜⑵夕卜侧,外壳(5)设有进风口(10)和出风口(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机组(4)为贯流风机机组,风机机组(4)的叶轮(6)的正上方有蜗壳(7),蜗壳(7)轴向两端封闭,蜗壳(7)在横截面上未全部包裹叶轮(6),而留有吸风口(11),和出风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形湿膜(2)轴向两端设置了用于封堵空气的封堵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堵板(14)与圆筒形湿膜(2)连为一体,能一起同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6)的轴从圆筒形湿膜(2)的空心轴(15)中穿过并与电机⑶连接,驱动装置(3)驱动圆筒形湿膜(2)的空心轴(15),使圆筒形湿膜⑵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堵板(14)未与圆筒形湿膜(2)连为一体,而是固定并贴紧圆筒形湿膜(2)的轴向端面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3)固定在封堵板(14)上并通过齿轮(16)驱动圆筒形湿膜(2)转动,叶轮(6)的轴穿过封堵板(14)与电机(8)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外壳(5)上的出风口(9)的位置与风机机组(4)的出风口(12)相对应,进风口(10)设置于圆筒形湿膜(2)的外圈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圆筒形湿膜(2)的材料用金属或塑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加湿器,由水槽、圆筒形湿膜、驱动装置、风机机组、外壳、水位控制器组成,其中圆筒形湿膜轴向水平放置于水槽上,其底部浸没于水槽的水中,驱动装置驱动圆筒形湿膜转动,风机机组的叶轮和蜗壳轴向水平设置于圆筒形湿膜的内圈内,风机机组为贯流风机机组,风机机组的蜗壳轴向两端封闭,蜗壳在横截面上未全部包裹叶轮,而留有吸风口,和出风口。圆筒形湿膜轴向两端设置了用于封堵空气的封堵板。外壳上的出风口的位置与风机机组的出风口相对应,进风口设置于圆筒形湿膜的外圈外侧。圆筒形湿膜的材料用金属、塑料等非吸水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F24F6/06GK202928005SQ20122019035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日
发明者宋伟增 申请人:宋伟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