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互式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583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交互式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磁炉电磁炉又名电磁灶,是现代厨房革命的产物,它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而让热直接在锅底产生,因此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是一种高效节能橱具,完全区别于传统所有的有火或无火传导加热厨具。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烹饪器具。由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即励磁线圈)、高频电力转换装置、控制器及铁磁材料锅底炊具等部分组成。使用时,加热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周围便产生一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大部分通过金属锅体,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在加热过程中没有明火,因此安全、卫生。但是现有电磁炉只能通过按键控制其工作模式,按键容易损坏,同时其加热区域固定不变,而且不能随着锅具的大小调整加热区域的大小,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交互式电磁炉,通过电容屏操作直接控制电磁炉的工作模式,无需使用现有按键结构,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将加热线圈分组设置,根据锅具的大小随意调整加热位置和加热面积大小,节省电力资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交互式电磁炉,包括微晶板、壳体、加热线圈和控制电路以及控制面板;其关键改进在于所述微晶板顶面附着与其面积相同的电容屏;所述电容屏信号端与所述控制电路信号端连接。所述加热线圈分区域分组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微晶板上附着电容屏,直接通过指划电容屏即可实现电磁炉的操作,无需使用普通按键,延长使用寿命,改善操作便捷性;同时通过将加热线圈设置成分组结构,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加热面积和加热位置,便于使用,节省电力资源。
以下结合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壳体;2、微晶板;3、电容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互式电磁炉(如图I所示),包括微晶板2、壳体I、加热线圈和控制电路以及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晶板2顶面附着与其面积相同的电容屏3 ;所述电容屏3信号端与所述控制电路信号端连接。电容屏以其操作便捷性已经在电子领域广泛使用,但是在电磁炉领域还尚未使用,将电容屏直接集成到微晶板上,直接在电容屏上进行电磁炉操作,方便快捷,同时将电磁炉加热线圈分组设置,同样通过电容屏控制加热线圈加热功率和加热面积以及加热位置,根据不同锅具和使用要求进行调整,节省电力资源。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电容屏的轨迹识别系统,带来交互烹饪新体验,用户可以自由绘制图案和形状,规划电磁炉加热区域。通过改变磁场,达到满足不同锅具的加热面积需 求;还可以实现各个加热线圈组合。加热少量食物和汤类食物的时候,选择小的加热模块,每个模块都可以通过两点触控实现加热面积的增减。也可以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块进行拖拽,实现模块组合。扩大磁场面积,用来加热体型较大的锅具。
权利要求1.一种交互式电磁炉,包括微晶板(2)、壳体(I)、加热线圈和控制电路以及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晶板(2)顶面附着与其面积相同的电容屏(3);所述电容屏(3)信号端与所述控制电路信号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交互式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线圈分区域分组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互式电磁炉,包括微晶板、壳体、加热线圈和控制电路以及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晶板顶面附着与其面积相同的电容屏;所述电容屏信号端与所述控制电路信号端连接;其优点在于在微晶板上附着电容屏,直接通过指划电容屏即可实现电磁炉的操作,无需使用普通按键,延长使用寿命,改善操作便捷性;同时通过将加热线圈设置成分组结构,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加热面积和加热位置,便于使用,节省电力资源。
文档编号F24C7/08GK202647922SQ20122033143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0日
发明者苏波, 田阳 申请人:燕山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